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遇见最美的中国(二):城市篇
6967000000090

第90章 遇见最美的中国·云南旅游(19)

◆傣族饮食风味

傣族的主食是糯米,菜谱丰富多彩,主要有:夹心香茅草烤鱼、酸笋煮鸡、竹筒鸡、青苔、野菜和各种叶包蒸肉等风味小吃,口味以酸辣为主,味道鲜美、怪异。

香竹烤饭

傣语叫“曼禾拉”是西双版纳傣族的名品。将优质糯米装入酒杯般粗细,长40余公分的幼嫩竹节中,加水浸泡若干小时,用芭蕉叶或干净的甘蔗叶塞住筒口。放在火塘内用文火烧烤,或置于烤炉上烘烤,将水煮干后,将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或地板上,轻敲一遍,剥去竹筒的薄皮,便获得一条圆柱形的米饭。其外包裹着一层雪白的糯米香竹竹瓤,用手握而不会粘手,可随意分段食用。用糯米香竹煮制的糯米饭,方便携带,在10小时内不会变硬返生,可热吃亦可冷吃,米饭香软可口,融糯米香、青竹香于一体。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风味小吃。

油炸青苔

青苔,生长在河流边的水中卵石上,有的浮在河边的水面上,苔丝细长,形状多为片形。颜色青绿,当地傣族称为“岛”,加工成“改玉”、“改英”两种苔片,傣族最喜欢食用。把青苔从河边捞回,冲洗干净后晒干,加入佐料做成饼状,多用于油炸,香脆回甜。味道清香润口,有清凉解毒的作用。

牛撒撇

傣族传统药膳佳肴。撒撇,傣语,指牛苦肠内一种消化液之类的苦汁,系牛撒撇菜的主要原料。牛撒撇菜,以牛肚、腰里肉、直肠、肝、脾、苦肠汁为原料加佐料制作而成。些佳肴风味的药膳价值在于有助消食,略带苦涩,但清脆可口,是傣族、佤族男女老少最为喜欢的好菜,并常以之待客。

南秘

大凡在傣家竹楼做过客的人,都会尝到一种傣语叫“南秘”的食物。“南秘”实际上是一种酱。如“南秘布”是一种用螃蟹做的酱。制作时,将螃蟹的肉舂细,放在铁锅里熬,放上适量的盐巴,调匀,熬到水干为止,将螃蟹酱晒成干片备用,要吃时,将青辣椒、大芫荽、大蒜等佐料和适量的盐巴,用舂盐棒研细,拌匀即可食用。用蕃茄做的“南秘”具有清香、酸辣的味道。“南秘南诺”是一种用竹笋做的酱,制作时,将黄竹笋剥去皮后,切细,舂烂,放在铁锅里熬,水熬干后,捏成小块晒干备用。要吃时,取一块笋酱干片放在碗里,放入切好的葱蒜、大芫荽、青辣椒等佐料,加入适量的盐巴和几滴开水,用舂棒把它们舂细、拌拢,即可食用。

叶包蒸猪肉

这种菜的原料有猪肉、葱、蒜、姜、青辣子、花椒粉、香茅草、盐巴等。制作时,将猪肉剥掉皮,洗净,剁碎,放在盆里,将葱、蒜、青辣子切好,把香茅草结成一个小疙瘩,放入盆内,撒上盐和花椒粉,与剁好的肉调匀,然后分成若干份(一般是一两一分),用芭蕉叶包好,放在甑子或蒸笼里蒸熟就行了。叶包蒸猪肉形状象棕子,肉软酥香,有花椒香味,吃起来带有香甜的味道。

◆傣族节庆活动

傣族一年有三大节日,即关门节、开门节、和泼水节等。

关门节

关门节,是傣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傣历九月十五日(在农历六月中)。节日来源子古印度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类似中原佛教的“结夏”。

从关门节这天开始至“开门节”结束的3个月时间,为小乘佛教的安居斋戒期。这段时间,憎侣去佛寺净居修学,接收供养,禁止外出巡游;傣族多信佛教,民间信徒也常去佛寺静坐参佛,听佛爷讲经传法,每隔一周用食物、鲜花、腊条、银市或纸币敬佛一次。从关门节开始,傣家人关上爱情和婚姻之门,全力投人生产劳动,准备用辛勤的汗水去夺取全年主要农作物的丰收。

开门节

开门节,是傣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傣历十二月十五日(约在农历九月中)。开门节,象征着三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表示解除“关门节”以来男女问的婚忌,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开始自由恋爱或举行婚礼。节日这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敬献。祭把完毕,举行盛大的文娱集会,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主要内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灯、唱歌跳舞。青年们还将舞着各种鸟、兽、鱼、虫等形状的灯笼环游村寨。这时,正逢稻谷收割完毕,故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

傣族泼水节

傣历六月(公历四月中旬)的泼水节,是信奉上座部佛教的傣、德昂、阿昌等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泼水书又叫浴佛节,原与“佛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的佛教传说有关。佛教传入傣族地区后,当地神话传说和习俗掺入其中,形成了由采花节和泼水摆组成的独具特色的傣族泼水节以及相应传说,如七女除魔等传说。现在,泼水节主要成了德宏、西双版纳等地傣族送旧迎新,互相以水祝福的传统节日。节日的主要活动是浴佛、泼水、赛龙舟、赶摆等。泼水节期间,差不多所有人都湿淋淋的,到处水花飞溅。年轻人敲着象脚鼓,跳起孔雀舞,互相扔掷香包,传递情谊。

傣族送龙节

送龙节为西双版纳大勐龙傣族特有的节日,每逢盛世、庄稼好、生活富足时就举行送龙节。所谓‘送龙’,并非‘送走’龙神,而是‘送祭品’给龙神,意为龙神开恩照顾,带来好日子,所以要报谢龙神。择定送龙节的日子,一般在公历一月,春节之前,由佛爷出面组织,家家户户有的送美食,有的送衣物,富裕的甚至送金银首饰、钱币、毛毯等,人人都可参加,外人也欢迎,无大禁忌。各类物品送到佛寺后,佛寺组织巧匠编扎“龙宫”,佛爷念经、祭祀,把各户送来的礼物-一扎放在“龙宫”上,全体参祭人员敲锣打鼓,把“龙宫”抬到勐笼河上,再次举行仪式后,把“龙宫”放在竹筏上,让竹筏在一片祝祷、诵经声中随流飘去,就算“送”给龙神了。

◆傣族礼仪及禁忌

傣族地方河流沟渠纵横,水潭池沼亦到处都是,但这些水一般不饮用,只作沐浴、洗衣之用。傣族很重视水源的清洁,游客严禁在村寨水井处丢弃杂物。

傣族还保存本民族的原始信仰,在放水、撒秧、栽秧、收获时都要举行祭祀。例如六月里来举行“祭龙”(干莫),意为驱逐害虫,迎接栽秧,祈祷丰收。举行“祭龙”仪式期间,本村人不能走出村寨,外村人不能进入本村。

傣族在祭寨神时,游人不宜入寨。

游客进佛寺必须脱鞋。不能踩和尚的影子,更不能触摸和尚的头。若路遇老和尚、小和尚时,要双手合十,点头致意。

游客夜宿傣家,不能吹口哨,不能随意移动火塘上的铁三脚架,不能从火塘的三脚架上跨过,不能用凳子做枕头。

不经主人邀请,客人不能进入里屋。

游客不能进入产妇家和病人家。如看到大门口有用竹子所编形如“米”的标志,则告示路人家有产妇生孩子,谢绝入门。

不能进入丧家,参观丧葬仪式一定要经丧家同意。丧家门口挂着一个装水的竹桶,水里放有酸叶子,在客人参加丧仪后出门时,要用竹桶里的水洒在头上,以示驱邪。

藏族

◆序

藏族现人口459.3万,主要居住在西藏自治区,其余分布在四川、青海、甘肃、云南四省和其他地区。云南又主要聚居在迪庆州,少数散居在丽江、怒江等地、州,有11.1万多人。

藏族聚居在高原,那里海拔较高,幅员辽阔,雪峰连绵,山峦起伏,风光神奇而壮美。传说藏族最初是由“神猴”和“岩魔女”结合而产生的。据史料记载,藏族源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羌人,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而发展成今天的藏族。

藏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礼俗节日带有鲜明的高原印记。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是藏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糌粑由青稞或豌豆炒熟之后磨制而成。酥油茶是把砖茶熬出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饮,食物多有肉食和奶制品,不少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藏族的服装主要是传统藏服,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有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至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二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表敬意。

藏族信奉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吸收了藏族土著信仰本教的某些仪式和内容,形成具有藏族色彩的“藏传佛教”。藏族对活佛高僧尊为上人,藏语称为喇嘛,故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喇嘛教。藏族的节日较多,几乎都与宗教有联系,如正月朝拜玉龙雪山和宾川鸡足山,四月初一至初四是释迦牟尼成佛日,十月二十五日是黄教大师宗巴喀的成道日,都要举行法会庆祝,除夕之夜还要举行盛大的“跳神”活动,每年五月端午要举行盛大的传统盛会棗赛马节。此外每年大理三月街和丽江七月骡马会,藏族骑手都要前去参赛。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藏语支,分为卫藏、安多、康三个方言。云南藏族信奉本民族固有的本教和佛教,本教的形态具有原始宗教的特征,藏传佛教的噶举派(白教)和宁玛派(红教)等教派分别从西藏和康区两路大规模地传入云南。文化绚丽多姿,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其歌舞、音乐、戏剧、绘画都有独到的特色。《格萨尔王传》是举世著名的英雄史诗,不仅是全世界最长的诗,情节也较生动。

藏医药学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藏药讲求炮制技术,尤对兽医有独到之处。医药学著作主要有《医方四续》。算学可以预测日、月蚀及地方近期气象。

◆藏族服饰

服饰是藏族主要投资对象之一,藏族服饰既与其他地区的同民族有共同点,又保留了本地区的特色。特别注重色调的搭配,以颜色的鲜、艳为基调,形成自己鲜明的特点。其服饰多用皮革、普鲁制作长袍,形式与西藏的藏族相同。藏族男性有佩带银刀的习俗。

◆藏族建筑

云南藏区民居完全根据不同经济地位区分,土司贵族多住藏式楼房,边沿地区土司贵族,住白族、纳西族民居建筑式样的楼房;一般平民只能住在低矮、黑暗、潮湿的平房、木楞房甚至篱笆房。

◆藏族婚俗

云南藏族的婚姻形式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藏族青年男女婚前有社交自由,他们常常在牧场、庙会及其他节庆集会寻找意中人,经父母同意,便可结为夫妻。藏族家庭一般规模较大,因为子女长大成人后也不分家,都是几代同堂大家庭。

婚礼仪式一般由舅父、叔、伯或德高望重的长辈担任主持,内容主要是对新婚夫妻进行教育,如婚后要勤劳、孝敬父母,相亲相爱等。这些教育的内容在藏族的婚礼中都是固定的,被称为说词,用演唱的方式进行,它实际上是一首长篇伦理道德歌。演唱开始前,还要找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学天鹅、黄鸭、麻雀的叫声,意为请喜神也来参加。仪式结束后,不论是主人还是宾客,不管是男方还是女方,大家都聚集在一起跳锅庄舞,尽情欢乐,尽情歌唱,以祝贺婚礼。

婚后第二天,新娘在送亲者的陪同下回到娘家居住,要等几个月甚至一年后,男方家才能接回新娘,新郎新娘始能生活在一起。

◆藏族饮食风味

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农忙或劳动强度较大时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习惯。绝大部分藏族以糌粑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细粉。特别是在牧区,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粮食制品。食用糌粑时,要拌上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糌粑既便于储藏又便于携带,食用时也很方便。在藏族地区,随时可见身上带有羊皮糌粑口袋的人,饿了随时皆可食用。

藏族过去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肉为主,猪肉次之。藏族食用牛、羊肉讲究新鲜,民间吃肉时不用筷子,而是将大块肉盛入盘中,用刀子割食。牛、羊血则加碎牛羊肉灌入牛、羊的小肠中制成血肠。肉类的储存多用风干法。一般在入冬后宰杀的牛、羊肉一时食用不了,多切成条块,挂在通风之处,使其风干。冬季制作风干肉既可防腐,又可使肉中的血水冻附,能保持风干肉的新鲜色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