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古文明中,中国古代文明完整系统地延续到今日,实属罕见。这是如何做到的呢?原因很多,其中一个方面便是我们的古文字系统与古代教育方法。汉字的最大特点是象形,是从朴素的图形发展演化而来,因此,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图、一件艺术品。汉字通过图形来表义,就必须讲出每一个字义的源流,立义的根据。因此,它又把世界观和价值观悄悄地注入汉字之中,学会了汉字就学到了艺术,领悟了思想,掌握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形成了群体的凝聚力,“四海之内皆兄弟”,此兄弟不源于血统,而本于文化认同,天经地义成为一家人。《三国演义》开篇就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们可曾注意到,“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的一定是使用汉字的地区,若非如此,分了便回不来。这是什么道理呢?汉字的力量,使得文化认同形成了民族认同与凝聚力。用拼音文字取代汉字,或者把汉字当作字母符号来教,几乎是在刨中国文化的根。
既然汉字来源于图像,那么汉字的教育一定很迷人,像讲故事一般,寓教于乐,融于血脉,令人终生难忘。家教所要传达的传统与价值观随之深植于心中。学汉字的人应该是一个艺术家,有家教的人应该成为有品格的思想家,这样的民族如果产生不了艺术家和思想家,做不到温文尔雅,那教育一定是出了大问题。
【看图识字:汉字的艺术魅力】
家训是家族的前人基于个人阅历和对历史上得失成败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为人处世的智慧,用于教导子孙后代立身处世,不去重蹈前人覆辙,走出一条人生坦途。那么,家训应该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喜闻乐见。可是,现实中仿佛不尽如此,尤其到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政治上独裁专制,社会越走越僵硬,文化越走越封闭,越落后便越自以为是,自吹自擂,家族内部关系也变得越来越森然可怖。在这种文化氛围之下,人与人之间逐渐失去了平等交流的亲切,养成居高临下的训人恶习,到处泛滥着官腔空话的训示。所以,一提到“训”字,就讨人嫌恶,至于家训也同样免不了孩子们抵触的情绪,本来循循善诱的引导,变成了冰冷严厉的训话,让孩子们感到害怕。“训”组成的词语也大多具有负面的色彩,比如训斥、训示、训令、训诫、训责等,都带有惩罚性、强制性,似乎连汉字也跟着变化,失去本来的面目。
令人生厌,交流便难以进行,教育也失去感染人的力量,到此地步,我们应不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在孩子的教育培养上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我一直认为,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如果不快乐就学不好,学习就失去了动力。所以,千万不要把学习变成一种折磨,而家训本来就是引导孩子在快乐中走向真诚、善良和美好,像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那么,教育应该如何展开呢?
中国古代的教育,从童蒙教育开始,就是令人愉悦的看图识字,这才是汉字教育的正确途径。我们先来说这个“训”字吧。
“训”这个字,左边是言字旁,右边是表示河流的“川”字。言的意思,也就是说服、劝说、诱导、讲道理、讲故事,应该是很快乐的事情。讲什么呢?讲大道理。讲出来的故事和道理,像长江之水,绵长不断,滚滚向前。古人说要“从善如流”,遇见好事,应该乐而从之;听说道理,应该起而行之。所以,“训”非但不会让人害怕,反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导人向善,奔向未来,奔向美好。
再来看看家教的“教”字,经过简化字省略以后,很多人把它理解为左边一个“孝”字,右边一个“文”字,这就不好解了。其实,“教”字的原形是“斅”,左边是“学”字的繁体字——“學”,右边是“攴”字。学就是要读书,要从实践中学习感悟。学的繁体字“學”,其构成上面是一个“臼”,是加工粮食的容器,衍生为学习的受体;臼的中间是一个“爻”,“爻”表示阴阳交相作用,衍生为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变化规律。学习什么呢?学习天地万物千变万化的道理。“攴”字是以手持杖,做敲击状。也就是说,学习要下功夫,需要督促,需要有老师。这也可以认为是学到的东西要去实行,听见一句好的格言,就要身体力行,亲自实践。既有外在的开导督促,也要有内在的自律实践。学会一个好东西,亲自把它做出来,这便是“教”。家里一个好传统,孩子将它继承下去,这就是“家教”。实践美好,便是美德。
我们说的道德,最主要的功能是用来律己,而不是学了道德,当作戒尺,自己不做,却要别人做,毫不律己,专门律人。道德变成整人的棍子,那就是罪恶。孔子讲“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早晨听说了大道理,怦然心动,起而行之,哪怕晚上为它去死都心甘情愿。家训中有很多故事,讲家庭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它们都围绕积善、积德这个中心,揭示行善发家的道理,激励子孙后代遵循实行,走正道,承担起兴旺家族的使命。用从善如流的“训”,代代实践为人处世之“教”。
讲了“训”和“教”这两个字,我们懂得了中国的家教,首先要从中国文化的源头去理解。我们使用的是汉字,而不是拉丁字母。汉字本身是一幅画,引申出来的意境是一首诗,使用汉字的民族应该是天然的艺术家、文学家,富有美感。不懂汉字就没法理解中国。所以,我们一定要教孩子识字。在欢快的学习中,受到熏染感化。
学习是一个从听闻到实践的过程。孔子《论语·学而》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经常问中学生、大学生,这句话教我们如何学习呢?有同学回答说,读了书就要经常去复习,时时温习就是学而时习之。那我就纳闷了,读了书为什么要经常复习呢?为了考试。不复习就忘记了;复习了,考试就能得高分。如果是这样,那么我又想问,考试快乐吗?同学说,考试好苦,一点都不快乐。那既然读书是为了考试得高分,很不快乐,怎么后面会说“不亦说乎”呢?这显然又是没有好好掌握汉字而造成的。
这里关键的是“习”字,原来的字形是“習”,上面是羽毛的“羽”,下面是白天的“白”。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天亮了,太阳出来了,鸟妈妈要带着新生的小鸟学习飞翔,这就是羽,展翅学飞。这曾经是我天天见到的情景。以前我家大门上边有小燕子做的燕窝,几个月就有一窝小燕子孵出来。天亮的时候,燕子妈妈会带领小燕子学飞,一遍又一遍,从低飞到高翔。动人的画面,让人明白了“习”的字义。“学而时习之”是说学习之后就要去实行,在实践中掌握它,这时自然会产生发自内心的高兴。
为什么不少学生答错了呢?这同汉语教育大有关系。现在的语文教材教授汉字,是从笔画少到笔画多的字来编排的,由简而繁,逐字记忆,仿佛遵循了学习的规律,其实违背了汉字的特点,这是大错特错的。如果按照笔画多寡来学汉字,一定学得很痛苦,因为这同学习英文字母没有本质区别。然而,汉字同英文全然不同,汉字是象形表义文字,英文则是拼音文字。汉字通过字义来理解语言,所以常常见到懂得意思却读音错误的情况,无须大惊小怪。英文则通过语音听懂意思,音错了,词便不同。两种截然不同的语文,学习的方法当然大相径庭。如果把汉字按照笔画多少排序学习,而不是辨图识字,那它便成为一种符号,同英文字母没有根本区别,我们的学生负担将比谁都重。英文总共就26个字母,记住了就能拼写出所有的词语,而汉语学习至少要掌握5000个汉字才能较好地表达思想。别人学26个字母,我们则要学习5000个汉字,两百多倍的负担,小小学童如何记忆清楚无误呢?所以,我们把汉字当字母教,孩子写错别字就必须原谅他。那不是孩子出错,而是我们汉语文教育的问题。
古人教授汉字,从来不按照笔画多少的顺序,也从来不把汉字当作符号,或者字母。汉字是从图到义的统一体。我们读一读童蒙教材《三字经》的开篇:“人之初,性本善。”“善”字就很难写。再比如《千字文》开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这里有多个难写的字出现,可见古人从不考虑汉字笔画多少的问题。
可是,古时候的孩子并没有觉得难。什么道理?其实,只要我们遵循汉字本身的规则去学习,一点都不难。举几个字来说,比如“马”字,原来的字形是“馬”,上面三横,如果用汉朝的隶书来写,蚕头燕尾,多么像马背上的鬃毛。一旦马奔腾起来,背上鬃毛迎风飞扬。而弯曲的那一画,像马的身体,下面的四点像是马的四只脚,活生生的一幅骏马奔腾的图画。这个图像出来,孩子马上记住,肯定不会写错。
再说海岛的“岛”字,笔画那么多,很难记住。上面一只鸟,下面一座山,鸟和山合在一起为什么会变成一个“岛”呢?仔细想想,鸟有可能停在水上吗?鸟一定要停在坚实的土地上。那岛是什么呢?水下面的山,山头隆出水面,四周全是水。鸟能停下来的唯有水中这一块突出的地,是不是非常生动地讲清楚岛的特性了呢?又是一幅很美的画面,肯定不会写错。
不讲字,就讲不清楚中国古代的文化。把汉字的故事讲出来,汉字尽展风采,它不是字母,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幅画、一首诗,记住五千幅优美的图画,人生多么美好,学习不再辛苦,中国文化精妙传神之处活灵活现地铭刻到脑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