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精选成语故事(上)
6969900000039

第39章 真情的故事(12)

〖惘然若失〗

【释义】惘然:神情恍惚,像丢了魂似的。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宪传》。

黄宪是东汉时有名的学者,才貌双全,能言善辩。在他14岁时,一次遇到了名士荀淑,交谈几句,荀淑就发现他才学惊人,分手时竟连连称他为“老师!”

次日,荀淑去拜访本郡的功曹袁阆,一见面他就问:“贵郡有个颜子,您知道吗?”

袁阆回答说:“怎么不知道,他是黄宪,还未成年呢。”

原来,颜子即颜渊,是孔子三千弟子中最有学问的一个,年纪也很轻,所以后来常把学问超群的年轻人比作颜子。袁阆一听就知道颜子是指黄宪,因为黄宪的才学是郡里一致公认的。

与黄宪住在同一个闾里中的戴良,也有出众的才学,只是他傲气十足,目空一切,自称像孔子和大禹一样天下第一,谁也比不上他,但是他见了黄宪,就马上变了一副模样,露出正而八经的面容,回家后还怅惘失意,好像丢掉了什么东西似的。

一次,戴良回到家,不高兴的神色自然流露了出来。母亲不知儿子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忙问其原因;戴良如实道来:“我未见黄宪时,认为比他强;可一见到他,就知道比他差,真让人惘然若失。”

〖捧腹大笑〗

【释义】笑痛肚子,不得不捧住腹部。形容大笑的样子。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

西汉时,司马季之在长安城里以占卜为生,名气很大,没有人不知道的。

有一天,中大夫宋忠和博士贾谊来到东市,见司马季之正坐在那里同弟子们谈论着日月运行和阴阳吉凶。

宋忠和贾谊被司马季之的谈论吸引住了,觉得他的话很新鲜,很有道理,就问他说:“你这样有才能,为什么做这种卑贱的事?”

司马季之捧腹大笑说:“我看你们像是有知识、懂得道理的人,说出话来怎么这样粗野?请问,你们所认为的高贵是什么?”

宋忠和贾谊说:“做官就是高贵,有本事的人哪个不想做官?你是个人才,却以胡言乱语骗取别人的钱财,所以我们说你卑贱低下,我们真为你感到可耻啊!”

司马季之说:“你们以为做官都高贵,可如今这些做官的又是些什么人?他们互相勾结,互相利用,贪图私利,欺上瞒下,尔虞我诈,吃喝玩乐,压榨人民,弄得天下百姓怨声载道,饿鸿遍野,他们的所作所为,跟杀人不用刀和做强盗有什么区别?你们怎么能说他们是高贵的、贤德的人呢?”

宋忠和贾谊听后,认为司马季之说得对,不再说什么了。

〖掉臂不顾〗

【释义】掉:甩。形容毫无眷顾之意。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

齐闵王听信谗言,罢免了孟尝君,孟尝君的3000名食客都纷纷离去。

后来,齐闵王又良心发现,认识到自己错了,便又重新恢复了他官爵。一个叫冯罐的食客去迎接孟尝君。孟尝君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一直爱好宾客,对待他们不敢有一点差错,但宾客看到我被罢免,都背弃我走开了,没有怜念我的。如今我恢复了职位,宾客还有什么脸面再见我呢?如果有再来见我的,一定要对着他的面吐他一口唾沫,狠狠地侮辱他一顿。”

冯罐驻马停车,郑重地向孟尝君跪拜行礼。

孟尝君慌忙下车把他扶起来,说:“先生是代替宾客道歉吗?”

冯罐说:“不是代替宾客道歉,而是因为您的话说错了。事物发展有它的必然归宿,人情世态有它的本来面目,您懂得这个道理吗?”

孟尝君说:“我不懂得您的意思。”

冯罐看孟尝君十分诚恳,便接着说:“有生命的东西一定有死亡,这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归宿;富贵者有很多门客,贫贱者很少有朋友,这就是人情世态的本来面目。您难道没有看见那些赶集市的人吗?早晨,人们偏斜着肩膀争夺入口挤进去;太阳落山之后,经过集市的人们,甩着胳膊走过去,看也不看一眼(掉臂不顾)。他们并非是喜爱早晨厌恶傍晚,而是在那里已经没有他们所希望得到的东西。过去您失去职位,宾客都离开,不可以因此埋怨他们,那样只会徒然断绝了宾客的来路。希望今天您照过去那样对待宾客。”

孟尝君听了冯罐的这段含有自然哲理的话后,立即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当即拜冯罐为师,再三表示要向他学习。

〖望洋兴叹〗

【释义】面对大海、大洋叹息。比喻面对伟大的事物感到自己渺小,或面对复杂的事情无可奈何。

【出处】战国·庄周《庄子·秋水》。

河伯,又名冯夷,是传说中黄河里的河神。

他一直都生活在黄河里,没有去过大海,所以,他总是以为黄河就是天下最大的河流,没有哪个地方的水有黄河里的水那么多。

秋天到了,水流暴涨,无数条小河的水都往黄河里汇集。黄河里的水一直上涨,浩浩荡荡,水面也宽了许多,两岸的景物都模糊了,甚至连对岸放牧的牛马也无法分辨。

于是,河伯得意洋洋,欣然自喜。他以为天下的水都流到自己这儿来了,自己是天下最了不起的人。于是,他趾高气扬地沿着水流的方向前进,来到了渤海。他抬头向东看去,只见浩翰的大海一望无际,一直到天边也不见尽头。河伯一下子愣住了,这大海可比他的黄河不知要大多少倍!

见此情景,他平时的得意神情消失得一干二净。他远望着渤海的海神,叹息着说:“俗语说:‘听到过上百种道理,就自以为懂得很多,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而且我曾经听人说过,孔子的见识和伯夷的节义都没有什么了不起,开始我还不相信,今天我看到了大海的宽阔无边,我才相信他们的话是有道理的。要是我今天不到您这儿来,亲眼见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那真是太危险啦!我肯定要长久地被那些有见识的人耻笑了!”

河神说:“不能跟生活在井底的青蛙谈论大海,也不能跟只生活在夏天的虫子谈论冰雪,因为它们受生活环境的限制,不可能明白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的道理。我容纳百川,比起江河来不知要大多少,但我不敢自大,因为我知道,我在天地之间,就好像草原上的一棵小草,泰山上的一颗石子,十分渺小的。”

〖欲盖弥彰〗

【释义】弥:更加;彰:明显。企图掩盖事实真象,结果反而更加暴露得清楚了。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春秋时齐国的大夫崔杼掌管着齐国的军政大权。

棠公是齐国棠邑的大夫。棠公死后崔杼去吊唁。棠公的妻子棠姜是个绝色美人,崔杼一见到她,就给迷住了。便不顾众人的劝阻,娶了棠姜。

齐国国君庄公,也是个好色之徒。明知崔杼娶了棠姜,却与棠姜私通。事情让崔杼知道了,崔杼非常气愤,便有意谎称自己有病,呆在家里不去上朝。

不久,庄公借探视崔杼的机会,来会棠姜。于是崔杼就设计把庄公杀了。

庄公死后,崔杼立景公为齐国国君,自己做了丞相。

齐国负责撰写国史的官员是个正直的人,崔抒多次暗示,要他把这事搪塞过去,他却仍以一个历史学家的梗直,如实记述,说:“崔杼杀了他的君主。”

杀死自己国家的君主,是大逆不道,为众人所憎恶,崔杼无法容忍他这样记载自己,于是就把那个史官给杀了。

继往的史官本性不改,仍秉笔直书。崔杼想,既然杀一个还不足以堵住你们的嘴,我又何妨再杀一个,看你们怕不怕。崔杼就又把史官杀了。

接着他又杀了第三任史官。

到了第四任史官,仍坚持原则,不为所动。老杀人总不是个事呀,没办法,崔杼只好放弃了自己的努力。

后代人一直把崔杼的这段丑闻说成是“欲盖弥彰”。

〖眼中之钉〗

【释义】比喻某人心里极为憎恶的人。就像眼中有钉一样,非得拔去不可。

【出处】宋·欧阳修《五代史记·赵在礼传》。

赵在礼在后唐庄宗时任指挥使职务,率兵镇守瓦桥关,后调防驻守贝州。

一天,军士皇甫晖作乱,赵在礼得到消息,匆忙间越墙逃走,被皇甫晖拽住脚从墙上拖下来。

大堂上,皇甫晖把钢刀架在赵在礼的脖子上,说:“赵在礼,如果你答应跟我们造反,就做我们的领头人;如果你不答应,那么你就死到临头。”赵在礼吓得浑身发抖,连连答应。于是,赵在礼带兵对抗朝廷。

庄宗派明宗前去讨伐赵在礼,不料明宗与赵在礼一心,入城后与赵迅速会合,然后掉转武器,共同对付庄宗,不久,就推翻了庄宗。

明宗即位后,拜赵在礼为义成军节度使。

赵在礼曾经管辖过横海、泰宁等许多地方。他利用职权,欺压民众,极尽搜刮民脂民膏之能事,积累金银巨万。他在宋州时,百姓深受其害。后来,赵在礼奉命攻打契丹,离开当地,宋州百姓闻讯无不拍手称快,说:“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赵在礼进攻契丹无功而返,得知宋州百姓之说,怀恨在心,竟下令宋州百姓每人交一子钱的“拔钉费”,违者处死。

〖聊复尔耳〗

“聊复尔耳”意指姑且如此罢了。也作“聊复尔尔”。

此典出自《晋书·阮咸传》:“咸以竿挂大布犊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阮咸,字仲容,西晋陈留尉氏人。父亲阮熙是武都太守。阮咸性情狂放,与叔父阮籍都是“竹林七贤”之一,经常在竹林中游乐集会,当时维护礼法的人都嘲讽他们的所作所为。阮咸与阮籍居住在道南,而其他阮姓人居住在道北。道北阮姓人富有,而道南阮姓人贫穷。当时的习俗是,每逢农历七月七日,家家户户都要曝晒衣服。那一天,道北阮姓人大晒其衣服,都挂出绮罗锦绣,鲜艳夺目。阮咸却用竹竿挑起一条粗布围裙,在院子里迎风招展。有人对他的这种做法觉得很奇怪,阮咸回答说:“我无法超脱世俗,姑且如此罢了。”

〖喜形于色〗

【释义】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高兴的心情表现在脸上。

【出处】北朝·北齐·魏收《魏书·高允传》。

南北朝时的高允是北魏国的重臣。他病重时高祖和文明太后派御医李修去探望他。高允强打精神,故意若无其事地下床谢恩,而且对李修说:“别看我年纪是有些大了,可身体强壮敏捷不减当年。请皇上放心,我还能为国家继续效劳。”李修回到宫内,向皇上复命探视的结果。他悄悄地对皇上说:“高允表面上看没什么病,但身体内有异常情况,恐怕是不久于人世了。”皇上让李修保密,派使臣赐给高允许多御用的珍奇宝贝、美味佳肴,以至酒米油盐醋等应有尽有,大约有l00多样,都是些上好的货色。皇上还经常派人到高允家去慰问,嘱咐高允好好照顾自己。高允喜形于色,对别人说:“上天对我恩重如山,照顾得真是无微不至,让我很好地安度晚年。”

这样过了许多天,高允在一个深夜去世。就在全家人为高允操办丧事的时候,皇上下诏赏给了l000绢、2000匹布、500斤棉、50匹锦、l00匹朵采、l000斗的谷子,用来帮助高允的家属操办丧事之用。如此的机遇,魏国从来没有的。在下葬那天,皇上又赐高允侍中同空冀州剌史、将官等官职。并给他“文”的谥号,使他得到极高的赏赐和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