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一)
6967900000009

第9章 文韬武略的故事(8)

官营盐铁,充盈国力

汉初,国家允许私人经营煮盐、冶铁。国家仅是设官收税,不加任何限制。特别是文帝,更是对盐铁经营采取放任政策,“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于是富商大贾、豪强地主往往占有山海,或采矿冶铁,或煮海制盐,一家冶铁或煮盐使用的奴婢、工匠多至千余人。他们垄断对国计民生有重要影响的冶铁、煮盐业,不仅影响中央财政的收入,而且还助长了分裂割据势力。身为大盐商的东郭咸阳和大冶铁商的孔仅,他们当然知道盐、铁业的收入如何之多,对国家的财政是何等的重要。东郭咸阳、孔仅、桑弘羊三人经过一年多的筹谋,制订了一个盐铁官营的计划,于元狩四年(前119年),上奏于武帝。其要点是:将原来归少府主管的盐、铁业划归大农令主管,并由国家垄断生产。在产盐地募民煮盐,盐民自负费用,由国家定价收购,并统一销售;在产铁的地区,则设置铁官,由“卒徒”即士卒、刑徒开山鼓铸。不出铁的地区,则置小铁官,统属于所在的县,负责回收废铁,改铸其他的器具。盐、铁严禁私人经营,违者没收其器具,并处以割去左趾的刑罚。

这一盐铁由国家专卖的计划一提出,就遭到了盐铁业富商大贾们的强烈反对,朝廷中许多大臣和士人即“贤良文学”也认为这是与民争利,纷纷表示异议。武帝对这些“沮事之议”一概不理,毅然批准这一计划,下诏推行。并派人到全国各产盐、铁地区,选用家资丰裕而又对盐、铁经营有经验的富商大贾担任盐官、铁官,建立专卖机构,主持专卖事宜。在27个郡共设盐官36处,主要是分布在沿海、西北和西南产盐区;在40个郡国设铁官48处,从中原到边远地区。在全国各地设置的盐、铁专营机构,基本垄断了盐、铁的生产与销售,大大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均输平准,让利与民

元鼎二年(前115年)时,武帝所进行的统一货币、盐铁专卖等经济改革措施都已经初见成效,有的措施正在深化完善,财政形势大见好转。武帝颇感欣慰。在这些改革举措中,桑弘羊愈发显露出敛财兴利的才能,颇得武帝的赞赏。桑弘羊不负武帝重望,他经过深入调查、反复思考,认为对郡国送京贡物的运输和京师市场的供销应该进行改革。

自汉初以来,各郡国都要向中央贡纳当地的土特产品或中央所急需的其他物品,雇人送往京师。有的物品非本地出产,还要到其他地区购买,商人则乘机抬高物价,从中渔利;有的地区由于路途遥远,运输费用甚至比贡纳的物品还要高出许多,并且途中损失严重。送到京师的物品,有的并非急需,造成积压。而急需的物品,往往还短缺。造成供不应求,物价暴涨。而商人则在运输中和市场销售中牟取暴利。鉴于这种情况,桑弘羊认为,应该由中央政府统一进行控制和管理,收权于中央,收财于中央。他奏请武帝行均输、平准之法。其具体做法是:

(1)在各郡国设置均输官,负责运输各郡国的贡纳物品;在长安设平准官,掌握运到京师的货物和物价。各地的均输机关与京师的平准机关互通信息、互相配合;

(2)各郡国向中央贡纳的物品,一律按当地市价,购买成当地出产的物品,交纳国家后,由均输官负责将它运输到缺乏这类物品的地区出售。再在这里购买当地出产的物品,运往其他缺乏这类物品的地区出售。这样辗转运输、销售,国家利用地区差价,从中获取巨大利润。最后根据平准官提供的信息,在最适宜的地区购买京师所需要的货物,运到京师;

(3)在京师的平准官,将各地运到长安的货物,在京师市场上出售,利润上缴国家。并且“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平抑市场物价。既保证了对京师人民的供应,又打击了投机倒把的商人。

武帝对桑弘羊的建议非常满意,下令在一些郡国试行。这一措施在开始推行的时候,由于制度本身还不够健全,曾一度引起物价浮动,市场秩序混乱。但武帝认为这一经济政策,从长远看一定是利国利民的,所以毫不动摇地支持桑弘羊推行下去,元封元年(前110年),桑弘羊代理大农令后,总结五年来推行均输、平准的经验,在全国各郡国普遍推广。武帝根据桑弘羊的建议,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别派往各郡国,与盐、铁专卖结合起来,为盐铁均输官,主管均输事务。均输法在全国推行后,贡纳货物的运输更加畅通,迅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仅均输一项,每年国家收入就多达500万匹帛。因为这都是从商贾手中夺来的利,所以“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解决了国家的行政费用、战争费用和赈济灾区的费用。《盐铁论·力耕》篇记载说:“往者财用不足,战士或不得禄,而山东被灾,齐赵大饥,赖均输之蓄,仓廪之积,战士以奉,饥民以赈”。《汉书·食货志》也说:“皇帝的赏赐、战争的费用”皆仰大农。大农以均输调盐铁助赋,故能澹之”。同时,京师供应充足,物价平稳。

3.富国强兵,以农为本

在封建的自然经济阶段,农业始终是国家最主要的经济基础。因此,汉武率即位之后,仍然视农业为国家之本,兴修水利、移民屯田、奖励耕织、鼓励饲养牲畜等,在此基础之上,他还放宽了传统的抑制工商的政策,使工虞商贾,各兴其业,从而促进了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使西汉王朝进入了全盛的时期。

大规模兴修水利

首先武帝在关中地区开凿了许多水渠,运送漕粮,灌溉农田,元光六年(前129年),武帝批准大司农郑当时的建议,令水工徐伯主持修建漕渠,历时3年完工。漕渠凿成后,西起长安,东通黄河,流经今临潼、渭南、华县、华阴等地,全长300余里。不仅减少了漕运的时间,还可以灌田1万余顷。

在开凿漕渠的同时,武帝采纳了一个叫严熊的人的建议,又凿挖了龙首渠,历经10年完成。水梁从征县(今陕西澄城西南)始,引洛水至商颜(今陕西大荔县北)。因所经商颜山地段土质疏松,渠岸易于崩塌,水工便在地面每隔一段距离凿一井,深者40余丈,使井下渠道相通、形成一条长达10余里的井渠。由于此渠在开凿时曾挖出龙骨化石,因此时人称为龙首渠。龙首渠的以井通渠,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中的一大创举。龙首渠引洛水灌溉重泉(今陕西蒲城县东南)以东的田地,改变了因缺水而低产的状况,据估计每亩可产谷10石。

元鼎六年(前111年),武帝批准左内史倪宽的奏请,开凿六辅渠。六辅渠在秦代所修的郑国渠之旁,以解决郑国渠南岸的农田因地势高而得不到灌溉的问题。因为六条渠道是属于辅助性质的小渠,所以称为“六辅渠”。六辅渠修成后,武帝为了督促各地官员都重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特意下诏表彰倪宽。诏令说:“农为天下之本,有泉流灌溉,才能生育五谷。左右内史所辖的地区,名山川原众多,应当予以充分利用,在这里通沟渠,蓄水源,可以预防旱灾。今内史辖区内的水稻,田租太重,要酌量减轻。官吏百姓应当努力务农,发挥土地的潜力,公平地使用共同的水源,千万不要误了农时。”这个诏书,表明了武帝对农业的他地区新开的水渠、陂塘也很多,灌溉农田各在数千顷或万顷以上。

治理黄河是武帝兴修水利的最大工程。汉初,黄河屡次决堤。文帝十二年(前168年)黄河在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决口,使东郡一带遭受严重水灾。朝廷征发大批民夫,才将决口堵住。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黄河又在瓠子(今河南濮阳南)决口,洪水流往东南的钜野泽,以至于淮泗,使受灾地区达16郡之多。武帝命汲黯、郑当时发10万士兵治河,但屡塞屡决,20余年,不见功效。梁、楚一带地方,受害最深。

元封二年(前109年),天旱少雨,武帝认为这是天赐治理黄河的好时机,决定全面治理黄河。四月,武帝命汲仁、郭昌二人为治河官。发士卒数万人,堵塞瓠子河口。这年春季,武帝出巡至东莱,欲会晤神仙未果。归京途中,武帝亲临治河工地。面对滔滔黄河,武帝沉白马、玉璧,祭祀河神,祈求收束河水,赐福万民。之后,武帝下令随从官员自将军以下,都去负薪竹沙石,堵塞决口。

工地上,数万官兵掘土垒石,背负肩挑,人如潮涌。武帝深为官兵治河的壮观场面所感动,特作《瓠子之歌》:

瓠子决兮将奈何?

浩浩洋洋,虑殚为河。

殚为兮地不得宁,

功无已时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钜野溢,

鱼弗郁兮柏冬日。

皇谓河公兮何不仁,

泛滥不止兮愁吾人!

河汤汤兮激潺湲,

北渡回兮迅流难。

搴长茭兮湛美玉,

河公许兮薪不属。

薪不属兮卫人罪。

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

茂林竹兮揵石菑,

宣防塞兮万福来。

官兵们见皇上在烈日下亲自指挥,士气大振,终于完成了堵塞河口的巨大工程。奔腾狂滚的黄河之水,终于被镇束在坚如磐石的大堤之内。武帝命人在原决口处兴建宫室一座,名叫“宣防宫”;为了减缓洪水暴涨时对瓠子口的冲力,又挖掘两条渠道,将黄河向北引导,使之流入大禹治水时的旧道。从此以后,黄河在80年间再没发生大的水灾。这种由政府组织、皇帝亲临工地直接指挥的治理黄河工程,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它是武帝一生中的丰功伟绩之一。

太始二年(前95年),武帝批准赵中大夫白公的奏请,从仲山口(今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河至栎阳(陕西临潼栎阳镇)。全渠长近200里,时称“白渠”。白渠修成后,灌溉田地4500余顷。当时有歌谣赞颂白渠道:

“田于何所?

池阳谷口。

郑国在前,

白渠起后。

举水为云,

决渠为雨。

泾水一石,

其泥数斗,

且灌且粪,

长我禾黍。

衣食京师,

亿万之口。”

白渠与郑国渠对关中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班固在《西都赋》中说:“郑白之沃,衣食之源。”此外,在关中地区的水利工程还有灵轵渠(在今陕西兴平西)、成国渠(在今陕西武功北)等等。水渠纵横,形成一个广大的灌溉网,对关中地区的农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推广先进的耕作方法和技术

武帝在晚年以田千秋为相,封其为富民侯,推行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富民政策”。以农业专家赵过为搜粟都尉,令其推广他所总结的“代田法”。这种耕作方法是以宽一步(六尺)、长百步的一亩地为例,纵分田地为三甽(quan,音犬)三垄。甽深一尺,宽一尺;垄台垒土高出地面,也是宽一尺。种子播于甽中。苗长高时,不断挖拨垄土培固甽中之苗的根部,使之根耐旱抗风。第二年,甽、垄互换其位,以调节地力。西北地区雨少风大,这是一种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比较科学的耕作方法。文献记载,代田法用二牛三人耕作,每年可耕五顷地,亩产量比通常的耕作方法耕种的田地可增加一斛(石)以上,多的可增加两斛或更多一些。赵过首先是在各离宫附近的闲地上试验,继而又在三辅地区的公田上试验。成功之后,向各边郡及居延城推广,之后各边城、河东、弘农、三辅等地区都纷纷学习代田法。代田法用力少而得谷多,为广大农民所乐用。

赵过又使大农所属的能工巧匠,制造各种精巧的农具。他自己设计的耧(lóu,音娄)车,是一种精巧的播种机。耧车装有耧斗,种子盛在斗中,下面有三个铁制的耧足,将种子通过耧足均匀播在耕地中。耧车用一个牛拽引,一个人扶耧播种,日种一顷。还有一种耦犁,耦犁以二牛三人耕作。二人在前各牵一牛,一人在后扶犁;还有一种单长辕犁,一人在前牵二牛,一人在后扶犁,控制犁辕。使用这种犁,人力多的一天能垦耕30亩,人力少的一天也能垦耕13亩。

武帝对代田法和各种先进的农具高度赞扬,令全国各郡的郡守派遣辖区内的县令、三老、耕田能手以及有生产经验的老农,都分期分批地来学习代田法、先进农具的使用和制造。这些人回去后,再在各地传播。由于武帝以身示范,三令五申以农为本,并有组织地大力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全国各地的土地更多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有所改善,“富农政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武帝时期的农业生产,比汉初有了明显的发展。

农业是汉王朝的主要生产部门,也是封建国家财政来源的基础。农业生产的发展,又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农工商贾各兴其业,使西汉的经济发展进入了鼎盛阶段。高度发展的经济,为武帝的政治、军事作为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