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一)
6967900000031

第31章 文韬武略的故事(30)

九月二十二日,康熙下令:“云南省城围困已久,若不速为克取,未免劳敝民兵,糜费粮饷。……其移檄大将军贝子彰泰、赖塔等,均派带罪官兵及投诚绿旗官兵,速行攻取云南省城。”清军3路大军奉命攻城,叛军死的死,降的降。二十八日夜里,吴世璠服毒自杀,时年16岁。二十九日,城内守军出城投降。至此,历时8年的平三藩作战胜利结束。康熙半夜里接到捷报,挥笔作了《滇平》诗一首,以“回思几载焦劳急,此日方同万国欢”的诗句,表达他的喜悦心情。这时,康熙年方28岁。

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康熙下令将吴三桂的骸骨分发各省,吴世璠的首级于京师悬挂示众,耿精忠磔死枭首,并将平定三藩之乱宣示天下;宣布将云南、贵州、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的三藩家产没为军饷;令藩兵全部撤回京师,于福州、广州、荆州等地,各设八旗兵驻防,派遣将军、副都统驻镇,取消世袭兵权及土地之权。以清除积弊,加强国家的统一。

3.收复台湾,实现祖国统一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明末,荷兰殖民者趁大陆混乱之机,派兵占领台湾,统治了38年之久。直到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才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郑成功死后,其子郑经企图把台湾从大陆分裂出去,胡说:“台湾远在海外,非中国版图。”向清廷提出:“请照琉球、高丽(朝鲜)等外国例。称臣进贡,不剃发登岸”康熙对这种分裂祖国的言行非常愤怒,当平定三藩之乱的军事行动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候,年轻的康熙帝立刻做出了“宜乘机取澎湖、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归祖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重建水师,伺机进攻台湾

在平三藩之乱进入决胜阶段后,康熙立即恢复了福建水师,当时一下物色不到水师提督的合适人选,就调了镇江将军王之鼎去充任。王之鼎担心挑不起这样的重任,就以自己没有水战经验,对海岛情况不熟悉等理由,请求解甲。康熙没有办法,就提升岳州水师总兵万正色为水师提督。因当时湖广战场水师的作战任务已基本完成,康熙允许万正色带走岳州全部战船和水手,从江南、浙江选战船百艘随同前往,又调了1.4万绿旗兵充实水师,将湖广的20门西洋大炮拨送福建。

十九年二月,康熙命万正色遣将渡海,先攻下了海坛(今平潭),继而攻取了金门和厦门,招降了郑军总兵朱天贵,收复了铜山。康熙非常满意,给万正色和福建总督姚启圣以重赏,并命令他们积极准备,等待有利时机,进兵台湾。

二十年(1681年)正月,郑经在台湾病死,其长子郑克臧和次子郑克塽为争继位问题闹得不可开交。郑克塽原来是郑氏家一个年轻乳妈的小孩,因郑经宠爱这个乳妈,就将这小孩收为长子。郑经由于长年离开台湾,在福建沿海作战,在他的谋士建议下,就立了郑克臧为“监国”。郑经部下权臣冯锡范,将女儿许给了郑经次子郑克塽,对郑经没有立郑克塽为“监国”,心怀不满。郑经一死,冯锡范和大将刘国轩合谋,罢掉了谋士陈永华的兵权,致陈永华忧郁而死,从而使郑克臧失去了辅佐人。冯锡范随即向郑成功的夫人董国太游说离间,说郑克臧不是郑氏血统,继位以后,不利于邦家。董国太一向很喜欢郑克臧孝顺能干,但又怕发生内变,就同意换人嗣位。冯锡范就立即派心腹将18岁的郑克臧暗杀,接着迫使董国太表态让12岁的郑克塽即延平王位。冯锡范被封为忠诚伯,仍管侍卫;刘国轩授为武平侯,总管军务。

是年四月,福建总督姚启圣,先后接到在郑氏政权内任职的傅为霖、廖康方的密信,报告了郑氏集团内部争权夺位的情况,建议乘“主幼国虚、内乱必萌”的机会出兵进取。康熙得到了这个消息,于六月发布了攻取澎湖、台湾的命令。要求前线将领同心合力,将绿旗舟师分领前进,务期剿抚并用,底定海疆,毋误时机。

康熙以武力攻取台湾的决定公布以后,在朝廷文武官员中引起了不同的反响。反对以武力攻取的人数不少,其中代表人物有水师提督万正色、宁海将军喇哈达。他们认为台湾断不可取,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长驱制胜,难计万全。而支持以武力攻取的也大有人在,其中主要有内阁学士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等。李光地认为,台湾不平,东南不靖,不用武力,平定无期。

康熙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面前,显得很冷静、果断。他指示姚启圣和李光地推荐新的水师提督人选,将万正色改为陆路提督。可巧,姚启圣和李光地两人推荐的都是施琅。但因施琅原是郑成功的部将,康熙早听说他还有个儿子施齐(化名王世泽)、侄子施亥(明良)在台湾任职,就叫姚启圣负责查清。查的结果是,施齐、施亥因图谋“擒郑逆献厦门以报本朝”,于康熙十九年二月事泄被处死,两家73口人全部遇难。康熙解除了疑虑,采纳姚启圣、李光地的建议,以施琅替换万正色,并向议政王大臣等宣布:“原任右都督施琅系海上投诚,且曾任福建水师提督,熟悉彼此地利、海寇情形,可仍以右都督充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加太子太保,前往福建。到日即与将军、总督、巡抚、提督商酌,尅期统领舟师进取澎湖、台湾。”

专任海战良将施琅

施琅是福建晋江人。明末时任明军游击将军,后投郑成功抗清。一直活动在海上,熟悉海上风候,善于海战。二十年十月,施琅奉康熙之命到达福建后,就与总督姚启圣等一起抓紧时间整顿军备,制造战船,练兵育将。同时,派遣总兵董义、曾成,率战船赴澎湖侦察敌情,探测航路。到二十一年(1682年)夏,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就在即将要进兵的时候,施琅和姚启圣对于如何攻取台湾问题产生了分歧意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取台湾和取澎湖的先后。姚启圣认为应先取台湾,只要台湾一取,澎湖就不攻自破。而施琅则主张先取澎湖,认为只要攻下了澎湖,扼住了咽喉,攻取台湾的胜利把握就有了一半。二是关于利用风向上。姚启圣主张利用北风。施琅则认为北风刚强,骤发骤息,规律难掌握。南风信轻浪平,将士不会发生晕船,而且居于上风上流,容易取胜。两种意见,各不相让,影响了进兵计划。

施琅在和姚启圣争执不下的情况下,给康熙帝送去了密奏,请求给予专征之权,表示有充分的胜利信心。要求总督和巡抚为他保障粮饷供给,并请允许他率水师时常在海上操练,不限时日,一旦风利可行,即发兵攻取,出敌不意,攻其无备。

康熙感到自己对海战不熟悉,对施琅的意见,没有把握认定,便交给议政王大臣议复。他在听取汇报时,征求武英殿大学士明珠的意见。明珠认为,一人领兵进取,可得行其志,两人同往,难免互相牵制,不便行事,不如让施琅一人领兵为好。康熙听了大家的意见,心里有了底,觉得总督和提督意见不一致,的确对进兵不利。因此改变了原来合兵进取的决策,决定让施琅独立专任,相机进兵,直入海岛。令总督和巡抚负责办理粮饷,不得有误。

康熙在配备其他将领上,也极力排除各种偏见。如原姚启圣部下的参将蓝理,因不服从调遣,被他撤了职,发军前效力。施琅了解蓝理作战勇敢,武艺高强,拟重用他。而姚启圣所器重的平阳总兵朱天贵(台湾郑氏降将),打算令其仍回平阳。然兵部又不同意启用蓝理。康熙认为这两人都可以用,特命蓝理署右营游击领舟师;令朱天贵及原带官兵仍留在福建,听施琅调遣。后来在作战中,蓝理和朱天贵都表现得非常英勇。蓝理腹部中了炮弹,流出了肠子,用布裹住后继续指挥作战。朱天贵率领12艘战船冲入敌阵,被飞炮击中,仆在船上还大呼杀敌。可见康熙是非常知人善任的。

下澎湖,招抚定台湾

早在二十年九月份,康熙任施琅为福建提督的消息传到台湾后,郑氏集团紧张起来了。他们知道施琅是个很难对付的水师将领。但对清军的作战意图,一时搞不清楚,所以防守的重点放在哪里,一时左右不定。可巧这时破获了两名要员给姚启圣的一封密信,写有“澎湖无备,可速督兵前来,一鼓可得。若得澎湖,台湾即虚,便将起兵相应”的内容。这样,郑氏集团才确定加强澎湖的防守。郑克塽命刘国轩为正总督,统水陆诸军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自副将以下,许其先斩后奏。又以征北将军曾瑞、定北将军王顺为副,共守澎湖。

施琅接到康熙命其专征台湾的命令,是在二十一年的十月,那时他会齐各路总兵在海上操练。他接到命令后,为混淆郑氏集团的视听,一直声称要利用北风进攻台湾。到十一月,又称北风太硬,不便进军,令各部仍回原地待命,自己率船队又回厦门。这使在澎湖的刘国轩也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连福建总督姚启圣也弄不清楚施琅的意图,他就派了一个副将到台湾去招抚。心想乘施琅的威慑力量,如招抚成功,主要功劳是自己的。二十二年(1683年)正月,郑克塽遣使回信,坚持照朝鲜例,称臣进贡,不剃发、不登岸。姚启圣奏报了朝廷,康熙的答复是“台湾城,皆闽人,不得与朝鲜等比”。姚启圣招抚虽未成功,但起到了麻痹郑氏集团的作用,使施琅能出敌不意地进兵。

在六月份以前,作好了进兵的一切准备,大队舟师集中到铜山。六月十一日,施琅召集了各镇、协、营、守备、千总、把总等随征军官,将“先锋银锭”放在桌上。传令给大家:“进兵澎湖,谁敢为先锋者,领取,以便首先冲锋破敌。”传令好长时间,没有人出应。忽然,提标署右营游击蓝理挺身而出,领取了银锭。施琅在诸将面前,大大赞扬了蓝理的勇敢精神。

六月十四日凌晨,施琅率领水师官兵2万余人、各类战船300余艘从铜山起程。澎湖郑军大将刘国轩对施琅集师于铜山的消息,早已知道,但他认为六月份是飓风骤发季节,施琅懂得海上风候,不会冒险进兵的。十五日晨,刘国轩突然得报,清军战船风帆如叶直奔澎湖而来,心中惊恐不已,慌忙命令各岛守将,移大炮罗列海岛应战。施琅督师迅速占领了澎湖以南的各主要岛屿。第二天即命令全师出动,向澎湖本岛进攻。因遇逆风,船队被郑军大队战炮包围,施琅乘楼船冲入重围解救,被炮火击伤右目,被迫命各部撤出战斗,初战失利。

二十二日,施琅将水师经过5天整顿后,分兵与澎湖郑军守军展开了决战。时恰逢南风大作,波涛汹涌。施琅督诸船扬帆疾进,据敌上流,乘势奋击,以“五梅花”战术(即以船5艘围敌船1艘),分割围歼。经过一整天的激战,清军大胜,郑军死亡1.2万余人,其中副将、总兵以上的将领47人,游击以下军官300余人;焚毁大小战船200余艘,并有军官100多人、士卒4800多人投降。刘国轩见大势已去,即乘小船逃回了台湾。澎湖等36个岛屿,逐一被清军占领。清军在这次战斗中,死伤官兵300多人,1800多人负伤。

康熙接到施琅澎湖大捷的报告后,立即命令将这个胜利消息,传给朝廷内外的各级官员,特派一名侍郎赴福建,慰问全体官兵。规定“凡官员俱加一级,兵丁尽加恩赏,以示鼓励”。康熙知道了蓝理在腹破肠流时还继续指挥作战的事迹,很感动。后来在见到蓝理时,亲自察看他的伤口,将自己亲笔书写的“所向无敌”横匾赠给了他。

郑氏集团澎湖失守,台湾失去了屏障,精锐部队亦已所剩无几,眼看台湾朝不保夕,大家六神无主,各怀戒心。冯锡范给郑克塽出了个主意,可以召集文武官员讨论讨论对策。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出现了两种主张:一种是要放弃台湾,逃奔吕宋(今菲律宾),继续反清。这一主张得到了冯锡范的支持。会后即组织力量,准备行动。有的还打算在离台湾时,要大抢一把。可这消息一传出,弄得人心惶惶,昼夜不安。另一种是以刘国轩为代表的一批人,主张听从清廷招抚,坚决反对逃奔吕宋。刘国轩耐心地劝冯锡范,现在台湾是众志瓦解,守亦实难,投奔他国,何能成业,不如举全地版图以降。冯锡范觉得刘国轩的话有道理,就主动劝自己女婿郑克塽降清,郑克塽经过反复考虑,眼看现在民心已散,还有谁来为自己死守呢。浮海而逃,又没有生路,惟一的亦只有求抚这一招了。就在这时,刚好施琅派遣使臣去台湾招抚。开始,冯锡范和郑克塽又有点犹豫。刘国轩对他们说,从来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大势已去,当速顺天。郑克塽派了礼官郑平英等4人,到澎湖谈判,仍坚持居留台湾不登岸。施琅当场拒绝,认为郑氏集团是势穷力竭而被迫就抚的,现在还提无理要求,这分明是搞缓兵之计。便命来使回台湾告郑克塽,如果是真诚归清,就叫刘国轩、冯锡范亲自来本军前请降。

郑克塽得知施琅的态度很强硬,便又派冯锡范的胞弟冯锡圭、刘国轩的胞弟刘国昌,携带降表到澎湖交给施琅,不再坚持居留台湾的先决条件。施琅感到郑克塽这次的态度是真诚的,便立即上报了朝廷,康熙接到郑克块降表后,先交议政大臣讨论,后又征求满汉大学士们的意见,大家都认为可以接受郑克塽投诚。康熙最后表示:“若不许其投诚,则彼或窜处外国,又生事端,不若抚之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