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问道新闻
6990800000026

第26章 唠叨(26)

今天《浙江日报》做了“三门口跨海大桥建成4年,出租车却只能在岛内行驶”的问题新闻,时政新闻部可以了解一下这个事情,即使由于政策原因不适宜公开发,也可以写内参反映一下。

5月21日

今天的头版很好,版面设计、内容安排得很好,要发个总编奖,以示倡导,不在于钱的多少,关键是一种鼓励。今天能把“脸谱”创始人扎克伯格和华裔女友结婚的照片放到头版,把这个图选到头版,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怎样选头版照片,使头版更赏心悦目,更有美感,要多研究。

《钱江晚报》也是放的这个内容的图片,画面很美,有一种油画的感觉。

星期天头版放了刘翔的照片。“翔飞人”归来的这种状态,很好,不一定要做通栏的。我们的传统就是创新,不断地做超乎自己预想的事情,做和别人不同的事情。和别人不同,我们才能有自己的地位。刘翔是个很有个性的人,就要选出能够体现他个性的照片。相比较,我们选的刘翔的照片,正了一点。看《钱江晚报》头版刘翔的照片,《嘿,我又能飞了》,吐着舌头,个性十足。还有《都市快报》的照片,刘翔光着上身,朝气蓬勃,这样的状态很好。

同样,星期天《都市快报》头版西湖音乐节大图《英国乐队SACRED MOTHER TONGUE和现场歌迷互动》,画面正中是一个大的背影,一队狂欢的人群,这就是新生代。照片把狂欢的瞬间抓到了,真感动人。

宁海开游节的图片,我很喜欢《宁波日报》的那张,突出地以扮演的徐霞客一人来反映开游节。群体与个体,个体是最吸引人、最动人的。《今日早报》头版128对新人的婚礼,作为读者,就想知道一对对新人的状况,他们的图片有旋律感,色彩丰富,也抓住了一些人物的典型瞬间。

5月20日《中国青年报》的《重压之下的中国奥运军团》,有一张图,李金子、教练、礼仪小姐都脸色凝重。这个瞬间,是表达了很多画面语言的。

今天《钱江晚报·宁波城事》的头版图片《一只老鼠的悔过书》,也很有意思。人生在学习、工作、挣钱之外,还应该有些自得其乐的东西。又如《钱江晚报》《都市快报》每年总要写一写睡莲,这也是人生的一种趣味。问一声,宁波有没有种莲的?

2012年6月

6月5日

这几天杭州的报纸都很突出地报道“最美司机”吴斌。2日,《都市快报》头版一张半版大图《老吴,您走好》,里面一个整版,图片像电影胶卷,5张视频截屏照;3日头版一个整版《平凡英雄伟大司机》,第2~5版大篇幅展开报道;4日头版除广告外,也整个是关于吴斌的报道,里面第2~5版又是大篇幅报道;今天头版一个整版是吴斌的报道,里面更增至6个版的报道。连续多天做一个人,有意识地做大,能做多大就做多大,投入的精力是有胆魄见识者才能付出的。今天《钱江晚报》更是做了9个版报道吴斌。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学习这种不遗余力、压倒一切的气概。吴斌是个英雄的司机,媒体的报道与之相匹配,也是英雄气概。我们要不断地检讨自己,如果吴斌这位平民英雄的事迹发生在宁波,我们有没有这个勇气和胆识,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版面来集中做这个报道?再看今天的《今日早报》,也做得很好,很有文化。我们要好好看看《都市快报》《钱江晚报》,他们这7个版、9个版是怎么做出来的。这从我,从副总编辑到部主任再到记者编辑,都要提高认识,以人为师,好好向他们学习。

关于“创二代”,我们早就在做报道策划了,用了心思,但是没有马上推出来。今天《钱江晚报·宁波城事》用一个版报道了一位90后富二代,是通过一篇博文引出报道的。《钱江晚报》这一版一出来,我们就被动了。能不能这样:今天由时政新闻部操作,在《公民态度》版面发表该博文,原汁原味。然后是我们的采访报道。我想,这个应该已经采访好了。如果到现在还没采访好,那就不要做了。再接下来,经济新闻部要排除万难,跟上,拓展开来,连续推出“创二代”的报道。一定要以压倒一切的气势来做。

关于我们也要派出记者去杭州参与类似“最美司机”的报道,这个建议很好。杭州的报纸之前做“最美妈妈”,现在做“最美司机”,很投入,这是在“炒”一个城市,是营销一个城市。以后碰到这样的事情,如果报社领导没有想到,部主任可以提出来,我坚决支持。

名车修理费要多少多少万元的稿子,可列个表,把修理项目收费一笔一笔列出来,如果版面允许,也可列一些名车的标识出来,或不妨调侃,城市有那么多名车、豪车,那些十几万、几十万元的车,该如何上路。

6月6日

今天的报纸很好,读者花5毛钱买《东南商报》,值!希望以后读者花1元、2元买这份《东南商报》,也由衷地感觉物有所值。

今天关于“富二代”的这篇报道,很好。办报纸,就是不要自己把自己的手脚束缚住。

“玛莎拉蒂”被撞的报道,旁边列了修理费清单。多了这么一点,就多了非常多的东西。实际上还可以做得再娱乐一点,如把“玛莎拉蒂”的标识登一下,再把更多的豪车标识链接上,版面好看了,也会更吸引读者。

不识豪车标识也无所谓。昨天,我看了某报《做贼不识卡地亚》的标题,大不以为然。不识卡地亚,又怎么了?这标题里透着一种傲慢,好像认识了一些高贵点的商品,就可以瞧不起人。那别人认识苦菜花、认识地瓜,知道韭菜和麦苗的区别,你或许不认识、不知道呢!

今天杭州的报纸继续大篇幅报道“英雄司机”吴斌,《钱江晚报》《杭州新闻》一叠8个版,足可谓不遗余力。今天《浙江日报》的表现手法也很别致,刊登了六首诗来悼念吴斌。以后我们肯定也会碰到典型人物,《钱江晚报》和《浙江日报》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都市快报》第6版的一篇报道深度解读村镇银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记者跟着一个农村信贷员采访,也不错。

《都市快报》《老天的事情天晓得》版新开设了一个栏目《买得到的美食大搏斗》,两个版做《本期“搏斗”主题——腐乳》,16种腐乳请9位美女试吃,“吃仙女”品评各有口味,也很有意思。

《浙江日报》摄影记者陈庆港新出了一本摄影作品集《十四家》,很好。从2000年到2010年,每隔两年,陈庆港都会一路向西,跋涉于中国西部的甘肃、青海、贵州等的山川沟壑之间,与七个村的十四户农家,吃住、劳作在一起,聆听他们的诉说,体察他们的艰辛,见证他们的悲喜,用镜头,用文字,用心血,记录他们的生存状态,思考他们的命运流变。这在新闻媒体重塑“走转改”作风的今天,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的摄影记者能不能也拍些专题,如连续十年拍春运,把春运的开始、高潮、结束拍下来,十年就有分量了。假如拍中山广场,五年、十年也会很有意思。摄影部几个年轻人,搞五六个专题,几年后一定会出成果的。

上次《都市快报》的六一儿童节专题,做愿景,很好。现在,中小学校马上要放假了,每年假期,车祸、溺水等不断,做一个“留守儿童又来了”,给些提示和帮助。有的是摆拍,但这个摆拍不同,恰恰会有平时见不到的东西。

还有毕业照。宁波有十五六所高校,网上已有各种毕业照,跑教育的记者辛苦一点,来一个“比一比,谁的毕业照最潮”。有看点最重要。

上次有报道称甘肃省医务人员练真气,40余人打通任督二脉。《钱江晚报》做得就很聪明:《打通任督二脉,没小说中精彩》,分别有中医师、武术家、科学家的见解,很说明问题。

由“油条哥”报道引出,可搞个调查,当年宁波的早点品牌“火红红”的“火”是什么时候熄的?为什么?

6月7日

这几天报纸是好的。“油条哥”的报道,延伸到“放心早餐”,是可以的。经济部推出的《非常道——发现企业成长的力量》这个栏目很好,关于这家包装企业的稿件看了很让人提气,很有财经特点。

今天“创二代”的报道,巧妙地由“富二代”转到“创二代”,很好。版面设计也很舒服。经济部要做一下总结性的东西。企业报道是比较难的。怎样报道企业、找到大家共同感兴趣的点,这是要动脑筋的。

关于高考作文题,我们登过,这可以做一下。不要用形容词、副词,客观平静地写来。可以写得轻松些,给紧张的高考营造一点轻松的气氛。

今天《钱江晚报》做了一个高考的连版《人难我难我不畏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其中有两个看点煞是有趣:一个是对联,就是这个标题。钱报点评(副题):过去拼高考,现在学生较淡定。这副对联传达出考生心态的变化。另一个是打油诗。为了给高三的学弟学妹们加油助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戚家超和张聪,特意编写了打油诗:“十载苦寒窗,高考启新朝。付出搏回报,上阵亮绝招。酱油打不得,心态最重要。勿为分所扰,晚上睡好觉。老妈炖补品,别忘对她笑。老爸勤接送,送他个拥抱。穿得亮堂堂,迷倒小监考。最后再叨叨,检查笔与刀。”并邀请校内的老师、同学、保安、后勤阿姨等16人,共同拍摄完成了一幅组照。“迷倒小监考”,着实诙谐有趣。

《都市快报》今天《买得到的美食大搏斗》筹划做的是粽子,应时。经济部可借鉴《舌尖上的中国》,去做个宁波美食专题。这应该是很有内容可写的。

今天《钱江晚报》有篇报道值得深思:

记者专访参加浙江省党代会的作家麦家,他的观点很有深意:“很多人觉得,我们当代的价值观很混乱,甚至有人说处于崩溃的边缘。这有些危言耸听。但如今的人们,确实需要一些精神指引。我们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价值观?今天,报告中提到的八个字,我认为就是答案: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从吴菊萍到吴斌,我们的平民英雄被市民追捧,这就说明老百姓心中始终有一杆秤。但这样的事迹为何在杭州、在浙江发酵了呢?我相信其他的地方也有类似的事件发生,但假如没有百姓发自内心的传播,可能就默默无闻地过去了。”对此,麦家觉得,作为艺术家,传播一种价值观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媒体,就是要通过大力报道“最美妈妈”“最美司机”等,积极传播奋发向上、友爱向善的价值观。这里有个媒体放大效应,通过大幅报道,引来了市委书记和省委书记的批示、感人的眼泪和市民的大爱之情。

这值得我们共勉。

6月8日

今天报纸突出地做大了高考作文题的话题,是好的。这篇文章除我们早先登过,《今日早报》也登过,今天他们也在渲染这个话题。其实,当时《现代金报》也登过这篇博文,只是没有我们完整,我们还做了导读。可见,大家选稿组版的思路大体相当,但是,只要用心一点,就能胜出很多。几家报纸都在采访万里学校语文高级教师桂维诚,《钱江晚报》在《宁波牛师桂维诚猜中高考作文题》中有这样一段陈述:5月26日,宁波当地媒体在头版头条上刊登了作家刘继荣的一片博文,就是《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作文材料,就拿过来在上课时,作为作文材料进行分析。”这里虽然隐去了《东南商报》,但“当地媒体”及“头版头条”等就排除了别的媒体,是对一些不同说法的一个很好的反证。今天我们这样做,到目前还没听到负面的言论,而正面赞扬的不少。我们这样做,也是在亲民、贴近群众上迈出了一步。

重登一遍《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堪称神来之笔,棋高十招。假如以后出现一个县委书记的典型,我们不怕把当年关于县委书记焦裕禄的报道再登一遍。

今天各报都刊登了高考作文题。《都市快报》刊登了对桂维诚老师的专访,也登了他即时写下的作文。我们不妨再追踪一下桂维诚老师,可以把他1977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路》再说说。

遗憾也是有的,就是杭州的报纸都采访了博文作者刘继荣,我们没有。还有,报道两次提到总编辑王存政拍板,这真叫我手心出汗。以后,你们的名字不出现,我的名字也不出现。必须出现时自然可以大方地出现,但以这个职务出现时一定要慎重,不要给人以出风头的感觉。

关于“油条哥”的报道,王籍已经写了两篇言论,很好。希望更精心推敲,争取获奖。每年参加评奖,商报在言论方面都比较弱。

《都市快报》开始报道欧洲杯了,《德国16位美女模特身穿晚礼服作秀——欧洲杯华丽地来了》,很好。我们要有一定的安排。但是,不要像某报那样说提供“最新鲜热辣、最翔实、最全面、最权威”的报道,“详细全面”即可。我记得我们读书的时候,就被明确告知:要慎用副词、形容词。这样用“最”,容易让人觉得夸张过度,不够成熟。

曾提过我们可做“味蕾上的宁波”,现在《新侨报》已经做了。看到《奉化日报》上有“蒋氏家宴”,我们可否做一个“味蕾上或舌尖上的宁波系列”。如果各县市区都做一篇,那起码八九篇没问题,各县市区也一定欢迎的。《今日早报》今天有《舌尖上的素食》,也是一个角度。有素食,有凉菜,有养生汤粥……也可以成系列了。

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