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问道新闻
6990800000046

第46章 口传(4)

一路上,我们都在商量造桥的事:60万元,就能永久地改善出行条件,让这里的孩子不耽误上学;我们也热烈地讨论着从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其实,从江也在变化着:今年年底,经过从江县的贵广高铁就将全线通车,到那时,从贵阳到广州只要4个多小时。从宁波出发,可以选择飞到贵阳或桂林,然后坐着高铁到从江。高铁时代的到来,将结束这里没有铁路的历史。

离开从江前,欧光亮握着我们的手,连连说道:“如果一切顺利,等我们的桥造好后,你们一定还要来看看,如果碰上梯田里的稻穗成熟,这里就是一片金黄……用自己勤劳的汗水致富,就是加榜人真心的感谢!”

亲爱的读者朋友,从今天起,《东南商报》联合“支付宝E公益平台”和省内全透明化网络慈善爱心公益互助平台“施乐会”,共同发起“在贵州污养河上建一座宁波桥”公益募捐活动,大家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扫描报纸下方的二维码,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为了让整个募捐活动透明公开,此次网络募捐渠道提供实时查询明细功能,真诚接受社会各界和网友的全程监督。

(与范洪、赵杰合作;原载2014年8月12日《东南商报》)

贵州大山深处的宁波桥昨日通车啦!

这是一座惠民桥,从此污养河两岸的乡亲告别了蹚水过河的历史

这又是一座连心桥,它见证了甬黔两地人民山海相连的深情厚谊

《河水一涨孩子们的上学路就断了》后续

再赴贵州从江,除了欣喜,更多了一份期待——

因为很想亲眼看看,亲手摸摸,我们曾经蹚过水、游过泳的这条污养河上,架起的宁波桥究竟是怎样的?

昨天一早,从从江县城出发,车在崎岖的山路上穿行,眼前的景色既熟悉又陌生:上次来,还是盛夏,当时漫山遍野绿油油的梯田,在微风细雨中,如浪花翻滚。如今已是冬季,梯田少了绿色,多了灰黄,显出一道道分明的纹路,在山间的薄雾中,显得悠远含蓄,别有一番韵味。

我们的车到污养河畔,还没见到桥,先听到山谷中飘来的芦笙齐鸣,这是当地苗族的传统声乐。河里水位还是不高,静静地流着,一座崭新的水泥石拱桥已经矗立起来。两岸乡亲和孩子们围在桥边,妇女领着孩子,小伙推着摩托,好奇地向对岸张望着。历时5个月,由宁波爱心市民捐建的这座长34米、宽8米的宁波桥,通车了。

污养河畔的乡村像过年一样欢腾

从此,乡亲们迈向了新生活

车到桥前,乡亲们老远就出来相迎,他们捧上香浓的米酒,在我们的脖子上挂上彩蛋,这是乡亲们迎接远方贵客最隆重的方式。桥头的石碑上,宁波书法家周律之先生写下的“宁波桥”大字异常醒目。

昨天,对于污养河畔的乡亲们来说,注定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苗寨的男子吹起芦笙,妇女和孩子则穿上了艳丽的民族服饰,这是这里过年才有的热闹景象。

踏上这座用宁波市民沉甸甸的爱心铺就的水泥桥,心里充满了感慨。桥只有34米,并不是很长,步行来回只要一两分钟,但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乡亲们来说,却有别样的意义:长期以来,这条污养河将加榜乡劈成了两半,一头的大平、小平、平妹、摆党、污页等5个村3000多乡亲包括300个孩子,要到乡里看病、办事、上学,必须要等污养河到枯水期时,才能蹚水过河,否则就要绕行2个多小时的山路,非常不便。

一旦涨水,乡里唯一的中心学校就只能被迫停课,孩子们的学习进度因此也受到影响。昨天,附近村的三年级小学生黄小燕和同学们也兴高采烈地来到了这里:“以前,像这样的冬天,由于河水冰冷,即便是枯水期,也需要走独木桥,现在不用了。”如今,她和同学再也不用看着污养河的“脸色”来决定今天是否上学,这对于乡里的变化是最直接的。

桥的建成,也让乡亲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在桥边,有一个用太阳伞支起的小摊,卖些副食品、饮料……摊主叫黄小列,是附近污养村苗寨的乡亲。“桥通了,过往的人多,来这里摆个摊,兴许会有生意。”她说。

以后这里通了水泥路,去乡里办事就更加方便,路修好了,许多物资就能通过货车运输,污养河畔的村落经济也肯定会越来越好。

一座由无数爱心凝聚的“连心桥”

一周筹到70余万元善款彰显大爱

大约在半年前,还是夏天,当时的场景我们仍历历在目:第一次来到污养河畔时,这里的乡亲们在河滩上生火煮饭,孩子们在水中嬉戏打闹。他们过河,要么蹚水,要么通过只有拳头粗细的独木桥,而一到涨水,污养河两岸的交通就几乎被中断,孩子们就要被迫停课,乡亲们到乡里去看病办事都不方便……当时是夏天,枯水期好歹能蹚水过河,而到了冬天,要从冰冷刺骨的水中蹚过去,着实需要一番勇气和一副好身板。

经过实地采访,我们了解到,在当地造这样一座长30多米的水泥桥,需要近80万元,这对几乎没有财政收入的当地政府来说,是困难的。我们当时就想,能不能发动宁波——这座爱心城市的社会力量,为加榜乡造一座桥。

回到宁波后,我们立即行动。去年8月12日,我们采写的第一篇报道《河水一涨孩子们的上学路就断了》刊发。仅仅一周左右,爱心如潮水般涌来,我们通过宁波市红十字会爱心账户、支付宝公益等渠道,收到了社会各界的爱心捐款超过70万元。

这里面有爱心企业和企业家的善款,但更多的是普通市民的无私捐助,许多人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海曙新街社区一位失独老人,捐出了自己的补助金,他只跟社区工作人员说,人老了,也用不了太多的钱。蹚水过河太危险,别让孩子们受苦。

还有一位82岁的应姓老奶奶,她从关爱小区一路走一路问找到东南商报社,拿出有零有整的300元钱托我们转交,看得出,她并不宽裕,但她说这是一点心意。

我们也收到了两笔特殊的汇款,一笔9000元,一笔1000元,署名“顺顺”,对方地址是“长春路3000号”。我们找到对方汇款的邮局,工作人员看了以后说:“这肯定是‘顺其自然’的汇款,因为1万元分两笔汇,就不需要出示身份证了。”而在整个捐款过程中,我们也接受了民政部门的监督指导,将每笔捐款,哪怕一分钱,都通过报纸公布,开诚布公地面对各方的质疑和监督。

从新桥到“心桥”

爱在山海间延续……

随着工程款的到位,这座长34米,宽8米,预算64万多元的爱心桥在9月初正式开工了。加榜乡党委还向宁波市民发来一封感谢信。当时预计,这座桥将在春节前建成通车。

听说家门口真的要造桥了,世代生活在污养河畔的乡亲们都来帮忙。去年国庆长假,工人和乡亲们都没有休息。去年12月,宁波桥顺利合龙。直到昨天,宁波桥实现了通车,污养河两岸的乡亲们告别了水涨路断、蹚水过河的历史,生活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一座崭新的宁波桥,拉近的不仅是污养河两岸的距离,更是宁波市民与这个黔东南州偏远山区的乡亲们心与心的距离。就在去年12月10日,加榜乡党委副书记欧光亮还收到了一位87岁的宁波老奶奶寄去的一批给孩子们的过冬物资,里面有帽子、手套、围巾各20件,还夹着一封信。信上说,她通过报纸第一次知道了加榜这个地方,了解到那里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也十分牵挂。这些帽子、手套、围巾都是她用家里剩余的零星毛线编织起来的,由于视力不好,只能做这么多,送来给孩子们过冬,也是她的小小心愿。

余下的爱心款怎么用?

在现场,欧光亮还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宁波桥的修建引起了从江县委县政府的重视,目前从加榜乡经宁波桥一直到污养河对岸大小平的一条约20公里长的泥泞崎岖小路,很快就会拓宽成全新的水泥路。目前工程已经开工了,届时孩子们上学,乡亲们到乡里办事就更加方便了。

而随着工程的完工,另一个问题又随之而来,这次,我们总共向贵州方面捐出了769520.74元。此外,截至目前,宁波桥项目通过施乐会、支付宝等网络渠道还筹集了78821.25元。这样,宁波桥项目实际共收到了接近85万元爱心款。算一下,善款还有近20万元结余,这笔钱怎么使用,我们也想让当地的乡亲们和加榜乡的工作人员出主意。

大家商量后认为,这些钱还是要用在孩子们身上,比如给加榜乡中心学校建一座食堂,或者整修教室、宿舍、操场,或者在桥边修建一些配套设施,为过往的乡亲们挡风遮雨等。临行前,我们也请加榜乡的工作人员替我们把把关,比如要建什么项目,拿出一个方案和预算来。也和建宁波桥时一样,方案和预算,我们同样在报纸上公布。

同时,我们也再次承诺,在善款全部使用完后,我们还将把捐款明细和款项如何使用的情况,再通过报纸向公众公布一次!这是对每一位心存爱心的普通市民,最好的交代。

(与范洪、赵杰合作;原载2015年1月19日《东南商报》)

孩子们一天的上学路要在山里走四小时

商报发起特别行动为甘肃天水童堡村建一所“宁波小学”

一条蜿蜒迂回在山坳的小路,一次次在我们眼前闪回。

65名孩子,每天要背着书包,在这条山路上走一个小时,去到十里外隔壁镇上的小学借读,中午赶回家吃饭,接着又要上路。一天,来回走四趟。一天,四个小时。

踏着石子,踏着野草,踏着渴望,也踏着疲惫。我们想象不出,在疾风、寒雪或者在雨水泥泞的路上,孩子们是如何结队走在这求学路上的。

远在1800公里之外的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白驼镇童堡村的村民们的生活,在此之前,的确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想象之外。

在天水一直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志愿者赵晨,最近向《东南商报》新闻热线87270000提供了这条助学线索,本报宁报传媒负责人赵杰就此多方奔走,在他的牵线搭桥下,我们在“六一”儿童节前夕来到了天水。

赵晨说,在村口建一所小学,让孩子们从此免受跋山涉水之苦,是当地村民最迫切的心愿。

能讲八千年故事的地方

在漫漫丝路古道上,从长安出发,经宝鸡,沿渭水西行,第一个重镇就是天水。古城天水,历史悠久,是秦人的发祥地,又称秦州。

初到天水,街上很多的古树名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古槐巨柏,直径常有一米多,需要三四人合围过来。挂着的树龄牌子,动辄800年、1000年、1200年。城市中纵横交错的古巷,掩映在古树浓荫之中。

当地人不无自豪地给我们介绍说:“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五千年历史看西安,八千年历史看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