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
6976100000003

第3章 古代家族何以传承(1)

自西周以来,中国社会确立起自己的生产与文化特点:从生产形态来说,是农业文明;农业造成定居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以家族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家族成为中华民族的根。这同地中海起源的西方文明颇不相同。

定居的生活形态,人们朝夕相处,如何凝聚成一体,就需要确立秩序,讲究相互关爱与谦让。中国文化便是从这里出发,形成了一整套的人伦礼仪。这些文化传统对于家族的存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历史上看,创业一代的家族其后能够长期延续的少之又少。让我们从几个家族的兴衰荣枯来探讨其中的道理。

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

——[清]张之洞《劝学篇·序》

世界古代文明最主要源于两种生产方式:农耕与游牧,二者迥然各异,形成的文化习俗也大不相同。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农耕文明的国度,几千年来让我们魂牵梦绕的是家,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成功失败,我们都依偎着家,时时都想着家,死了也要千里归葬,叶落归根。所以,家及其文化,对于中国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家是我们的根,家是我们的精神故乡,家把我们的民族,把我们每一个人紧紧地凝聚起来,这个特点在其他国家是不容易见到的。

我们来看看西方文明,它的起源和中国不同。西方文明的起源地主要在地中海地区,那里土地比较贫瘠,物产也不丰富。当地人带着微薄的物产走向四面八方去销售,自古有比较发达的行商传统。他们乘船出海,有的捕鱼,有的做生意,整个地区人的流动性很大。因为流动性大,人与人见面的时候就必须把很多事情当时讲清楚,要把利益关系切割得泾渭分明。他们不会等到明天、后天才来谈,因为眼下一别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相会。

中国则不同,是一个农业民族国家,人们在春天播撒了种子,就守着这块土地,守着这份庄稼,浇水灌溉,除虫拔草,一直等到秋天来临,才能收获果实。整整一年,人们相聚在一起,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天天聚在一起的人群,第一,不需要把所有的事情赶在当天划分清楚;第二,很多事情也没有办法划分清楚。因此,农业民族形成了处理事情的方式,大家要讲互让互爱,由此构成中国的礼制的起源。礼的起源和古代不同民族、不同国情所产生的不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农业民族定居的角度,再来看中国人居住的房子。从西周以来,中国文明是从西北的黄土高原的关陇地区,逐渐往东扩展。在黄土高原上,冬天来自西北的凛冽北风,让人们居住的时候把墙筑高,抵挡寒风,这就形成了该地区的一种建筑样式:四面八方围得紧紧的房子,像一座围屋,对外基本不开窗,也尽量不开门;对内则开窗开门,在这个内部的圈子里形成自己的聚居形态。这造成了中国文化另一个特点,对外封闭,对内开放。

这种建筑样式后来发展为四合院。四合院两侧的厢房一间住着一家人,比较拥挤。天一亮,孩子就想冲到外面,外面则是天井,好几家的人同一个姓,有着相同的血脉。这么多的亲人聚在一起,既有亲情,也有利益冲突。当利益冲突的时候,怎么办呢?那就要协调,就要讲仁,讲互爱。这就形成了家庭内部的协调机制,把这个协调机制慢慢地抽象出来,就成为维持宗族的基本规矩,而后逐渐形成家训。所以,家训的很多内容是教孩子为人处世的规矩,学习与人相处的智慧。

孩子,小时候是不懂得什么规矩的。如果到幼儿园的低年级去观察他们,我们会觉得他们非常可爱,见到喜欢的东西上去就抢,被抢的孩子不让,回来争夺,两个人打了起来,被抢的孩子哭了,抢到东西的笑了,这就是小孩子情感的自然流露和处世规则。对于这样的小孩子,大人需要去引导他们,要跟小孩子讲,你喜欢的东西,要问对方的意见,不能动手就抢,两个人要好好商量。玩具的数量不够时,他先玩,你后玩,大家互让。小孩子慢慢就懂得规矩了,懂得互相尊重,互相礼让。等到懂规矩以后,有礼貌的小孩子就会得到大家的喜爱。一个小孩子长大之后,如果还不懂得谦让,那是谁的过错呢?古代家训讲,“子不教,父之过”。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我们从孩子的身上可以看到父母的教养,以及懂不懂得教育子女。

家训的智慧是从以往众多的经验教训中逐渐积淀而形成的。规矩要教,每个孩子需要有一个后天的培育。这不仅只是读书,实际上,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从他睁开眼睛开始,他就在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就在模仿,父母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做父母的一定要懂得怎样去引导孩子。

【孔子教子:学习做人】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论语·季氏》

陈亢问孔鲤:“您在老师那里听到什么特别的教诲吗?”孔鲤说:“没有。有一次父亲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前走过,他问道:‘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恰当地说话。’我回去就学《诗》。他日,父亲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前走过,他问道:‘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只有这两件事情。”陈亢回去后高兴地说:“我问一件事,却了解了三件事:知道了学《诗》和《礼》的意义;还知道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中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叫作孔子,我们来看看孔子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孔子有三千弟子,这些学生都很努力,勤奋学习。有一位叫陈亢的学生,他想老师会不会特别喜欢哪位同学,多教他一些知识呢?最可能被多教的首先是孔子的儿子吧?于是陈亢就跑去问孔子的儿子伯鱼,说老师跟你讲了些什么特别的东西吗?伯鱼说,没有啊。他想想说,有一天,孔子立在堂上,我匆匆地从庭前经过,他叫住我问道,你学过《诗》了吗?我回答说没学过。他说没学《诗》,你怎么会讲话呢?我听了以后赶快回去学《诗》。又有一次,孔子立在堂上,我从庭前经过,他又叫住我问道,你学过《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孔子说没学过《礼》,你怎么立身处世呢?我听后便回去学习《礼》。

伯鱼讲了这段经历,陈亢很高兴,他懂得了三点:

第一点,教育首先是教我们如何做人,而不仅仅是灌输一些知识。孔子要学生学习《诗》,诗由心生,让大家体会到人最真诚的感情。诗用优美的文字写出来,我们的文辞才不会粗鄙,不会一出口就粗言恶语。我们要学习《礼》,人与人在一起,要互相礼让。不懂得礼,什么都争都抢,怎么为人处世呢?所以学习并不是要背诵多少诗篇,能写优美文辞,而是教我们怎么做人。孔子教育儿子,就是从做人学起。家训就是教孩子从小学习如何做人。

第二点,陈亢这个人很聪明,他通过孔子教子这件事情,马上明白了学习不是停留在眼睛看、耳朵听,不是停留在背诵,还要自己去贯彻,身体力行。只有去贯彻实行,知识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更深的一点,也就是第三点,很多人可能没有看清楚,那就是教育一定要公正、公平。孔子教育为什么成功呢?他无私无偏,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所以,他没有多教自己的儿子,反而跟儿子拉开一点距离,与其他同学没有差异。

陈亢问了一件事,得到三重启发。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位很好的老师,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家庭教育重点要落在培养孩子学会做人上。如果家教不对头,培养出的孩子是完全不同的。孔子的儿子应该说很幸运,有一位深通教育真髓的父亲,善于诱导他茁壮地成长。

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社会,许许多多的农民并没有文化,是不是因此就培养不出好的孩子呢?显然不是。我们看到,这些不识字的农民培养出一代又一代非常杰出的孩子。为什么呢?看看他们怎么教诲孩子便能明白。中国农民教育孩子,虽然讲不出一套套大道理,但是,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孩子,咱要厚道,要老实。”这就是中国农村最常见的家教,在这种家教下很多人健康成长起来了。

【平民家族的兴起:由武入文】

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

——[汉]刘邦遗嘱,收于《全汉文》

我遭遇乱世,当时秦朝禁学,我窃窃自喜,以为读书无用。自从我登基以后,才不时翻阅图书,这才明白作者著书的寓意,回想以前的所作所为,犯的错误太多了。

中国古代有个人物叫作刘邦,大名鼎鼎,是西汉王朝的创建者。可是,在历史上很多人骂刘邦,说他是一个乡村的无名之辈,这算是客气的;有些人直接骂他是个乡村流氓。刘邦从小不喜欢种田,也不去读书,学习文化跟他是一点边都沾不上。他不但不读书,而且还痛恨读书。他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有人说他的特长一是爱酒,二是好色。他并不认为鄙视文化、鄙视文人是自己的缺点。

秦朝末年发生了陈胜、吴广大起义,全国各个阶层的人揭竿而起,要用武力推翻秦朝,刘邦随着这一股潮流也起兵造反。在他看来,要武装推翻秦朝,完全依靠实力,根本不靠讲道理,文人还有什么用呢?因此,刘邦更加看不起文人。

这种情况在当时相当普遍,起兵造反的各路豪杰,无论是陈胜、吴广,还是后来和刘邦争夺天下的项羽,几乎都有这个特点——反文化。当时的社会弥漫着一种反文化的气氛。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秦始皇首开了焚书坑儒的恶端。

秦始皇在中国首先建立起一个专制独裁的大帝国,对他这个独裁者来说,最希望的是愚民。老百姓只掌握一些实用的、工具性的知识,会种田、会办事就好了,那些人文的、思想的东西都不要。后来,他干脆把有关种树、农耕以外的书统统都给烧了,把很多有文化的士人杀了,杀了400多个。要知道当时文化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全国并没多少文人,一口气杀掉400多个,几乎就把社会上的文化精英铲除殆尽了。这就是所谓的焚书坑儒。

更严重的是,这一事件造成社会上出现了鄙视文化、贱视文人的思潮。以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作为分水岭,在此之前中国历史上的记载中很难找到有多少迫害和践踏文化的事例。可是,从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这样的事情在很多朝代反复出现。刘邦身上反文化的性格是在当时这种社会风潮下产生的。

然而,我们再来看揭竿而起推翻秦朝的这一批人,他们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他们的结局让人感到意外,这些彻底反文化的人,其本人乃至他的家族,几乎都不成功,有些人甚至下场相当悲惨。只有自己明白事理,转变过来,懂得尊重文化的人,才存续下来,做出一番事业。在这其中,刘邦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刘邦的转变成功了,使得天下许多人攀龙附凤都冒“刘”姓,哪怕是来自塞外的民族,例如匈奴等,他们进入中国之后,大多也冒“刘”姓,使得“刘”成为今天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大姓之一,甚至几度位居第一。中国人口最多的姓中,“刘”和“李”稳居前列,他们都是皇家姓,一个是汉高祖刘邦家族,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家族,这两个姓里面,冒姓的人数最多,有的来自汉族,有的来自边疆民族,可见这两个王朝深入人心,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一直成为冒姓者的首选。

有人说刘邦有天子命,行大运。其实,天命只是一种传说,自我的超越才是真正的原因。

那么,我们来看看刘邦的成长经历。

秦朝的暴政搞得天怒人怨,各个阶层纷纷起来反抗,风起云涌。刘邦看到这个形势,也拉起一支队伍,很快融入江南项梁领导的反秦武装中。他结识了一个战友,便是赫赫有名的项羽。他们两人肩并肩打了很多胜仗,开拓出江南的根据地。这两个兄弟身上有一个共同点:都讨厌文人,都反文化。他们凭着手上的实力打了不少胜仗,更加坚定了文化无用的想法。

后来,项梁失败了,江南义军领袖楚怀王决定分兵两路,推翻秦朝。义军主力部队由项羽率领,挺进河北,同秦军主力作战,救援赵国。刘邦则带着一支侧翼部队从河南迂回到关中,目的在于牵制并分散秦军主力。刘邦和项羽这两个战友就此分手。

刘邦得到一些人的帮助,比较顺利地挺进关中,夺取政权,推翻了秦朝。按照分兵时的约定,先入关者为王,刘邦就应该称帝。但问题是项羽在河北九战九捷,大破秦军主力,打出一支人数众多、战斗力极强的队伍。项羽怎么肯让侧翼部队的刘邦称帝,自己俯首称臣呢?于是,他率部挺进关中,要和刘邦决战。在悬殊的实力面前,刘邦不得不低下头来。他根本没有错,可是形势比人强,他只能向项羽认错赔罪,这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