书城励志感动学生的名人奋斗故事
6873400000017

第17章 两袖清风的于谦

于谦是我国明朝的忠臣,任过兵部尚书。在历史上,他与岳飞、张苍水并称为“西湖三杰”。于谦小时候就特别崇拜以“清正廉洁、铁面无私”而著称的包青天。1421年,于谦考中进士,第二年就被任命为监察御史,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时时刻刻用清正廉洁来要求自己。

1430年,明朝政府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辖,专设巡抚一职。于谦因为政绩出色,被破格提拔为兵部右侍郎,巡抚山西、河南。在职的几年里,于谦尽职尽责,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实事。他奏请朝廷豁免灾区农民拖欠的租税;在各地设置“平淮仓”、“惠民药局”,平抑粮价,救济贫苦;大力兴修水利,连年整修加固黄河堤坝;还设法安置流民,开垦荒地。于谦19年如一日,时刻为了百姓的利益而奔波。他的勤政爱民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忠心爱戴,老百姓都亲切地称他为“于青天”。

1435年,明朝政局动荡,年幼的英宗即位之后,宦官当政。当时英宗宠信的宦官王振独揽了朝廷大权,他专横跋扈,结党营私。凭着英宗的宠信,王振在朝廷作威作福,还明言暗示地让朝廷里和地方上的官员贿赂他,一时间朝廷内外乌烟瘴气。一些朝廷官员趋炎附势,对王振谄媚逢迎,竭尽力气巴结讨好,丑态毕露。朝政也日益败坏,军备不修,赋税严苛。

那时候地方官员进京,为了讨好王振,一般都会带上各种礼物,向权贵们进献。但是,一身正气的于谦每次进京都是两手空空,从不向权贵行贿。朝廷上有些“好心人”劝他也带些土特产,送个人情,以求得仕途平坦,于谦潇洒地笑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我带了两袖清风!”为此,于谦还写了一首诗《入京》来表明自己的心迹,这首诗也成为于谦两袖清风的见证:“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谦不趋炎附势、不巴结权贵、一身正气的高洁风范在当地传为佳话,老百姓都十分钦佩他的为人。

可想而知,于谦的刚直不阿招来了王振的嫉恨。1441年,王振利用手中的职权,诬陷于谦,将于谦抓入了监牢,并打算借机除掉他。当老百姓们得知于谦的不幸遭遇后,聚众进京请愿,要求朝廷释放于谦。在舆论的压力下,王振最后不得不释放了于谦。于谦刚直不阿、清正廉洁的美名也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