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土特产品
◆新疆地毯
新疆地毯素以精湛的工艺和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是新疆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新疆地毯之所以久享盛名,归根结底是由其实用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决定的。
新疆地毯或悬挂于厅堂之壁,或展铺于室内走廊,毯面光泽平滑,毯板挺实柔和,美观大方,色调鲜丽,是理想的家庭、宾馆陈设的高级用品。新疆地毯质地精良,除了采用手工打结、编织,图面织工精致细密(先后经过十数道复杂的工序)之外,还得力于用来织毯的羊毛质地优良。新疆地毯原料采用著名的半粗毛与和田羊羊毛。这种羊毛粗而不粘,坚韧而富于弹性,具有耐拉、耐压、光泽好、强度大的优点。
新疆地毯的图素和设色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地方色彩,其特点主要是:多层边框,几何图形内填入品类繁多的纹饰,结构严整而富于韵律,活泼多变而富于生活情趣。新疆地毯十分注意将同类色或对比色并置排列,在对比中充分显示各种色彩的个性。新疆地毯原来以染毛线的染料上色,多为植物和矿物制成的天然染料。现在改用化学活性染料,色彩更为鲜艳,着色牢固,经火不褪。
◆玉雕
主要采用驰名中外的和田白玉、玛纳斯碧石、哈密黄玉料,生产花瓶、鸟兽、花卉、人物等古器皿及各种首饰佩件等。产品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及港澳地区。
◆艾德莱斯绸
是维吾尔族妇女十分喜爱的丝绸料。它是在蚕丝上采用古老的扎经染色法工艺,按照图案的要求进行染色,其工序是非常细致而繁琐的。喀什的艾德莱斯绸以色彩绚丽、鲜艳著称。用色反差大,对比强烈。它常用翠绿、宝蓝、黄、青、桃红、紫红、桔、金黄、艳绿、黑、白等色;图案结构细腻、紧凑、严谨,色彩强烈、透明、逼真,再现了大自然中光和色的美感。艾德莱丝绸质地柔软,富于弹性,轻薄柔韧,美观华丽,具有鲜明的维吾尔民族文化特色,深受少数民族群众的青睐。现在人们不仅把艾德莱斯绸视为衣料,还有不少人把它作为工艺品买回去制作成室内装饰品。
◆英吉沙小刀
因产地在英吉沙县而闻名,是喀什传统名牌手工艺品之一,约有400多年的历史。英吉沙小刀目前已发展到16个品种30多个花色,主要有维吾尔族喜爱的凤尾式、哈萨克族喜爱的红嘴山鸦式,汉族喜爱的龙泉宝剑式等,既可作日常生活用品,又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民族小花帽
维吾尔语称为“朵巴”,是维吾尔族特需商品之一。它做工精细,均采用民族传统的绣花、挑花、伴金、镶银、串珠等方法,用手工绣制而成。喀什花帽品种繁多,有巴旦杏花帽、奇曼(绿底白花)花帽、塔什干(绿底白花)花帽、玛力江(红色镶珠)女花帽,均质地精良,色泽绚丽,图案精美。它不仅实用,而且是一种具有装饰美感的工艺品,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珍贵礼品。
◆民族乐器
民族乐器:素有“歌舞之乡”之称的喀什,哪里有歌声,哪里就有伴随歌声的各式各样的民族乐器。喀什生产的民族乐器有13个品种,40多个花色,主要有维吾尔的都塔尔、热瓦甫、达卜、弹布尔、艾介克、胡西塔尔,冬不拉、沙帕依等。这些乐器做工精细,音色优美,颇具地方和民族特色,为国内外游客所称道。
◆无核白葡萄
无核白葡萄古波斯人称“苏丹”,中亚各国称“白色基什米什”,我国古代称“奇石蜜食”、“绿葡萄”、“兔睛”。新疆栽培无核白葡萄远在公元3世纪就有记载:一见魏文帝曹丕的诏书;一见西晋郭义恭所着《广志》。吐鲁番因地垫低洼、降水少、气温高,其所种无核白绝无病虫害。其制造葡萄干的方法也不同于别国,一不利用阳光曝晒,二不利用人工加温,而在放入晾房中自然风干。既保存了葡萄干中的叶绿素,又使其色彩呈纯正绿银,为世界葡萄干之佳品。新疆绿葡萄干从1950年开始外销,销往香港、澳门、日本、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地,被誉为“绿珍珠”。
◆香梨
香梨,维吾尔语叫“奶西姆提”。其特点是香味浓郁、皮薄、肉细、汁多甜酥、清爽可口,为新疆各种梨之上品。香梨以库尔勒香梨产量大,质量好。其种植面积达2.4万亩,年产量在千吨以上。关于香梨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位名叫艾丽曼的姑娘为了让乡亲吃上梨子,她向东翻越99座大山,去过99个地方,骑死99头毛驴,引来99种梨树。可是种植以后,98个品种都死了,只有1棵梨树与本地野梨嫁接成功,梨子成熟了,香气四溢,乡亲们纷纷来品尝祝贺。这件事传到巴依(地主)耳里,巴依用金银财宝、绫罗绸缎要买下这棵树,并不准姑娘传授别人栽培技术。姑娘拒绝了巴依的要求,巴依恼羞成怒,指使狗腿子砍倒了梨树,杀死了姑娘。可是第二年,砍倒的梨树根长出青枝。乡亲们怕巴依知晓,就很快把梨树移走了。就这样,库尔勒香梨才栽遍千家万户。香梨树的寿命很长,最长达200年。新疆香梨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西京杂记》、《大唐西域记》中均有记载。近年有人称《西游记》中的人参果便是香梨的演绎。
◆无花果
无花果,维吾尔语叫“安居尔”。无花果树雌雄异花,花藏于囊状花托内,外表只见果不见花,故称无花果。古籍《群芳谱》、《花镜》介绍无花果“其利有七”:营养丰富,易于人体消化。可制成果干。干制无花果含糖量达70%到75%。三月常供佳实。指果实陆续成熟,采摘供食期长达三月之久。“大枝扦插,本年结实”。叶为医痔胜药,制剂可治白癜风,果实含有蛋白水解酶和酵素。具有帮助消化和溶寄生虫类的功效。未成熟的果实可作糖蜜煎果。“得土即活,随地可种”。无花果树叶片硕大、枝干光洁、树冠整齐,植之庭院、花圃,美化环境极佳。新疆喀什地区的疏附、克孜勒苏的阿图什和和田地区,是无花果的盛产地。
◆巴旦杏
巴旦杏不是杏,而是桃属中扁桃亚属植物。它的花有点象杏花,叶子象桃叶但更为狭小。巴旦杏比桃果小,扁圆、果肉干涩无汁,不可食。食巴旦杏是食仁,有甜香味道。巴旦杏,民间维吾尔医用以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皮肤过敏、气管炎、小儿佝偻病。一些国家酿有巴旦杏乳、巴旦杏酒和苦仁制的镇静止痛剂。美国有些医院以巴旦杏粉治疗粮尿病、儿童癫痫和胃病。近年来又制成苦巴旦球蛋白氢氯化物新药,专治流行性病毒感冒。美国专家在研究成果报告中指出,苦杏仁甙可治疗癌症。巴旦杏仁在世界交易市场中身价很高,一吨可换2.6吨橡胶、15.8吨钢材。新疆的巴旦杏品种繁多,约有五大家族40多种。它们分别是:软壳甜巴旦杏品系,甜巴杏品系、厚壳甜巴旦杏品系、苦巴旦杏品系、桃巴旦杏品系。前两个家族的最佳品种是:纸皮巴旦、软壳巴旦、薄壳巴昊、双仁巴旦等。巴旦杏主要产在天山以南喀什绿洲的疏附、英吉莎、莎车、叶城等县。果树生长快,结果早,栽植后第二年就可开花桔果,五年大量结果,巴旦杏结果有如下条件:同类品种栽植在一起,只开花不结果;异类不亲和的品种在一起,结果也不多;只有选择亲和的异类品种相配植,才能大量结果。
◆阿魏
魏是新疆一种独特的药材。阿魏分新疆和圆茎阿魏两种,属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新疆阿魏高50-100厘米,全株披白色绒毛,根肥大,圆柱形或纺锤形,有时分杈,表皮紫黑色,有臭气,开黄色小花。圆茎阿魏与它相比,植株要高一倍,茎直立。我国只有新疆生长。采收阿魏与橡胶相似,开花之前,将茎自上而下分次切断,其上即有乳白色的汁液流出,上面用树叶覆盖,约经10天,乳汁凝固如脂,即可割下。阿魏味辛、温,有理气消肿、活血消疲、祛痰和兴奋神经的功效。维吾尔医生还有用它驱虫、治疗白癜风和传统方法。
◆罗布麻
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孔雀河沿岸,约800万亩。罗布麻俗称野麻,又名“夹竹桃麻”、“茶花麻”、“茶棵子”等。巴音郭楞的罗布麻因多生长在罗布泊、罗布庄地区而定名。罗布麻一身是宝,秆可作造纸原料,叶汁可作饮料,根茎枝叶所含乳胶液可提炼橡胶。罗布麻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性微寒,味苦甘,能清热降火,平肝息风,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等症:叶含罗布麻甘,具有强心作用,制成罗布麻茶、罗布麻药片和罗布麻烟等可治疗高血压等症。
罗布麻就是罗布泊的麻,它是西北地区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一种纤维植物资源。
罗布麻半“木”半“草”,或称之为多年生草本,也可称之为半灌木。它体高卜米,根粗壮,长0.5米至3米,个别深达4米。全株含有粘稠的白色乳汁,叶有对生有互生,椭圆状披针形至长圆形,长2-4厘米,边缘有不明显的细锯齿。聚伞花序生于枝顶,花紫红色,钟形花冠。青荚果双生,像两根长长的豆角垂下来。种子细小,但顶端白色种毛很长,种毛上羽状分支的细毛,真是别有情趣。
罗布麻茎皮是一种良好的纤维原料,它性耐腐烂,可做高级衣料、鱼网线、皮革线、雨衣及高级纸张(绘图纸)等用。罗布麻纤维比芒麻细,单纤维绝对强度比棉花大56倍,纤维含量比一般麻类也高,素有纤维之王的称号,可织60支的纯细纱及160支的混纺细纱,织华达呢、凡立丁等高级衣料…种子纤毛可作枕头等的填充物。
罗布麻分布于西北、华北等广大地区,耐寒,耐旱,也耐暑热,抗盐碱能力很强。常常生长在盐碱荒地、沙漠边缘。海岸及戈壁滩上。在塔里木、柴达木及河西走廊地区常以数十亩至数万亩的面积茂盛生长仁山东、江苏滨海地区也有野生或种植。
由于罗布麻根茎的萌生能力强,在一些地方从夏季到冬季每年可收割三次,一半在秋末收割;将割回的茎杆剪取去分枝扎成小把,置于锅中蒸煮1上小时,至用手搓皮即脱为止,捞于冷水中剥皮,再将麻皮成束捆好晒干,即可备用。当然机器作业效率更高。
罗布麻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其叶可治高血压、头晕,失眠;乳汁能愈合伤口;根有强心、减慢心率斤尿、镇静的效用,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率过速、浮肿、高血压等。嫩叶蒸炒揉制可当茶饮,有清凉去火,防止头晕的作用。在山东滨海地区,每值收割小麦时节,老百姓都喜欢喝上一碗罗布麻茶。罗布麻植株的乳汁中还含4-5%橡胶,可作制轮胎的原料之一。
◆民间印染
维吾尔民间印染以它特有的装饰趣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受到人们的喜爱。尽管现代纺织印花工艺日益更新,给市场不断增添款式新颖的机印花布,但维吾尔民间印染布仍然保持着异彩独秀,不光少数民族喜爱,旅游的国内外客人都喜欢买几块,作为丝绸之路旅游纪念品。维吾尔民间印染工艺是用木刻印模把图案直接压印在染色布上,并采用传统的植物质和矿物质染料,如槐籽、桑树根、核桃皮、茜草等,因而特具一种稚拙、古朴的魅力。
◆新疆陶器
新疆土陶的制作历史非常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生产,汉晋时发展到生产彩陶,具有古老而独特的民族风格。新疆土陶分釉陶和未上釉的白陶两种。大型奎甫(瓮)多为白陶,底尖,置木架上或半截埋在地下,保持所盛之水清澈凉爽。釉陶种类繁多,碗、盘、瓶、壶,尤以英吉沙的陶壶为一绝,壶身镂空而不漏水,叹为希罕。
在阿尔泰、塔场面、木垒、和硕等地的古遗址中出土了距今3000年以上的新疆最早的陶器。沿天山自东向西的巴里坤、伊吾、哈密、木垒、吐鲁番、奇台、乌鲁木齐、和静、轮台、拜城,南至和田皮山,西到伊犁河流域的古代遗址和墓葬中都发掘出了彩陶。考古学家鉴定,这些彩陶距今三千多年左右。从新石器时期到金石并用时期,直到西汉时期的古墓中均有发现。其形状有陶罐、陶壶、陶杯、陶钵和陶盘等。特点是许多都带耳把,色调多以红色陶衣上绘以黑色,也有橙黄色或白色陶衣上绘以红色图案花纹。花纹以三角纹为主体,有实体倒三角纹、大倒三角形的网状纹,或有倒三角纹演变而成的涡纹、坚条纹、平行短纹、树枝纹、弧线纹、水波纹及棋盘格纹等。东疆地区出土的彩陶,从形状、图案到制作方法,均可看出是受到甘肃地区彩陶文化的影响。
◆维吾尔摇床
维吾尔族的每一个家庭,都少不了一张小摇床。这种高60公分,长1米,宽40公分的木制驼轿式摇床,制作相当讲究,极富装饰性,床帮和床腿都雕有精致的花纹,漆成红、绿、黄、白、蓝等各种颜色。横向两端的床腿用一弧形木条连结,可以左右摇晃,寄托着母亲对婴儿的一片温情。维吾尔妇女分娩后40天,才把孩子放在摇床上。这一天要举行一种意为“摇床上的喜事”的家庭礼仪,为摇床里的婴儿祝福。
◆铜器
新疆的铜器历史悠久,做工细腻、造型精美、纹饰秀丽、鲜艳美观。多次参加手工艺术品展览会等展出,蜚声遐还,已成为重要的旅游纪念品及珍贵的馈赠礼品。
◆哈萨克族马夹
哈萨克族马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以黑色和紫红色为主,马夹胸前缀满了彩色的扣子、银饰、银元等装饰品,走起路来铿锵作响,饶有风味,是哈萨克族姑娘喜欢的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