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自学意识的教学意义
在职业教育中,由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比较差,对学习没什么兴趣,仅仅依靠老师的讲授并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计划,所以依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能自己独立学习、独立思考,才能教育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重点。
本文主要探讨有关培养学生,尤其是职业教育中学生自学意识的作用和意义,并对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物理这一学科的自学能力阐述一些观点和方法,以供借鉴。
在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在教学领域,仅仅依靠老师讲授的方法来教育学生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前进步伐。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今教育当中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尤其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掌握专业技能,更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他们能在将来进入社会后能够随社会的发展而自觉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便不会被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淘汰。
学习能力有两个层次,首先是学会,就是基本的学习过程。学生通过老师的讲授和施教,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习的动力和效率不高。在学会这个层次之上则是会学。
会学的本质不是掌握知识,而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进行自我学习。所以,自学是学习能力的高级阶段。教师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不单是传道和解惑,而应该对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加以引导,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在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基础比较差,自主意识比较低,而且一般在初中的时候对基础学科的知识结构也没构架好,久而久之对学习都没什么特别的兴趣。如果只是纯粹的依靠老师在上面讲,那么这个效果几乎是没有的。所以,如果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慢慢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则是使他们学好基础学科的最好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强化学生的自学的意识,要学生有自学的意识,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学的意义和重要性,可以多举一些实际事例,以次激发他们自学的热情。比如,举世闻名的电学家、发明家爱迪生,虽然只读了三个月的小学,但他却发明了留声机、炭精送话器、白炽灯、电话机话筒、高效率发电机等等对人类生活影响巨大的产品。
他发现的热电子发射现象为电子工业,尤其是无线电和电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爱迪生能够有如此伟大成就靠的就是自学。所以,可以指导学生,不用觉得自己进入了中专就前途暗淡而灰心气馁。即使现在的基础比较差,但只要自己肯去学,还是能够学好的。
其次,要让学生的自学形成习惯,必然要给他们以充足的自学机会。机会在哪里?或者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渠道在哪里?就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主渠道,我们只有努力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还学生学习的主任地位,学生的自学能力才有提高的可能。
课本是学生自学最基本的阅读素材
物理课本是学生学习物理课的重要依据,也是第一手资料,是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精神的重要材料。
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强化阅读教科书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并设法解决问题,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做起,“从来人们都是谈学生到学校读书,而从没有人谈学生到学校‘听书’,而教师在学校则是‘教书’,而不是‘讲书’”。
“教”就是引导学生怎样读书,怎样思考分析问题。所以在加强引导学生自学的同时,教师也必须转变自身的位置,使学生成为课堂里的主人。
要强化学生的阅读就必须了解课本的编排特点,让学生根据课本的特点进行阅读,职业教育物理基础版的编排有如下特点:
①每章开头都有一段引文,介绍本章内容,学习的重点、难点以及相关的一些学习建议,可以使学生能迅速了解所学的内容,把握学习的侧重点和方法。
②每节中都有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③在一些节中会适当的插入一些物理学家的故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阅读课本。
④许多节的最后有一些小问题,让学生回答,或介绍一些小实验,让学生回去自己动手做。比如,学生能认真思考,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活跃思维,提高表述能力和动手能力。
⑤每章后面都安排了“阅读材料”各课外自己做的小实验,有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⑥每章的最后都有本章的小结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总结,综合全章内容。
加强学生的阅读指导
由于职业教育中的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普遍较差,因此在学生的阅读指导上要把握好“循序渐进”的原则。
①在刚开始的学习阶段在学生的阅读前要以问题的方式给学生拟好阅读要点。比如,在上“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就可以拟定如下提纲让学生阅读: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认识什么是噪声?
为什么有时乐音也是噪声?
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教室里和教师周围有无噪声?如果有噪声,这些噪声是从哪里来的?
举例说明噪声对人们有哪些危害?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哪些?
说一说你知道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控制噪声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你自己在减弱噪声上将做些什么?
通过阅读要点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帮助他们有的放矢的进行阅读课本,了解其课文的中心要点,并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从而不断的提高阅读能力。
②在每上完一个单元后,还要引导学生自觉认真的进行复习,要求他们再进行一次全面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指导他们通过前后联系,纵横对比,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进一步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公式和定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使之做到理解知识,并融会贯通。
在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拟定阅读要点。具体建议做法是:让班上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阅读先拟定出某章节的阅读要点,然后让其他同学讨论、补充,逐步完善。通过这种方式让全体学生的阅读能得到全面提高。
要使学生和物理阅读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做到:自学时间必须要有保证。保证每节物理课使学生拥有不少于10分钟的阅读时间,且强烈要求学生每次上完课要进行复习和预习下一节内容,并鼓励要求学生每周不少于30分钟的课外阅读时间。
可适量推荐一些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物理课外读物,比如,介绍各个物理学家的人物传记;介绍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一些介绍至今还没解开的一些物理奇观的书籍等等。
③自学内容应选择得当。要求我们教师首先应处理好教学内容中的主次轻重,精选自学内容。所以我个人认为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三类进行教学:精讲、粗讲和不讲。
所以在课堂上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主要问题,即重点和难点来精讲,次要问题粗讲,有的问题则不讲,留给学生自学。因为,精讲的结果会压缩了课堂教学学时,使学生在不增加课外负担的情况下,增加了课内的自学时间。
④办好“物理园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热情。为了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从而培养良好的自觉意识,可以在班级每隔一定的时期办好一期“物理园地”。
可以在这个园地里开辟“物理学家”、“身边的物理”、“自学体验”、“优秀小结”、“物理小论文”等专栏。学生通过阅读自己亲手主办的“园地”感到亲切、成功而又自豪,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学能力。
总之,培养自学能力是物理教学的战略任务之一,而提高阅读能力是培养自学能力的起点。因此,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就要充分调动学生阅读课本的积极主动性,加强指导他们阅读课本,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中独立的感知,理解教材。
通过经常性训练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不断的提高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2.学生实现真正自学的方法
今天又重新拜读了张伟忠博士的《彻底的行动来自彻底的思想》一文,结合这几天的观看视频和与大家的交流,对新课程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特别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学”,然后“自反”,最终“自得”的学习过程对我的教学观影响很大,但就像文章题目所示,“彻底的思想来自彻底的行动”,我现在思想还不“彻底”,对自学环节还有一些困惑,希望能给与“解惑”。
什么才叫真正的自学
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表现是要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而《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自学的解释是:“没有教师指导,自己独立学习。”我认为这里的“没有教师指导”,绝不是不要教师指导。让学生自学,绝不是放任自由的学。自学和预习不是一个概念,预习只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自学是一种能力。
在学生没有养成自学的能力之前,教师的随意放手,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我们决不能将自学无限制的放大,那样将损害学生的利益。自学应该包括在教学过程中,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依然存在,应该指导学生科学的、合理的、高效的自学。
吕叔湘先生也曾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师要认真研究自己的教法,还要指导学生的学法,这里也包括如何自学。
魏书生老师的如何“自学整册教材”的方法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参考。他认为,自学前从7个方面提出自学内容和要求:列生字表,列新词表,单元分析,习题归类,知识短文归类,书后附录和列出文学常识简表。
仔细分析一下,魏书生老师提供给学生的自学方法很明确,不仅具体,学生“有法可依”,内容上也突出了初中语文教学重点内容,环节上循序渐进,很值得参考。
让自学成为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学习习惯。”如果让自学成为了习惯,这种习惯才能转变成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才是学生受用终身的。所以教师必须对学生严格的要求,按照一个科学有序的过程使学生在不断地重复中形成自学的习惯。
面向全体,突出个体
“因学论教”与“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学论教”是要教师考虑全体学生对学习的要求,“因材施教”则要照顾到少数学生的个性特长,所以在指导学生自学的时候,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适度放开,真正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各有所得,而绝不能机械的一刀切,把自学变成了简单的课前预习。
让学生体验自学带来的成功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所以,自学之后必有教师的反馈,可以利用课堂的提问,作业的批改等机会展示学生预习的成果,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意义和价值,教师的及时鼓励会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到下一次的自学中去,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惯,最终定型为一种能力。
学生“自学”,然后“自反”,最终“自得”,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不过还是先从“自学”开始,让学生开始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学”,千万不能让学生摔倒起跑线上。
3.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指导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同理,教师若只把知识灌输给学生,那仅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需要;但如果让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就能使他们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而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独立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自觉的学习意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等。
激发学生的自学意识
自学意识是自学能力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
作为教师,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学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在校学习离不开自学,走上社会更离不开自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是指导性的,其内容具有概括性、简洁性特征,不可能包括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却是具体的、复杂的、多样的,需要学生自己去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需要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发展创新。同时,在校学习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而我们生活的21世纪,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人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调整知识结构,才能生存和发展,才能立足于社会。
加强学生自学方法的指导
(1)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尤其是独立阅读、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课前预习、督促学生课后复习、强化学生课外练习。
学生通过预习、听课、复习几个环节,已经基本掌握了所学知识,接下来就是在实践中如何熟练运用了。课外练习,既训练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也收到了多方面的效果,可谓一举多得。
(2)培养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工具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任何学习的过程,都离不开工具书的使用,它可以解决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大部分疑难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注意介绍各种工具书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引导、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直至熟练掌握各种工具书的使用方法,提高自学的效率和质量。
(3)培养有效阅读的能力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智力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在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熟练运用精读、略读、速读等任何一种方法,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交给学生独立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自我获取知识能力,培养与发展学生学习与自学能力的途径有很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进行:注意观察,加强指导;组织安排好课堂教学与课余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和独立思考空间;循序渐进逐步加大自学比重。
总而言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授之以渔”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自学能力是学生在未来社会的成才需要,未来的社会呼唤学生成为创新性人才。
因此,我们深信,只要我们遵循教育规律,努力探求,就会逐渐靠近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