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四)
6968100000049

第49章 机智勇敢的故事(15)

文明太后对二王都如此严惩,对其他贪官污吏就更不手软了。太和三年(479),她得知秦州刺史尉洛侯、雍州刺史宜都王目辰和长安镇将陈提等人贪污不法时,立即派人调查他们的罪行。在基本弄清他们的犯罪事实后,下令处决洛侯、目辰,发配陈提,然后通过孝文帝将1000多名只对小贪污犯吹毛求疵而对大贪污犯不管不闻的侯官全部撤换。此后,不少贪官污吏被迫收敛起他们的罪恶手脚。

文明太后幼年时过了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亲眼看到平民百姓的生活是多么凄苦,在她临朝听政后,了解到平民百姓是那么纯朴。只要谁同情他们,那怕仅说上几句同情的话,他们就对谁感恩戴德,顶礼膜拜。由此,文明太后经常给平民百姓一些实惠,对他们不同程度地表示同情。在均田过程中,她特意对老、少、残疾人、没有改嫁的寡妇做了颇有人情味的特殊规定。太和十一年(487)从春到夏,整个北魏统治的地区未见滴雨,春苗大都枯死,又发生了瘟疫,夏种无法进行,颗粒未收,不少人被活活饿死。文明太后立即召集内外大臣献计献策渡过灾荒。同年七月己丑,文明太后命令有关单位派专人编造户籍,分配去留名额,并通知各地三长,对前去就食的人一律赡养。同年不久,又停止制作绵绸绫罗,还把御府中十分之八的衣服珍宝、太官杂器、太仆乘具、内库弓箭刀钤以及一大半的外府衣物、缯布、丝纺分发给百司、工商皂隶、六镇戍兵和光棍、寡妇、孤儿、孤独老人、贫民和残疾人。文明太后的一系列举措收到了效果。

文明太后发现,长期生活在她身边的工作人员对她谨小慎微,胆战心惊。她明白,这些人之所以怕她,全是她平时对他们言辞过于严厉的缘故。文明太后认为,即使自己并没捞到什么好处,他们内心的牢骚也是很大的,只是不敢公开发作而已。如果再让他们整天提心吊胆,长此以往或许会让人利用,其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不如对他们和颜悦色,既可以显示自己大度,又可以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忠实走狗。此后,文明太后在她的工作人员面前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一次,她因身体欠佳需服菴闾子。厨师由于夜间失眠,白天迷糊,把稀粥当成菴闾子端给文明太后,里面竟然还有一只蜻蜓。文明太后和孝文帝几乎同时看到了粥里的蜻蜓,文明太后轻轻吹了吹粥,用匕首将蜻蜓挑了出来,没有任何责怪的意思;孝文帝则勃然大怒,并下令严惩厨师。文明太后面带微笑,安慰吓得浑身发抖的厨师,对孝文帝说:“不要惊吓他们,区区小事算得了什么!”厨师连忙跪在地上向太后谢恩。这件事情很快传遍了皇宫。

太和十四年(490),文明太后身患重病,卧床不起。病床上,文明太后对一直守候在她身边的孝文帝说:“生前我始终为国家为百姓着想,没做任何愧心事,死后也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百姓。所以,我的丧事务必从俭办理。”同年九月,文明太后告别人间,时年49岁。

7.杜太后:严教辅政,目光长远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之母杜太后对巩固北宋政权,结束五代以来的政治动乱发挥了积极作用。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了宋王朝。他称帝后,就尊其母为皇太后。当群臣进贺时,杜太后“愀然不乐”,群臣不解其意,问道:“臣闻母以子贵,今子为天子,胡为不乐?”杜太后答道:“吾闻为君难,天子置身兆庶之上,若治得其道,则此位可尊;苟或失驭,求为匹夫不可得,是吾所以忧也。”赵匡胤听罢,叩首拜道:“谨受教。”杜太后言中之意甚明,那就是让赵匡胤不能沉浸在夺取后周天下的欢乐中,而应该看到巩固政治之难,以此来促使赵匡胤早日制定了治国安邦、消弭动乱之策。建隆二年(916),杜太后病危,她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后事如何操办,而是宋朝稳定。为此,她召赵匡胤、赵普入内受遗命。史载:

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呜咽不能对。太后固问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柜,命谨密宫人掌之。

杜太后为了使国家能够长治久安,煞费苦心,临终前,确定了“立国本”的大事。赵匡胤后来果按太后遗言,立其弟赵光义为嗣君。宋朝在太祖、太宗两代雄略之主的统治下,统一了天下,加强了中央集权,为有宋三百年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很显然,杜太后对此也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自杜太后开其端,宋代后妃干政风气流行。两宋300多年历史,垂帘听政的后妃有9位。尽管其称制的时间仅占历史的十二分之一,但是“主少国疑”、社会潜伏着动荡危机的时刻,这些临朝的后妃,或受先帝遗诏,或接受大臣奏请,垂帘听政,行使摄政权力,其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宋代是中国历史上重文崇儒的时代,宋朝建国伊始,统治者即标榜以仁孝治天下,故宋代母后享有崇高的社会威望。一旦母后临朝,执掌国柄,必然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8.刘太后:排除异己,贪权恋位

刘氏(968~1033)是宋真宗的皇后,小名娥,华阳(今双流县)人,父亲刘通,官至嘉州刺史,1012年被册为皇后,谥号“章献明肃”。她虽出身低微,但绝顶聪明,虽成人妇,凭借美貌与才智,却能勾引当今太子,秘密同居15载。入宫后,左右逢源,笼络皇上,欺压大臣,在封建时代皇后中堪称强着。

(1)功遇襄王攀龙附凤

刘娥的父亲刘通在宋初掌禁军,以军功迁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治所在今四川乐山)刺史。刘娥尚在襁褓中,父亲刘通阵亡。家境衰落,刘娥被母亲带到娘家抚养。年龄稍长,善于击小鼓。小鼓本是寻常的鼓,但经刘氏的纤手敲出,却节奏铿锵,别具韵味,令人回肠荡气。后来刘娥嫁给银匠龚美。龚美刚20岁,便领着刘娥远离家乡,到京师开封谋生。龚美进京后,结识了在襄王府当差的张耆,龚美做梦也没想到这会给他们夫妻带来天大的富贵。

襄王赵恒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赵恒正值年少风流,有一次对左右侍从说:“久闻川蜀一带的女子才貌极佳,我想得到个蜀姬,你们可留心查访。”张耆立刻想到龚美那位颇为标致的妻子,连忙跑去告知龚美。

龚美夫妇正一筹莫展,他们进京后一直找不到活儿干,现在已经三餐不济了。这意外的消息,使龚美颇费思量,如果送刘氏进王府,做丈夫的脸面往哪里放;若不送去,又放走了一个发财晋爵的大好机会。而刘娥在一旁暗自欢喜,这是她摆脱贫贱、享一世富贵的机会,决不能轻易放过。她以为刘家摆脱生活上的困境为由,说服了龚美,送她入府。

刘娥进府后,极得赵恒宠爱。两人年龄相当,正值青春年少,互相爱恋,如胶似漆。刘氏又凭着她击小鼓的绝技,将赵恒迷得神魂颠倒。宋太宗觉察到儿子面容憔悴,神色反常,召赵恒的乳母秦国夫人,问她近期有什么人在儿子身边侍侯。秦国夫人见刘氏出身卑贱,很为赵恒的行为感到担忧,便如实告知刘娥进府之事。太宗大为恼火,召来赵恒,训斥一番,并勒令他马上把刘娥赶出去。赵恒迫于父皇的压力,不得不让刘娥出府,秘密藏在张耆家中,继而另建宅院由刘氏居住。两人仍不断暗中幽会,这种交往持续了15年。

(2)借腹生子美人册后

至道三年(997)三月,太宗驾崩,赵恒即位为真宗。咸平元年(998)召刘氏进宫,封为美人。从进宫之日起,刘氏就得到真宗的专宠。因刘氏别无亲戚,乃把前夫龚美改姓刘,作为兄长。

刘氏天资聪慧,秉性警悟。住在张耆家时,闲居无聊,读过不少书,丰富了知识,也增长了才干。入宫之后,与皇上感情更胜于以往,两人形影不离,即使赵恒出外巡幸,相随身边的总是刘氏。真宗初做皇帝,经常把大臣奏章带回去深夜审阅,刘娥始终陪伴,两人不断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凡刘娥听说过的事情,一般都能记住主要情节。真宗遇到疑难问题,刘娥往往引证一些史书中的类似事件,提供参考性意见,这就更加深了他们之间的感情。

景德四年(1007),郭皇后病故。同年,真宗就有意立刘氏为皇后,怎奈大臣群起反对,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李迪认为:“刘氏出身微贱,不可母仪天下。”参知政事赵安仁公然提议册封出身相门的沈才人为皇后。为此,真宗决定暂时不立皇后,把皇后的宝座留给刘娥。在后来的3年中,刘娥由美人升为修仪,再封为德妃,得到妃嫔中的最高地位。

赵恒曾有过5个儿子,都相继夭折了。他已40多岁,膝下依然无子,每日里忧心忡忡。如果刘氏能生下一位皇子,既解了皇上之忧,又为社稷立了大功,那么母凭子贵,入主中宫就是理所应当的了。然而刘氏与皇上是多年的夫妻,却没生过一个儿子。刘氏左思右想,想出一个借腹怀胎之计,她命自己的侍女李氏服侍皇上。刘氏要借李氏之腹帮她登上皇后宝座。

李氏果然不孚她望,生下一位皇子,取名受益,后改名赵祯。李氏刚生了儿子,刘娥便赶到了。威胁加利诱,迫使李氏交出儿子,并告诫绝对不许声张,又嘱咐所有知情人不许走漏一丝消息。皇上自然也希望增加刘氏做皇后的资本,于是对外宣称赵祯为刘氏所生。刘氏便将受益托付给杨淑妃照顾。

有了皇上惟一的儿子,刘氏便有了当皇后的资本。真宗认为皇后之事不应再拖,决计不再顾及大臣反对正式册立刘娥为皇后。然而真宗难免心虚,不敢大张旗鼓,他怕节外生枝,就将一切礼仪从简,不让地方藩臣进贺,也不宣制于外廷,只令学士院起草制词降付中书省就算完事。真宗派刘娥的心腹丁谓请翰林学士杨亿起草册立皇后诏书。杨亿对此极不赞成,当场拒绝。丁谓劝道:“你若能写成诏书,不愁以后得不到更大的富贵。”杨亿回答说:“如此取得富贵,也违背我的意愿。”尽管如此,真宗仍坚持让别人起草了诏书,正式册封刘娥为皇后。这已是大中祥符五年(1012)十二月了,刘氏43岁。

(3)干预朝政排除异己

刘氏做了皇后,更加留心政事,赵恒退朝回宫,批阅奏章常常忙到半夜,所有重大问题的处理,刘氏几乎都要参与。宫闱事务归她管辖的,她也引经据典,处理得有板有眼。赵恒对刘氏越来越倚重,刘氏也渐渐地干预起朝政来了。翰林学士钱惟演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银匠出身的龚美,以乞求得到刘皇后的庇护,钱惟演又与参知政事丁谓联姻,丁谓也因而成为皇后的间接亲戚。丁、钱又与朝中大臣曹利用、冯拯等人交结,于是在刘皇后周围形成一派重要政治势力。

天禧四年(1020),赵恒得病,不能主持日常政务,刘皇后开始直接掌握大权。当时朝中明显分为两派势力。一是以刘娥为首的一派,包括丁谓、钱惟演、曹利用、冯拯和宦官雷允恭等,他们想借真宗生病,直接控制朝政。另一派以宰相李迪、寇准为首,他们从一开始就反对立刘娥为皇后。

赵恒久受疾病之苦,担心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想命皇太子赵祯监国。一次,他对亲信宦官周怀政有意无意地说出了这个打算。周怀政便跑去告诉了寇准。寇准本来就对刘氏干政不以为然,遂出面向赵恒密奏请皇太子监国,并建议罢免丁谓。不料寇准酒后失言,被丁谓听到风声,丁谓密谋刘氏合力免除了寇准宰相职务。周怀政见事不妙,与宦官杨崇勋等商议发动政变杀死丁谓,复相寇准,废黜刘氏,奉赵恒为太上皇,传位于太子。此事竟被杨崇勋告发,周怀政转眼身首异处,刘氏乘机再次与丁谓合谋,将寇准再贬为道州司马,朝廷中与寇准关系密切的人几乎全遭到排挤。寇准被罢,丁谓升为宰相,擅权用事,很快又与另一位宰相李迪发生了矛盾。刘氏这时自然仍是向着丁谓,当初就是李迪以“出身微贱,不可母仪天下”为理由进行谏阻,才使她晚当了几年皇后。有一次,赵恒因病情加重,竟怒气冲冲地对前来问安的大臣说:“昨夜宫中嫔妃全让皇后唤去了,剩下朕孤身一人独守空房!”旁人都不说话,又是李迪上前奏道:“果真这样,何不以法治之?”当时刘氏躲在屏风后,恨不得冲出来揍他几下。她决计新账旧账一齐算。不几天李迪在与丁谓大吵一场后被赶出了朝廷。丁谓、冯拯、曹利用共居相府,并分别兼任太子少师、少傅、少保,钱惟演出任枢密使。

赵恒的病情愈益加重,于是在承明殿召见大臣说:“朕的疾病近几日越发不见好转,今皇太子年德渐成,皇后素来贤明,处事平允,完全可以托付大事。此后凡有重大事务,可由太子在资善堂处置,内廷由皇后辅化宣行,文武大臣皆尽忠翊赞,我自可以放心无忧了。”太子赵祯这时才11岁,少不更事。因此,赵恒的安排无论在事实上还是在名义上都承认而且增加了刘氏已有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