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创办之初,就立定宗旨:保卫中华,发达广西。各系科所开的课程,着重于纯粹科学与应用科学相结合,理论与实验课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课程都采用“学分制”,凡学业较好的学生,读完必修课外,可自愿尽量读选修课数门,这样可以培养更多博学多才的人才,而且快出人才。
因此创办之初,拟开办文、理、农、工、矿五科,招收四年制大学本科生;后以师范应独立设置,遂废文科。但1928年广西大学开办之初,由于广西的教育比较落后,当时省内高中毕业生不多,生源不足,且中学教学程度低浅,故在西大成立时,先办三年制预科,招初中毕业或高一插班生,为以后发展本科、保证学生入学水平打好基础。所以,学校仅有预科生369人(一书说“只有农、理、工、矿冶专科生280余人”——笔者注)。
1928年6月,广西大学分别在梧州、南宁、柳州、桂林四城招生,录取预科一年级260人,分甲、乙、丙、丁、戊、己六个组授课。预科课程设有国文、英文、代数、平面几何、矿物、物理、化学、本国历史、外国历史、本国地理、外国地理、卫生、体育和做工等。
广西大学创校基建设计,除大规模的开山填土、修筑道路、环山建筑校舍外,还把早年准备办高级中学原有的一些建筑,改为大学使用;还计划新建“双十”校门、管理厅、图书馆、数学馆、化学馆、农学馆、矿冶馆、预科教室等十多幢建筑物。
但开始筹办省立广西大学时,广西省政府预定开办费仅40万银元,事实上“开办伊始,百业待举”,这40万银元的开办费无异于杯水车薪,实不敷用。于是,由盘珠祁代表筹委会奔赴广州,与正在那里养病的省主席、容县老乡黄绍竑磋商。也许是“老乡见老乡,有事好商量”,结果得到黄绍竑同意,把开办费改为100万银元,并附以“倘若不足再加”的诺言。
广西大学创办之初,马校长就决心一定要办成名校;而要办名校,一定要请名师。他认为大学有如金字塔,底座愈坚实、愈巨大,就愈能树得起高的塔尖;大学师资水平愈高,就愈能培养出拔尖的学生。为此,马校长在全国范围内聘请名师来校任教。
马君武凭借着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在国内学术界、教育界的名望,在全国聘请第一批学识渊博、学有专长的教授13人。他们是白鹏飞(兼校务长)、马名海(兼教务长)、蒋继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