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四)
6968100000076

第76章 独具思维的故事(6)

8.吕端保驾宋真宗即位

宋太宗赵光义(976年—997年在位)是北宋时期的第二代君主,在他的几个儿子中,最有可能继承帝位的是长子德崇。德崇从小聪明机警,相貌也像太宗,深得太宗钟爱。他十三岁那年,跟随太宗到近郊打猎。突然,一个兔子窜出来,跑到太宗面前,太宗大喊:“德崇,快射!”德崇弯弓搭箭嗖的一声,兔子应声中箭,倒在地上。当时契丹使者也在打猎队伍中,看到这个小孩子反应敏捷,弓箭娴熟,大为惊奇。德崇先被封为卫王,又进封楚王,并改名元佐。太宗为了扫清把帝位传给元佐的障碍,借故将其叔父赵廷美贬到房州安置。可是元佐反而认为太宗无情无义。他极力为叔叔鸣不平,几次请求太宗予以宽赦,遭到太宗的呵斥。赵廷美含冤死去后,元佐精神受到刺激,不幸得了发狂症。身边的人稍有过失,他不是抄起棍子打,就是拿起刀剑刺。经过太医百般医治,元佐的病好了一些。太宗非常高兴,于是大赦天下,想以此为元佐消灾解病。

雍熙二年(985年)九月,一天傍晚,元佐看见好几位亲王,带着随从,前呼后拥,从他府前经过。他随便问道:“你们到哪里去了?”有人随便答说:“今天是重阳节。圣上召我们到御花园赐宴,宴后比赛射箭,玩得好不快活,现在是要回府去。”原来,由于元佐有病刚好,太宗为了使他安静休养,没有召他进宫欢度重阳节。元佐不知太宗的好意,十分生气地说:“他们都应召同皇上一起欢宴射箭,独有我不能参加,这明明是嫌弃我了,难道我不会自家饮酒取乐吗?”他立即令人摆上酒菜,狂吃猛饮,自得其乐。不知不觉喝得大醉,竟然放起火来。一时之间,烟雾腾腾,烈焰冲天,众人赶快扑救,已经来不及了。只见好端端的一座王府,被烧得一塌糊涂。还算万幸,元佐被救了出来。

太宗知道以后,十分震怒。他派人对元佐说:“你身为亲王,已经是至富至贵,为什么要干这种混账事情?国家有法律,我不敢徇私舞弊,咱们的父子之情,到此断绝。”他下诏把元佐废为庶人,迁到均州安置。元佐的二弟陈王元佑和宰相、大臣们都请求太宗宽恕元佐。太宗流着泪对大臣们说:“每当朕读书,看到前代帝王子孙不遵教诲,行为不轨,未尝不扼腕愤恨。没有料到我家里竟出来了这样的事。”因此,不许大臣们再为元佐求请。元佐接到诏书,只好离开都城。宰相宋琪率领百官,又连上了三道表章,请求太宗姑念元佐有发狂之病,格外施恩,把他留在京师。这样太宗才下诏把元佐召还。元佐走到黄山,接到诏书,又返回京城。太宗怕元佐再闹出事来,把他幽禁在南宫,不得自由行动。

太宗即位后,一直没有立太子。元佐被贬后,立太子的问题更加突出了。大臣们担心万一太宗突然驾崩,因为没有合法继承人而发生变乱,这对国家将是一个大的灾难与不幸。于是,大臣冯拯上疏太宗,提出早立太子,以定国本。但是太宗认为一说立太子,就意味着自己将要失去皇位。因此,他看到冯拯的奏疏,大为恼火,训斥冯拯多管闲事,下诏把他贬到岭南。从此以后,朝廷内外再也不敢提立太子的事了。

淳化五年(994年)九月,寇准从青州(今山东益都)调到中央任谏议大夫。谏议大夫的职务就是专门议论朝政得失。他拜见太宗时,再次提出早立太子的问题。太宗问寇准道:“在我的几个儿子中,您看可以把国家托付给哪一个?”寇准答道:“陛下为天下选择国君,不应当和妇人、宫中人商量,也不应当和近臣商量,应当由陛下独断。您看谁深孚众望,就选择谁。”太宗思考了好大一会儿,又让左右均退下后,这才对寇准说:“您看襄王可以吗?”寇准答道:“知子莫若父。圣意既然以为可以,我希望就决定下来。”随即,太宗下诏以襄王为开封尹,并且进封寿王。襄王名元侃,是太宗的第三个儿子。至道元年(995年)八月,太宗下诏立寿王元侃为皇太子,并且把他的名字改为赵恒。

太宗为什么不立陈王元佑呢?是不是太宗不喜欢他?不是。元佑姿貌雄毅,沉静寡言。自从元佐得病之后,他就被封为开封尹。开封尹是太宗当皇帝之前担任过的官职,该官职按理说应当因避讳而空缺,但太宗时,在亲王皇子中只有准皇太子才有资格担任此职。可见陈王担任开封尹反映了太宗是很器重他的。他当了五年开封尹,政事没有过失,说明也很有本事。但是,淳化三年(992年)十一月的一天,元佑早起上朝,刚刚坐下,觉得身体不舒服,赶快退回府中休息。退朝后太宗放心不下,亲自到他府中探视,见他病势已十分沉重。太宗急得“元佑!元佑!”连连呼叫,陈王只答应了几声,就一命呜呼!由于陈王突发病变过世,故太宗册立三子寿王元侃为太子。

自唐末以来,政局多变,争战不休。册立太子的典礼,已经废止将近一百年。这次立赵恒为太子,太宗下诏大赦天下,还举行了隆重的典礼。当天子拜谒太庙还宫的时候,东京的百姓夹道观看。可见天下为之震动。有的人见太子仪容俊秀,止不住欢呼道:“真是个少年天子啊!”太宗听了这话以后很不高兴。他把寇准召来,对寇准说:“人心归向太子。那么,置朕于何地呢?”寇准一听是为这事,立即叩头说道:“人心归向太子,这正是社稷的福气啊!实在可喜可贺,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听了这话,太宗才恍然明白。他回到后宫,把寇准的话告诉皇后、嫔妃。她们也像寇准一样,向太宗称贺。太宗这才转忧为喜。

太宗十分注重训教太子。为了使太子尽快学好安邦治国之道,太宗让李至、李沆作太子宾客(职责是调护、侍从、规劝太子)。太宗明谕太子要以师傅之礼敬李至、李沆。太子也的确敬崇宾客,见了宾客,一定先施礼,每回迎送宾客,都要到门口。李至、李沆觉得礼数太重,就上表给太宗,说实在不敢当。太宗下诏答复说:“我看古来贤明的君主,都要挑选德才学识兼备的人辅佐太子,使太子得到良好的调护。二位重任在肩,所以朕规定了特殊的礼数。用不着谦谢,希望体谅朕的用心。”

李至、李沆非常感动,晋见太宗当面叩谢。太宗又对他们说:“太子贤明仁孝,国家的根本牢固了。卿等务必尽心教导,太子言行合乎礼数,就赞助他;作事欠妥当的,一定要认真规劝,至于古圣先贤的经典,有益于作人处事治国的义理,这都是卿等十分熟悉的,用不着朕一一嘱咐。”李至、李沆不敢辜负太宗的厚望,尽心辅导太子。太子生性聪慧,经籍史书,稍加讲解,即可明白,记性也好,很快就能背诵。二李心中非常高兴。他们心想,太子日后一定是个贤明的君主。

至道三年(997年)二月,太宗病重无力上朝,只能去便殿处理政事。内侍王继恩因为在太宗继位时立过大功,受到信任,很有权势。他想到一朝天子一朝臣,将来太子即位不一定再重用自己,深感自己权势难保,于是就产生了重新废立太子的险恶用心,他与参知政事(副宰相)李昌龄等勾结密谋立已经被废的楚王元佐为太子,废掉寿王元侃。内侍有机会接触皇后李氏,他就在李皇后面前说太子的坏话,以离间他们之间的关系。一天,早已担任宰相的吕端到宫中看望太宗,见太子不在太宗身边,心中产生怀疑。吕端心想,圣上病危,太子必须不离左右,以防变故发生。他写了“大渐”两字,让亲信送给太子。“大渐”就是皇帝病危的意思,他用这两个字提醒并催促太子火速入宫侍奉太宗。

这年三月,太宗驾崩,终年五十九岁。太宗一咽气,王继恩就给李皇后出主意,让她召吕端入宫,想借助吕端,实现他们的预谋。其实,吕端早已怀疑王继恩了。当王继恩去见吕端,传达皇后召见的旨意时,吕端对王继恩说:“请你到书阁里看个东西。”等王继恩一进去,吕端立即把门从外面锁了起来,然后自己火速进宫。李皇后看到吕端进来,说道:“皇上驾崩,应该立长子为嗣,这样顺理成章,你看应该怎么办?”本来皇后是想借自己的权威迫使吕端同意立元佐。但是吕端却说:“先帝立太子,正是为的今天。天下都知道寿王是太子,怎么能够再变动呢!”吕端义正辞严,皇后无言以对,只好让太子寿王赵恒即位。当群臣在殿下朝拜新皇帝时,吕端看不清在帘子后面新皇帝的面目。他惟恐有变,为防不测,他不顾君臣礼仪冒杀头之风险,竟大着胆子拾级上殿,请侍臣卷起帘子,看清楚的确是太子时,这才下殿引导群臣叩头朝拜,齐呼“万岁”。赵恒即为宋真宗。

太宗在世准备让吕端做宰相时,曾有人对太宗说:“吕端糊涂,不是相材。”太宗说:“你不了解他,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确,在关键时刻,吕端是大智大勇,果断又精明的。

9.蒙哥杀亲粉碎政变

元宪宗蒙哥是成吉思汗之孙,他的父亲拖雷是成吉思汗的第四个儿子,母亲唆鲁禾帖尼是一位精明能干的政治家。蒙哥作为拖雷的长子是在他的叔伯弟弟拔都和母亲的支持下继承和巩固汗位的。

1231年,元太宗窝阔台为了尽早结束全国的战事,御驾亲征,不幸生了重病。病重期间,他曾与弟弟拖雷商议汗位继承问题。拖雷说,根据成吉思汗在世时,其子与诸王商定在窝阔台之后,应由成吉思汗长子术赤之子拔都继承汗位。但是,在1241年窝阔台死后,拔都主动将继承权让与了蒙哥。1250年拔都还按照蒙古人的习俗亲自举行仪式:全体宗王和将领们都解开腰带,摘掉帽子,跪在地上,拔都拿起杯子,所有的人当场宣誓,决定在新年之际举行忽里勒台大会拥戴蒙哥继汗位。为了不给窝阔台系诸王以口实,拔都派自己的兄弟别儿哥和不花帖木儿率领军队把蒙哥护送到怯绿连河地区,以便在全体宗王参加下,体面地把蒙哥拥上大汗的宝座。

在关键时刻蒙哥的母亲唆鲁禾帖尼也开始为儿子争夺帝位大肆活动。她先派出使者向拔都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也向所有的蒙古诸王发出邀请,希望他们出席为儿子登基而举行的忽里勒台大会。但是,好事多磨,窝阔台系宗王、察合台的后裔也速蒙哥等人拒绝出席会议,他们多次派人质问拔都:“你怎能擅自决定把帝位转给他人呢?”拔都回答说:“我之所以拥立蒙哥登位,决非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考虑到要统率领土如此广袤的蒙古帝国,不是贵系遗留的那几个不懂事的孩子所能担当得了的,只有蒙哥才能担起这个重任。”

这一年是在争吵中度过的,忽里勒台大会未能开成。光阴荏苒,第二年眼看过了一半,蒙古诸王之间仍然没有达成协议,忽里勒台大会遥遥无期。唆鲁禾帖尼和蒙哥焦灼不安,她向所有的反对派派遣了使者,请他们以蒙古帝国的大局为重。但是仍然没有结果。这一年临近结束时,唆鲁禾帖尼再次向各王发出通知,要宗王们聚会于怯绿连河地区。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的宗王始终不肯来,他们认为没有自己参加,忽里勒台大会就不能召开。当别儿哥派人把这一情况报告给拔都时,拔都说:“你只管拥立蒙哥即位吧,那些违反札撒的人都得掉脑袋。”这样,那些持反对态度的宗王才前来参加会议。

当所有的宗王们聚集在一起后,根据星占家们择出的吉日,这一天所有的宗王们都偃旗息鼓,停止争吵,举行隆重仪式,把头上的帽子脱下,把腰带搭在肩上,叩拜蒙哥表示拥戴蒙哥为帝。就这样,蒙哥(1251年—1259年在位)在哈喇和林登上了汗位,即为宪宗。母因子贵,唆鲁禾帖尼也终于成为皇太后。

蒙哥经过艰辛曲折,终于登上了帝位,沉浸在幸福之中。他下令:在这个吉祥如意的日子里,所有的人都不准争吵,人们都要兴高采烈。即使对于动物,也要有怜悯之心,各类马匹和驮物家畜,在这一天不准骑行、负以重荷,以免它们疲惫不堪,伤了上天好生之德;草原上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在这一天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在地上奔驰,在水中遨游,猎人和渔夫不得对其捕杀。这时正当辛亥年(1251年,即蒙古史籍上的猪儿年)七月,天高云淡,清风送爽,野花烂漫,给草原平添了浓郁的节日气氛。

第二天,人们又聚集在蒙哥的大帐中。举行规模盛大的宴会。蒙哥高踞于御座之上,在他的右边,宗王们一个个肃然鹄立;他的七个兄弟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等,按照官阶高低,一字儿排开。在他的左边就位的,是他的那些雍容华贵、为数众多的妃嫔。君臣觥筹交错,开怀畅饮。那些官阶较低无法进入大帐的官员们,也在帐外纵情欢乐,一醉方休。宴饮作乐整整进行了一星期。

当蒙哥等人兴致淋漓、杯盘狼藉之时,窝阔台的孙子失烈门、脑忽、忽秃黑三人却结成联盟,悄悄向蒙哥发难了。他们不甘心帝位被别人夺走,决心夺回已经失去的权势。三人带着装满武器的大车,向蒙哥的大帐疾驰,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蒙哥,并把他废黜掉。但是因为一个意料不到的偶然事件,使他们的阴谋成了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