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王阳明)的本意就是指任何一种现象都会因为“观察者”与“观察角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因此我真诚希望广大的自救一族,当一些棘手的焦虑症状获得一些调和后,越要坚信自己本心的力量及信念的力量。
在1954年5月6日前,多数的人都已经深深相信4分钟是人类跑完一英里的极限了,人类或许已经很难再出现一位超人可以用短于4分钟的时间跑完一英里。然而有一个叫Roger Bannister的人打破了这个记录,而在此前近9年的时间里没有人完成过。而后奇迹才刚刚开始,在Roger Bannister成功之后的约6周内,一位澳大利亚短跑选手John landy刷新了这条记录。在接下来9年的时间中,约有200人接二连三地打破了这个一度被认为是不可逾越的记录。这些强有力的潜能突破的故事,从反面进一步反映出曾经的那些限制性的信念对人类进程的重大束缚。
在国外曾经有一项著名的研究,针对100名癌症幸存者进行的深度调查访问,发现他们抗癌奇迹背后最大的共同点是:他们都相信自己额外辅助使用的一些方法或心法是最有效也是最适合自己的。就这么简单。
而美国传奇式精神科医生及当代顶级心理学家弥尔顿·埃里克森,在这方面也以亲身经验告诉世人“信念”与“奇迹”之间的传奇关联。他成功地挑战了几位权威医师绝对性的限制性观念,多位著名医生认为他的小儿麻痹症及其他病症,很难让他像正常人一样延续应有的生命。不过他后来活到70多岁,比医生预想的多了30年以上。而在这30年中,他从“疾病”中学到了很多,似乎也因为疾病的助缘直接培育了他非凡的洞察能力以及独有的一些本领,至今依然是心理学界中的佳话。这位传奇式心理学家,使用自己独特的心理疏导策略与治疗语言,在那个时代实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堪称奇迹的康复案例,在这方面恐怕至今也没有多少个心理学家可以超越他。或许上帝为了让他在生与死之间留下一些作为,而特地为他设置了一份量身定做的心路历程,以助他完成自我人格修炼与夯实一份强有力的心理学技术。
有时候不是人类在疗愈“心理疾病”,而是“心理疾病”在疗愈我们。所有的自助者通过心病的助缘,通过参考前人的一些经验,就一定会发现不少“症状”是在间接的协助我们加深自我认识以及卸下一些不合乎规律的深沉心识与执着心。许多对现代心理学有杰出贡献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森田正马、弥尔顿·艾瑞克森、芙朗辛·夏皮罗等),在深入治学的前前后后中几乎也都深刻地体验过一些特定烦恼或焦虑情绪,而后几乎都从自身的特殊心路历程中挖掘到了宝贵的经验,进而促进了一些新理念的诞生。所以我鼓励广大的病友们务必坚定自己的积极实践与体悟,有时候不必去与他人的成功经验作比较,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方法有例行就一定有例外,或许你当下所体悟到的方法亦是极具价值的新发现,因此有时候一定要独立思考,适当抛弃对“权威者”的迷信,同时也莫受一切世间消极的局限性观点的暗示,请勇敢地逆流而上,相信未来终将拨云见日。
或许有一天在你悟透了烦恼的来龙去脉时,你也可以整合出自己的理念与方便法,而后经由一些传播,利己利人,利人利己。我们有体验慢性焦虑的心路智慧,就一定能够邂逅走出焦虑的智慧。
补充:临床中焦虑障碍包括哪些?
在身心健康与精神卫生领域,美国依然是投入资金最多的国家之一。美国精神卫生界曾动员不少人力物力对很多基础性工作做了大量的研究与修正。其中也包括将诸多“心病”的分类建立在流行学调查和临床测试的基础上,这对国际分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美国甚至还抛弃了“神经症”这个术语和概念,虽然有一些争议,但它试图打破传统分类的一些弊病而力求新作为的态度,值得肯定。而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精神卫生领域则一边倒地照搬了苏联许多术语、概念、分类标准、理论学说,甚至将苏联的一大套东西都奉之为圭臬。现如今,我国心理学家也已经将过去的诸多概念与理论学给予了修正,并在不断完善本土心理学的创新力量。不过,任重道远。
我在对比苏联、法国、日本、中国对于联合国教科书的分类标准后,相对比较认可美国对焦虑障碍的分类,同时在“括号中”作了一定的简单说明:
伴有场所恐惧的惊惧障碍
不伴有场所恐惧的惊惧障碍
社交恐惧(注:常见的包括余光恐惧,视线恐惧,演讲恐惧,表情僵化恐惧,出汗恐惧,肢体颤抖恐惧,敏感性关系妄想等)
单纯的物体恐惧(注:恐惧性症状在表现形式上和焦虑性症状是有差异的,但此书中所强调的一致性特指“症状”本身只是内在无意识残留焦虑或早年创伤印痕的投射或无意识置换,并非当事人的成年理性情感真的害怕它。那么临床中相对单纯、固定的恐惧症状可能有上百种之多,诸如害怕的对象为:猫、狗、蛇、黑夜、失控、体象、口吃、开车、密闭空间、乘坐电梯、乘坐飞机、密集性物体等)
强迫性障碍(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许多焦虑、担忧情绪背后就是一种强迫性的灾难式联想,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之一是把各种幼稚性的联想无条件当成理性分析判断的依据,因而表现出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此外,一些强迫观念与漂浮性焦虑也是有差异的,但是症状背后的确也是一种弥漫性的“怕”,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也可以将部分强迫性症状归纳到慢性焦虑障碍。而在各式强迫观念中,通常是以对立冲突、预期恐惧、强迫意向为主导的情感体验)
精神创伤后的应激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注:特指各式漂浮性焦虑,其症状是容易跑来跑去,担忧的对象不具体、不固定,但是焦虑情绪背后的思维模式与灾难性联想模式都是类似的)
无法归类的焦虑障碍(注:可能包括被嫌疑恐惧、难以描述的躯体化障碍、隐匿性表情恐慌等)
心病的内容何其之多,不同国家对各种神经症及更多心病的分类皆有不同,观点也有所差异。而本书对“焦虑障碍”的定义只作大众式通俗理解,不作为学术上的严谨探讨。实际上我个人认为不要去定义自己是什么“症”,只要大概知道自己的心理健康处于怎样的水平即可,这些称谓只是便于相关工作者更有针对性地治疗。值得一提的是,某些时候“健康”与“不健康”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所以更无须过于执着它们。
识别幼稚性思维——釜底抽薪
导言
许多盲目的灾难性联想与无明焦虑情绪背后的始作俑者之一就是“幼稚性思维”,它代替了成年人的成熟情感反应模式。一旦我们领悟到“症状”的幼稚性与盲目性,我们就能够做到主动式顺其自然,而非被动式的接纳。
科学识别幼稚性思维
所谓的“幼稚性思维”即相对于成年人的“成熟情感”而言,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毫无事实根据的想象或“敏感性妄想”作为分析的依据,并快速地衍生出灾难性的联想,使心灵瞬间处于焦灼不安的状态。
许多罹患“慢性焦虑障碍”的心灵,其表象症状经常变来变去。在各式各样“怕”的背后,都有一份非常明显且突出的思维特征:明知道自己所担忧的东西有可能不会发生,但就是莫名其妙地无条件投降,这种无条件投降的姿态就如同一个三岁的小孩子被成年人“吓唬”后表现出来的无条件遵从与畏惧。比如强迫性洗涤的个案,自认为如果不反复清洗十多遍就一定会发生一些不可预测的结果;也比如广泛性焦虑的个案,每天不找点担忧的东西或提前预期一些莫须有的潜在冲突,似乎就会觉得心里不踏实。总之,这些苦痛心灵许多时候似乎都是主动选择臣服于这些焦虑的“快感”,虽然意识上也觉得这些漂浮性焦虑是不必要的。
我认为“幼稚性思维”往往是幼年“反应式心灵”的一部分,幼小的儿童缺乏逻辑思维判断的能力以及完全不擅长以客观事实作为分析依据的能力,他们的思维模式是线性的,很容易被成年人的一些虚假故事所蒙蔽。比如一个成年人对一个正在哭闹的4岁小孩子说:“如果你再哭,我就从口袋里捉出一只‘魔鬼’或‘妖怪’来咬掉你的鼻子。”大多数孩子听完以后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惊惧反应。而现实生活中,许多焦虑心灵对那些莫须有的“症状”怕成那种状态,很明显更符合幼儿“幼稚性的情感反应模式”,而不是成年人的“成熟情感模式”。因为幼儿会害怕的东西,成年人通常都不会害怕,往往还会觉得好笑。
那么,为何一个成年人会出现这种幼稚性的幼年情感反应呢?
这里头的道理在分析心理学中叫“退行机制”。许多心灵在青春期或成年后不久,当一些深层愿望受挫或感到持久的应激压力时,自身的能量场处于持续被消耗的状态,这个时候更多的“阴气”(喻指消极的心念)也容易乘虚而入,此时一些有焦虑情结的心灵会放弃已经学到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而采用早年“较幼稚”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压力或部分欲望,这就叫退行。导致容易发生“退行”的一大因素就是性心理在青春期发展阶段曾不同程度受阻或受到道德性压抑,因为在个体性心理的发展中蕴藏着很强大的动力,当这股强大的动力受阻后,会进一步和退行机制“同流合污”,并通过置换转移的方式回到类似“小孩子生病会得到父母的额外照顾与保护”的无意识代偿状态中。总之,其症状发展模式是:现实困境是诱因,然后无意识退行至幼年心理模式去寻求慰藉,而表现出幼稚性情感(莫名紧张不安),这种幼稚性情感背后是一份幼稚性思维(把想象无条件当成事实),其导致当下这个成年人无明焦虑情绪的不断循环。
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个概念叫作“内投射”。许多心灵往往在青春期前后,针对自己所爱、所恨和所怕的人,尤其是父母,“自我”会将他们的严厉言行或各种不愉悦的指指点点式安排经过“潜抑机制”将其内化成自己性格与气质的一部分,“自我”认为这样一来或许就不会再那么害怕他们了,而这个过程亦是“强大超我”的诞生之日。心灵通过内投射机制,将父母的一些“批判性声音”内化成自己的“超我”。总之,一颗心灵之所以会发生退行现象,还与早年的一些初期焦虑有重大的关联。所谓的初期焦虑就是一个人从幼年到青少年的这段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惊吓或破坏性批评,导致当时的心灵处于恍惚状态,而后卡在“无意识”的某个区域。这份未经处理与释放的焦虑即所谓的“未全然经验的无意识印痕”,一些较大的焦虑印痕在如“多事之秋”般的青春期则相对容易被诱发出来。
为了更好地说明幼稚性思维与成熟情感之间的差异,需要深入了解一下3-7岁的幼童具体的心气反应模式。
儿童皆缺乏“分析式心灵”,即理性智能,他们对于成年人的一些“吓唬”容易信以为真。有时候他们完全把自己的想象作为判断未知的依据,因此分不清幻想和现实。此外幼年儿童心智发展还处于初阶,并不能稳定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心境,很容易受外界“风吹草动”的影响。即便天性乐观的幼儿,也依然会被一些大人的“假话”所糊弄。比如大人为了让一个小孩子乖乖地吃饭,会故意嘘声吓唬孩子:“山里有一头大灰狼,就喜欢咬不好好吃饭的孩子,”或是“快吃,今天如果不好好吃饭,会有魔鬼来咬你的屁股,很疼很疼的,”或是直接一点“你再不好好吃饭,等下我从口袋里取出一头老虎咬掉你的鼻子。”此时小孩子如果看到大人是很严肃的表情,会很有可能做出“幼儿反应式心灵”的无条件“投降”,行为便会收敛起来。
在成长过程中,一些幼小的儿童对于各种“吓唬性”的东西容易无条件接受,所以如果父母长期给予孩子破坏性的批评或否定,那么该儿童也一定会自动接收来自“威权”的信息,输入多了就会形成最初的“自我观感”。也就是说孩子的内在是相对自卑的还是相对自信的,大多取决于幼年至青少年时期所接收到的外界反馈信息,如果在这几年中接收到了父母与其他教育者给予许多充满力量的肯定,那么小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与安全感就会相对壮实,进入小学后,往往就比较敢举手发言,敢上台当小队辅,敢参加一些文体表演活动,也敢于在足球场或篮球场上表现自己的“球技”。如果一个儿童早年接受了大量令其感到焦虑或害怕的东西,这些焦虑的记忆虽然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被暂时遗忘,但是那些焦虑的情感能量并不会全都消失,一定会有相当的残留,而这份情感残留就存在于无意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