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遇见最美的中国(二):城市篇
6967000000101

第101章 遇见最美的中国·云南旅游(30)

◆哈尼族礼仪及禁忌

火塘是哈尼族家庭的核心,火塘上的锅庄石或三脚架,切记不能用脚踩踏,不能向火塘内吐口水,不能用脚扒火塘内的柴头,也不能从火塘上跨过。此外,门槛忌站、忌坐、忌讳用刀砍。哈尼族有尊老爱幼的风尚,“喝新谷酒”是哈尼族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的盛大仪式。

哈尼人家的住房,一般正房中间有一大间为堂屋。在版纳地区,堂屋东面一间为家长的卧室,卧室内设有祭祖处,外人不能擅自入内。未婚女青年和寡妇忌讳在寨内生育。

哈尼族热情好客,家中来了客人,主人总是把自制的烟丝装到烟嘴里,把烟筒奉到客人面前。客人如果不抽烟,应该非常有礼貌地加以谢绝。

在屋内看见老人进来,要主动让座。给老人递烟、递酒、递茶要双手捧上,躬身示礼。给老人递烟筒要握住烟筒的下端。在老人面前不能跷二郎腿,不吹口哨,不高谈阔论。走路不能从老人面前走过,要从老人身后绕过。杀鸡时,鸡头、鸡肝等要敬奉给老人。当然,当家里有客人时,为了表示对客人的敬重,主人常把鸡头夹给客人。这时客人应双手接过鸡头,然后把它转敬给在座的老人或年长者。在参加哈尼族的祭祀活动会餐或到哈尼族家里做客就餐时,先要等老人说几句祝福的话,等老人吃了第一口食物后,才可以动筷。与哈尼族朋友在餐桌上饮酒时,要注意敬酒的顺序:首先从年纪最长者开始,沿逆时针方向逐个斟酒,最后向年纪最长者的杯里再斟上一点,表示大家团团圆圆。每一轮斟酒都应如此,哪怕是象征性地斟几滴。

哈尼族妇女生了小孩后,忌讳外人进入产妇家,要在门上悬挂红泡刺儿、野姜、笋叶剪成的人像和锯形木刀等物。见到这些东西,外人就不能进入产妇家了。如果因不知道而闯入者,主人会把婴儿抱出来,依次递到第一位客人的怀里。这时客人应轻轻地接过婴儿抱一下,然后留下一点钱物给孩子,以示祝贺。如小孩生下后多病、瘦弱而发育缓慢,父母就要为孩子更换名字。更名仪式可以在家举行,也可以到外面溪流桥边举行。象征性地修修桥,补补路,杀一只大红公鸡,等待第一位过往的行人来了孩子取名。有幸遇到哈尼族人家请你为孩子取名,据说是彼此的福气所在,应接过孩子,给孩子取一个吉祥的名字,做孩子的干爹、干妈,与孩子的父母结成亲家,留下一点钱物给孩子做纪念。在哈尼族地区有个干儿子、干女儿,也是件喜事,以后要尽可能地与孩子及其父母保持联系。

哈尼族以舅舅为最大,认为“舅舅不大,外甥不长”。“认舅舅”是每个新生儿必须履行的礼俗。认舅舅的那一天,一早起来,母亲就把婴儿的脸洗干净,穿戴一新,在孩子的脑门上点一指锅烟子,帽子上系一个大蒜和一枝红泡刺儿以避邪。然后背着婴儿,肩挎装有炒黄豆、熟鸡蛋和糯米饭的筒帕“罗别”,手持一把白伞、一把锯镰,前往舅舅家。路上遇见迎面而来的人,不分民族和男女,母亲都要满面笑容地抓一把香喷喷的炒黄豆递上来。如果你在哈尼族地区旅行时遇到这样的情形,最好不要拒绝,要接过炒黄豆,说上几句祝福的话。

阿昌族

◆序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地区。我国境内的阿昌族现有2.77万余人,其中2.76万余人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潞西等县、市内,占阿昌族总人口的85.38%,其余4000多人则分散居住在保山地区的腾冲、龙陵和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云龙等县。陇川县的户撒阿昌族乡和梁河县的九保阿昌族乡、翼宋阿昌族乡是阿昌族主要人口聚居区。

阿昌族是云南境内最早的土著民族之一,由古代的“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远在公元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流域。公元五、六世纪后一部分向西南迁移,定居在陇川、梁河等地,元明后称为“峨冒”,今户撒地区自称为“蒙撒”、“蒙撒禅”、“衬撒”,梁河地区则自称为“汉撒”、“阿昌”,解放后统一定名为“阿昌”。

阿昌族宗教信仰中最为普遍的表现形式是,神灵崇拜与鬼魂崇拜相混杂。阿昌族语言系属,国内语言学界有两种看法。一说阿昌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一说阿昌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大多数阿昌男子会讲汉语和傣语,有的还会讲缅语和景颇语。阿昌族没有文字,故而也就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文献资料。

阿昌族地区,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阿昌族的种稻历史悠久,曾培育出了被誉为“水稻之王”的良种。阿昌族擅长打制好刀——户撒刀,又称“阿昌刀”。制宝刀的阿昌人性情却十分温和,刀不离身的小伙子,身上会时时带着一只音色优美的三叶箫,行路途中,劳作间歇,或是遇着意中人,便会吹起三叶箫,箫声枭枭,悦耳动听。未婚男子包白包头、已婚男妇包藏青色包头,青壮年在脑后留一尺多长的包头布。男子穿的对襟上衣多为蓝、黑、白三色,不穿黑裤,斜挎一个“筒帕”。腊撒坝子的妇女喜欢在服饰上布满银饰,户撒的妇女则喜欢系黑色小围腰,扎绣花腰带。

阿昌族也过泼水节,内容有到山上采摘鲜花扎成花轿和花塔,围以载歌载舞,并把它作为“佛”的象征,敲锣打鼓的到河里挑来清水浴“佛”。“窝罗节”是阿昌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在农历正月初四举行。届时人们聚集到村中广场,载歌载舞,夜以继日。

◆阿昌族服饰

阿昌族喜著黑色的服饰,已婚妇女上身穿对襟衣,袖长,下身着筒裙,用黑布或蓝布包头,裹腿;未婚女子穿宽裆裤子,将发辫盘在头顶,用布围辫子裹成圈。腊撒坝子的妇女喜欢在服饰上布满银饰,户撒的妇女则喜欢系黑色小围腰,扎绣花腰带。男子穿对襟上衣,下着黑裤,斜背“筒帕”,喜欢在胸前戴朵红丝线结成的菊花。未婚男子戴白包头,已婚男子戴藏青色包头,青壮年在脑后留一尺多长的包布,有随身佩带刀的习俗,其中“户撒刀”最为有名。

◆阿昌族建筑

人家起屋建房的主要材料,过去的木框架虽然已经改变为今天的钢筋水泥框架,但房屋的内壁却仍然是木料。几乎所有的阿昌族人家都喜欢在这内壁上缕刻各种各样的图案。

◆阿昌族婚俗

阿昌族历史上曾有抢婚和逃婚和习俗。抢婚一般由以下两种原因引起:一是男女深恋,但女方父母不同意,两人只好商定由男方来抢婚,造成既成事实后,迫使女方父母同意;二是订下婚约后姑娘反悔,男方不甘心,只好强抢,迫使姑娘就范。逃婚一般发生在双方父母都不同意的情况下,恋人只好双双逃走,以此争取婚姻的自由。上述习俗由于时代的变迁和观念的变化,现已基本绝迹。

阿昌族结婚按长幼顺序进行,如长子未婚,次子和次女也不能结婚,姐姐未嫁,妹妹和弟弟也不能先于姐姐结婚。如弟妹先于哥姐结婚,则要举行“跨越礼”和给哥姐一些钱,以对哥姐表示道歉和尊敬。

阿昌族同姓忌婚配。有招婿入门习俗,上门男子须改名随女方姓。阿昌族婚礼举行3天,如解除婚约婚誓,须退回盟誓的相片及头发。

◆阿昌族饮食风味

阿昌族主食大米,喜欢吃蛇肉,凡举行宴会必用狗肉招待宾客,擅长煮、烧、舂、拌技法,喜食酸、辣、香食品,嗜酒。擅长制作酿甜白酒,米凉粉,豌豆粉,罐淹腊腌菜、豆豉、豆腐等各种风味副食。阿昌族的过手米线、舂南瓜尖、猪肉冻、凉拌水芹菜等较为著名。

过桥米线

云南“过桥米线”已在全国风味饮食中颇有名气,而德宏州陇川县户撒阿昌传统的风味小吃饮食“过手米线”虽然另有一番独特的风味,却鲜为人知。凡是吃过款德宏阿昌族的“过手米线”的人都会赞不绝口,它的制作方法和食用方法都很独特。将猪肉在火上烘烤熟,剁细,拌之花生粉、辣椒、姜、芫荽等佐料做成肉馅,把米线掐在手掌心,再放上肉馅,拌和一起吃这就是“过手米线”。户撒过手米线独树一帜,关键是米线的独特。此米线柔软、光滑、经结团、不粘手、肉馅拌下去,不沉底,也不浮头,均匀地散布在米线之中。

◆阿昌族节庆活动

阿昌族的民族节日很多,其中每月正月初举行的“窝罗节”,农历十月二十六日的“阿露节”、汉族亦称“会街节”和每年的三月十九日至二十日统一的“阿露窝罗节”为重要的民族节日。阿昌族也非常注重过年,节日期间较为隆重。

窝罗节

每年农历的二月初四是阿昌族传统的重要节日——窝罗节。在阿昌语中,“窝罗”是“在屋旁欢乐”的意思。相传,这一节日是为纪念传说中的创世始祖遮帕麻和遮米麻而举行的。

节日的前夕,各村各寨都要用竹木搭起一座4米见方的窝罗台坊,中间立两块牌坊,上绘日、月、星图案,下绘阿昌族男女彩像,象征两位始祖。牌坊顶端耸立一把巨大的木刻满弦弓箭,表示先祖射落假太阳的那把神箭。隆重的祭祖仪式由德高望重的“活袍”主持。他会高唱起本民族的神话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祝赞这两位始祖的丰功伟绩。接着,人们跟着“活袍”,围绕着窝罗神台唱起古朴原始的窝罗调,跳起以“太阳”“月亮”等自然景观为舞蹈造型的窝罗舞,载歌载舞,通宵达旦。除了歌舞,节日期间还进行武术、对歌、秋千、春灯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整个节日洋溢着一派虔诚、欢乐、祥和的气氛。

会街节

会街,阿昌话叫“熬露”,每年农历八九月间举行,是迎接佛祖返回人间的日子。传说中,佛祖“个打马”(释迦牟尼)为母亲上天念经三日(相当于人间三月),返回人间时,佛光普照,青龙白象呈祥。因此,阿昌会街必耍青龙白象。

青龙衔花、白象驮塔是阿昌族吉祥、幸福的象征。会街前,人们就扎好稚朴可爱的青龙、白象。节日当天一早,小伙们便身背长刀,挎着象脚鼓,姑娘们身着多彩的民族盛装,簇拥着披红挂绿的青龙、白象进入会街节广场。节日开始后,鼓乐、鞭炮声交织成一片,青龙、白象也活跃起来。青龙时而摇头、时而摆尾、时而张嘴欢笑;白象时而甩动长长的鼻子,时而前进,时而后退,接着滑步、下跪、后仰、前倾,笨拙的憨态引起人们一阵阵哄笑。此时,姑娘小伙子们便围着青龙白象翩翩起舞。他们双脚跳跃挪动,身体象波浪般地起伏。整个会场龙舞象跃、鼓乐齐鸣,一片欢腾。

阿昌族会街

会街,阿昌话叫“熬露”,每年农历八九月间举行,是迎接佛祖返回人间的日子。传说佛祖“个打马”(释迎牟尼)为母亲上天念经三曰(相当于地上三月)返回人间时,佛光普照,青龙日象呈祥。阿昌会街必耍青龙白象,即源于此。

会街,阿昌话叫“熬露”,每年农历八九月间举行,是迎接佛祖返回人间的日子。传说中,佛祖“个打马”(释迦牟尼)为母亲上天念经三日(相当于人间三月),返回人间时,佛光普照,青龙白象呈祥。因此,阿昌会街必耍青龙白象。

青龙衔花、白象驮塔是阿昌族吉祥、幸福的象征。会街前,人们就扎好稚朴可爱的青龙、白象。节日当天一早,小伙们便身背长刀,挎着象脚鼓,姑娘们身着多彩的民族盛装,簇拥着披红挂绿的青龙、白象进入会街节广场。节日开始后,鼓乐、鞭炮声交织成一片,青龙、白象也活跃起来。青龙时而摇头、时而摆尾、时而张嘴欢笑;白象时而甩动长长的鼻子,时而前进,时而后退,接着滑步、下跪、后仰、前倾,笨拙的憨态引起人们一阵阵哄笑。此时,姑娘小伙子们便围着青龙白象翩翩起舞。他们双脚跳跃挪动,身体象波浪般地起伏。整个会场龙舞象跃、鼓乐齐鸣,一片欢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