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的第三个“达德”:勇者不惧,有勇气去打下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能够坚强地承担责任。很多人没有成功不是因为他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他不敢去尝试。害怕失败而畏缩不前往往就不会取得成功,成功的因素千万种,但成功者当时勇敢地往前走的闯劲往往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一点上,孔子做到了:他提出了“仁”的思想,而且力图用这一思想影响各个国家的领导人,并且为此而排除种种困难,去周游列国,与各个国家的领导人见面。最后尽管个人政治上并不怎么成功,但是孔子成功地传播了自己的思想,并且培养出一批推崇仁德价值观的有影响力的人才。孔子是勇而敢为的人,上文中提到的母亲去世时,他把棺材停在十字路口,执着地向人们打听父亲的墓地在哪里,就是很有勇气的行为。
当然,孔子提倡的勇敢不惧不是莽撞,不是肆意妄为,而首先是正义的,有底线的。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子路说:“君子提倡勇敢吗?”
孔子说:“君子以道义为上,上层人如果勇敢而不讲道义就会祸乱国家,小人如果勇敢而不讲道义就会成为强盗。”
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子路以勇敢而著称,其实子路也是很讲仁义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孔子的教导。我们提倡勇敢,但不是提倡莽撞。提倡见义勇为,更要强调见义智为。其实,勇敢就如同一个梯子,善用这个梯子,你就能到达更高的人生高度。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孔子提倡的仁、智、勇“三达德”,那就是一个很完美的君子了。
3.不给自己犯错误的机会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要引以为戒:年轻时,血气尚未稳定,要警戒贪恋女色;等到壮年的时候,血气正旺盛,要警戒争强好斗;年老了,血气已经衰弱了,要警戒贪得无厌。”孔子认为,一个君子要有三戒:戒色、戒斗和戒得。其实,这三戒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只是各个不同年龄段所戒内容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年轻时要戒色,不要一看见美女就两眼发直,心跳加速,甚至鼻血都冒出来了。好色不仅反映的是人对于感官亲密享受的追求,还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原动力,孔子并不反对正常的对异性的兴趣。但君子对于美女一定要“发乎情,止乎礼”。所谓发乎情,就是心有所动、有爱美之心很自然;止乎礼,就是行为上不要突破道德规矩。所以早期的儒家是很人性化的,并没有所谓“存天理,灭人欲”这种极端主张。孔子认为对人欲要承认,要限制在礼所限定的适当范围内,不要让它泛滥,而不是消灭。其实,“发乎情,止乎礼”确实也是指导人们处理感情问题一个重要原则,正所谓色字头上一把刀,有多少英雄好汉、达官贵人死在这把刀上!
人到中年,要戒斗。中年人一般在社会的不同岗位上已有所成就,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这个时候的中年人之间开始比谁更有成就、谁更厉害、谁的面子更大,好胜心很强。有时为了一时意气可以大打出手,还美其名曰:人活一口气。有的人追求目标没有达到,长期心情郁闷,竟然一病不起,甚至撒手归西。还有的人在别人看来很成功了,但是他总是和别人比自己的不足,和当官的比权,和商人比钱,和学者比名头,总觉自己不如人,于是当了官还想捞钱,经商成功了还想弄权,做学问成功了还想既当官又挣钱。结果比来比去,只能不择手段去达到这些目标,最后或整天钻营取巧,或天天和别人斗来斗去,或锒铛入狱,或倾家荡产,或身败名裂。
其实,中年人需要心平气和地做事创业。因为这个年龄正是年富力强,手握很多资源,要充分调动资源,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且,这个时候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很多需要关心爱护的人,需要用自己坚实的肩膀承担起很多责任。如果一味去和别人比较,好胜心过强,就会走上人生的弯路,浪费精力,欲速不达,甚至落入泥潭,自毁前程。
人到老年,要戒得。有人说,人老了就如同回到了婴童年龄,很多事情自己想去做却做不了,但很多东西自己都想要。而有的老年人觉得理所应当,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该得到的就必须得到,尤其是物质利益。还有的老人,特别在意自己曾经得到了什么,到了老年力不从心,看着这些东西逐渐失去,感到难以接受,因此拼着老命去保护,每天都在进行保卫战,每天都怅然若失、无可奈何、唉声叹气,心情很不好。其实,得到的东西都会失去,最后失去的是自己的身体。老年人最大的幸福应该是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在含饴弄孙和人们的尊敬中享受夕阳的美好。
君子三戒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呢?最牢靠的方法就是不给自己犯错误的机会,对于不好的东西根本就不接触。在君子三戒中,戒色往往最难做到,我们来看看一个鲁国的小伙子是怎么戒色的。
《孔子家语·好生》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鲁国有个小伙子单独住在一间房子里,他的邻居是一个寡妇,也是独处一室。一天夜里,风雨交加,寡妇的房子受损了,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寡妇没有办法,就跑到隔壁去借宿,然而小伙子却关住自己的门不让寡妇进去。
寡妇透过窗户纸对他说:“你怎么这么不讲人情,不让我进去借宿呢?”
小伙子说:“我听说男女不到六十岁不能随便同处一室,你我都正年轻,我怕自己把持不住,所以不敢让你进来。”
寡妇说:“你为什么就不能学学人家柳下惠呢?他把一名女子抱在怀里一夜,也没有人指责他好色啊。”
小伙子说:“柳下惠能做到坐怀不乱,可我做不到啊!我就只能不让你进来以达到向柳下惠学习的目的。”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后说:“太好了!想要学习柳下惠高尚品格的人很多,却还没有采取小伙子这种学习的方法。我们做君子也不用严格地照葫芦画瓢,小伙子的创新做法是很明智的。”
在这个故事里,寡妇的家即使就是房顶漏雨了,还是勉强能住的。小伙子不仅没有趁人之危,而且消除了自己可能犯错误的机会。很多时候,我们就是故事之中的小伙子,以为自己可以把持得住,大胆地去接触某些东西。其实,很可能我们把持不住,一旦接触就会误入歧途。所以,君子要戒色、戒斗、戒得,最好要学会不给自己犯错误的机会。
当然,戒色、戒斗、戒得并不是要断绝自己的一切欲求。孔老夫子还说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如果富贵可以求得的话,就是让孔子当一个马车夫,他也是愿意的。但如果不能求得,那就做自己喜欢干的事。孔老师其实是不喜欢装的,也不喜欢把话说绝对。人家没有说自己不喜欢富贵,但是说你得不到的时候,要想得开。
其实,君子不仅有三戒,还有三畏。君子三畏能更好地帮助君子实现三戒,不给自己犯错误的机会。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孔子说:“君子敬畏三件事:敬畏天命,敬畏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天命而不敬畏,不尊重高贵的人,戏侮圣人的话。”
这里的君子三戒是天命、贵人和圣人,也就是要求君子有敬畏之心。
人如果没有敬畏之心,就什么事情都可以干得出来。有的人狂妄自大,敢于挑战天,但是终究无法抗拒自然规律,也逃不过上天的惩罚;有人自以为老子就是天下第一,什么法律什么规矩,都可以无视、可以蔑视,对芸芸众生更是不放在眼里,但是最后即使不受到法律惩罚,终究会被人们内心所厌弃,逃不过历史的批判;有的人不知道尊重文化,什么儒释道什么圣哲贤士,只要有权有钱或者懂得一点知识,全都不在话下,最后即使不因无知而做尽蠢事,坎坷败落,也终究得不到人们的尊敬。君子做人做事的分寸从何而来?来自基本的敬畏之心,摆正自己在天地人之间的位置,不因有权有钱有名有点知识而任性,甚至心理异常、行为狂妄。人要有一点儿敬畏之心,才能有效地遏制自己的贪欲、管住自己的行为。
所以,君子不任性。反过来,任性非君子。
4.孝顺不是一件简单事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孝顺难在始终对父母都有好脸色上。若遇到事,由子女来操劳;有了酒食先让父母吃,仅仅做到这样就能算得上孝顺吗?”孝顺不是一件简单事,而是一件需要用心、用爱去做的事。
其实孔子的另一个学生问孝顺时,孔子也是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孝顺父母绝不是养着父母这么简单。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孔子的吴国学生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顺。孔子说:“现在人们认为的孝顺就是养着父母。然而,狗、马等动物都得到了人们的饲养。如果对父母没有敬重之情,那养着父母与养着狗、马又有什么区别呢?”孔子这里用了一个类比,鲜明地体现出敬重父母的重要性。
很多人都能做到给父母好吃好喝,让他们衣食无忧,但这只是孝顺的最低层次。孝顺的第二个层次就是能充分地理解父母、尊重父母,不因父母的守旧和无知就觉得父母不可理喻。孔子对于这一点也做了专门的论述。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孔子说:“侍奉父母时,如果发现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委婉地劝说;如果父母没有听从自己正确的意见,仍然要恭敬地侍奉父母而不触怒他们,虽然内心担忧,但不能怨恨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