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怒于物往往是情感朴直、思维简单化的一种表现,这时关键在于疏导。面对激愤的群众,列宁的五句循循善诱的问话,理清了群众思路,保住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他采取的步骤是,首先理解和赞同群众的观点,这样可以争取到引导群众的时间和机会;其次,正本清源,使农民们懂得,皇宫原来是沙皇统治者居住的,但修建者却是人民群众,如今从沙皇手中夺过来回归人民群众,就应该让人民代表住,这个道理是可以服人的,因此农民们点了点头。最后一问,是强化迂回诱导的结果,让群众明确表态“皇宫不烧了”,从而完全达到了目的。
在说服的过程中,不能只讲大道理,但并不是就可以不讲“理”,如果将道理讲得具体生动,引人思索,让他们觉得是这么个理儿,就能一步步循序渐进地将道理说明白。
采用迂回论证法往往是因为问题复杂,或对方深怀敌意、居心不良,不便用一般手段对付。
有一个很不礼貌的观众在演出的幕间休息时,走到著名丑角马戏演员杜罗夫身边问道:“丑角先生,观众看起来对您十分欢迎啊。”
“还好。”
“是不是说要在马戏团中受到欢迎,丑角就必须有一张愚蠢而丑陋的脸蛋呢?”他问得很尖刻。
“确实如此。”杜罗夫说,“如果我能有一张像你那样的脸蛋的话,我一定能在现在的基础上拿到双薪。”
那个挑衅的观众碰了一鼻子灰,只好灰溜溜地回到自己的座席上。
杜罗夫并没有给对方正面的回击,而是采取了迂回的战术。实践中,主要针对如下两种情形:
一、对方提出问题明显,你不能如实答复,也不便直接否定,不妨借用对手的选择作出“迂回”的表象。
二、若对方的论证没有理性,使你难以接受其观点,不妨也非理性地提出对抗性的命题,对方必然要质疑,于是你就可以借他来求证,以反驳他原来的结论。
需要提醒的是,在使用“迂回论证”法时,切忌把反击简单地落在“乌鸦说猪黑”,猪也说“乌鸦不白”那样笨拙的反唇相讥上。
(5)以退为进式的诱导
所谓“以退为进”,就是先赞同对方的观点,然后再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服对方。
孟子有一次去拜见齐宣王。
宣王问他:“什么样的国王才能一统天下?”
孟子说:“有仁德的人。”
宣王又问他:“我算不算呢?”
孟子答:“算。”
宣王就问:“为什么呢?”
孟子说:“我曾经听说有个人牵了一头牛和一只羊经过您面前时,您问他:‘干什么去?’那人说:‘去做祭品。’于是您叫住了那人,说只要用那头牛就够了。不知是否有这回事?”
宣王说:“有。”
孟子就问:“为什么?”
宣王说:“我不忍心看着羊被杀死时那副可怜巴巴的样子。”
孟子这时就说:“由此可见,您是有仁德之心的人。对一只动物尚能如此富于慈悲,何况于普天下的老百姓呢?那一定是要减敛赋税休养生息了!这样的国王,怎能不一统天下呢?再说,也只有这样的国王,才能一统天下!”
宣王听后,沉思不语,深为羞惭。
原来孟子设下了一个大圈套,他绕着大弯子,就是要说服国王以仁治国,方可大展宏图。可是他却先赞扬宣王之仁德,再指出他实际上的不仁德,并说服他要仁德。这样规劝巧妙而不露痕迹,效果很好。
由此可见,劝说抱有成见的人,需要掌握进退的分寸。当前进可能受阻时,就先暂时退让一下。退让之间便显示了你对他的尊重,从而赢得对方好感,使其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这样再亮出你的观点来说服他,就容易多了。
我们常见到有些人在说服他人时,一上来就攻势凌厉、咄咄逼人,拿出一种压倒一切的气概。这样,对方一般不会买账,即使口头上说“服”,心里还是不服气,所以,你不妨用一下以退为进的办法。
5.充分说理要攻破心理防线
说服别人最大的一个障碍就是攻克对方的心理防线,消除对方由于对你的诚意表示怀疑而产生的戒备。否则,这道防线将像一堵墙,使你的话说不到他的心里去,甚至产生反感。
(1)利用同步心理
什么是同步心理呢?同步心理就是,凡事想跟他人同步调、同节奏,也就是“追随潮流主义”,是那种想过他人向往的生活、不愿落于潮流之后的心理。正是由于这种心理的存在,那种不顾自身财力、精力,甚至是否真心愿意而豁出去做的念头,就很容易乘虚而入,支配人们的行为,促使人们盲目做出与他人相同的举动。
通常人们在受到这类刺激后就很容易变得没主见,掉入盲目附和的陷阱中。所以推销员或店员经常会搬出“大家都在用”或“有名的人也都用”等推销话语,促使人们毫不犹豫地接受。
(2)利用逆反心理
当别人告诉你“不准看”时,你就偏偏要看,这就是一种“逆反心理”。这种欲望被禁止的程度愈强烈,它所产生的抗拒心理也就愈大。所以如果能善于利用这种心理倾向,就可以将顽固的反对者软化,使其固执的态度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如果在说服对方的时候,劈头就说:“你这样做不对。”对方一定会反感地说:“不,我绝对没有错。”但如果采取让步的姿态说“也许我也有错”时,对方的“逆反心理”也许就会产生作用,他会说:“不,没那回事,其实我也有错。”如果说“你确实是不对的,”这样的话,通常会使对方产生一种潜在的反感心理,而当对方有了这种心理时,就只有放弃说服他的念头了。
富兰克林做雷电实验时,曾在自传中提到有关利用“逆反心理”的论述,也就是“在说服别人时,首先必须非常稳重地叙述自己的意见,然后附带地说:‘这只是我的观念,也许是有错的。’如此一来,对方就会视你的意见为自己的意见,甚至当你表现出犹豫不决时,他还会反过来说服你。”
(3)利用对方的危机感
在一定的条件下,每个人都会产生某种危机感,这种意识使他心生恐惧,并由此激发出强烈的要求上进的愿望。如果你能把握住他的这种危机感,就能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对策。
以下是一个希望儿子考上大学的母亲,为子改变儿子吊儿郎当的态度而与他进行的对话:
“小虎呀,高考迫在眉睫了,你非加紧用功不行!你看看你,整天只知道弹吉他,这样下去不行啊。唉,真不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哼,怎么想?我觉得读不读大学都无所谓。那些书呆子们拼了命考上一流大学,进了大企业,结果又怎样?像爸爸,在公司做那么久了,还不是一遇裁员就立刻失业啦!”
“话不能那么说呀!虽然爸爸今天是被裁员了,可是这许多年来我们家的生活水准不都是在中等之上吗?你想要的东西有哪一样没买给你?这些都是你爸爸的功劳,全都因为他上过一流大学,进了大企业的缘故呀!你想想看,要不是你爸爸,我们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根本就不可能像现在日子过得这么舒服!”
“知道啦!可是我喜欢音乐,想试一试究竟自己能不能靠它闯出一条路来,就算不成功我也不会后悔的。”
“音乐?我知道你喜欢音乐,但只能把它当作一种爱好。因为要想成为音乐家是要有特殊天赋的。你确定自己有天赋吗?就算你有天赋,还得加上不断地训练呢!而且你能玩上十年的音乐吗?能吗?”
“说的也是……但我还是想试试。”
“喜欢归喜欢,放弃考大学而搞音乐,毕竟太冒险了!”
“嗯,知道了。”
这位母亲的说服相当成功。她巧妙地利用了儿子自己对于放弃大学而专搞音乐的潜在不安全感,让他明确感受到危机所在。
在与人交流中如果你能洞悉他的内心,巧妙地刺激对方的隐衷,使他内心的想法完全暴露出来,就能找到他的危机感。这个危机感就是你说服他的一把利器。
(4)树立共同敌人
在说服别人时,要懂得将小的共同点扩大,树立“共同的敌人”,使对方有同仇敌忾的感觉。《孙子兵法》中有“吴越同舟”这么一句话,原意是讲吴国和越国本是敌对的双方,但因同时面对魏国的威胁,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两国只好尽释前嫌,以对付共同的敌人。“吴越同舟”的故事就是由此产生的。
一旦出现了强大的共同敌人时,即使是敌对的两方,也会摇身一变,而成为合作的对象。
其实,“共同的敌人”并不见得真的存在,但可以故意制造一个“假想的敌人”。当然,这必须具有高超的演技,如果演得不够生动,反而会使对方产生反感。不过,为了能够引导一个持相反意见的人反过来赞成自己的意见,这种方法是值得一试的。
6.把握分寸,提高说理艺术
现实生活中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对方做事发生了偏差,甲去劝说,不但没有说服,反使自己“惹火烧身”与对方发生了矛盾;而乙去劝说,三言两语就将对方说得心服口服,痛快地改正了错误。之所以会产生这样截然相反的效果,关键在于说服的技巧与分寸把握得是否恰当得体。所以,认真研究说服的艺术对于融洽人际关系,提高办事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要使说服产生良好的效果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摸清情况,了解说服对象
在说服别人之前,一般要对对方的情况作客观的了解。只有知己知彼才能针对不同的对手,采取不同的说服技巧。
例如:知识高深的对象,对知识性辩题抱有极大的兴趣,不屑听肤浅、通俗的话,应充分显示你的博学多才,多作抽象推理、致力各种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
文化低浅的对象,听不懂高深的理论,应多举明显的事例;
刚愎自用的对象,不宜循循善诱时,可以用激将法;
脾气急躁的对象,讨厌喋喋不休的长篇说理,用语须简要直接;
性格沉默的对象,要多挑他发言,不然你将在五里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