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精选成语故事(上)
6969900000033

第33章 真情的故事(6)

〖曲高和寡〗

【释义】比喻知音难得。

【出处】南朝·梁·萧统《宋玉·答楚王问》。

宋玉是战国时楚国著名的文学家,在楚襄王手下做事。有一次,楚襄王问他:

“先生最近有行为失检的地方吗?怎么现在外面有人对你的意见大得很呢?

宋玉若无其事地回答说:

“嗯,是的,有这回事。请大王宽恕我,请听我讲个故事。

最近,有位客人来到我们郢都(在今湖北江陵西北)唱歌。他开始唱的,是非常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接着,他唱起了还算通俗的《阳河》和《薤露》,城里跟他唱的要比开始的少多了,但还有好几百人。后来他唱格调比较高雅的《阳春》和《白雪》,城里跟他唱的只有几十个人了。最后,他唱出格调高雅的商音、羽音,又杂以流利的徵音(商、羽、徵各为我国古时五音之一),城里跟着唱的人更少,只有几个人了。”

说到这里,宋玉对楚王说:

“由此可见,唱的曲子格调越是高雅,能跟着唱的也就越少。”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宋玉又用动物的活动来打比方:

“凤凰能在九霄云外展翅翱翔,在篱笆间跳跃的小鸟又怎能和它相比呢?鲲鱼早上从昆仓山出发,晚上在大泽过夜,在浅水里游的小鱼怎能与它一起测量江海的深广?不但鸟中有凤凰,鱼中有鲲鱼,人中也有像它们一样的人物。出类拔萃的人自然有他与众不同的地方。一般人又怎能理解我的所作所为呢?”

楚王听宋玉这么一说,顿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宽恕了宋玉。

〖有恃无恐〗

【释义】因有所依靠而无所顾忌、无所畏惧。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齐国国君齐桓公死后,他的儿子齐孝公即位。

鲁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夏天,鲁国遭到了严重的灾荒,齐孝公乘人之危,亲率大军,气势汹汹地向东进发,去讨伐鲁国。鲁僖公得到消息,知道鲁军无法和齐军对抗,便派大夫展喜带着牛羊、酒食去犒劳齐军。

这时,齐孝公的军队还没有进入鲁国国境,展喜日夜兼程,在齐鲁边界上遇到了齐孝公。展喜对齐孝公说:“我们鲁国的君王听说大王亲自来到我国,特地派我前来慰劳贵军。”

“鲁国难道不怕齐国吗?”齐孝公傲慢地说。

展喜是个见多识广的人,他不卑不亢地回答说:

“那些没有见识的人可能有些害怕,但我们鲁国的国君和大臣们却一点也不害怕。”

齐孝公听了,轻蔑地说:“你们鲁国国库空虚,老百姓家中缺粮;地里别说庄稼,就是连青草也看不到,你们凭什么不感到害怕呢?”

展喜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说:“我们依仗的是周成王的遗命。当初,我们鲁国的祖先周公和齐国的祖先姜太公,忠心耿耿、同心协力地辅助成王,废寝忘食地治理国事,终于使天下大治。成王对他俩十分感激,让他俩立下盟誓,告诉后代的子子孙孙,要世代友好,不互相侵害。既然祖先是这样友好,大王您怎么会贸然废弃祖先的盟约,进攻我们鲁国呢?我们正是依仗着这一点,才不害怕。”

齐孝公被展喜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心了,便不再攻打鲁国了。

〖此可忍,孰不可忍〗

【释义】指这事(人)能容忍,那么还有什么不能容忍的呢!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解系传》。

解系是晋朝时济南人,他任过许多职如中书黄门侍郎、散骑常侍、豫州刺史、雍州刺史等。

一年,适逢氏羌叛乱,朝廷命令解系与征西将军赵王司马伦一起前去征讨。赵王司马伦当时特别信任一个名叫孙秀的奸邪小人。此人在军中横行霸道,寻找各种机会打击解系,朝廷为了防止内部摩擦,调回了赵王司马伦。

解系深知孙秀是个祸害,上表皇帝,主张杀掉孙秀,可是没有获准。后来,赵王司马伦和孙秀乘机在皇上面前说了解系不少坏话,皇帝听信谗言,不辨忠奸,把解系削职为民。

但是,这还没有解除司马伦与孙秀对他的仇恨。认为这还远远不够,必须置解系一死,他们苦心积虑,寻找各种机会。终于借张华、裴之的事把解系关入大牢,但是,梁王司马彤,想方设法救他们出狱。

赵王司马伦听说后,恶狠狠地说:“我在水中见蟹,尚且厌恶它,何况这兄弟二人是那样地看不起我,如果这两个人可以容忍,还有谁不能容忍(此可忍,孰不可忍)!”

梁王力争,未能奏效。解系被投入井中淹死,妻子、儿女也都被杀害。

〖汗流浃背〗

【释义】浃:湿透。本义为流出的汗湿透了脊背。形容极度惶恐或惊惧的样子,也泛指满身大汗。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伏皇后纪》。

东汉末年,汉献帝受曹操挟持,被迫迁都许昌,此时曹操的势力在宫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曹操是个专权的人,看着全国各地分藩割据,曹操无论如何不能容忍,他一心“挟天子以令诸侯”。当然,这首先要牢牢控制皇帝,所以他不仅让献帝迁都,还把自己的许多心腹安插到宫中。

要巩固壮大自己的势力,就要排挤打击异己。议郎(官名)赵颜李因为和献帝议论时政,被曹操嫉恨并杀害了。当时朝中许多忠臣良将都为此丢了官,送了命。曹操一时权倾朝野。

有一次,他佩着剑就进宫了,按当时的礼仪这是对皇帝极大的冒犯,是要被杀头的。

献帝实在忍无可忍了,他气恼地说:“曹操,你如果不想辅佐我,就干脆把我废除了吧!”

曹操是个明白人,一听脸都白了,立即意识到自己错误所在,只想着能立即逃出宫去。到出宫时,他才觉得自己已经“汗流浃背”。从此,曹操再也不敢佩剑上朝了。

〖百无聊赖〗

【释义】聊赖:指凭惜、依托。形容生活或感情无所依托,孤寂无聊,感觉什么都没有意思。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公孙瓒传》。

东汉末年,军阀公孙瓒原先盘踞在蓟州。

蓟州流传一首童谣:燕南睡,赵北际,有此中可避世。

北方的鲜卑、乌丸,南方的袁术、袁绍,不断侵扰蓟州,盘踞于此的军阀公孙瓒特地为此找来术士,询问童谣的含义。

术士说:“古燕国的南疆,赵国的北边,有时归入燕国版图,有时归入赵国版图,那块土地就是易州,该州城建在山坡上,后枕大山,发生战事,来者只能仰攻,是固守的好去处。”

公孙瓒一听有利于固守,当下就决定把都城从蓟州迁到此处。

公孙瓒在易州城外挖了十道壕堑,每道壕堑后都筑一道城墙,中建一座十余丈高的城堡,藏有米粮300万斛,称为易京,自己就驻守其间。他踌躇满志地说:“兵书上说的,攻打拥有百座堞楼的城池是自讨苦吃,现在易京有堞楼千座,哪个能奈我何?”

公孙瓒哪里知道这一切都是中了袁绍的计谋,是为了把公孙瓒,引进孤城困守,才散布童谣引公孙瓒上勾。

袁绍大军围困易京,公孙瓒据险而守,虽然一时不怕敌兵攻城,但是老呆在城里,士兵无斗志,米粮日渐减少,日子也不好过。另外,袁绍的军队日日夜夜在城外挖掘地道,通向城内,准备上下夹攻。

公孙瓒憋不住了,先派遣儿子突围外出讨救兵,然后率领士卒,打算出城跟袁绍决战。可是援兵总是不来。公孙瓒写信让人快速送到儿子手里,信上说:“袁绍的军队,像神又像鬼,鼓声角声在地道下响起,云梯檑石在我军头上飞舞,困守孤城,无所聊赖。你急率轻骑前来救援,来时在北方山头燃起烽火,为父得讯后,开门击贼,出其不备,打垮袁军。”

不幸的是,这封信落到袁绍手里,袁绍将计就计,按照信中所说的那样点起了烽火,公孙瓒果然上当,中了埋伏,败兵回城,却又发现城又被袁军从地道入而占领,前后无路,公孙瓒只得自杀。

“无所聊赖”后来辗转沿用,又作“百无聊赖”。

〖百感交集〗

【释义】形容各种感想交织在一起,感慨万分。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卫玠,字叔宝,河东安邑人,晋怀帝时在朝中任职。晋怀帝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匈奴军队两次长驱直入,一直打到西晋都城洛阳,但都被西晋军队击退。面对动荡不安的时局,卫玠决心把家迁往南方。

他的哥哥卫璪在朝廷担任官职,母亲不忍心和卫璪分离,卫玠劝她要以家庭大计为重,终于说服母亲同意南迁。永嘉四年,卫玠告别哥哥,离开洛阳,带着母亲和妻子举家南迁。

卫玠一向体弱多病,一路上长途跋涉,餐风饮露,经受了千辛万苦。在将要渡长江的时候,他的神情容貌都显得憔悴不堪。他对左右的人说:“见到这白茫茫的江水,心里不由得百感交集。只要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又有谁能排遣这万千的思绪和感慨呢?”

卫玠把家迁到南方后,也没有避过战乱。两年后,他不幸因病死去,死时才27岁。

〖老牛舐犊〗

【释义】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的深厚情感。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

杨修,东汉末年人,曾是曹操的主簿。他才思十分敏捷,聪明过人,经常能猜中曹操的心思。曹操生性多疑,对于杨修的才能,他心中早就存有疑忌,怕以后对自己不利,就想找借口除掉他。

有一次,曹操出兵汉中,准备进攻刘备。后来发现时机并不成熟,就想退兵,但又怕面子上不好看。正在犹豫的时候,厨师送进来一只鸡,他一边吃鸡,一边想主意。这时,一个部将来问曹操晚上用什么口令,曹操正在吃鸡肋,于是顺口就说:“鸡肋。”

口令传下来以后,杨修就让部下作好退兵的准备。别人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杨修说:“我从口令猜的。鸡肋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东西,主公把汉中比作鸡肋,肯定是觉得留在汉中也没有什么意思,所以我认为会撤兵。”

后来,曹操果然下令退兵。曹操知道杨修又一次猜中了自己的心思,终于下了决心,以扰乱军心的罪名把他杀了。

杨修的父亲杨彪得知杨修被曹操杀了,心中十分悲痛。有一次,曹操见到杨彪,问他为什么最近瘦得厉害,杨彪回答说:“汉武帝的近臣金日蚩为免后患,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品行不端的儿子,我很惭愧自己没有金日蚩那样的先见之明,但我终究还是怀有母牛舔小牛那样的亲子之情,所以才瘦得这么厉害。”

曹操听了杨彪的话,心中也产生了一丝愧疚。

〖自惭形秽〗

【释义】惭:惭愧之意,形秽:指形态丑陋,因为长相丑陋而觉得比不上别人。比喻自愧不如别人。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玠传》。

晋朝时候,有个骠骑将军名叫王济,相貌英俊,风度翩翩。虽然是个提刀弄枪的将军,但平时读书论经,才学很好,在城里也颇有名声。

跟王济一起齐名的还有王澄、王玄两人。这三王漂亮的外貌和不错的学识,常常是全城议论的中心。

有一年,王济的外甥卫玠母子前来投靠王济。王济一见卫玠如此眉清目秀,简直惊呆了。他对卫母说:

“人家都说我相貌漂亮过人,现在与外甥一比,就像把石块与明珠宝玉放在一起,我真是太难看了。”

过了几天,王济带着卫玠,骑着马去拜见亲朋好友。走到街上,看见卫玠的人都以为他是白玉雕成的,大家都争着围观,你挤我拥,轰动了全城。

好不容易到了亲戚家,亲友们都对卫玠的相貌赞叹不已,问卫玠平时读些什么书?卫玠说他在研究玄理。亲友要请他谈谈研究玄理的体会。卫母听了连忙劝阻说:

“玄理很深奥,恐怕不是一时能讲清楚的,小儿体质较差,以后有机会再讲吧!”

可是亲友们都想了解一下卫玠外貌漂亮,学问是否出众,便坚持要他讲解。卫玠见推辞不了,便讲了起来。讲的时间不长,听的人却没有一个不称赞他讲得精深透彻的。王济、王玄和王澄也惊服得说不出话来。人们嬉笑着说:

“看来,你们三王还抵不上卫家的一个儿郎啊!”

王济说:

“是啊,和我这外甥一起走,就像有明珠在我身旁,熠熠发光。”

卫玠后来迁居建邺,不幸劳累成疾,因病去世。

〖芒刺在背〗

【释义】比喻心中惶恐,坐立不安。

【出处】汉·班固《汉书·霍光传》。

霍光是西汉的三朝元老,他先后辅佐过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权势很大。

汉宣帝是汉武帝的曾孙,他的祖父是武帝的太子,叫刘据。因为武帝听信了别人的谗言,认为太子想造反,就把刘据全家都杀了。当时汉宣帝只有几个月大,被关在监狱里,后来被营救出去,寄养在乡下外祖母的家里,他长大以后,被霍光立为皇帝。

汉宣帝心里非常明白,霍光的权势很大,而自己刚当上皇帝,没有自己的心腹,更没有什么势力,自己的生死存亡完全取决于霍光,因此很怕他。

宣帝刚刚即位,要去拜谒祖庙。那天,他乘坐在马车里,霍光在旁边陪着。宣帝见了霍光,心里害怕得要命,手脚都发抖,总感觉好像有芒刺在背上那样,浑身不自在。他坐在那里,眼睛不敢乱看,手脚不敢乱动,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后来,霍光另外有事情,由张安世代替霍光陪侍宣帝,宣帝才感到轻松一点,没有那么紧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