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高知府见李县官抡枪向自己打来,正要迎击,就听见李县官惨叫一声,被长矛从后背刺透前胸,当即毙命!持长矛刺李县官的人随即或跪在马前,说:高大人,不要怕。小人是衙役某某。这时,前后方的劫路的强人一片混乱,内部打斗起来。杀声涌起。高知府冲那跪下的人问:“你们落草,让我伤心,不想今日在此相遇!有何话可讲!”
那人说:“高大人,你待大家不薄。只因护送你去奉天,我们寻不见你,见轿车弃在路边,八名弟兄以为大人被强人所害。我们自觉得对不起不大人,又怕归府受到王法惩治,合计来合计去,落草了。这,一是为了生计活命,二是想在强人帮中寻找是谁杀害了大人,好为大人复仇。后来听说大人未遇难。我们就决意寻找机会反正,把这伙强人剿灭。今天,我们七名弟兄临来这里时,就定下了以我刺杀李县官为号,一起行动。”
高知府边听边看,前后的强人都化鸟飞云散了,说:“你起来!本官赦你无罪。快快唤来那六名衙役,和我一起回府!”
七名衙役到齐,纷纷跪下,高知府说:“不要这样了,落草有缘故,归正有机遇,都是天意,好在没有制造罪恶。快快起来,一起回府!只是便宜了飞钉李等人,他们没有埋伏在这条路上,否则,一并解决了。”
且说府衙里八府巡按关门闭户,这时听到衙门外有敲击铁门的声响。八府巡按纪大人走下公堂的座位,亲自去看是哪个又来捣乱。纪大人走到衙门的铁门处,喝问道:“什么人?”外边人报号说:“知府高大人归府,速速打开大门!”
纪大人听说是高知府归来,让身边的衙役开门。大门洞开,果然门外站着一队兵马,簇拥着高知府的官轿,高知府也未下轿,官轿直奔院落。轿夫放下轿,师爷快步走上前,打开轿门的帘子,请高大人下轿。高知府脚一落地,官民速来跪下,说:“秉报大人,八府巡按纪大人在!”
高知府说:“纪大人在,请纪大人到公堂相见!”说罢也不转脸去看纪大人,不是高知府傲慢,是因为这个纪大人的来路还没有摸清,他到底是真是假,还要当堂验证。高知府直奔公堂,走上座位,手操惊堂木,叫道:“两班衙役侍候,方才秉报八府巡按纪大人在,请问哪一位是八府巡按的纪大人?”
纪大人金侍立在公堂,十分生气,可是又不能发火,本府大人归来,验明朝廷命官身份理所当然,他拿出金牌,纪大人随身的童子从纪大人手中接过金,递交给高知府。高知府双手接过金牌,上边的字迹分明,但是他既不敢相信此牌就是出自皇上手书,又不敢否定而把这个纪大人给慢了,说:“请问纪大人,你来科尔沁草原可其它佐证你是八府巡按身份的证据吗?”
纪大人说:“我背一段奏本。”纪大人把高知呈报给皇上的要求朝廷派兵剿除天桥山匪帮的奏本背诵起来。高知府听到他口中所背诵的正是自己奏本,若不是八府巡按,谁能看得到自己写给皇上的文字?高知府慌忙离开座位,走向纪大人,双腿跪下,说:“大人,在下得罪了,恕本官无知之罪!”
纪大人扶起高知府,说:“正当公务,何罪之有!?请起!”
高知府:“谢大人!”起身请纪大人到公堂的知府座位上坐。纪大人说:“帅不位,还是请坐到知府的座位上!如无甚急之事,我们先到内室相商剿匪之事!”
高知府听到纪大人有事要谈,回身对众衙役说:“今日不议事,退堂!”
且说纪大人和高知府在内室议定了向朝廷回复派兵剿匪之事,八府巡按纪大人来此探得了匪患之实,事不可误,高知府立既派守备张统连夜启程,带着纪大人的请皇上派兵剿匪的奏本,进京搬兵去了。纪大人随便把他进入府署撤职了原衙头和提拔了官民的事告诉给高知府,高知府拱手,说:“大人明断,慧眼识人,在下既敬佩又服从!”
高知府次日升堂,安顿了事务后,宣告:“纪大人来衙署,几日内所安排的事务不变,纪大撤职原来的衙头,是其失职罪有应得,本官原想再治罪他,因纪大人宽厚讲情,不再追究,望你努力进忠,尽心于公务;官民重用,是纪大人慧眼识珠。望官民不辜负纪大人厚望!”
纪大人对高知府有所好感。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忙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过去了,大寒又一年。”
高知府走到衙署后院的私人住所,听到衙童正在背诵关东的二十四节气歌。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有二个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二暑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每个节气,都有每个节气的征候,衙童按着高知府的吩咐,学唐诗,背古文,也学习掌握关东的人文地理知识,这衙童是自己哥哥的儿子,十三四岁,高知府把他带着身边,做为书童役使,有时公务和私事也教他参于,为的是给他一个吃饭的条件,也让他在自己身边学点知识。衙童一边背诵,一边用笔在纸上写着二十四节气歌,看见高知府归来,喜得放下笔,跑过来,说:“高大人,小民欢迎大人归来。看,你留的作业,小民正在做呢!”
高知府用手刮了衙童一下鼻子,说,我来看看!拿起衙童写的二十四节气歌,不禁出声读了一遍,说:“关东宝地,民众开荒斩草,春耕夏锄,秋收冬藏,在劳动中总结出一套规律。可喜可贺!”
明月当空,星星满天,高知府在府内宴请纪大人,给他接风。纪大人心存困惑,连日来流览府中案卷,看到知府的断案和为民排忧解难的记录,很是敬叹这个地方的从四品官,可是这样一个以公务在心的人,却为什么偏偏爱听一个卖溜口的老头讲笑话呢!他单刀直入地问:“高大人,本官初来时,在衙门口遇到一个老头,他说他是给你讲笑话的,公务如此多,为何却还情锺于此呢?能否讲给本官?”
高知府听纪大人的口气不是责备自己,他沉思一下,无限感触:听笑话,是因为无能力处置那些吃皇粮不干事的人,是忧愁中无奈的选择。可是能和这位纪大人实话实说吗?不能。人心隔肚皮,谁知他纪大人是何等胸怀的人!他笑了笑,说:“大人啊,官务劳身劳心,听听笑话,放松一下,就等于休息呀!笑话也有智慧啊,在下缺乏智慧,还想通过听听笑话增长智慧!”
“啊!原来如此。不知那卖溜口的老头能否再来府中讲讲笑话?”
高知府:“当然可以,只要大人有兴趣,在下明天请他来府。”高知府给朝廷的奏本,把落草的李县官写成了护官银被强盗劫持的受害者,担心这个假的情报给自己带来灾害,回来的路上李县官自取灭亡,自作自受,少了一个心头之忧,心得宽慰,也愿意陪纪大人听卖溜口的老头来讲笑话,趁机放松一下。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