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一)
6967900000051

第51章 料事如神的故事(16)

秦国众臣借机更加诋毁张仪,把诸侯疏秦之举全归罪于张仪。齐国此时又落井下石,专门派出使臣前来责备张仪。内攻外扰,步步紧逼,大有不杀张仪誓不罢休之势。张仪的处境岌岌可危,只差秦武王一声令下了。

然而,秦武王对张仪的态度却很暧昧,既疏远冷淡,亦未动杀机。大概是秦武王看出张仪还大有利用价值吧?

张仪审时度势,看出秦国已不宜久留,如不知难而退,迟早要惹杀身之祸。递交辞呈,请求离秦?不成。那会引起秦武王的疑心,以为我对不受重用而怨气冲天,岂不是死罪难逃!不辞而别,溜之乎也?更不成。秦武王会认为我是想改换门庭,要去侍奉其他诸侯以害秦,难免要人头落地。左思右想,陡生一计,不禁暗自欣慰,惟此才是万全之策:既要离秦投奔他邦,还要当个冠冕堂皇的秦国使臣。

翌日拜见秦武王,张仪说:“大王,最近一段时间,东方各国均无战事,都友善相处。依我看,这对我们秦国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只有东方各国兵戎相见,战火不断,我们秦国才可以割得更多的土地。”

秦武王继位以来,一心想扩大土地,以显示其大有作为,只是苦于没有可行的良策。今见张仪提及,知其已有打算,忙问:“依你的意见呢?”

张仪说:“我听说,齐王现在非常恨我,只是畏于秦国的强大,更惧于大王对我的厚爱,才不敢前来取我人头。如果大王派我到魏国去,齐王肯定会发兵进攻魏国。当魏、齐两国拼死厮杀之时,大王就趁机进攻韩国,进入三川,出兵函谷而不进攻,以逼进周京,周朝的祭器就会交给大王。到那时,大王就可以挟持天子以令诸侯,成其帝王之业!”

秦武王不胜欢喜,立即表示赞同,并且出动了三十辆兵车,隆重地送张仪去魏国。张仪手持秦王的符节,一扫近来的沮丧而颇有些春风得意了。张仪并非得意忘形之人,他只不过是故作姿态以掩饰内心的落魄而已。

魏国不敢得罪秦国,自然也就不敢慢待张仪。因为张仪是秦王亲派的使臣呀!

至此,张仪按照他的万全之策,一帆风顺地完成了离秦赴魏的安全转移,而且还在魏国担任了相国。

正如张仪预料的那样,齐王听说张仪到了魏国,果然出兵攻打魏国。

魏王知道自己的兵力不及齐国,未免有所畏惧。同时又觉得,因为张仪而魏国无端受害,实在不值得。在他看来,张仪如能离魏归秦,齐国就会与魏国重归于好。不过,他觉得此话不好开口,意欲请来张仪,以商讨战事为名,暗语点拨张仪。

不料,张仪主动拜见,说:“大王,您恐怕正在为齐国动兵之事担忧吧?”

魏王点点头,问:“凭我魏国兵力,您看,能击退齐军吗?”

张仪说:“何需大王兴师动众?我能让齐国停止用兵。”

魏王按照他的思路作出了反应,忙问:“莫非您想回秦国搬兵?”

张仪淡然一笑:“亦无须秦王动用一兵一卒。”

魏王不禁茫然至极,既不用我兴师动众,亦无须秦国的一兵一卒,就可退却齐兵,简直是白日做梦!但魏王深知张仪做事神秘莫测,又见张仪如此坦然自若,料定张仪必有退兵之策,可心里又不大有底,便试探着问:“您一人焉能阻挡住齐国的千军万马?”

张仪微微一笑:“大王,您就放心吧,齐国肯定会退兵的。”

魏王见其如此胸有成竹,又对退兵之计如此讳莫如深,尽管心里惴惴不安,但知不宜深问,便道:“退却齐军之事,全仗您去办了。”

张仪道:“大王,您就静候喜讯吧!”

张仪之所以胸有成竹,认为胜券在握,因为他已有安排,而且安排得极为周密稳妥。

张仪早已派出了家臣冯喜。让冯喜先赴楚国,待齐国对魏国开战之时,冯喜以楚国使臣的身份出现在了齐王的面前。

冯喜对齐王说:“大王憎恨张仪,杀了他恐怕不解恨,但是,大王因为他在魏国就攻打魏国,这恐怕反倒救了张仪呀。”

齐王不解,问其缘故。

冯喜说:“大王,恐怕您只知道张仪是在秦国待不下去了,才到魏国来的吧?”

齐王说:“当然如此,岂有它由?”

冯喜说:“内外交困,张仪当然在秦国待不下去了。不过,张仪却是以秦王亲派使臣的身份离秦赴魏的,秦王的符节可是他的护身符啊!”

齐王呵呵一笑:“其实,秦王拿他是弃之如敝履了。”

冯喜微微一笑,摇摇头:“大王,未必呀!谁不知,张仪离秦出使魏国,秦王派30辆兵车护送,这作何解释?”

齐王沉思不语。

冯喜说:“据我们所知,张仪离开秦国前,曾和秦王有密约。”

齐王急问:“什么秘约?”

冯喜说:“张仪离开秦国前,对秦王说:‘现在各国无战事,平平安安,这是不利于秦国的。只有各国战事纷起,才有利于大王割取土地。齐王最恨我,我到哪个国家,它定然发兵攻之。我希望大王遣我赴魏,齐王必定攻魏。齐、魏一交战,大王就可乘乱先攻韩国,入三川,进函谷,近逼周京,迫使周天子交出祭器,大王就可挟持天子以令诸侯,帝业必定。’秦王见计大有可图,才遣张仪赴魏。如果大王攻打魏国,既内耗国力外攻盟邦,又使张仪得到了秦王的信任,这岂不是伤了自己而又救了张仪?”

齐王心里叹道:张仪呀,张仪,我又险些中了你的奸计!于是,齐王急令:撤兵!

魏王忽闻齐国偃旗息鼓,自行撤兵,当然是不胜惊讶,不胜欣喜。对张仪,自然是宠信百倍。

然而,张仪在魏国担任相国的时间并不长,仅一年,即公元前310年,便死于魏国。

历来,谈张仪,往往离不开苏秦,从司马迁的《史记》始。对张仪又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独擅纵横的能臣;西汉中期以后有人说他是“诈人”。

功过自有评说。

张仪主张连横亲秦,拥戴秦王一统天下,显示了他的远见卓识,所作所为明证了他的足智多谋,客观上符合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策士如云的战国时期,称张仪为策士之雄,是当之无愧的。他那过人的智慧丰富了我国的思想文化宝库。

九、大智大勇的谋略家:蔺相如

蔺相如,战国后期赵国人,生卒年不详。原在赵国宦官缪贤家当舍人,地位卑微,后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两次外交活动中,以他谋略家的智慧和勇敢,挫败了秦昭王的欺骗手段,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被赵惠文王封为上卿。在处理同老将廉颇的关系上,他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结果“将相和”,达到了团结的目的,表现了一位政治谋略家不以一己荣辱为念的高尚品德。

1.不畏强秦,智归赵璧

蔺相如活动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283年~前271年。当初,他在赵惠文王的宦官缪贤家当舍人,由于地位低下,未被人看得起。可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使缪贤对他刮目相看了。

身为宦官的缪贤,出入王宫,办事精明,深得赵王宠信。可是有一次因过失犯了罪,心中很害怕,坐立不安,计划逃到燕国去避难。正准备逃走时,被舍人蔺相如拦住了。缪贤把原委一说,蔺相如便明白了,问缪贤道:“处于这种情况,你看燕王会收留你吗?”

“我曾经跟随大王和燕王在国境上相会,那次,燕王私下里握住我的手,对我说希望跟我交个朋友。现在我遇难去投奔,他不会不收留我。”

蔺相如听完,摇了摇头说:“我看未必。赵国强,燕国弱,您是大王的宠臣,燕王才巴结您。如今就不一样了,您成了罪犯,谁收留您,谁就会结怨于大王。燕国本来就怕赵国,不但不敢留您,还会把您捆起来交给赵国。”

一席话说得缪贤上下冰凉,双手扯着蔺相如的衣袖恳求道:“先生所言不谬,请先生设法救我!”

蔺相如低头想了一会,方才说道:“逃跑不是办法。不如主动去向大王请罪,大王念您一向恭谨,偶然犯罪,会赦免您的。”

缪贤将信将疑,心中无底,但又别无良策。只好按照蔺相如的办法,脱下衣服露出臂膀,趴在剁人的砧子上向大王请罪。果然未出蔺相如所料,赵王真就赦免了缪贤。

事过以后,缪贤前思后想,觉得蔺相如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见解高出自己一筹。这样有勇有谋的人物,岂能久居人下,应举荐给大王,为国出力,只是苦于没有机会。

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是战国后期。当时虽说七雄并立,但真正算得上强国的,只有秦国和赵国。而秦国早就想吞并赵国,因为赵国一亡,其他五国便可指日而下。怎奈赵惠文王小心经营,国力还不弱;更有老将廉颇,力大过人,精通战策,一时无懈可击。这一年,秦昭王听说赵国得了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便提出用15座城来和赵国交换,目的是试探赵国的虚实,制造吞并赵国的口实。秦国别有用心的要求,给赵国君臣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无形中也为蔺相如步入仕途,展示政治才能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璧是一种玉器,扁平,圆形,中间有个大孔。这“和氏璧”有一段卞和哭玉的故事,来历不凡,是当时公认的宝物。据说这“和氏璧”颜色光润,放在暗处,闪闪发光,一尘不染。若在身边,冬天发暖,可不生炉火;夏天凉爽,百步之内不近蚊蝇。带在身上,能去秽避邪。如此至宝,自然引起诸侯们的觊觎。

赵惠文王看过秦昭王以15座城来换玉璧的来信,知道秦王包藏祸心,便在王宫召见廉颇等大臣商议对策。他把秦王信中的内容对众臣复述一遍,说道:“这是一个难题。把璧给秦国,如秦王言而无信,不把15座城池给我们,岂不白白受骗。若是不给,恐给秦国提供进攻我们的借口。该怎么办才好呢?”

群臣见问,纷纷议论。有人说:秦王奸诈,怎肯用15座城换一块小小的璧?这其中定有奸谋,我当提兵边界,以防不测。有人说:秦乃虎狼之邦,不可轻信,也不宜轻率动兵。秦以礼而来,我们要动兵,正中其谋,不如以礼而往为好。为一块玉璧,惹起事端,大动干戈,很不值得。争论一时尚无结果。其中有一个人的意见引起赵王的注意,这个人说:“这不仅仅是一块璧的事,它关系到国家的尊严。不如派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带璧去见秦王,如其真有诚意,就将璧留下;若秦王失信,仍将璧带回。”赵王认为这是一个两全之策,但谁可为使呢?

宦官缪贤上前奏道:“启禀大王,臣下舍人蔺相如可当此任。”

廉颇等大臣很不以为然,而赵王却是一个很有见识的君主,便下令召见蔺相如。

蔺相如见过赵王之后,侍立一旁。赵王问道,“秦王说用15座城来换‘和氏璧’,先生以为答应好,还是不答应好?”

“赵弱秦强,不可不应。”蔺相如回答说。

“若取了璧,而不给城,当如何?”

“秦用城易璧,赵不答应,赵国理亏;取了璧而不给赵国城,是秦王理亏。两相权衡,宁让秦国理亏。”

“先生可为使吗?”

“大王如无他人,臣愿捧璧出使。如秦国给了城,就把璧留下,倘若不给城,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大喜,便派遣蔺相如携璧出使秦国。

蔺相如以赵国使臣的身份晋见秦昭王。然而秦王态度很随便,不像接待别国使臣的样子,自然引起蔺相如的不快和警觉。向秦王致意后,相如将璧献于秦王。秦王见璧晶莹剔透,浑然天成,大为高兴。交与身旁美人和近侍把玩,分明是把赵国的重宝当成了一般玩物。相如一眼看穿秦王并无用15座城易璧的诚意,但璧在秦王手中,想法拿回才好。于是,他心生一计,上前说道:“这璧上有点微瑕,请让我指与大王看。”

秦王不知是计,将璧给了相如。璧已到手,相如连退几步,背靠柱子,怒道:“‘和氏璧’乃天下至宝。当初大王使人致书赵王,说以15城易璧。赵王召众臣商议,皆言秦国贪婪,自恃强大,拿空话骗得宝璧,不会偿还城池,劝我主不要答应。我以为,平民之交,尚不相欺,何况大国之间的交往呢。再者,也不应该因为一块璧的缘故惹秦国不高兴。于是,赵王斋戒五天,遣我捧璧前来。临行时,我主还举行了隆重的送璧仪式。这些都表现了对宝璧的重视和对秦国的敬意。但我来此,大王态度很不郑重,礼节傲慢,随便将璧交于卑贱的美人近侍把玩,用来戏弄于我。今见大王毫无诚意,我已将宝璧收回。如大王逼我太甚,我便将头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根殿柱之上!”言罢,相如斜视殿柱,摆出了随时撞击的架式。

秦王吃了一惊,生怕真的撞碎玉璧,连声道歉,并召来主管大臣,指着地图上的15座城,说一定交给赵国。

蔺相如利用秦王急于得璧的心理,突如其来地要碎璧,立刻由被动变为主动,迫使秦王装出割城的姿态。但他清楚秦王用的是缓兵之计,自己何妨将计就计,免得失去玉璧呢。于是又对秦王说:

“大王如真有诚意,亦应斋戒五天,举行相应的受璧换城仪式,并请各国使臣一同参加,那时我再将璧奉上。”

秦王无可奈何,只好答应了相如的条件,并把他安置在广成宾馆住下。通过首次接触,相如料定秦王绝无换城的诚意,便趁秦王斋戒的时候,派随从换上粗布麻衣,扮作客商,怀揣玉璧,抄小路悄悄回了赵国。

五天斋戒之后,秦王在朝廷摆好九宾之礼,接见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来到朝廷,见杀了秦王的威风,提高了赵国的地位,十分得意。他昂首对秦王道,“秦国自穆公以来,先后有20个国君,办事多不讲信用。当年杞子、逢孙欺郑,孟明视欺晋,商鞅欺魏,张仪欺楚,历历在目。如今我也怕受大王欺骗,所以已将璧送回赵国了。秦强赵弱,大王只要派个使臣到赵国,赵国立刻让人捧璧献来。大王先割15座城给赵国,赵国怎敢把璧留下而欺骗秦国这样的强国呢?我知道我欺骗大王该死,就请把我扔到滚开的锅里受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