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问道新闻
6990800000061

第61章 说道(1)

加强学习苦练内功为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今天这堂党课,就加强学习问题和大家做一交流。

1941年5月19日,毛主席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题为《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报告开头的第一句话是:“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毛主席认为:在学习上“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这种作风传播出去,害了我们的许多同志”。他举例道:

……或做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做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如果有人真正想诊治自己的毛病的话,我劝他把这副对子记下来;或者再勇敢一点,把它贴在自己房子里的墙壁上。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点吧!

在这篇文章中,毛主席对实事求是的态度做了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他说: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如果有了这种态度,那就既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

这是毛主席关于学习的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我们今天谈及这篇文章,是因为这篇文章所要求的是对的,是至今也不过时、将来同样具有指导意义的真理。同时我们还要认真地学习毛主席老人家的写作技巧、语言表达能力,体会他生动活泼的文风、富于生活气息的表述和强烈的感染力。这样的文章,酣畅淋漓如水银泻地,叫人赏心悦目,读后不由得良久感慨。

还是在战争年代,毛主席就强调学习的重要,要求同志们重视学习。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党的多任领导人也都强调学习的重要,强调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们在座的尽管都曾是学生,都是学习出来的。可是,还不能够说,我们就很好地解决了学习的问题。

我们所从事的新闻传播工作,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早在1948年春天,毛泽东同志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时就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11月2日同党的高级干部的一次谈话中举例说:

《人民日报》对上访问题发表过两篇文章,时间间隔不久。第一篇文章一出去,上访人员呼噜呼噜地都上来了;第二篇文章把道理讲清楚了,上访人员很快就减少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单是报纸的舆论就可以产生这样大的影响。

江泽民同志1996年1月2日接见《解放军报》师以上领导干部时说:

我们的报纸办得好,可以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任务起到有力的宣传作用,对群众起到极大的动员、鼓舞作用,对先进的东西起到积极的倡导弘扬作用,对错误的东西起到及时的制止、纠正作用,还可以对科学知识起到广泛的传播、普及作用。如果办得不好,尤其是政治上出了偏差,那就会像古人所说的‘谬误出于口,则乱及万里之外’……

此后,他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提出,新闻战线的同志特别是中青年同志要打好“五个根底”,即理论路线根底、政策法规纪律根底、群众观点根底、知识根底、新闻业务根底。一年后,江泽民同志在又一次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进一步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可以说,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所系的工作。”

胡锦涛同志则对新闻工作提出了“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要求。

这是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说的,是从政治上谈新闻工作的重要性。实际上,从建构文化的角度来看,在当前,新闻工作也是重中之重、堪为领军的。文化学者余秋雨曾说:“中华文明具有巨大的文化力量与背景,但也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对这些文化问题,过去我们认为应该以教育和文艺作品来解决,事实证明,20世纪后半叶开始,文化角力的主要阵地已经转移到了传媒领域,学校里可以学到知识,但报刊传播文化的意义则远远超过了学校,传媒天天对于人的熏陶,具有快速且全方位影响、改变人格和精神素质的特性,传媒是一个人终身的课堂。它聚集、升华着人们的思维,进而变成经济行为、政治行为、社会行为。这就是我们不能回避的报业所产生的巨大文化力量。”

下面谈谈有关学习与报业发展的问题。

2006年6月14日下午,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都市快报》总编辑杨星女士在北京接受雅虎《赢在中国》栏目访谈,在线回答了网友的提问。杨星回答网友关于“在《都市快报》飞速发展的情况下,该如何保持创业的激情”的提问时说:“这是我们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前几年有一个材料,介绍美国通用公司在100年时间里,都能够保持世界领先的位置。这的确是一件很难的事。我们做到了现在这个成绩是第一步,接下来有更难的事情要做。一个优秀的团队,它不仅仅能够做成一件事,它还要能够把一件事做得更好,然后长期地做好。要产生一群人,这一群人都能把事情做好,我们现在很需要这样。所以我想,打造一个好的团队,打造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然后把这种文化的影响扩大并且能够给社会做出大的贡献,这是我们的长远目标。前几天,世界报业公布了新的世界报纸发行量一百强排名,《都市快报》排在第71位,这个成绩当然不能说是非常好,但是,对于一张才发展了不到8年的报纸,一路狂奔,奔到这么一个位置,也挺不容易。所以说,中国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历史阶段,它提供了很多机会,只要你努力,只要方向对,你就很有可能成功。”

《都市快报》在杭州的竞争对手是已经形成气候的《钱江晚报》,它当初的生存环境与压力可想而知,但是它硬是创出了一条生路。杨星女士现在也没有稍稍松懈,她谈起了百年企业美国通用公司,她说:“一个优秀的团队,它不仅仅能够做成一件事,它还要能够把一件事做得更好,然后长期地做好。”她还说:“打造一个好的团队,打造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然后把这种文化的影响扩大并且能够给社会做出大的贡献,这是我们的长远目标。”敢这样想,敢这样说,杨星女士是有理想有信念的,是值得钦佩的。

还是在不久前,6月25日,全国各地的报业领军人物在杭州聚会。这次会议被主办方、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称为“四会合一”,分别是“第14届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会议”“第13届全国省级党报发行协作会议”“中国报协报业经济工作委员会2006年年会”以及“报业集团体制创新和科学发展论坛”。与会者们各抒己见,对文化传媒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向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我从《浙江日报》刊出的专版上看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峰做了题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报业健康发展》的讲话。他介绍,我国现在已经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结构基本合理、主体地位突出的报业体系。全国有1920多种报纸,党报438种,占23%;行业报、专业报958种,占49%;生活服务报245种,占13%;都市报、晚报285种,占15%。但制约我国报业更快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根本消除,计划经济的色彩还比较明显,所以报业改革仍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报业发展改变粗放型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正确认识和处理速度、结构、效益、质量之间的关系,努力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速度较快、结构优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整体质量不断提高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梁建平认为:目前中国平面媒体依然处在一个蓬勃发展期,相互之间的竞争很突出,而与非平面媒体之间的交锋尚未太激烈。但是如果对前途认真思考的话,在对平面媒体构成威胁的媒体形态中,电视、网络和手机是最重要的三个。特别是网络和手机,作为第四、第五媒体渐渐强势起来,是将来非常强有力的挑战。当然最大的冲击还是来自网络。如今美国很多地方形成了“一城一报”的格局,很多报纸只能挣扎求生。在中国,未来五到十年之内网络会大大挤压纸质媒体的生存空间。

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毕志伦说:报业集团发展的根本在人才,管理的根本也在人才,兴人才方能兴报业。报业竞争最终必将体现为人才的竞争。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内现已普遍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机制。变旧的用人观念为新的“四不”用人观念——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构建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组成的人才综合评价体系,不拘一格选人才。对人才只使用不培养,或者重使用轻培养,或者不鼓励大家再学习,不是真正爱惜和珍惜人才,而是缺少战略眼光的表现。从各个方面创造学习环境和条件,鼓励大家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千方百计帮助各种人才成材,重奖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创建学习型报社。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杨兴锋认为:深度是报纸不可替代的优势。虽然网络传播技术对现代传媒的影响很大,但报纸一定还会存在。以后以纸质载体出现的报纸,其内容将作为一张报纸的核心竞争力。此外,读者还可以通过一个全新的接收器,实现传统媒体阅读上的延伸。到时候,报纸的表现形态会有新的变化。报纸要想在与网络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还在于做大做强“深度”这一报纸不可替代的优势。为何大家都能接受《南方都市报》,又不觉得低俗化,就是因为它有两大核心竞争力:其一是评论做出了品牌,而且是每天两个版的容量;其二是深度报道,经常出现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的报道。

深圳报业集团总编辑、《深圳特区报》总编辑王田良认为:目前的关键还是怎样去做,也就是说要提高执行力,把每件事、每个细节做好、做到位,走自身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市场决定影响力。媒体改革的根本方向,就是通过最大限度占领市场以最大限度地占领舆论阵地。市场的占有率检验着媒体的影响力、权威性和公信力。

可以这样说,一方面,我们正面临很多的机遇,正步入重要的,或者说是关键性的发展时期,另一方面,我们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不仅是外部的,更多的来自内部,比如还存在有不愿力争上游、不敢夺取胜利、自甘不如人的思想,再比如就是放松学习,或基本上放弃学习的状态。

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些同志在述职、总结中谈自己的缺点时,首先或者主要提及的缺点不足往往是“对学习抓得不够紧”。一些同志确实是实话实说,对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懒于学习、疏于学习的消极后果有所认识;但是,相当一些同志可能只是以这样一种说法来表达自谦的态度,甚至是搪塞的态度。无论是实话实说,还是自谦之语、敷衍之语,都多少折射出对待学习的基本态度,就是“学习抓得不够紧”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无伤大雅。在一个学习越来越重要的时代和竞争态势严峻的现实环境中,却较为普遍地存在“学习抓得不够紧”,是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