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愿你成为最好的自己:励志系列(套装共6册)
6886200000004

第4章 将来的你,不要让自己死于一事无成(4)

安于现状,终将一事无成

“你最后悔的是什么?”

这是某杂志对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抽样调查的问题,结果显示,“有75%的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导致一事无成;有70%的人后悔在年轻的时候选错了职业;有62%的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当;有57%的人后悔没有好好珍惜自己的伴侣;还有49%的人后悔没有善待自己的身体”。年轻时不思进取,年老时只能坐观他人成功,空留悔恨叹息。

原来,所有的平庸背后,都有一个不够努力的人生;原来,人们最大的敌人不是衰老和苦难,而是一颗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心;原来,能成就我们的,是我们自己,毁掉我们的,同样是我们自己。

我们都渴望以自己理想的方式度过一生,却又害怕改变,不愿付出足够的代价。我们习惯现在的生活,不愿做出新的尝试,因为固化所以容易应对,因为熟悉所以感觉舒适,因为众望所归所以不会面临反对。而改变,总是伴随种种可以预见的阻碍和不可预见的风险。到最后,我们憋屈地活过一辈子,却什么都没有为这个世界留下。

我们固步自封,画地为牢,守着脚下的一点地盘,看着头上的一点天空,怎么可能有什么成就?一事无成,几乎注定了是这样的我们的结局。

其实,改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和可怕,它只需要付出一丁点的勇气和踏实的行动而已。我希望,每个人,包括我自己,都不要让未来的自己失望和后悔。

Linda是本地小有名气的主持人,过程却非一帆风顺。刚从大学毕业,她跟所有年轻人一样,未经风霜,对未来保有天真的乐观。在应聘电视台工作时,凭借自身优秀的素质和知名高校的学历背景,她在同批竞争的几十个人中脱颖而出。

只是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成功的喜悦,一个通知如冷水浇头:她要先从出镜记者做起。“我不会啊!我既没有学过,也没有相关经验,我不愿意。”她万分抗拒,记者就意味着她要到处奔波,跟各种人打交道,这跟她最初“做一个安安静静、轻轻松松的美女主播”的期待完全不符。

然而,你不愿意,自有其他人愿意;这个你不做,那你就什么都不用做了。Linda除了接受别无选择。

刚开始Linda过得很狼狈,因为临场经验不足出现冷场,面对采访对象的不合作手足无措,因为追一个新闻脚蹬高跟鞋长途奔袭却无功而返,因为紧张说话出现磕绊甚至常识性错误……就像她形容的:“那段时间的生活只能用人仰马翻来形容,觉得自己委屈死了。”

不过适应之后,倒是接受了现状。Linda明白,她之前遭到的拒绝,不过是因为怕。因为不会所以会怕。可是,不学永远不会,“不会”没什么,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会”,会了也就不难了,所以迈出第一步就很重要,这样才能慢慢成为不可替代的自己。

然而,新的挑战又来了。因为人手不足,领导派她跟市场部一起谈赞助。

当然,其中少不了交际应酬,这令Linda反感,她开始埋怨上天故意找茬:“我现在这样也活得很好,为什么总让我做一些不喜欢的事儿呢?”

最后被逼得没办法了,Linda提出一个置换条件,她听从领导安排,但是完成任务以后要让她做节目主持人。

之后,Linda几乎将电视台里的大部分岗位都做了一遍,才被放到了主持人的位置上。

“你有没有想过,领导为什么会安排那些额外的事情?”一个前辈的问话让她愣住了。

Linda一直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只想过安逸的生活,做事负责,但是没有太大的进取心。她只是本能地抗拒一切自己从未接触过的东西,却从未想过它们带给自己的成长。

可是,在面试中,我们面对的只是有限几十个人的竞争,之后才进入真正的战场,这里机会有限,竞争者众多。我们必须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一刻不停地进步,才能不掉队。

“行业竞争是残酷的,你要获得机会,首先得证明值得;你要让人投资,首先得给出成绩;你要让别人为你付出,你得先拿出诚意。当我先给他拉来了赞助、挣了钱、证明了能力,台里才会愿意用心支持、培养甚至包装我,因为这些都是需要花钱的。谁也不会做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的事,做之前人们会想方设法保本,或者尽量降低风险和出现损失的可能性。”当Linda终于想通之后,她开始理解别人的出发点,也变得更有包容度。

而且,她发现,过往的经历正在转化为自己的财富。就好比记者工作让她对新闻更敏感,市场工作让她更容易同人沟通,场务工作让她懂得如何展示最好的一面……所有的这些,都提升了她的气场和专业能力,让她能够更好地主持和表达。

以前她以为的奋斗就是在认定的路上全力以赴,现在才懂得是把握一切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愿意付出。为了得到一些什么,我们总得先给予一些什么,倾尽所有的期待,供奉一切妄想。

安于现状,只做自己舒服的事,到头来只能一事无成,因为不进则退,前期越安逸,后期就越痛苦;度过前期的艰难,后期会越轻松。害怕改变,只能苟安于凄凉。

尤其是某次遇到以前的同学,他已经在这个行业销声匿迹,沦为走穴婚礼主持,消耗着以前的名气和能力。“过去的我,因为缺乏与磨难的正面交锋,便一直习惯选择最容易的那条路,到头来却离期待的生活越来越远。我不愿意付出代价,不愿意改变现状,也不愿意承担风险,结果只能一直原地踏步,长期处于身心俱疲的烦躁状态。明明我也是个有计划的人,却总是缺乏一点破釜沉舟的勇气和迈出第一步的行动力。我真的不想也不要成为连自己都看不起的人。原来,人一直处在相同的环境和状态中,是无益的,因为你会错过更好的机会,你会错过亟待发掘的天赋,只有打破现状的人才能实现更大的梦想。”

看到同学的日志,Linda尤为感谢当初领导逼自己的那一把,庆幸自己没有真的安于现状止步不前。也许当时不理解,觉得很残酷,但现在回过头来看,是值得的。

温斯顿·丘吉尔说过:“如果你想进步,就必须改变。如果你想持续进步,就必须经常改变。”

我们要愿意尝试新东西,接受不舒服的东西,不轻易放弃,不轻易say no。千万不要放任当下的平静消磨自己的斗志,模糊自己的认知,让心变得迟钝。对所处的环境保持警醒,不时问问自己:“是在原地,还是朝前一步?是放任时间的流逝安于现状,还是正在为想要的未来积极行动?”拉开与“此时此地”的距离,我们会变得更加明智。

不要羡慕,要行动!

抛弃那些“我不会”“我不行”“我不想”的致病原,一旦犹豫,错过的可能就是一生。或者说,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心愿落了空,可能只是因为你一直在等待,却从未为之真正努力过。

安于现状,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行动,才能把我们带到想去的未来。

亲爱的,不要拒绝生活的各种可能性,因为我们心仪的生活就隐藏其中;不要拒绝发生在你身上的一切,只管尝试就好了,因为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努力一点点攀上高峰。

生命,向上不知疲倦

帕斯卡尔说:“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自然界中的植物,它们活着的全部动力在于向上生长,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养分,竭尽所能地寻找阳光、雨露和其他有助于生命的东西。同样地,人们生活的动力也来自于向上的欲望,因为我们生而有各种需求,为了满足它也就产生了持续的努力。

它是所有人都无可避免的一种潜意识上的暗示,如果引导得当,它就是一种追求,一种来自心底的渴望,使我们愿意付出,能够承担责任,同时度过各种现实的考验。如果被压抑,往往生不如死,一生碌碌无为。

什么是向上呢?它是对更好的自己的期待和实现,对更高品质的生活的要求和践行,比如去一个更大的城市,进入更优秀的圈子,享受更优质的生活,拥有更大的房子更贵的车子,获得更高的权势地位,或者仅仅只是变得更漂亮,拥有更好的德行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等等。在这样的内心驱动下,对可做可不做的事,我们会去做;对可坚持可不坚持的情形,我们选择坚持。

我认识的一个长辈,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从社会的最底层,达到一个令人艳羡的位置,没有靠关系,也没有多好的学历,那么他凭什么呢?他凭的就是一腔热血、一些才华、一点坚持和持续的努力。

他特别能吃苦,特别能低头,上级交代的事情他无论怎样也要漂漂亮亮地完成,这当中当然会有很多委屈、误解和难堪,但他并不在乎。他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在乎的只是我能过得好,同时让我的家人过得更好。”正是这强烈的向上生长的欲望,就像一根鞭子,时刻鞭笞着他,告诉他,只有不断地向上,才能得到更充足的阳光,才能更好地成长。

他现在的一切得来都很不容易,他要做很多别人不屑于做的事,他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他可能花费了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别人的起点,再一点点朝前追赶,他的苦和泪只能往肚子里咽。

最开始他每天要打200个电话,面对另一端各色人等的各种反应,包括谩骂和侮辱。他的普通话不好,也曾被点名批评过,他就一个字一个字地练习、录音再矫正;他因为专业有限,一旦解释稍复杂的产品就漏洞百出,他便把常用的话术归纳好,再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他曾在烈日下奔波,也曾在寒冬中等待……他就像一颗不停向上生长的树,一点点靠近理想的生活。现在的他,已经不需要看别人脸色,不需要为了省钱租地下室吃馒头配咸菜,不需要为了业务心力交瘁不顾身体……他可以轻松、健康地活着,因为他已经有了足够的资本。

提起过往,别人看起来太过残酷的现实,他本人倒没有太过在乎。人在不同阶段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目标,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时,这种辛苦反而会成为值得珍藏的光辉岁月,我们的内心也会纯净快乐得多。这渴望的力量如此大,便显得问题如此的小,甚至让人忽略掉过程的艰辛。

凡事只有想要,才会想到去得到,才会不顾一切去争取。

我身边很多优秀的年轻人,都抱着强烈的欲望想要做出一番事业,他们或者想要扎根于大城市的繁华之中,或者想要在某个领域登峰造极,或者想要经年之后衣锦还乡,或者只是想要一个证明……我不知道这种欲望是不是能够将他们带向所希望的成功,但我相信,如果它足够强烈,至少可以帮助他们忍受很多他们所想象不到的艰难。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在电动车的电量指针指向没有电时,只要我们拼命踩踏板,找对了角度,它依然有可能将我们带到目的地。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不管不顾冲到极限”的态度,这种万物为我所备的精气神,在每一次需要唤醒更多能量、需要加油打气的时候,为自己站出来,竭尽全力,一路向前,就好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一般,去实现目标、创造奇迹、成全胜利!

至于追逐过程中的挫折,不可避免,也非不可攻克。只要我们能够坚持,即使困难庞大如高山巨石,依然可以被磨碎。

何况现在的我们,有着最佳的体力,最灵活的大脑,最不愿停歇的双脚和最躁动的心,还有大把的时间,我实在想不出停下的理由。我们不怕失败,不怕困难,不怕吃苦,连眼泪都显得格外动人,我们应该去拥抱所有这些,不管好的坏的,让它们把我们打磨得更好。

毕竟,我们不是用滴滴答答的钟表测量时间,而是用我们的经历来定义自我的一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事情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要做成、做好,还需要经得起诱惑,抵得住寂寞,不要在乎外面的喧哗;更需要不断的坚持,和持之以恒的专研。要向上走,不要向下滑。

传奇人物乔治·马洛里曾说过:“如果你不能理解,人是有一种情结的,要迎接山的挑战,要走出去和它相见,这种斗争是人生永远的斗争,向上,永远向上,那么你永远都不明白我们为什么登山。”

所以,亲爱的,不要瞻前顾后,不要害怕软弱,为了那份渴望,我们可以承担一切,从而实现一切。如果生活有什么是值得期待的,就是来自挑战,来自心底的热爱,来自遇见未来所带来的鼓舞和成长。

只要我们能够鼓起勇气,倾听心底的召唤,尽己所能地去付出、去争取,那么我们就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生命有多么恢弘,自己有多么强大,我们就能获益。生命,因为年轻,所以不知疲倦;因为向上,所以无所畏惧。这,才是生活的意义。

大多数人的成就根本不足以对生活评头论足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因为是少数民族的关系,名字比较长,叫做果基阿木,她跟我讲过一个小时候的故事,某一天回到家,她跟妈妈说:“我要改名字,跟汉族同学一样的两个字的名字。”

妈妈问她:“你的名字有什么不妥吗?”

她说:“因为大家都记不住我的名字。”

妈妈立刻回答她:“如果人们能够记住陀思妥耶夫斯基、爱新觉罗玄烨的名字,那么也能记住你的名字。”

“可是……”她还试着说服妈妈。

“没有可是,人们记不住你的名字,是因为你还没有赢得被铭记的资格。”后来,她学业优异,事业有成,待人进退有度,她的名字反而因为特别而被更多的人记住。

这件事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我也曾要求改名字。原因有二,一是我的名字不是流行的两个字也不够好听,不容易被人记住,跟果基阿木的理由差不多;二是我的名字笔画太多,我写名字的时间已经够完成两道数学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