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智慧故事荟萃(上)
6968400000025

第25章 是非分明故事(11)

【汗不敢出】

三国的时候,魏国有个大臣钟繇,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钟毓,一个叫钟会。兄弟两人从小就很聪明,能写诗,也能作文章,有些小名气。

魏文帝曹丕是文学家,听说钟氏兄弟的才名,就下令召见他们。头一回见皇帝,哥哥钟毓紧张得满头大汗,弟弟钟会却镇定自若,脸上连一颗汗珠都没有。曹丕觉得很奇怪,就问哥哥:“你头上怎么有这样多汗呢?”钟毓恭敬地回答道:“见了陛下,战战兢兢,才像水一样出汗。”皇上又问弟弟:“你不害怕吗?怎么不出汗呢?”钟会不敢说“不害怕”,说:“见了陛下,战战栗栗,我也挺害怕的,所以汗才不敢出来呀!”

【所闻所见】

三国时著名诗人嵇康耿直刚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隐居山林。一天,他正在大树下打铁,钟会来拜会他。这钟会是司马氏集团的心腹,出身世家大族,趾高气扬,骑着高头大马来到跟前,摆出贵人的架子,等着嵇康上前迎接。嵇康呢,打铁不歇,旁若无人。僵持了一会儿,钟会觉得没趣,生气地拨转马头要走。

嵇康觉得好笑,就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听见什么了,到这里来?看见什么了,离这里而去?)钟会回答了两句话,自己解脱了尴尬场面:

“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听见我所听见的才来,看见我所看见的才去。)

【请让一让路】

隋文帝时,有个善于说笑话的人叫侯白。他成了“御用喜剧演员”,皇上常召他,只要他一有空,便又被宰相越国公杨素召去。等杨素听笑话乐够了,乐累了,才放侯白回家。

这天,他给杨素说了许多笑话,离开杨府都到了傍晚。谁知刚出杨府,又碰上杨素的儿子杨玄感。这位公子死缠着侯白不放,非让他给讲笑话。无可奈何,侯白说:

“有一只老虎,肚子饿极了,一大早就去野外找食吃。地上躺着一只刺猬,老虎以为是块好肉,就想一口吞进肚里。不料,刚一张口,就被刺猬夹住了鼻子,疼痛难忍。老虎不知碰到什么怪物,吓得纵身逃跑,一口气跑回深山老林,又困乏又惊恐,便昏昏睡去了。老虎鼻子上一直带着刺猬,等老虎睡了,刺猬才放开老虎。这一下,不疼了,老虎才想起腹内空空,便一跃而起又去找食。没跃出多远,便见到一棵橡树。低头一看,那橡树的果实毛茸茸的,跟小怪物(刺猬)似的,便心有余悸地说:‘今天早上遇见了您父亲,现在又碰上了您。请让一让路,放我回家吧!我肚子里还没食呢!’”

杨玄感听了,果然不再纠缠侯白了。

【谁当状元】

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举行全国大考,考官初定黄公度为状元,陈俊卿为榜眼(第二名)。到底谁是状元关键是要过殿试(廷试)一关,由皇上亲自考问而裁定。

高宗在殿上问他们两人:“你们家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吗?要不,怎么会有你们两个高才。”

黄公度是福建莆田人,他的回答,历数了家乡的特产:“子鱼紫菜,荔枝蛎房。”莆田产一种鱼,长7寸多,以子多为贵,叫子鱼;蛎房,即牡蛎壳,代指牡蛎。

陈俊卿是江苏兴化人。他的家乡是有名的“水乡”,也算富庶之地。但他没有去介绍家乡特产,而说“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意思是:像土地不肥沃,只有栽种松柏一样,因为家贫才让子孙刻苦读书的,这也算是穷乡僻壤为我创造的“条件”吧!

宋高宗自然对陈俊卿的回答表示满意,说了句:“公度不如卿呵!”陈俊卿反而成了状元。

【打得好】

苏东坡任徐州太守时,徐州九里山庙里僧人怀缘,不守清规,人们叫他“坏盐”,有一天,怀缘下山“盗”女人,被当地老百姓痛打了一顿。和尚仗着腰中有钱,就写了一张状纸,告到苏太守那里。几天,未见太守批出,就贿赂衙役,抄出太守批语。

批语是:

并州剪子,苏州绦;

扬州草鞋,杭州刀。

众人不解其意,拿去问秦观。秦观看罢,哈哈大笑说:

“总而言之,打——得——好!”

【不听老婆话】

明太祖朱元璋当了皇帝,把浦江人郑濂召到京城金陵(今南京)。这郑濂是个普通人,因为他自祖上开始到他这辈,十世同居,子孙不分家。这在封建社会里也是挺不容易的,所以郑濂便远近闻名了。

明太祖问他:“你家里有多少口人呀?”郑濂答道:“有一千多口。”

明太祖非常感慨地说:“一千多人不分家,在一起住、一起吃,是世上所罕见的,你这真是天下第一家呀!”随后,给他丰富的赏赐就让他回去了。

他们的谈话被马皇后在隔壁听得清清楚楚。这朱元璋虽说当了皇上,对这位元配夫人还是惧怕三分。回到后室,马皇后对朱元璋说:“陛下可得小心郑濂这个人呀!”

朱元璋不明白,马皇后说:“当初陛下靠自己一个人打天下,得了江山;他这一家子一千多口子人,要是夺咱们的天下,还不容易吗?”

皇后的“提醒”让朱元璋大惊,出了一身冷汗,非常后悔把郑濂放走。他马上再一次召见郑濂。

郑濂琢磨着这样急迫地召见,不会是好事,猜想皇上听了什么人的话要加害于他。朱元璋见了他不动声色,先摸底,问:“你一个人能号令全族,有什么妙法吗?”

郑濂答道:“没有什么妙法,只是一条,不听老婆的话。”朱元璋先是一怔,接着哈哈大笑,放郑濂走了。

【不敢不乐】

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的徐祯卿,字昌谷,是弘治进士,当了国子博士的官。他很有文才,只可惜33岁就去世了。

生前,他在吴县城外坟地附近建了一座别墅,那里前前后后都是坟头。有朋友来这里作客,一看这环境,就皱眉头,对他说:“眼睛里总看着这些死人,你一定心里不痛快吧?”

徐祯卿笑着说:“你想得不对。看这些死人,就让人不敢不乐。”意思是,活着时就要过得痛快些,免得死了后悔。

【汪太监最厉害】

明朝成化年间,原来只在御马间管事的太监汪直,当了特务机关西厂的头头。他又当了巡边监军,一时间,权倾天下,干了不少坏事。满朝文武和百姓都敢怒不敢言。

朝廷有个演戏的太监叫阿丑。他心地正直,性格滑稽,常常能机智地对皇上发表看法,也总想把汪太监赶下台。

有一次演戏给皇上看,阿丑装作喝醉的样子。一人说:“巡城御史来了!”阿丑不理睬。又说:“刑部侍郎来了!”阿丑照样呈醉状。又说:“尚书大人来了!”阿丑依旧烂醉如泥。又喊:“圣驾到!”一听皇上到,阿丑反而醉得更疯。只听人小声地告诉他:“汪太监到。”阿丑立刻不醉了,恢复常态。人问:“你这人不怕皇上而怕汪太监,是何道理?”阿丑说:“天下之人,不知有皇上,只知有汪太监,谁敢不怕?”

在下边看戏的皇上,听了这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此后,汪直便逐渐不被重用了。

【巧拒说情】

明代成化年间,浙江嘉善县令林某,滥用刑律,杀死一家13人。有人告了状,朝廷派浙江巡按使来调查处置。

林县令听说巡按史要秉公断事,赶忙贿赂李镇守,请他设宴演戏招待巡按使,在酒桌上替自己开脱罪责。巡按使知道了,心想要让他们知道我的意思,不必说情,事先告诉演员们在台上找个地方如此如此对话。

一通锣鼓之后,好戏开场。一个演员扮作官员赏雪,堆了个雪狮子,命一卒把雪狮子藏到背阴处。两个人这样一问一答:

官:命你将雪狮子藏于阴处,不使被晒化。你知何处可藏?

卒:山阴可以吗?

官:不可。

卒:江阴可以吗?

官:不可。

卒:浙江再无有“阴”之处了。

官:可以藏嘉善县。

卒:此处无“阴”。

官:嘉善县令打死一家13人,而不偿命,可见这里是有天无日,还不“阴”吗?

满座的人听到这里,大惊失色。镇守知道巡按使是不好惹的,便一声也不敢吭了。

【管他是谁】

钱陈群是康熙进士,雍正、乾隆两朝很长时间值南书房,充经筵讲官,是个学问家。经常有些举子要求见他,他都接见,并且极力赞扬:瘦的,赞他精干;胖的,赞他福相;以致相貌丑陋、身材矮小的,他也夸奖其精力充沛、事业无穷。得到赞扬,一个个心理上得到满足,十分得意,还以此为荣耀,四处宣扬。有一天,又送走一个客人,回来时,他的学生问他:“这人是谁?”

钱陈群想了半天说:“忘了叫什么名字了。”

学生说:“大人夸他这么老半天怎么会忘了姓名呢?”

钱陈群说:“来求见的,无非是要听几句好话,我只是随便夸夸而已,管他是谁呢?”

【五岳游人】

清朝初年,有个著名的文士叫郑性。他很喜欢游览南北名山大川,写过一本《纪游集》。他先后到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便自己起了个号,叫做“五岳游人”。

有人问他:“还有南岳衡山你根本没去过,为什么叫‘五岳游人’呢?”

郑性回答:“我不把五岳游完,留下来,今生还有个想头;倘若全游完了,我还盼什么呢?”

【腹中何物】

左宗棠身高体胖,大腹便便。有一天傍晚,他跟手下的将校们一起谈笑,拍拍肚子问:“你们知道我腹中装的是什么吗?”有的说:“满腹文章。”

有的说:“满腹经纶。”

有的说:“腹中有十万甲兵。”

有的说:“腹中包罗万象。”

看这些人拍马屁,左宗棠连连说:“不是!不是!”

忽然,有一个小军官大声地说:“大帅肚子里没别的东西,都是矢(屎)。”左宗棠面露喜色说:“你说的倒还差得不远。”

刚说完,又一个小军官说:“大帅肚子里,装的全是马绊筋。”

左宗棠拍着案堂,大声称赞道:“说得对!”

原来,马绊筋是一种喂牛的草,这是湖南人的叫法。而左宗棠这位湘军首领一直认为自己是牵牛星转世,平常也对牛有好感,认为牛能负重远行,是值得赞扬的。

【妙补唱词】

马如飞是清同治年间苏州弹词名家。一次在唱《珍珠塔》时,他不慎把“丫环移步出了房”唱成“丫环移步出了窗”,听众听后哄堂大笑。

马如飞知道唱错,但他毫不惊慌,镇静自如地补上一句:“到阳台去晒衣裳。”听众一听这巧妙的补白,报以热烈的掌声。

谁知一疏忽,又把“六扇长窗开四扇”唱成了“六扇长窗开八扇”。这时观众不再喧哗,而是静静地听他如何补漏了。马如飞不慌不忙,依然如故,以他丰富的舞台经验,继续唱道:“还有两扇未曾装。”台下顿时掌声满堂。

【笑话知县】

清光绪27年(1901),恩寿任江苏巡抚。此人十分严厉,动不动就训人,手下的官员没有不挨骂的。

每次接见下级官员,他都要先声夺人,问:“你的顶戴是从哪里来的?”顶戴是官员的象征,相当于“乌纱帽”。这一来,官员必定要感谢皇恩浩荡和巡抚大人的栽培,气势顿时减少许多,接下来听训斥,只得唯唯诺诺了。

一天,恩寿召见陈季生,又问:“你的顶戴是从哪里来的?”正赶上陈季生有些事没办好,有一种等待上司训斥的心理,对这问话,不能答,也不敢答,脸上的汗就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他想:唉!反正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也不用把官看得那么重,爱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吧!这一来,他倒轻松了,对恩寿说:“回大人话,卑职的顶戴,是花了80个大钱从玄妙观旧货摊上买的。”

恩寿听了哈哈大笑,很欣赏他的笑话。不久,就升他为知县,同事们戏称陈季生为“笑话知县”。

【县官画虎】

从前有个县官,很喜欢画老虎。可是水平不高,往往画虎成猫,一点儿没有虎味。

一天,县官画了一只老虎,贴在墙上,叫一个衙役来,问道:“你看这是个啥?”

衙役一看,直率地回答:“是猫。”

这一下可惹恼了县官。他破口大骂:“你有眼无珠,把虎看成猫,真是胆大包天!”他下令把这个衙役责打40大板。县官又叫另一个衙役来看。这个衙役一看,画的就是黑猫,可他不敢说。

县官问:“你说这是啥?”

衙役答:“老爷,我不敢说!”

“你怕啥?”

“我怕老爷!”

县官生气地质问:“那么我怕谁?”

“老爷怕皇帝!”

“皇帝又怕谁?”

“皇帝怕老天!”

“老天怕什么?”

“老天只怕云!”

“云怕什么?”

“云最怕风!”

“风怕什么?”

“风很怕墙!”

“墙怕什么?”

“墙怕老鼠!”

“老鼠怕什么?”

这时,衙役指着墙上挂的画答道:“老鼠什么都不怕,就怕老爷这张画!”

县官气得两眼直盯着这个衙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美男子】

顾维钧是我国一位享有国际盛誉的外交家。他早年留学美国,攻读外交学和国际法。1912年学成回国后,在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中担任外交总长、内阁总理、外交部长和大使等职,多次代表中国出席重要的国际会议,参加联合国筹建工作。

在担任驻美大使期间,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他:“您是中华民国初年三大美男子之一,对此您有什么感想?”顾维钧幽默地回答:“我不知道啊!在年轻的时候,没人告诉我;现在我年老了,不能算是美男子了吧!”

话音一落,立刻博得满堂的笑声和喝彩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