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出焦虑风暴
6991000000050

第50章 调和身心焦虑的十五个策略(28)

对于“幼年自我”而言,生之本能中的“攻击驱力”的隐性磁场需要向外投注,尤其是投注给孩子最重要的客体关系——母亲。此处的攻击驱力投注在母亲身上时,母亲并不会有什么被攻击的感受,母亲的自身磁场与容器功能足以涵容它。如果母亲在孩子的婴儿至幼年阶段没有给予其恰如其分的共情回应,那么孩子无意识所投注出去的攻击驱力就会遇到反作用力,在持续受挫后,一些孩子的无意识会寻求将这股驱力投注在与母亲有关的象征物体上,比如母亲的丝袜、高跟鞋、内衣、发梳、枕头等物体上,这亦是许多青少年具有恋物癖的动力性因素之一。然而多数的孩子当时也没能将这股强大的驱力投注在母亲的象征物体上,因此就会很自然地向内对准自身,许多青少年在早期记忆中就充满了失落、哀伤、自责、懊恼、内疚、耻辱感等心理情感体验。

青少年如果不能合理转化这股对准自己的攻击驱力,在青春期就容易因为一些压力的诱发,而开始拼命地自我攻击。比如每年高考结束后有一些对成绩不太满意的孩子就选择了轻生或自暴自弃,其中有一部分孩子潜意识中总是担心自己会受到来自父母的指责,抑或某个“子人格”幼稚地认为已经背弃了对父母的“忠诚”,于是他们会提前完成一些自我攻击程序。

在自恋范畴中,还有一些严峻的自我攻击艺术,属于变相的“忠诚模式”,它们的潜在危害同样是惊人的。如果不能充分地觉察与疏导,很多人就在不知不觉间自己跟自己“玩”,然后把自己彻底“玩坏”。所谓的“玩坏”,就是当自恋障碍到达最高程度时,会延伸出大量的抑郁情绪与焦灼情绪,甚至有可能结束自己的生命。

无意识忠诚模式:“与受害者认同”

认识到以上关于焦虑背后所隐藏的自恋模式后,在日常生活中一旦觉察到自己急于获得他人的认可与赞美时,不妨先以正念的方式,不偏不倚地感受自己诉求背后的焦灼感与一份多出来的“急”的感觉。经由无声地觉察与抱持,这股能量会经过一些小波峰式的发展,而后逐渐自动地越变越小。当这份感觉变小的时候,对外在赞美的渴求就会同步降低,自然就不会渴求获得客体的及时回应,那么就不会有接下来的自我攻击这些程序的运作。所以,当自恋降低,安全感会立刻得到提升,它们之间是成反相关的关系。

有一个广泛性焦虑情绪较为严重的职场女性,她是高级会计师,有着无规律性的焦灼情绪已有多年。她以前接受过一些辅助性心理治疗,能够意识到症状背后是一股无意识动力与程序在作怪。通过几次交流,我很快便觉察到她的焦虑情绪背后有相当的自恋障碍,也就是上文中所谈及的自我攻击程序。

首先她主诉的是因为自己长期心情不稳定,所以经常对孩子进行责难。而每次近乎失控地指责过后,便会更加痛苦与衰疲。当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咨询关系后,我在恰当的时机向她阐释:当你对孩子感到愤怒时,你会下意识地自我憎恨与内疚,因此某个“子人格”会适度收敛而意欲表现出一份相对慈爱,这或许会使你“超我”的道德性焦虑降低一些,然而这个被压制的愤怒没有被成功转化,所以在无意识层面开始转向了自身,于是你便在不久后感受到了一股说不出的抑郁。

听到这样的一份解释后,她补充道,自己不仅对孩子容易发怒,对丈夫也很容易进行无端的指责,有时候也能够意识到这样做是非理性的,但总是控制不了这份“易激惹”情绪。

在恰当的时机,我向她解释道:许多时候,你在非常努力地试图不对孩子生气,也试图不对丈夫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不作为”行为生气,你试图采取“逆来顺受”的方式来转化,但是你的潜意识并没有心甘情愿地体会到逆来顺受的雅量,你是带着愤怒与怨气在执行逆来顺受的朴素烦恼观。“逆来顺受”实际上是一种很好的人格修为雅量,它源自于人格系统中一种相对成熟的防御机制,它的背后并没有多少痛苦吞忍的成分,这是一种人性的自然升华而延展出来的内在素质与心灵强度。然而在你身上,你通过对孩子的指责,极大程度地满足了自己在夫妻相处过程中的心理压抑与早年对父亲不够护家的那份敌意,同时你的无意识也激发了另外一个“内在小孩”(人格部分侧面)通过自我惩罚以减轻内疚的诉求,所以抑郁情绪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你每次骂完孩子后,立刻感到无比的抑郁,或许就是这样的动力性因素。

对于这份解释,她有点措手不及,陷入了沉默,我直觉这种沉默不是阻抗,而是一种领悟过程。很快她自觉补充道:我能够对此有所觉察,同时发现背后还有一份防御机制在作怪,但是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我顺着她的自我觉察直接提问道:你时常容许自己被伤害、被指责甚至无意识的“主动勾引”外在的一些人、事、物对你进行伤害,从而让自己表现得像另外一个人……这个人会是你的母亲吗?

在经过一些合理的互动与解释后,她表示自己的内在的确隐隐约约地在对一个人表达着“无意识忠诚复演模式”,且告诉我更多关于她与她母亲之间的故事。而在接下来的几次咨询过程中,我觉察到了她对母亲表达了一种“与受害者(妈妈)认同”的防御机制。我告诉她:你的母亲在生活的时代,承受了一定的社会压力与思想压制,在茶余饭后与你互动时所流露出的那种哀伤情感与受害者的情感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你的幼年心灵,你在进入小学的时候或许就已经对母亲的那份带有哀伤与焦虑的人格与气质表达了认同。认同不是指你渴望哀伤的特质,而是无意识地希望通过成为母亲的样子能够缓解母亲的焦虑,能够与母亲站在同一个阵营,以对抗莫须有的潜在威胁或不安的外在生存环境。这就是幼年幼稚性思维的一个特征,它不擅长理性,也不会复杂的逻辑推理,这是它能够对母亲表达忠诚的最佳方式。所以,你需要这个焦虑甚至更多的焦虑幻想来配合你表达这份无意识忠诚抑或配合你“练习忠诚”。这就是为什么你时常胡思乱想,炮制一些无具体事实根据的预期恐惧,从而变相地对早年与母亲制造出来的互动关系表达一份赤裸裸的幼稚性“忠诚模式”。

总之,你的无意识对母亲的价值观表达了一种很深刻的认同(与受害者的磁场认同)。有时候你也把这种“无意识忠诚”带到家庭生活中。不过,当你把这份忠诚带到家庭互动关系中时,你的无意识还额外增加了一个防御机制,那便是“受虐性的主动诱惑与挑衅”。

聆听了她的一些正向领悟性的反馈后,我进一步温和地向她解释了什么是“受虐性主动诱惑与挑衅”:你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多年表达着一种救赎的愿望,试图通过自己的焦虑来与母亲成为同盟,然而这是行不通的。因为你的“本我”会有很大的意见,本我是遵循享乐主义与快感主义的,你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自我惩罚与无尽地表达救赎母亲的无意识动力,将会引起本我极大的躁动与抗拒。同时,你的“自我”(此处的自我并非个体整体意义上的自我,而是人格结构中的一部分)在感受到“本我”的压力后,它也会很自然地感到焦虑,也因为“本我”的力量是最大的,如果没有找到平衡本我的方法,“自我”也担心自己驾驭不住焦虑的洪流。所以,“自我”甚至会想到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来让自己摆脱“本我”的躁动与“超我”内化的无意识忠诚模式。“自我”被夹在中间非常难过,于是焦虑情绪在这种对立状态下,很容易升级,每当焦虑升级时便会出现更多的抑郁情绪,因为抑郁情绪与焦虑情绪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俩是互相捧场的。简单点说,这两股情绪会狼狈为奸,恶性循环。

我继续告诉她:你的“自我”它想到了一个点子,毫无疑问这个点子也是一种防御机制,它会在你相对比较安逸的片刻,突然跑出来告诉个体(整体自我)“你需要寻找一些‘受虐性的挑衅’。”也因为你的某个子人格受到内在心魔的长期催眠与说教,它在心底深处不断地告诉你唯有凭借这般疯狂或许才能止息,所以你就这么去做了。这就是为何你总是主动通过一些言语上的挑衅,希望得到丈夫与孩子的变相惩罚的动因之一。你人格结构中的“自我”试图通过这样的挑衅,抑或借由想象出来的受虐性的挑衅或主动胡思乱想,来制造一种能够释放焦虑的途径。也就是说“自我”在应对“本我与超我”的双重压力时,所采取的折中办法便是通过勾引一种焦虑来转移另外一份更大的焦虑。这就是为何我们总是被胡思乱想或灾难性联想所奴役,问题就在这里。

在这次咨询中她有所领悟。(任何一种动力性解释必须是能够整合当事人的过去经验,不能过于随性或教条化,诠释性语言讲究因人而异)而后在下一次的咨询中我在恰当的时机进一步解释:在外头你不会轻易通过言语的挑衅来达成被惩罚的意欲,因为你担心拿不准尺度。而家庭中的两个成员,很显然是最佳的投射该防御机制的道场。所以你总是控制不住要指责自己的丈夫与孩子,而当老公批评你的时候,你内在的某个子人格(人格侧面)确实会感到莫名的踏实。此外,如果我们一味地在理性认知层面去处理那些焦虑故事,那么永远都处理不完,它会像捉迷藏一样跑来跑去,最后突然间你会发现自己玩不动了,因为完全玩不过它,所以产生了更大的受挫感与焦虑沮丧心境。

在接下来的几次交流中,经由恰如其分地对待(支持性共情)与科学的解释,她能够从情感上(非理性层面)认识领悟到这份幼稚性情绪背后的无意识动力,精神状态像紧绷的弦突然间松弛了下来。

该来访者焦虑情绪背后的自恋障碍中,有一份夸大的幻想,认为自己有一份无所不能的力量能够解救自己的母亲,很显然这是当年幼儿自我的理想化思维方式。实际上在她的自恋模式背后,还有一份防御机制在影响着她,就是对母亲潜意识中的一份幻想表达了认同。

很显然母亲潜意识中的一份未完成愿望,便是在充满怒气与怨气的心境状态中,能够挑战一下外在的力量,以便充分释放自己的不平衡情绪。所以,她(来访者)在表达无意识忠诚时,在主动“勾引”焦虑故事时,都是针对男性,因为男性在意象层面可以象征着威权、强势等,这也是为何在她的预期焦虑中普遍的对象都是男性。

临床咨询中,每个人的心路历程都有所不同,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与诠释性语言,此文中的案例仅仅只是为了更好地阐述自恋情感模式中的一些潜在不安因子与部分无意识动力。当我们越来越深入地识别到它们是如何启动这份“一边在自卫,一边在自我迫害”的矛盾程序时,只需要先温和地觉察,什么都不要做,先尊重防御机制背后的能量与当时所经历的各种因缘,而不要觉得有任何不妥。同意当时自己的愤怒,也同意当时自己的愚蠢,同意当时自己的失败回应。就先以这样的方式“同意”它们,经由无声的同意,有些事情会自然发生转化。

谛听自恋

在广泛性的慢性焦虑障碍中,并非所有人都有自恋情感或障碍。自恋实际上就是自体结构存在着一些缺陷,源自于个体在早年未能恰如其分地建立良好的自体内聚力与完善的人格功能。心理学家海因茨·科胡特认为:自恋障碍的实质是自体结构的缺陷,就是个体不具备一个内聚性的自体,没有形成现实可行的雄心和理想,也没有发展出适当安身立命的才华和技能,进而无法获得关于自身的良好感受,无法调节与维持自尊的平衡。

科胡特强调的是自恋背后的自卑因素,以及自体结构的功能缺陷。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自我攻击,以及自我攻击背后的一些相对不太成熟的自我防御机制,对部分焦虑心灵而言,它们的确是严峻性的风险因素,与焦虑情绪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甚至是一股强大的催化剂。

因为一些低级防御机制的持续作用,一个人的无意识会更加喜欢通过“筑坝拦水”的方式来消除负面情绪所带来的负能量感受,然而这里面的风险因素一目了然,当水坝过高之时,如果溃堤,冲击力也是成正相关的。

总之,自恋模式很容易识别:过度的渴望外在的及时回应,如果客体回应的方式与其预期有一定落差,很快就会形成自我攻击,攻击后的产物就是焦灼情绪及抑郁情绪。同时,在临床心理学中,我还发现有时候自恋背后的自我攻击模式会投射到外部,以变相的方式达成无意识合谋——那便是对某个外在的攻击者表达认同。

如何理解?比如有一个人在小区里散步,看到一对父母在教训或大骂自己的孩子时,他反而会有一种幸灾乐祸感抑或一种说不出的“踏实感”。之所以会有这种反应,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以前自己也被他人“虐待过”,所以在某种情景下,看到有人在虐待其他人时,他会不由自主地通过对攻击者行为的认同,达成一种象征性的自我保护感。

所以,如果能够依靠谛听觉察的智慧,认识到这份情绪反应源自于自己曾经也感同身受过,为了自我保护才不得不使用了这个低级的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免于退行到早年那份对某位亲人的愤怒中。不妨依靠此书中所授导的正念智慧与一些自我平衡情绪的策略来试着转化那份愤怒而后完全宽恕自己早年的成长环境(宽恕就是解放自己这个人质),如此,必定会有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