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妙用偏方:健康身体吃出来(套装共8册)
6887000000004

第4章 老祖宗传下来的救命偏方(4)

不习惯蛋清腥味的人也不用担心,还有一个用浓盐水治疗的办法。具体方法是:先准备一点儿浓盐水和几根棉签,然后仰头张嘴,请旁人或自己将蘸了浓盐水的棉签,伸到咽喉部位轻轻地点几下;接着,闭上嘴巴,让盐水慢慢地往下浸,喉咙感到咸味,就会受刺激产生口水,再慢慢地咽下去。如果嫌这个方法麻烦,也可以采用浓盐水漱口的方法。先用热水泡一杯浓盐水,然后等水温下降成温水时,就开始漱口腔、咽喉大概20秒,然后吐掉,每隔10分钟重复漱口一次,连续10次即可。

绝大部分人喉咙痛都是感冒或扁桃腺炎等引起的小毛病,但是如果喉咙痛特别厉害,发烧,而且吞咽有困难,或者持续两三个星期,那么可能不只是单纯感冒或是扁桃腺发炎了,或许是某些严重疾病的征兆,这时就得足够重视。

核桃炒红糖,治疗老胃病

【偏方一】

豆腐鸡蛋壳。

材料:鲜豆腐适量,鸡蛋壳6克。

做法:将鸡蛋壳研磨至粉末状,再拌入豆腐,拌匀食用即可。

【偏方二】

核桃炒红糖。

材料:核桃7个,红糖5克。

做法:将核桃砸去外壳取出仁,然后切碎,在砂锅内用温火炒至淡黄色,再放入红糖拌炒几下即可出锅,然后趁热吃下。

【问诊记】

现如今,生活压力非常大,生活节奏也很快。很多人都没有时间自己做饭,随便吃一点儿填饱肚子就算了,更有甚者,吃点儿水果就当正餐了。一次两次无所谓,量变会引起质变,累积多了就会出现大问题——胃部开始不正常工作。开始时,胃偶尔疼一会儿,到最后不吃止痛药就疼得站不住了。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平时生活不注意积累下的恶果。

小米就属于快节奏一族,还是个工作狂,一工作起来就不知道时间,常常加班加点,随便吃点儿盒饭、烧烤什么的就算一顿饭。周末的时候,她就宅在家里两天不下楼,经常一天都吃不了一顿正经饭。这种情况持续了大半年,她的胃终于“起义”了,每天不定时地疼上几回。这次,她就是疼得受不了了,捂着胃来的。看着姑娘疼得大汗珠子啪啪往下掉,脸色苍白,我赶忙拿了止痛药先给她减轻痛苦,然后再想办法为她调理。

针对小米的情况,我给她开了2个方子:豆腐鸡蛋壳和核桃炒红糖。方子的材料都是家庭厨房必备的一些东西,操作简单,但是效果可不打折扣。

小米听了以后,回去按着第二个方子吃了2天,明显感觉好多了,继续服用不到两周,小米就感觉自己又活力四射了,只不过这次,她再也不敢“虐待”自己的胃了。后来,她又去做了胃镜,检查发现除了轻微的胃炎,没有大的毛病。

【小偏方】

如今,由于很多人饮食不规律,因此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为了减轻胃病患者受到的折磨,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2个小偏方。第一个偏方是豆腐鸡蛋壳,材料就2种——豆腐和鸡蛋壳。我们首先取新鲜豆腐适量、洗干净的鸡蛋壳6克,然后将鸡蛋壳研磨至粉末状,再拌入豆腐,拌匀食用即可,每日服用两次最佳。这个偏方用鸡蛋壳是有道理的,鸡蛋壳含有丰富的纤维蛋白和碳酸钙,对于中和胃酸、治疗胃痛等有奇效。

第二个偏方是核桃炒红糖。核桃要选取新鲜的,大约7个,砸去外壳取出仁,然后切碎,在砂锅内用温火炒至淡黄色,再放入5克左右的红糖拌炒几下即可出锅,趁热吃下。每天早晨空腹吃,半小时后才能吃饭和喝水,此方子需持续用12天,不可中断。

治疗慢性胃炎,最关键的是杀灭幽门螺杆菌。现代中药学研究发现,有多种中药均对幽门螺杆菌有杀灭、抑制作用,其中,黄连最为有效。黄连泡水连服治疗慢性胃炎很有效,但黄连最大的问题是泡水后喝起来太苦,很多人受不了这种苦味,幸好还有其他的中药可选择,如甘草、蜂蜜,杀灭幽门螺杆菌的效力虽然没有黄连强,但是口感好,坚持服用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巧喝三红汤,补血又健康

【偏方一】

豆腐炒猪肝。

材料:豆腐150克,猪肝100克,调料适量。

做法:首先将豆腐切成丁,猪肝切成片,先煎豆腐,后加猪肝再炒,待猪肝炒熟以后,加盐、味精等调味,佐餐食用。

【偏方二】

三红汤。

材料:红枣7枚,红豆50克,花生红衣适量。

做法:3种食材共同熬汤,连汤一起食用,每天吃1次。

【问诊记】

商小姐是某集团的销售人员,白天跑市场,推销产品,盘点门市,晚上回来做表格,每天都很劳累,所以她晚上经常喝点儿茶水。注重养生的朋友告诉她茶叶含有鞣酸,会和肠胃道里的铁元素结合,可能会导致体内的铁不足,引起缺铁性贫血。但她已经喝习惯了,所以没有太在意。直到她们公司组织体检,她被查出患有贫血,并且就是缺铁性贫血。体检中心的医生给她开了补铁的药,但她连续吃了补铁剂1个月,复查血常规时,贫血的状况基本上没有任何改善。她这才慌了,来到我的门诊。

我详细地问了她的日常饮食情况,然后给她开了一个偏方——豆腐炒猪肝。但是考虑到她的工作比较忙,可能没有时间经常做这个偏方,于是,我又给她推荐了一个稍微简单一些的三红汤。

商小姐按照我说的做,2个月后复查,各项指标已经恢复正常了。

【小偏方】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世界各地贫血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非常高,无论在城市或乡村,儿童、成年人或老年人,都有可能发生。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显示,全世界10%~3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缺铁。男性发病率约10%,女性大于20%。由此可见,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较高。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几个偏方。

第一个偏方是豆腐炒猪肝。取豆腐150克、猪肝100克、调料适量。首先将豆腐切成丁,猪肝切成片,先煎豆腐,后加猪肝再炒,待猪肝炒熟以后,加盐、味精等调味,佐餐食用。方子中的豆腐味甘、性凉,有宽中益气、和脾胃、清胀满、清热散血的功效。豆腐与补肝养血的猪肝合用,其滋阴养血的效果更佳;另外,这个方子还能补肝明目、益气和中,也适合夜盲症患者服食。

第二个偏方是三红汤。这个偏方做法如下:取红枣7枚、红豆50克、花生红衣适量(如果没有花生红衣,用花生也可,但不能去掉花生衣),3种食材共同熬汤,连汤一起食用,每天吃1次。红枣性平,补脾益气,所含的多糖成分能促进造血功能,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功能都有提升作用。红豆性平,有健脾的功效。经研究发现,花生衣能增加血小板的含量,同时可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所以服用三红汤并不是为了补铁,而是为了起到增加营养、补益身体的作用,促进血色素的合成和代谢,加快补血的速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铁锅炒菜来增加菜肴中的铁元素;常吃点儿菠菜、猪血等,以增加铁元素的摄入;喜欢喝茶的人,可喝点儿淡茶,不要喝浓茶。

山楂桂圆,赶走哮喘

【偏方】

山楂桂圆汁。

材料:大枣、山楂、桂圆各125克,冰糖100克,清油适量。

做法:将山楂、桂圆放在砂锅内用文火煮烂,每次取汁125克,睡前喝。

【问诊记】

如果在工作中,你身边老是有一个人不停地咳嗽,甚至“呼呼”喘气,那么你会有什么感受?特别是在流行性传染疾病特别多的现在,估计你会敬而远之吧。可是李萌却成了这样的人。

李萌今年已过不惑之年,相夫教子,努力工作,日子过得倒也挺不错,可是最近一场感冒,却让她遭了不少罪。事情是这个样子的:

人们都说:“夏天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大晴天呢,转眼间就瓢泼大雨了。李萌正好在上班的途中赶上了这场大雨,出门时也没带伞,所以就被淋了。可能是上了年纪,身体没有年轻时那么棒了,她上班时还没怎么感觉不舒服,到下班就突然感到有点儿冷,开始打喷嚏、咳嗽,她也没在意,就直接回家了。可是到家之后,她的症状加重了,鼻涕、眼泪一把一把的,咳嗽得上气不接下气。忽然间,她开始“呼呼”大口喘气,脸憋得发青,这可吓坏了家人,赶紧把她送到我这来了。

李萌来的时候脸还青着,大口大口地喘气,似乎整个身体都在透支着氧气。我赶紧给她拿了气管扩张剂吸了吸,她这才缓了过来。李萌拉着我的手就不放了,哭着说:“大夫啊,你可要好好地帮我啊!这病太难受了,真像死了一样啊!”哭得真是可怜。

我安慰她说没事,这些都不是大问题。除了药物之外,我还给她推荐了一个比较适用的小偏方,让她回去以后多用用,这样对于治疗哮喘是很有帮助的。

李萌拿到方子,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前些日子下班途中,她又来我这里取了点儿药材,说这方子真管用,她现在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除了药物之外,好好保养也很重要。

【小偏方】

如果理解了哮喘的发病原因,知道从根本上去治疗,哮喘就很容易治疗了。哮喘是因为吸入刺激性气体或有害气体、病毒、药物等,呼吸器官受到刺激而收缩,导致呼吸不畅、身体氧分不足而引起的大口呼吸。所以,如果能有效地使器官扩张,使足够的氧气参与血液运输,哮喘就不是一个难题了。大家都知道,山楂和冰糖都有润肺、解毒的功效,所以,这个方子里的这两种材料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说一下材料,大枣125克,必须是去核的,去核的山楂也要125克,桂圆肉125克,冰糖100克,清油适量。将上述各种材料放在砂锅内用文火煮烂(必须用砂锅,铁锅容易使药性丧失),然后每次取汁125克,最好睡前喝,每天1次,一周7次,2~3周即可痊愈。

哮喘虽然是个难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疾病中的四大顽症之一,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如今控制哮喘的发作已经容易多了,比如刚才提到的气管扩张剂,轻轻一吸,哮喘马上就能平息。

类风湿性关节炎,生姜鲜葱帮大忙

【偏方一】

生姜鲜葱热敷法。

材料:生姜、鲜葱各适量。

做法:取鲜生姜、鲜葱白,按1:3的比例配用,混合捣烂如泥,敷在患处,每48小时更换1次。

【偏方二】

木瓜食疗法。

材料:木瓜适量。

做法:每天喝1杯木瓜汁或者直接吃木瓜。

【偏方三】

泥炭疗法。

材料:泥土、姜或料酒各适量。

做法:取一些干松的泥土,放入土锅内用温火烧烤(可放入碎姜末或料酒),烧到泥土达到50~60℃时停止,然后用布包住热土,趁热贴在关节处,大约3分钟换1次,换5次为1组,每天早、晚各2组,连续1周。

【问诊记】

李女士十多年前就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需要长期吃止痛药,敷各种外用药膏。这些方法虽然能暂时缓解疼痛,但是一旦停止用药,疼起来让人恨不得想要截肢。李女士来我这里诊治的时候由她老公陪着,因为关节肿胀得厉害,连走路都由老公搀扶着,疼得直叫。并且她极怕冷、怕水,即使开着电暖炉,她也冷得发抖。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很难控制的疾病,关键是要控制关节处的炎症,尽量避免关节恶化后导致残疾。在一般情况下,即使你感觉不到关节处疼痛、肿胀,炎症也存在,一直在暗处破坏、损伤着你的关节。

针对这种病痛,吃药一般不能根治,并且还会产生副作用。其实,有很多简单的偏方都可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小偏方】

我告诉李女士几个可以辅助治疗的热敷方法。第一个就是生姜加葱热敷。取鲜生姜、鲜葱白,按1:3的比例配用,混合捣烂如泥,敷在患处,每48小时更换1次。生姜味辛、性温,能发散风寒、化痰止咳,还能温中止呕、解毒、刺激毛细血管的感官、加快血液循环、带走血液中新陈代谢的垃圾,对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大的辅助疗效。

如果不喜欢葱的味道,则可以采用一个更简单的食疗方法,就是吃木瓜。每天喝1杯木瓜汁或者直接吃木瓜,长期服用。这种方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极大的疗效。

此外,报纸上还介绍了西方采用泥炭疗法治疗风湿病症。做法是这样的:将泥土块在火中烧至黑黄色,研成粉末与水调和,涂抹全身或患处,也可以将粉末倒入浴盆里洗浴。我后来查了一下资料,这方子在许多年前就被老中医们验证过了,只不过做法不同而已。相比之下,下面这个方子更简单、易行,同样是一种热敷疗法。选用泥土(以干松的泥土为最佳),放入土锅内用温火烧烤(可放入碎姜末或料酒),烧到泥土达到50~60℃时停止,然后用布包住热土,趁热贴在关节处,大约3分钟换1次土,换5次为1组,每天早、晚各2组,连续1周,不可中断,效果显著。

另外,如果能辅之以艾灸治疗,见效就更快了。不过操作起来比较麻烦,需要有专业的医师进行指导。如果有条件,则不妨试一下。具体做法是:拿艾条一根,点燃后悬空放在穴位上方,不宜过近,以感觉温热为佳。在腹部关元、气海,腰部的肾俞,腿部的足三里这几个穴位上,每个穴位艾灸10~20分钟,每日1~2次为佳。

花生赤豆泥鳅汤,养肝护肝就喝它

【偏方一】

甘草茶。

材料:甘草20克,水1升。

做法:开水浸泡后饮用。

【偏方二】

花生赤小豆泥鳅汤。

材料:泥鳅、花生、赤小豆、陈皮各适量。

做法:首先将泥鳅用细盐搓擦,再用热水烫洗,去掉黏液,剖开,去内脏和头,用水洗净。然后烧热油锅,将泥鳅煎至微黄,取出。再将花生仁用水浸透,留花生衣,洗净。把赤小豆和陈皮用水浸透,洗净。最后将材料全部放入瓦煲内。加入水,煲至水沸腾,用中火煲约3小时。出锅后加入细盐调味,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