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问道新闻
6990800000056

第56章 论调(9)

我们常常犯常识性的错误,比如在经济建设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现在几乎泛滥到社会各个领域,干什么都想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回报,以至于“以诚实劳动安身立命”这些最应坚守的真理,被贬损为“不开化”“旧观念”“死脑筋”“落伍”“呆板”的化身,甚至成为嘲笑、批判的对象,这就表明我们的文化出了问题,我们在很多问题上失却了常道。日本一个现代企业家叫涩泽荣一,他著了一本书叫《〈论语〉与算盘》,主张“道德经济合一”的经营管理思想。以仁爱、诚信为根基,既打“算盘”,更讲“见利思义”,可惜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缺少这样的文化统领和精神照耀,其实昔日的甬商、晋商、徽商中有许多就是这样的思想家,他们追求“义利合一”的“商道”。《论语》加“算盘”的思辨,也正是我们今天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应该借鉴的哲学思考。社会发展需要保持先进性和永久活力的“矫正器”。越讲文化发展,越要守住底线。问题是,我们在许多价值判断上还都处于一种懵懂状态。媒体人,最根本的义务是要从骨子里守望人类常道。持守恒常价值,也是打造标杆乃至于丰碑的根脉、基础。

还有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公共事件发生后,媒体争相放狠话,似乎谁情绪宣泄得越彻底,谁赢得的掌声就越多。要赢得受众并不意味着一味迎合和进行情绪宣泄。不做社会情绪的“挑动者”,也不做“敌对者”,而是起到顺应、疏导的作用。这或许可以理解为职业精神的不迎合。

第三,有新闻发现力。脚底板下出新闻,这话对了一半,因为,是大脑指挥脚底板。对于新闻事件价值的预判事后容易,身在其中却很难。必须用冷静的头脑仔细研判,否则就会错失良机。

具体到新闻实践中,如何才能快速发现真相、发现价值、发现素材,并找到好的表达方式?而且好新闻不是一成不变的。所有好新闻都是记者努力去发现、努力去创新的结果,归结起来就是需要有新闻发现力。新闻发现力是新闻工作者的核心素质,记者要时刻处于采访状态,有准备对事物进行追踪挖掘的职业精神,更应深刻了解社情民意,深刻了解新闻是什么。

《易经》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要求我们的认识不止步于具体的、有形的现象,更善于从现象生发出抽象的、无形的原动力来思考。因为在矛盾凸显、热点焦点频发的社会转型期背景下,媒体的信息传递功能呈现出三种趋势:由“报”向“导”转变、由“新”向“深”拓展、由“已知”向“未知”演进。

比如社会发展中,时常会出现突发性经济事件。该如何引导舆论呢?

一是要提高预判能力。任何经济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发生发展与周围事件相互联系,并与一些重要事件互为因果。培养对突发性经济事件的预判能力,就要认真研究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及其相互联系。例如,在国际金融危机表现为美国次贷危机的阶段,不少媒体在报道中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特别是对我国影响不大。但事实上由于一系列连锁反应,国际市场需求剧降,导致我国外贸出口大幅下滑,国内经济遭到严重冲击。与之相吻合的是,同期我国用电量大幅减少。如果有关报道从这个角度“顺藤摸瓜”,就能更准确地预判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

二是要提高“上下”平衡能力。所谓“上下”平衡,是指新闻传播中“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平衡,即我们的新闻传播学中“喉舌”和“耳目”两种不同方向的新闻传播方式的平衡。在重大突发性经济事件发生后,受众想通过媒体知道“发生了什么”“达到什么程度”“为什么会发生”等一连串问题。这时的新闻媒体通常是在政府设置议程的框架下让受众了解真相。大多数情况下,这个阶段更注重“上情下达”。随着事件的发展,事件中的利益相关者会有各种反应、诉求等,这时就需要媒体及时做好“下情上传”工作。报道突发性事件之所以会出现“上情下达”与“下情上传”的不平衡,主要是有的主流媒体片面化地只当“喉舌”。其实,在发现问题、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等过程中,在对具体问题没有形成共识或出台正式政策、文件之前,需要方方面面的声音得到充分反映。这就需要主流媒体善于运用辩证思维,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及时做好“下情上传”工作,让公众说话。

当年贵州的“瓮安事件”震惊中外,《中国青年报》一位记者深入当地采访官员和群众,探寻那起严重的打砸抢烧事件后当地治理生态的重建,写出了深度调查《曾让瓮安不安的小镇救赎之路》,真实反映一个小镇反思中的自我救赎。没想到,报道刊发后网站转载时,标题被篡改成了“瓮安官员称黑社会是政府养大的”。这一耸人听闻的标题完全扭曲了文章的原意,报道通篇写的都是浴火重生后的变化,只是谈到当年黑恶势力形成时,当地一位官员反思说:从某种意义上讲,黑恶势力是我们政府养大的——没想到这句话被编辑割裂语境、无视文意地单拎了出来,加粗加黑做成了“惊人”标题。

在这个缺乏耐心、浮躁轻率的浅阅读时代,于标题的误导下,很少有人再去细读报道原文,网民的情绪轻易就被标题煽动起,习惯性地将矛头指向了政府和官员,谩骂如暴风雨般涌向当地官员。于是,一篇反思“瓮安事件”、反映政府重建公信努力的深度报道,在标题被网络编辑篡改后,沦为网络上的一次消费公众情绪、拉升点击率的机会。当然,这样的反应正是网编所期待的效果,可这是出乎记者意料之外的,更是接受采访的瓮安官方所始料不及的。

前段时间,《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反思当下中国社会的极端主义,《中国青年报》一位评论员写了一篇评论呼应并延伸这一极富现实意义的话题,题目为“批判极端主义,也要反思现实土壤”。没想到一网站转载时,将题目改为“中青报驳某些媒体:极端是因权力被垄断”,并列的标题是“人民日报昨日发文:民众应摈弃狭隘极端主义客观看待腐败”——这样极具挑动性、起哄性的标题,是对两家报纸评论的双重扭曲,用政治斗争的思维看待不同观点和误导公众,篡改评论观点,刻意营造冲突,消费公众情绪。

这样的黄色标题,是当下新闻界的一颗毒瘤——它既制造着假新闻,误导公众,以饮鸩止渴的方式损害着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更以“唯恐新闻不刺激,唯恐冲突不激烈”的嗜血偏好,加剧着社会的冲突。

说这种黄色标题是新闻毒瘤,一点也不夸张。其一,它制造着假新闻,标题党喜欢诡辩假标题不是假新闻,其实不然,标题是新闻的一部分,标题捏造了并不存在的信息,当然也是假新闻。而断章取义的夸大,则为假新闻的传播滋生了土壤。其二,误导着公众,不要辩称新闻原文没有变化,在只读标题的浮躁传播语境中,公众很容易被标题牵着鼻子走。其三,破坏着媒体与被采访对象的关系,政府部门本就对记者小心翼翼,担心某句话被放大后引发误解,记者小心地通过善意的报道修复这种不信任的裂痕,可网媒一个断章取义,足以毁掉纸媒无数的修复努力,更让官方对媒体充满防范。其四,破坏着网媒与纸媒的合作关系。本来,网媒与纸媒的良性合作优势互补可以助推舆论监督,纸媒发掘新闻,网媒扩大影响,纸媒继续跟进,可网媒为了点击率而扭曲纸媒报道,则使合作遇到了巨大障碍。最重要的是,网络黄色标题党的这种“唯恐冲突不激烈,篡改标题挑情绪”的起哄习惯,纯粹是在消费网络的民粹情绪和阶层冲突,利用公众的某种不满赢利,这样的标题只会向本就充满暴戾之气的社会输入更多的暴戾,更多的情绪化,更多的仇恨和对抗。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说道:“有两种方法可以让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把文化变成一个娱乐至死的舞台。”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损不足以奉有余,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这就是今天经济学家所讲的“马太效应”。

前几天有一个新闻,说南京培训新闻发言人,开课第一天,有19人没来。市委书记很生气,要求把这些缺课的人的名字刊登在报纸上。想起曾经和一名公务员聊突发、热点事件中的信息公开,这名听过舆论应对培训课的公务员说,讲课的媒体人教他们:政府部门遭遇质疑时,应该死扛着不回应,回应容易制造新的热点,而不回应,虽然会挨骂,可热点几天就过去了,再大的丑闻和疑点,媒体和公众也很快会遗忘。

媒体人这样上舆论应对和危机公关课,其实是教官员怎么对付记者和媒体,表面上是“站在政府一边”,实际上是害了政府。政府部门和官员如果学以致用,不仅回避不了追问,更会砸了官方公信力。

还听说过一件事,一次舆论应对课上,一名讲媒体应对的老师在台上讲:记者就是一条狗,饿了你就喂他,不听话了你就揍他,如果碰见想成名的你就拿名利诱惑他。话音未落,底下的官员使劲鼓掌。这样的媒体应对课,不是构建官方、媒体、公众良性互动的正能量。而带着“让媒体闭嘴”“让热点自然降温”等心态去打交道,只会使官方与媒体陷入互不信任的恶性循环中。

曾有一位评论员去应聘某地的网评员,考官问他,如果本地出现负面新闻,如何应对?答:实话实说。考官立刻说:那要你还有什么用?

跟媒体打交道确实有技巧,但如果本着想隐瞒、说谎、愚民、指鹿为马的心态去做,结果只会很糟。

什么是道的本质?道法自然,道的本质就是自然,或曰真实。尽管“人能弘道”,但是,再高明的舆论应对技巧,也无法做到:明明是坏事,却在危机公关后变成好事;明明欺世盗名,舆论却能一片叫好;明明一派胡言和谎言,却能不借助强力而真正地平息舆论。民众的权利意识越来越强,也不像过去那样容易集体被愚弄,新媒体方兴未艾,舆论一律也难以做到。别无他法,唯有坦诚地公开和沟通。

转回来看开头那个舆论应对“技巧”:出了事不回应,热点很快会过去——这确实抓住了媒体的一大局限和缺陷,即很容易健忘,很容易被此起彼伏的热点牵着鼻子走。再大的丑闻,三天后就被更大的丑闻淹没了。但请不要忘记另一个舆论传播规律,就是丑闻的记忆效应。在这个丑闻上没有回应,虽然躲过去了。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这一次放弃了澄清的机会之后,舆论会形成印象,以后其他地方发生类似丑闻后,这件丑闻会经常被反复提及。而且记忆还有累积效应,这件事上政府未做回应,公众就会形成印象,很多事累积在一起就会导致说谎成性的无赖形象。很多地方政府无论说什么,当地百姓都不信,正是一次次丑闻累积后造成的公信坍塌。这可以认为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著有《人间词话》的清末民初文学家、浙江海宁人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禅宗悟道,也有三重境界:“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独自参禅,遍求不得。此第一境也。“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无我有我,犹有所待。此第二境也。“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瞬间顿悟,物我一如。此第三境也。

但凡有真信仰者,其多具有以下三重特征:“苏世独立,横而不流”——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人本情怀,忧患意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不息追求,终得信仰。

再回过头来说“道”。《道德经》这本书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道”,一个是“圣人”。老子所谓的“圣人”指的就是悟“道”者:体会“知”,能够“行”,以“道”作为立身处世原则的人,就可以成为“圣人”。有道而至“圣”,这期间就一定会树立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目标。作为以“问道、闻道、论道、传道”为己任的传播媒介和媒体人,是否应当不断要求自己正道直行、文以载道、取之有道、替天行道呢?

“大道无形”。“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也。”意思是说,上等智商的人听了我说的道,努力实践;中等智商的人听了我说的道,半信半疑;下等智商的人听了我说的道,哈哈大笑。但是,不被嘲笑,那就不是道了。

老子就是老子,脑筋急转弯,快得很:看谁敢嘲笑!嘲笑我的道,你智商有问题了。

(2012年11月1日在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的讲课课件。略有删节)

报社办新媒体的实践与思考

——以《东南商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