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东南商报》的官方网站商帮网、官方微博(新浪和腾讯)、手机客户端、百度宁波贴吧等多种形式的新媒体和纸质媒体深度互动,在打造全媒体方面保持优势。8月,又开通了《东南商报》微信并认证,目前,《东南商报》拥有一个主微信、三个栏目微信,开辟了一条微信传播新渠道,领先于宁波各媒体。在社区全媒体建设方面,原本一周一期的电子杂志《宁波社区周刊》目前正在转型为更加时尚、更加贴近网友的“微刊”;共同打造的宁波社区网,注重于社区活动,把线上和线下活动如“社区服务大篷车”“最宁波月月评”等有机结合,在每周一的报纸上推出《社区广场》周刊,目前在全市近1500个社区(村)做到了通联全覆盖。商报与宁波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宁波市计生协会联合推出的妈妈知道网8月正式上线运行,5个月点击量超过2000万次,访问人数超40万,注册会员数万名。这个网站的运行,也是平面媒体紧抓细分市场、从小切口试水多媒体的有益尝试,网友提问、专家解答、线上提问、线下总结的模式也是一种创新。我们希望能够在此基础上,吸引更多相关的婴幼儿用品商家、教育行业和相关行业的参与其中,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
2012年,报业广告经营普遍遭受重创。全国报业广告经营总量持续下滑,省内浙报集团、杭报集团,下跌幅度均在25%左右。对于商报而言,2012年是创刊以来外部环境最为“恶劣”的一年:宏观经济不景气、新媒体来势汹汹、《宁波晚报》早出效应全面凸显。市场竞争的一个规律是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各地的经验,当一家独大之后,这家最大的(报纸),它的发行量将越来越大,利润也越来越多,排在第二、第三的日子将越来越难过。马太效应所导致的“剪刀差”使《东南商报》广告业务开展日益艰难,商报广告营业额出现了大幅下滑,2012年实际到款比2011年减少了1999万元,降幅19.07%(《宁波日报》的降幅是21.14%,《宁波晚报》的降幅是8.47%,三报同比下降6034万元,降幅14.72%,全集团2012年仅房地产广告就比2011年减少了2017万元,汽车广告减少了1282万元,商业广告减少了797万元,装饰建材广告减少了553万元)。2012年,当年度,我们跌跌撞撞、连滚带爬地完成了报业集团下达的2700万元的利润指标。一直到2012年12月底,拆东墙补西墙,最后还有一点缺口,五分钱难倒男子汉啊!12月31日上午我在宣传部参加例会,中午联系相关同志继续挖潜,下午才最终签字发年终奖,涉险过了关。即便困难重重,广告部全体同仁团结一心,抱定“谷底亦攀登、逆势求突破”的信念,外强执行力,内抓凝聚力,2012年所操作执行的策划活动数量,超过以往任何一年。房产、商业、汽车、金融、家装、旅游等支柱型行业基本做到每季度一次大策划,每月有个小策划。《2012年国庆黄金周甬城消费指南手册》《2013年台历》广告,都以非报纸的形式出现,令人耳目一新。
2012年,商报发行部按照“调整结构,控制成本,有效发行”的要求,积极做好发行征订和订户维护工作。目前,宁波报业市场上有5家都市类报纸,同质化现象严重,同城都市报竞争加剧。2013年度征订工作开始后,商报全体员工克服困难,在巩固过去的基础上,努力发掘新的增长点,终于达到了报业集团明确规定的《东南商报》发行量的上限。这个意思理解起来需要脑筋急转弯。
2012年,商报对采编岗位下调了月度考核量。对报社历年业务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汇编了《东南商报获奖新闻作品集》《东南商报白皮书(2011年度)》《龙年长精神》《复读新闻》等资料。现在,《东南商报获奖内参作品集》已经印发,《东南商报白皮书(2012年度)》《蛇年增智慧》等汇编资料,也已进入编辑阶段。8月间,我们编辑出版了《新商帮》杂志,这也是商报拓展多元化发展的一个尝试。
2012年,商报获得了几项不俗的奖项:在中国报业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报业新闻社会活动论坛暨新闻社会活动精品案例颁奖典礼上,《东南商报》“外来务工者系列活动”获得新闻社会活动十佳精品案例奖;在第二届“中国地方都市类报纸系列十强”评选中,《东南商报》荣获“中国地方都市类报纸品牌价值十强”称号;在第三届浙江省报业创新项目评选中,《东南商报》《构筑社区全媒体平台,创造活动盈利模式》获得一等奖。这些,都是可喜可贺的。
下面,我想对未来的发展做一些分析,和大家一起细加考量:
和2012年相当,2013年报业市场整体性不景气的状况不会明显改观:房地产广告、汽车广告、商业广告、装饰建材广告,这几个支柱行业依然不能指望;2012年全国报纸发行“整体销量下滑”,2013年下滑的趋势不会有改变,下滑的速度恐怕还要更快。我们说《东南商报》遭遇到发展的瓶颈,面临着经营和转型的巨大压力、多重挑战,是不为过的。
按一般经验,在未来尚不确定的情势下,一张相对成熟的报纸如果转型,必定存在风险,而商报上缴利润的任务仍然很重。此外,报业集团将对发行中心现有自办发行体制进行改革,通过核算,如果2013年下半年起《东南商报》5县市发行委托邮局投递,商报发行费用也将有新增加。压力很大,困难很多,2013年,商报还是要向着“财经特色都市报”的目标,继续渐进式转型实践。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强化管理,苦练内功,夯实发展基础,在差异化探索中稳步发展,在市场化洗牌中锻造品牌。我们要突出面向中小微企业,面向都市白领和年轻读者;注重民生服务,注重消费引导,注重深度分析;尝试在电子商务领域开展联动,探索增盈新模式,扩大社会影响力。
其一,新闻宣传方面:坚持“新闻立报、内容为王”,不断大胆创新报道内容与形式,在信息的真实性、深入性等方面充分挖掘传统纸媒优势。我们要进一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策划创新的内生机制,抓重大选题,抓视角独特,抓感染力,抓执行力。我们要继续深入基层,关注民生热点,针对就业增收、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安居、交通出行、生态环境等民生热点,进行详尽报道,解民忧,破难题,提建议,促发展。面对意见多元、信息源多元、传媒市场竞争主体多元等新情况和新挑战,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运行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宣传纪律,不断提升舆论导向把关能力,在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条件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社会热点问题、敏感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确保新闻出版安全。
其二,广告经营方面:可以想见,各报的市场营销策略趋于同质化,价格战、促销战、广告战、人才战更为激烈。面对不容乐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不断被挤压的发展空间,商报要谋创新、赢先机、求突破,千方百计拓展广告客户,继续致力于推进差异化竞争战略,提升广告效果。
商报要增强信心,努力提升广告经营水平,积极培育新的广告支撑点,充分聚合现有的媒体资源。今后要有意识地联动各门户网站、专业杂志、电台活动等,搭建更多的营销平台,继续努力把发展的结构逐步从一元化转向多元化,在巩固发展《东南商报》主业的基础上,挖掘潜力,延伸产业链。2013年商报代理制度已改变往年一口价折扣的方式,转为阶梯式定价,合理制定各分销商的特定销售任务阶梯,明确广告部与代理商的合作责任与利益,推进合作共赢,更大程度调动广告代理商的积极性。
活动策划方面,商报要继续致力于推行精细化营销,增强策划的前瞻性,扩大品牌效应。商报已经拥有自己的手机报、微信、微博,还将拥有二维码等多样性的经营渠道,这些载体只要构建起客户数据库,就可以提高广告到达率,增加广告创收。
其三,管理考核方面: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出发,稳步调整。在人力资源保障方面,加强对业务骨干的培养,商报要打造成一张“财经特色的都市报”,更加需要适应转型的财经新闻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进一步打造进取向上的报业文化。
面对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同志们越要警醒:任何时候,社会责任感都是新闻工作者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的使命就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地传播信息。在真实报道的基础上,努力做出有深度的解读分析、理性的讨论评价,提出可行的解决问题之道。
《东南商报》获奖作品尽管较以往有突破,但还有明显差距,我们要虚心学习,勤奋工作,潜心提升,努力多采写、创作出精品佳作。
精打细算,勤俭过日子。2012年,商报整体成本费用较2011年大为减少,各项费用包括给大家订报纸的费用都有所压缩,2013年将继续缩减。
无论是喜是忧是哀是乐,这就是我们生存的真实环境。在报业集团,商报可以说是一个相对弱势的单位,我也不是一个强势的负责人。但是,我们要正视这个弱势,不甘心永远居于弱势,努力变整体弱势为局部强势,最终赢得更多强势。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做各种尝试,试图拓宽思路,用多种方法解决面临的困难。就像老舍话剧《茶馆》里王掌柜的一句台词:“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活下去。”虽不能说每一个举措都有效、都符合预期,但是,只要我们还在尝试,还愿意去创新,就说明我们是在弱势的情况下还在努力做着一些事情的。这本身就是值得骄傲的。
同志们,我们是同一艘航船上的乘客和船员,在急流中奋进的船也好,船到江心临变故也好,谁都不只是乘客、不只是看客,不是旁观者,而是利益攸关者。微博崇拜者说:围观改变中国。其实,以看客和哄客的心态去围观,很多时候只是空热闹一场。只有以一个负责任的船员的身份去参与,我们这个集体才能够真的有力量、有希望、有前途,我们中间的每一个人才能够真的有力量、有希望、有前途。
我们是同一艘航船上的乘客和船员,利益共通命运相连,所以我们需要彼此的宽容,需要彼此的信任和温暖。越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越是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我们越要彼此关怀和尊重。往远点说,一些地方政府失去公信力,说什么公众都不信,这是长期以来累积的恶果。我们单位里,是否存在这样的信任问题?我本人一直是愿意与人为善、讲求信用、开诚布公的,尊重和信任大家,坦诚面对问题。当然,这个问题的根子在领导,解决他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也需要大家的理性,要告别无原则地盲目地怀疑一切的情绪化思维。有时候相信比怀疑更需要勇气。我还要说,每天都有很多让我们感到冰冷的新闻,生存的压力、未来的不确定,时不时地让我们感觉无力——你有没有担心过自己遇险时无人援手,担心家里的老人摔倒后无人敢扶,担心亲人需要帮助时周边都是冷漠的眼神,担心老去的那一天会被抛弃……所以,在单位,想到单位,能有几个人可以聊天,围坐在一起感觉亲切,多少年以后回顾走过的路,有所思,有所得,有所安慰,不亦乐乎!
我们是同一艘航船上的乘客和船员,还需要彼此的责任感,对他人、集体,乃至于全社会负责任的态度。作为媒体人,我们承担着更多责任,需要一种无可救药的、明知不可为而竭力为之、明知说了没有多大用也要说的乐观和达观精神。大家一定注意到了,新年伊始,创新成为各行各业的主题词、关键词。创新就是改革,有创新才有活力。近来,一些媒体新动态成为广受注目的新闻。比如中央电视台,2013年1月1日,《焦点访谈》改版,时长由原先的13分钟增加到了17分钟,之前每期节目只是一个话题,开始增加到两个话题,未来还可能出现3个以上话题。1月1日播出的两个话题都与民生相关,首先是梳理今年开始实施的新规新法,特别聚焦了新的交通法规。第二个是开设了一个小板块——百姓“连连拍”,采用普通人采访普通人的方式,回顾2012年,展望2013年。此外,还增加了两位评论员。从首期改版节目来看,许多观众对于《焦点访谈》的选题偏重于民生表示认可,觉得很接地气。特别是央视记者不再高高在上地采访别人,而是把摄像机交到了百姓手里,让他们说自己最想说的话,让观众觉得很难得。1月1日的节目中,一个小男孩面对镜头说:“2012年我上学了,太累了,每天要早起,还要写作业,那么难的题……干吗啊,我才6岁。”这个采访,许多观众大赞很真实,说出了很多小孩的心声。除了内容和话题选择上的变化外,这次《焦点访谈》的包装和主持人的变化也很大。1月1日开播后,新加入的主持人劳春燕更是改变了以往坐着主持的方式,首次站立主持。此外,节目加入了flash动画,还有郭德纲的相声,这是从来没有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