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问题来了,接下来只有两种方式可以处理掉这堆牛粪,第一种是带着粪便到处走,在口袋里装点粪便,在包包里放点粪便,在衣服上蹭点粪便,在裤子上沾点粪便。人走到哪里,粪便带到哪里。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当一个人带着粪便四处游走时,会失去很多朋友,就连最好的朋友也避开了。
“带着粪便四处游走”比喻沉溺于焦躁、愤怒而不能自拔。这是人们对于不幸的自然反应,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谁也不愿意跟这么消极的人在一起,朋友们渐渐离去也是自然的、可以理解的。更糟糕的是,那堆粪便非但一点也没减少,反而在发酵后更加难闻了。
所幸的是我们还有第二个方法。对着那堆门前的牛粪,我们可以挽起袖子,然后开始工作:推出手推车,找出铲子,把粪便铲进车里,推到后院,堆在花园里的阳光下,成为日后免费的有机肥。这活儿一开始看起来很吃力,很不容易,可是没有别的办法。
虽然第一天只能推走十分之一的粪便,可是我们是在积极地处理问题,而不是坐在那里抱怨不停,让自己越发消沉与焦虑。日复一日,我们铲着门前的粪便,粪便越来越少,直到十天后的一个清晨,我们会欣慰地发现,门前的粪便已全部被清理干净啦。更令人喜出望外的是,这些被太阳消毒过的牛粪变成了很好的有机肥,正好可以当作花园里的花花草草的养料,你开始觉得“这货还不赖嘛”!
“把粪移走”比喻将逆境和压力转化成生活的养料,这是我们必须独立完成的工作,因为没人可以替我们完成。日复一日,当我们把它移入心灵的花园时,焦虑与压力便会越来越轻。
同理,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地从压力与焦虑的体验中去积极地体察自我,且把它们转化成为心灵花园的养料,那么有一天当我们面对一个陷入悲伤情绪的心灵时,就能够温和地引导对方开展“清理心灵粪便”的工作。你会教导他如何使用手推车、铲子以及自身不屈不挠的勇气。所以说,如果我们还没有管理好自己的“心灵花园”,就不知如何去帮助有同样困扰的人。
诚然,在人类的各个领域都有许许多多的导师,但是却只有少数成了某个领域里的权威或先驱。在我看来,那些生活比较一帆风顺,且没有自行处理过很多“粪便”的老师,一般不会成为优秀的启蒙者。而那些历经种种磨炼、静静地把痛苦一点一点移走、并浇灌出美丽花园的过来人,都能成为各行各业优秀的启蒙者。
这份认知启蒙告诉我们,下一次当所谓的不幸与压力降临到你的生活中时,你会说:“哇!我花园的养料又来了!”当你乐意接纳这些养料后,我还建议你养成一个习惯:为自己创造一个心灵密室,也就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一个独处放松空间。
独处的时候就是在享受那份孤独的清明感,而唯有在这种清明的独处中,人们才能够邂逅自己最美丽的智慧。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本来具足成为“最佳版本的自己”的潜能的,但是由于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消耗了过多的能量,缺乏一个相对清明的独处空间,来让自己的心涤荡掉一些“垃圾”。而反观许多有志人士,他们都喜欢找一个安静的角落通过一些静坐、茶禅、弹琴、听音乐冥想等辅助工具来让浮躁的心沉淀下来,就如同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内心圣殿”或“心灵密室”。梁启超曾说:“在一生中,不可无数年住世界外之世界;在一年中,不可无数月住世界外之世界;在一日中,不可无数刻住世界外之世界。”便是指要尽可能每天都有一些独处的时间,暂时停下纷纷扰扰的脚步,反观静思,让心识处于相对平衡中,这样,一颗心灵才有机会在喧哗与骚动的外部世界中培养出具有高度弹性的适应能力与独立的清明思考能力,长此以往不仅能够培育出较为强大的抗压性,在个人事业的成长上或许也能增加不少胜算。
许多焦虑人士之前就是完全忽略了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心灵卫生之道,要么被动地等待溃堤,要么提前爆发。所以,如果当下压力比较大,可以先依靠此书中的其他方法通过适度转化与减压后,每隔几天都抽离出一个片刻与自己独处,真诚地面对内在心声,并做一些与净化心灵有关的事情,比如内观静坐,听音乐冥想,阅读一本正能量书籍,观看一部正能量影片,抄写《道德经》或《心经》,一边品茗一边感恩当下的一切际遇等。需要注意的是,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没有意图的,不讲究实用性,只是单纯地在“内心圣殿”中清明地沉淀一会儿,这样或许才能感应到无为法的自然加持。这个习惯会使得我们身体的下丹田部位有机会储存更多的能量。时时处在这样的内在生态环境中,一颗心灵就有能力做到“清明在躬,志气如神”,才能够高度灵明地思考,且坚定初心。这也是所有都市上班族都需要掌握的自我心理卫生调适技巧。(如果小的焦虑情绪不善于调适,就有可能发展成慢性焦虑障碍。)
乔布斯对东方禅修文化与瑜伽冥想十分喜爱,他在创建苹果公司前,时常在自己创建的“心灵密室”中获得深刻的沉淀与放松。这个自我沉淀的习惯直接培育了他对外部世界的新眼光与新视野,他信赖自己从禅定中培育出的灵明直觉,并从直觉中获得了足以改变世界某个领域的惊人创造力。乔布斯的传记中曾描述他19岁那年在印度乡间待了7个月,在这7个月里他观察到乡间的许多人和美国人大不同,美国人通常喜欢理性思维,而他们则更喜欢运用冥想放松后的直觉。乔布斯知道许多美国人只要静下来就会很焦躁,只有通过工作才能转移那股焦虑能量,他深谙所谓西方理性思维背后存在着许多疯狂的不合乎自然规律的造化与局限。所以他更加知道唯有当一颗心灵平静下来的时候,才能聆听到一些非常微妙的内在心声,视野才有可能极大地延伸,才有可能看见之前看不见的东西。乔布斯的传记中还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他对他的精神导师说想要去日本的一座寺院静心,该导师并没有直接否决,而是很简单地告诉他:那里有的东西,这里都有。后来乔布斯领悟到,一个人如果愿意跋山涉水去见一位所谓的精神导师的话,往往在他的身边就会出现一位。因为只要在此时此刻浇灭心头的烈火,何处不是禅的故乡!
善用“容器”的转化功能
有一个教师,主述每当念大学的女儿打电话给她时,她就会焦虑不堪,似乎有一种被吞噬的感觉。有时候有意识地拒接,但是依旧会受其罣碍。经过一些科学的分析,发现并不需要去探索所谓深沉的原因,其主要问题来自于她想要在意识层面拦截一些负面的能量,苦于找不到方法,因此表现为焦虑症状。
她告诉我现在只要听到手机声音响起,就会焦虑或心有余悸。
背后的原因是这样的:每次通话过程中,她总是会感受到从女儿那边传递过来的负能量,平日里她是一个兢兢业业的教师,比较操劳,然而她发现自己在独处的时间里,几乎没有清净过,只因为女儿三天两头把她当作是心灵负荷的储存盘。有时候一想到女儿把自己当成了情绪垃圾桶,她便会带着愤怒陷入持续的失眠状态。总之,如果不尽快合理地回应内在的心灵防御诉求,有可能泛化成广泛性焦虑症。
经过一些必要的互动,我告诉她:女儿之所以把她当作情绪容器,那是一种源于母婴关系中的本能反应。当婴儿降世之初,在未形成自我概念与内聚力时期,母亲就相当于婴儿的全部,甚至婴儿本身的无意识也会将自己认作是母亲的一部分。婴儿“生之本能”中的性驱力与攻击驱力都需要从母亲那里借由充分的共情与哺育才能顺利过渡。倘若这个时期较为频繁地中断联结,婴幼儿的自恋便会受到严峻的挑战,则较容易在后天形成人格功能缺陷抑或无法发展出相对良好的内聚力。内聚力不足就意味着安全感不足,而许多心理障碍的内核中都有安全感严重不足在作怪。
我继续告诉她:每个人身上的确都有一个可以转化他人情绪的“容器”。而许多人是错用了“容器”的功能。所谓的容器并不是无条件接收各种负面垃圾情绪的意思,当对方将一些“不可承受的情感”抛给自己时,我们如果采取无条件地帮对方直接承揽这份情绪的方法,这是错误的知见。即便承揽的了一时,一段时间后因为自己的不平衡便会出现预期焦虑。实际上这个容器不是用来“装垃圾”的,而是用来“转化垃圾”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把情感简单地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承受的情感,一种是无法承受的情感。你的女儿之所以让你感到焦虑不安,那一定是她把自己不可承受的情感丢给了你,从某种角度而言的确像是在变相地攻击你,就跟一个婴儿为了自己的需求,需要紧紧地咬住妈妈的乳头是一个道理。然而女儿对妈妈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依赖性,这种依赖不是安全型的,而是紧张型的。那么我们下次就需要依靠“容器”的转化功能把孩子丢过来的不可承受的情感,经过一些科学的中立加工,再把它返回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回应,这也是对孩子人格的最佳尊重。
经过母亲的中立加工,把孩子的情绪命名且帮孩子陈述出来,就相当于已经把那份不可承受的情感转化成了可以暂时承受的情感,所以孩子此时可以自己去积极应对,而非依靠母亲全盘吸收与代处理。这样做,一来保护了母亲自己的情绪,二来把属于孩子自己的东西返送给她,这是对她人格的尊重,也是助她形成内聚力的重要催化剂。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许多家庭主妇经常被孩子折腾得十分焦虑,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善用这个“容器”的转化功能。孩子会经常无意识地把不可承受的一些情感抛给妈妈,如果妈妈此时烦躁了抑或觉得孩子是个很麻烦的捣蛋者,那么母亲不仅没能协助孩子消化掉那部分情感,反而也把自己搭进去了。实际上从孩子那里丢出来的情感母亲是可以消化的,只是母亲在那一刻放弃了自己的容器属性与转化能力。
有些母亲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便已经教会孩子使用这个功能,因此孩子长大后早就学会如何依靠自己的人格力量去积极地回应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挑战。所以,对于一位母亲而言,当孩子还处于童年阶段时,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心智功能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迈进,那么必须协助孩子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把属于孩子自己的情绪经过中立的转化后,再返送回去。
这位教师后来习得了此法,且运用得游刃有余,她发现不仅自己解除了戒备,也不断依靠这股无为的力量让女儿依靠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充分回应属于自己的东西。顶多是在女儿真的搞不定的时候,再合情合理地给予一些行为上的支持,后来她很快就走出了焦虑风暴。
许多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发现,当一个人的人格被恰如其分地对待后,对方就会使用恰如其分的方式来回应那份属于自己的东西。在个别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教育者灌输容器的正确观念,对初为人母的年轻妈妈,幼儿园老师与小学老师们讲授如何不断地给孩子的情绪命名,这样就可以无为地促进孩子自动化回应属于自己的情感的能力,当下一次情绪再出来的时候,孩子也就不容易急着把问题抛出去,让大人们为自己操办,大人们也不会对孩子抛过来的焦虑而招架不住。
许多妈妈由于过度疼惜自己的孩子,总是舍不得让孩子受到一些必要的小挫折,这样十分不利于孩子人格功能的完善,未来造成的后遗症也是很多的。社会上所谓的“妈宝男”,就是这种产物。孩子成年后某个内在人格部分(子人格)希望摆脱母亲的操控,但实际上发现自己的内聚力不够,于是又只能依赖着母亲,而当其依赖母亲的时候往往又会表现出焦虑的状态,担心被母爱吞噬,但是又无计可施。这样的一种冲突心理,很容易诱发进一步的心理障碍抑或人格障碍。
然而在大众日常生活中,许多父母(包括教育工作者)并不愿意使用这个容器功能,当接收到孩子的情绪时,不仅没有按照上文所讲的方法去中立转化,反而在孩子焦虑情绪的基础上再添加上一份自己的焦虑,这就相当于是把成倍的焦虑返送给孩子,这样一来孩子能有怎样的感受呢?结果已经无须猜测,不是形成进一步的隔阂,就是为日后的关系冲突埋下种子。
一旦孩子频繁地感受到父母把更多的焦虑返送给自己的时候,他的人格与心智功能在完善内聚力的过程中,就相当于一棵树少了一半的阳光,少了雨露的滋养,也就是说少了很多能量的加持与磁场的保护。我们探讨到这里的时候,心情总是会有几分沉重,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有时候临床中与其治疗一个问题孩子,不如先调整父母的人格与教育知见。通常情况下这也需要父母的自觉,往往也不可强求。
许多正值青春期或刚进入大学的孩子,有时候自己私底下看了不少关于心理学的书籍,希望能够改善与父母的互动关系,但是他们心中往往会有一个顾虑,他们会觉得如果只是自己知道了一些真谛,只是自己发生改变,但是父母(或其他客体)却依旧我行我素,那么改变自己也是无济于事,那么这些孩子便会继续采取冷淡的防御机制来回应父母。因为他们的潜意识会担心向对方表达爱的时候,对方没有用爱来对等回应,这样会让自己的自恋受伤。而越是担心自恋受伤,就越是会使用一些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比如分离,冷淡,缄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