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获得2000年国际杰出企业家大奖;他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巨子;他是潮州人的骄傲,他就是香港首富——李嘉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李嘉诚在地产界和金融界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他的一举一动震撼着香港乃至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对于香港人来说,李嘉诚这个名字更意味着财富。
李嘉诚出生于潮州城面线巷内的书香之家,他自幼聪颖,学习勤奋。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随父母流落香港,饱尝了战乱、贫穷、饥馑之苦,也培养了他吃苦耐劳、奋发图强的精神。1950年,22岁的李嘉诚就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命名,初创了“长江塑胶厂”表达了他的赤子之心。经过数十年的努力,1988年他已拥有“长实”、“和黄”、“港灯”等五大公司,100多家附属公司和50多家联营公司,形成了资金雄厚、实力强大的李氏“经济王国”。2000年,他本人成为全球五大富豪之一。李嘉诚已从面线巷走向世界。
尽管李嘉诚此时地位十分显赫,但他并没有因此不可一世、颐指气使,依然是那样的谦逊、平和。有一次,李嘉诚参加汕头大学的奠基典礼。本来,作为汕大创建人,他应是当之无愧地在贵宾签名册的首页上写下他的名字,但李嘉诚没有这样,他将自己的名字签在第三页上。在这次宴会中,不论地位高低,他跟每一位宾客敬酒、握手、交谈,毫无成功人士所惯有的“隔离感”。李嘉诚已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巨富,但他依然坚持以俭养德,淡泊宁静,朴实无华。
更令人钦佩的是,李嘉诚虽已功成名就,但仍不忘祖国、故乡。他曾充满感情地说:“本人旅居香港数十年,无日不怀念国家,思念故里”,“作为炎黄子孙,必须奋斗自强,发达不忘家国,来日以报效桑梓”。李嘉诚深知:“教育的重要,关系国家的强弱、社会的兴衰,以及时代的进退。”而拥有万余平方公里面积、上千万人口的潮汕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前尚未有一所高等学府,不能不说是一桩憾事。为此,他从1980年便开始出资创办汕头大学,为国家和潮汕地区输送了一批批人才。在汕头大学召开的第五届校董会上,李嘉诚虚怀若谷地对在汕大成长的每一位同仁再三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李嘉诚刻苦诚实、孜孜不倦的个人奋斗精神和独到的判断力、果敢的决策力以及善于用人,构成了他成功的因素。2000年6月,他获得了2000年国际杰出企业家大奖,李嘉诚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华人企业家。大奖提名委员会主席弗雷泽先生在颁奖时说:“李嘉诚先生在全球的商业地位显赫,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企业家之一。”
此外,他还拥有“超人李”、“大哥诚”、“塑胶花大王”、“地产猛龙”、“地产大王”等称号。这位成功的企业家,尽管获得无数殊荣,但他依然把自己当成一个平常人、一个市民和一个商人,并尽一切所能来回报社会,几十年来,他向各界捐款超过38亿港元。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我们只是一味追求金钱和权力,而置人类高尚情操于不顾的话,那么,一切进步及财富创造都将变得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