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灰姑娘
灰姑娘是一个受后母和两个异母姐姐虐待的少女。仙女用魔法将她打扮得非常美丽,并让她出席宫廷舞会。魔法的威力到夜间12点便将结束,而灰姑娘在魔法结束前匆忙离宫时,掉下了一只水晶鞋。王子拿着灰姑娘掉下的水晶鞋,终于找到了她,并娶她为妻。
这是一个世界各国人民都十分熟悉的童话故事。它最初出现于法国查理·佩洛(1628~1720年)的童话集中。童话中既有将南瓜变成华丽的马车和光芒四射的水晶鞋等富于想象力的情节,又再现了路易十四时代的宫廷风貌。
除《佩洛童话集》外,还有一些其他童话集中也收录了这篇童话,如德国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集》。现在“灰姑娘”一词已转化成为“小家碧玉”、“无名美女”以及“打杂的女佣人”、“前妻生的姑娘”的代名词了。
133.站着写作的海明威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作家,素有“文坛硬汉”之称。海明威有一个习惯,就是站着写作,为什么海明威有这种奇怪的写作习惯呢?大致说来,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为了使文章的语言更干脆、利索。海明威的作品非常与众不同,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文章中没有一句无关紧要的话,或者说没有一个可有可无的字。
我们知道,有些人写文章,尤其是写作长篇小说,常爱犯口罗唆、语言拖沓的毛病;有的学生写作文,也是这样。人们将这种坏习惯比喻成“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海明威对此也非常厌恶,为了让自己不犯此类错误,他就常常站着写作。
他认为:坐着写太舒服,人就容易写出一些废话;而站着写因为太辛苦,所以人就会自觉地捡最重要的东西来写。这样,就易于写出简洁、精练的文章。
第二,站着写作可以减轻身上的伤痛。这一原因是和海明威的经历分不开的。海明威1899年出生于美国一个医生家庭。小时候的海明威既调皮又大胆,酷爱钓鱼和打猎。1917年,海明威选择了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报社记者。1918年,他以志愿救护队司机的身份,远赴欧洲,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明威自愿到达战斗的前线,并在战役中负了重伤。他的身上中了许多弹片,而有的小弹片直到他死,也未取出来。此外,海明威酷爱滑雪、打猎等较危险的运动,还因此受过伤。这些都使海明威的身体受到了损伤。再加上弹片残留在体内所造成的伤痛,坐着写便增加了身体的痛苦。为了减轻疼痛,海明威就干脆站着写作。
134.怎样辨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不少同学在阅读课文时,对某些段落的意思不能准确理解。段是由句子组成的,要读懂一段话的意思,最要紧的是要掌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当然,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只介绍小学课本常出现的几种关系。
1.并列关系。
在一段话里不分主次,并列地写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事物。如:
海滩上有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多样,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地爬到沙滩上来产卵。渔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寸步难移了。
这一段话中,前两句写贝壳,后三句写海龟,二者是并列关系。
2.连接关系。
在一段话中按照事情或动作的顺序,一句连着一句地叙述出来。如:
一天晚上,几个特务闯进牢房,掏出手枪,对准王若飞的胸口。带头的特务恶狠狠地说:“现在只要你说一个‘招’字,就放了你;不说,马上送你回老家!”
这一段话中,后一句连接着前一句特务闯进牢房的动作,就是连接关系。
3.因果关系。
一段话中,前后句子之间有两层意思,一层表示“原因”,另一层表示“结果”。如:
赵小龙今年十九岁,是个入伍一年的“小”战士,但是战友们都管他叫“大赵”。为什么呢?因为他有两“大”:一是个儿大,你看他虎背熊腰,站在队伍里比谁都高;二是力气大,装起炮弹来,一个顶两个。
这一段话中,前一句表示结果,后一句说明原因。当然,有的话中也可以先说原因,再说结果。
4.总分关系。
一段话中,首句对全段内容进行概括,是总说;后面几句围绕首句进行分述。如: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这一段话中,第一句话是总说,第二、三句话分别从桥的长和宽及拱桥大桥洞的跨度等方面说明赵州桥的雄伟。
135.怎样正确使用叹词
你知道什么是叹词吗?叹词又叫感叹词,是一种特殊的虚词,表示感叹或者呼唤、应答的声音,常见的有“啊、嗯、哎、哎哟、喂”等等。叹词不跟别的词发生组合关系,总是单独用在句子的前边或者当中。有时候单独一个叹词就可以成为一个句子。有时候,叹词还可以借用做句子的一个成分,相当于动词或形容词。如“突然,他‘哎呀’了一声。”不过,这种情况很少,可算是叹词的一种活用。
不同的叹词表示不同的感情或情绪,正确使用可以增强句子的感情色彩。小学语文课本中,叹词的使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喜悦。
如:“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一个“嗬”字,充分表现了作者见到第一场大雪时的无比喜悦的心情。
2.表示痛苦。
如:“忽然他张开双臂,‘哎哟’尖叫一声,晕倒在乱草堆里了。”一声“哎哟”,十分传神地显示了海娃受伤后的痛苦表情。
3.表示愤怒。
如:“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个耳朵向两边拉。”一个“啊”字,十分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鬼子毒打雨来的无比愤怒。
4.表示惊讶。
如:“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这一声“啊”反映出小梁发现了老班长的秘密后的无比惊讶的心情。
5.表示呼唤。
如:“‘喂,你来!’军官叫那孩子。”这里的“喂”是德国军官对小孩的呼喊,充分勾画出德国占领军的蛮横。
6.表示应答。
如:“‘嗯,’她老老实实地回答,‘我是公社气象站的气象员。’”这里的“嗯”字是姑娘对人们疑问的应答,不但点明了身份,也解开了人们的心头之谜。
136.归纳中心思想有哪几种方法
文章是写给人看的,叙述一件事情也好,说明一个道理也好,总要达到一定的目的,表示提倡什么,或者反对什么。这个贯穿全文的观点、意图,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记叙文中,作者的看法、主张和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教育作用,都体现在作者对人物事件的具体描述之中。因此,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包括两个部分:前一部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后一部分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是想揭露还是赞扬什么?其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1.综合段意,归纳中心思想。
将主要段落的大意综合起来,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2.分析文章的题目,把握中心思想。
阅读文章时,首先要弄清题意,才能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弄清题意,先要找出题目的中心词,再抓住关键词,分析限制词。如《一次科技活动》,中心词是“活动”,关键词是“科技”,限制词是“一次”。然后,再分析文章记叙的内容,就能比较准确地概括出中心思想。
3.从文章的议论、抒情中提炼中心思想。
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部分,往往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和认识,点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摘录其中的重点句进行归纳。
4.抓住中心句,领会中心思想。
记叙文的中心句,往往有点明中心的作用。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最后一句:“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就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