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同他们一起行动
人们常说:“要看一个人怎么样,只要看看他与什么人交往,看看他的朋友都是怎样的人就可以了。”因为,一个人所处的圈子不仅影响到他的视野和眼界,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这个人的处事风格和思维方式。
拿我自己来说,圈子的变迁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我职场生涯的发展,我的很多朋友都是由工作伙伴转换而来,甚至我上一次的职场机会也来自于圈内朋友的引荐。
所以,我们应该谨慎地选择自己的圈子,最好可以彼此学习,汲取超过自身的营养。
在多数人的观念里,“朋友”应该与世俗无关,它应该是摈弃了功利、物质、背景等等之类附加物的单纯存在,应该是浮萍般的心灵的归宿之所,应该是洗涤满身疲惫的休憩之湾。我对此没有任何异议,也无意将情谊视为交易,在这布满陷阱的世界,本就应该有一处可以让我们全身心交付的地方,除了家人、爱人,也只有朋友可以做到了吧。
然而,圈子并不等同于朋友。它多了一份实用性,少了一份推心置腹。我们本能地希望从自己所处的工作圈子、专业圈子、业余圈子中有所得,有所成长。人们总是有一种投身更强团体的倾向。因为圈子能给予我们的最大馈赠,既与金钱物质无关,也与情感慰藉无关,甚至不是某种具体的帮助支援,它给予我们的要深刻和宝贵得多:一种全新的可能,一个发现的机会。
一个人与什么人交往,思考方式总会或多或少受到他的影响。就如我所在的某个女性圈子,她们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更令人赞叹的是,她们拥有比年轻人更加丰富多姿的生活,她们拥有比你能想象的更多的热爱。如果把人的素质和价值比作一个圆圈,圆圈越大,能接触到的范围也就越大。当我加入一个比我更强的圈子时,我便可以通过圈子中的人看到更多,听到更多,经历更多。这种可能性只是想想就令人欢欣鼓舞,更不用说它对我的生活和工作产生的实质影响了。
毕竟,当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平庸或者跟自己差不多水平的环境里时,我们往往会因为缺乏对比而安于现状,觉得自己过得也还不错,便容易不思进取。一旦我们真真切切的认识一些传奇人物,就是那种只能从别人口中听到甚至只能在电视上、书本里看到的人时,我们的内心会受到极大的冲击和震动,从而彻底地改变我们对自我和周遭事物的定义:原来传奇并不是少数,原来传奇也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原来传奇也是从一个普通人起步。这时,我们会获得一种很大的精神力量,并且开始反思,驱使我们采取行动。
从小到大,我一直活在对天才的盲目崇拜里,我觉得他们都有超能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我拼了命也摸不到边缘的成就。他们高高在上,是我一个不可企及的梦。因为太过遥远,便也不会有太多的想法,更不会产生任何“榜样的力量”。
但是事情在某一天发生了变化。因为,我真正的认识了一些天才。我的一个师姐参加电视的脱口秀节目,并且几度登上微博热门;我的一个同学最近刚刚获得一个学术奖项,成为圈内议论的焦点;我的一个学弟还未毕业已经靠炒股起家身家过百万;而我认识的某位文学界大神甚至比我还小两岁……
原来,我的身边并不缺乏天才,只是被我轻易忽视了。
当我真正深入这些“天才”的实际生活,剥去被人们渲染的层层神秘外衣,我才发现,那些令人钦羡不已的天赋,其实没有多少是完完全全的与生俱来的。就我认识的这些卓越人士来说,他们的确天资更加聪颖一些,但是他们接受的一流教育和家世熏陶同样功不可没,或者是迫于父母的高标准严要求,他们都在自身领域花了漫长且高强度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我们只看得到天才的光环,却看不到他们为了撑其王冠所付出的心血。就像师姐为做好每一期主题,连续的通宵熬夜是家常便饭,期间还要不断地自我推翻和重建,自己跟自己作战,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就像同学在父母的要求下,在众人玩耍狂欢之时,却要与那些原版大部头为伍,同时独自承担发表学术论文的压力……天才的能力超出我们想象,是因为他们的付出超出我们的想象。
而同天才交往的好处就在于,我能够发现生命更多的可能性:什么,居然真的有人可以这样,而他就在我的眼前?他们从天上落入凡间,让我觉得自己也是有希望的,让我能够真正接触到成功的路径,并吸取有益的经验。这些天才不再是遥不可及,而是可以成为我的榜样的。
当然,榜样的作用不在于让我们成为同他一样的人,而在于鼓舞我们像他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领域,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为什么同样是人,有人却可以对自己苛刻到这个份上?所有的成功都有原因。当奇迹就在身边上演,并且是在对方并不比自己掌握多少优势条件的情况下发生时,人内心的求胜之火会被彻底点燃,并推动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已经尽力了?”原来,我根本没有资格说这句话,更没有权利谈放弃。
一颗在封闭盒子里的种子是无法长成参天大树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将心打开,对世界保持开放的姿态,结识优秀的人,接触聪明的大脑,因为这会给我们一种动力。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他们就像驴子前的红萝卜,诱惑我们向他们靠近,而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所以,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同他们一样行动。
找到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支撑点
因为长期坐着面对电脑,一段时间,我腰肌劳损严重,甚至连腰都直不起来,苦不堪言。而同事中百分之八十以上也都有这样那样的身体问题。
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人们似乎无暇善待自己、珍惜自己。我们可以因为一时忙碌忘了吃饭,可以因为太过疲劳而头晕眼花,我们可以因为无所谓拖着小病不管,可以因为不在意而错过家人精心准备的晚餐……
人们忙着赚钱,忙着养家,忙着买房买车,却忙得没有时间关心家人,忙得没有时间享受房子和车子。交流只为目的,吃饭只为饱腹,好像总有一个声音在催促着我们前行,时刻提醒自己:效率!效率!
休假在家的这半个月,则是另一种生活状态。我不用操心第二天的工作,也不用准备明天的考试。每天陪父母吃饭散步,逗逗趣,乐一乐,欢声笑语充斥家中每一个角落。
每次晚上出去和同学小聚,爸爸都会发来短信问我在哪儿,尔后在我要回家的时候骑车出现在路口,再像小时放学一般载我回去;不小心被刀割破了手指,妈妈却一副慌张的神情,小心翼翼地为我擦了碘酒,甚至恨不得带了我去医院观察处理……
如此细腻而真切的关怀又如何不让我为之动容?
我开始懂得,没有人能够永远处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但是因为它是有意义的,便心甘情愿。因为有爱,生活就会变得富有意义,而不是贫瘠得如荒漠般只剩沙子一样的房子、车子、票子;因为有爱,人就会变得有所向往,而不是如行尸走肉般被时间驱赶着走向死亡。每一个人,都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故事相伴,最终汇成了一本本与众不同、精彩各异的故事书,成为属于自己的经典之作。
所以说,家总是最佳的治愈场所。在这里,一个人可以完全放松,倾听内心的渴望,理解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看清是什么支持着自己走了这么长一段路,并将支持自己走完接下来的路。因为这内心的暖和爱,那些伤痛,不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上的,都变得微不足道。我无怨无悔,因为我握有战胜一切的制胜法宝,我要做的也仅仅是继续上路,为了一些人、一些梦想而努力。
我小心地捧着这份幸福,切实地感受着它沉甸甸的重量,总想说点什么,又想做些什么,但却觉得自己所做的还远远不够。我应该回馈以什么呢?我能够回馈以什么呢?
人生就像一个舞台,我们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开始我们享受它们,日子久了却分身乏术。我们不愿意割舍那些鲜花和掌声,于是我们将那些不会抛弃我们的搁置角落,却忘记了:我们的社会角色除了员工,还是儿女。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到了某个阶段,父母便迈入加速衰老的轨道;不管我们是否愿意面对,到了某个年龄,便轮到我们保护父母、承担责任了。日子到了,我们都得考虑一下家庭问题。
在享受父母的爱护时,我发现父亲挺直如松的脊梁不知何时开始变弯了,我发现母亲如瀑布般的秀发不知何时开始冒出白发了。我开始清醒地意识到,我已经没有任性的权利了。哪怕我还没有做好准备,时间也不会对我手下留情。
我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我是否做好了准备?不论是财力上,还是能力上,或者是体力上和心理上,我都必须尽早建立扎实的基础,才能负担未来的所需;我都必须提前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避免变故前的手忙脚乱。
所以,不要以为有些问题离自己还很远。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生活也是一样,准备,要趁早;行动,要趁早。它就像一面镜子,你越早开始努力和珍惜,它就会反馈同样的快乐和美好;反之,收获的只能是破败和疲惫。
趁自己还拥有最强的体魄和最好的状态时,趁自己还未背负起家庭的包袱时,趁自己还没有被责任牵绊时,拼尽全力向前冲。千万不要在最该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在最该折腾的时候选择了娇气,我们还有更为重要的使命,还有太多的任务需要完成,便不能半途而废。
虽然我们每天都在经受考验,但是也被赋予受用不尽的财富。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让自己成长,在突如其来的变故中让自己坚强,在排山倒海的寂寞中让自己成熟,在无怨无悔的付出中让自己充实。所有这些,都是我们面对或好或坏的未来的底气。
我只是想更好一点,更有力量一些。这样我可以在面对父母周游世界的心愿时,不必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只能辜负;这样我可以在有一些想为父母做的事时,不必因为实力不足而瞻前顾后;这样我可以在父母年迈之时,不必因为条件有限而只能选择最一般的生活方式……我想在他们外出时为他们订最好的酒店,最美味的大餐,和最随心所欲的行程;我想在他们在家时让他们拥有最漂亮的房子、最优渥的生活、最多人的羡慕。
为了这些期待,我可以付出一切,承担一切责任,扛起一切挑战,度过一切难关,成就一切念想。
当一个人有了“非要不可的未来”,他便有了“非做不可的理由”,也就有了“无所不能的魔力”和最纯粹的快乐。
有足够的力量守护自己爱的人,这是我们的力量所在。找到生命中最重要的支撑点,那将是我们在漫长岁月中的永恒之剑。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当一个人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和存在的意义时,将变得所向披靡。
从来没有受不了的事,不过是不想继续
有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会有200次离婚的念头和50次掐死对方的想法。”不论是在婚姻中,还是在工作上,不论是爱一个人,还是做一件事,我们都一定有过很多次放弃的念头。区别在于,有的人真的放弃了,有的人却坚持下来了。
虽然我们都知道坚持往往皆大欢喜,放弃可能遗憾终生,很多时候,我们宁愿背负愧疚选择同现在的生活分道扬镳,也不愿意再多撑一下看看事情是否会有转机,为什么?
我们嘴里说着受不了,不过是不想继续下去的借口罢了。
因为不想,别人再怎么告诉我坚持下来就会有好事发生,我也不在乎;因为不想,别人再怎么教导我守得云开就能见日明,我也不相信。
可是,如果我们都对自己的生活不负责,对自己的未来不相信,又如何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实现自己梦想的未来呢?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实力不够、内心软弱,就将所有的放弃轻描淡写,就将一切的不如人意归于他人啊!
你说自己受不了,潜台词不就是“外界环境太糟糕,他人态度太恶劣,让人忍无可忍。我之所以放弃,都是因为那些外在的因素逼得我不得不这样”。你不觉得这跟“我杀人,不怪我,怪刀”一样可笑吗?只不过你杀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一个人至少应该对自己诚实,才可能有所长进。
明明是我们自己的原因,明明是我们不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明明是我们不敢面对自己的一无是处,何必非要扯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这非但不能让我们看起来更高尚,反而让我们显得懦弱。
任何时候,想要取得一点成就,赢得一处立足之地,获得一些圆满,善始善终都非常重要。
所以,一定一定不要说“我受不了”,因为在奋斗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受不了这件事。把这四个字从你的大脑和心里删除,看看会发生什么吧!
我的室友小溪在毕业之后选了一份投资银行的工作,令众人羡慕。当然,她本身也足够优秀,在校期间也算得上是风云人物。
只是不管你在学校期间是学霸还是学渣,是天之骄子还是脚下之泥,进入社会都得经过一番现实的洗礼。
过了差不多半年,室友聚会,几轮酒水之后,大家彻底解放,开始尽情发泄对生活的不满,对工作的抱怨。反正在这儿,我们是安全的,也就无所顾忌。
当大家吐槽得正兴奋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抽泣声,并且越来越大,最终变成嚎啕大哭。是小溪,是那个永远一副“天塌下来还要高个子顶”的小溪,是那个总是胸有成竹云淡风轻的小溪,是那个一直被宿舍的人视为精神领袖的坚强的小溪,她哭了,那么伤心,那么让人心疼。
她的悲伤如同她的泪水一样清晰可见,砸在每一人的心上。
“我快撑不住了。”她断断续续地说着,别人眼中可遇不可求的工作,正在成为带给她无尽压力和痛苦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