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峨眉
7046400000025

第25章 倭寇

这绝对算不得什么好天气。

天边的乌云彷佛翻滚的巨龙般,黑沉沉地直压到了头顶。

大海中那咆哮的巨浪反复地撞击着岸边的礁石,发出有如雷鸣一般的巨响。

李长风却稳稳地站在海滩边的一块巨石之上,怀中抱着和乌云一样黑沉沉的长刀,如木雕泥塑般凝望着大海。

已经七天了,出海的弟兄们怎么还未归来?

这风是越来越大,浪也越来越高了,若是再有几个时辰的话,就是想回恐怕也回不来了。

一想到这里,李长风就恨得气冲胸臆——那个该挨千刀的严年鹤,不男不女的死人妖,如果不是他在军中胡言乱语干扰众将行动,自己也不必耽误了了整整一天,才能找到机会设法将斥候队派出去,若能提前一天,弟兄们怎么还会碰上这场暴风呢?

李长风进了这戚家军也有十五个年头了,军中的“老人儿”都是跟大海打老了交道的,按照他们的话说,这样的天气,就是龙王爷收人的日子到了,不是水生水长的活物统统都要被它收到龙宫去当祭物的。

这些年来李长风自己都已经是个“老人儿”,这样的天气也早就不稀奇了,但这次却不同啊,那没回来的船里面,还有五十多个手足一般的好兄弟……

想到这里,李长风不由得鼻中一酸,难道自己麾下二十多名弟兄就这么完了?

沙场争锋,其实生死早就已经交给老天爷了,既然当兵吃粮,也就不能太在乎自己这条性命,何况自己还不是为了吃粮才投军的。李家虽然并不是大富人家,但还不缺衣少食。当年泪别父母恩师,就是为了驱除倭寇,精忠报国。

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一想到这个,李长风不禁感到胸中热血翻腾。倭寇猖獗,自己这个巴蜀汉子年少时就已立志要为国尽忠,铲奸锄恶,也因此深受师父喜爱。

拜别恩师,泪辞双亲,他走出峨眉山,出川万里来到这天下闻名的戚家军,当上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兵卒。

一转眼便是十五年了,十五年沙场征战,他浴血抗倭破敌无数,周身上下早已是伤痕累累。

戎马倥偬多年,少有还乡,其中一次还是因老父病故,回乡奔丧。虽不敢自比岳武穆般的大英雄,但摸着自己的良心说,精忠报国是真的在做。如今的自己已是这戚家军里威名赫赫的游击将军了,但这几年自己却感觉越来越憋闷了。

有时候想想,还是当小卒时候好啊,虽然无权无势,但是操心的事也少,只管吃饭睡觉杀敌便是,哪里像现在,为了不得罪那些天良丧尽、狗屁不通却压人一头的的死宦官,还要学着奉承,忍着怒气,说着口不对心的官话才能毫无掣肘地干事,去杀敌。

还记得当年戚大将军还在的时候就说过,在这群狗材面前万事都要忍,忍不住也要忍,不然这用无数弟兄性命换来的抗倭大业也就毁于一旦了。如今,统领着戚家军万余虎贲的浙江副将吴惟忠大人,也是如此秉承了戚大将军的故制。

不止一次看到苦心经营了数年才布置妥当的灭倭计策被那几个宦官一两句话便弄得进行不下去时;当看到某个同袍兄弟只因得罪过某个太监就在战死后被安上了懈怠无能的污名时;当看到忠信睿智的吴将军也要在这些死人妖的夹缝中苦苦支撑时,李长风总是恨不得活剐了这群太监。

他真的想不通,究竟朝廷在想些什么?派来一群不男不女的宦官监军,一个个脑满肠肥阴阳怪气,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打起仗来一个都看不见,领功时抢得神勇无比,稍有差池便忙着推诿到在刀尖子上打滚的军将们身上……

也不知过了多久,背后有人轻声唤道:“将军!”

不用回头,便知道是自己的亲卫家丁李柱,这小子处事机灵,刀棒精熟,十五岁起就跟在自己身边,如今已是多年,虽说名义上是名家丁,其实军功不断,身上已经有了千总的记名官衔。原本有不少机会到营中补个实缺,但他死活不肯离开李长风。其实,说起来整个戚家军中大部最初原本便是戚大将军自行招募而来,许多将领都蓄养着人数不等的家丁,这些家丁武器甲胄往往要比普通士兵更好,作战也更加勇猛。李长风虽然已有将军之衔,但游击并非大将,俸禄也不过了了,家中又无余财,因此也只得李柱一人,并无其他家丁。

李长风道:“你娃娃跑上来干啥子,风硬湿滑的,你在这上头又站不住脚。”

李柱笑道:“没得事啊,小人这不是站在将军的身后了嘛。”

李长风不由得一笑,他是很喜欢这亲卫家丁的,机灵无比,功夫也不错,也是川中子弟,还是自己半个小老乡。有的时候,看到他还能想起自己最疼爱的小师弟司徒小鱼来。记得自己当年下山投军时,小鱼儿都已经十岁了吧,如今,那个活蹦乱跳,常把峨眉山上下闹得到处都不得安宁的调皮娃娃有多高了?身体是否已经像自己二十岁时那样强壮?

李长风看了一眼身后侍立的李柱,不由得思绪万千。

正恍惚中,忽见有一盏孔明灯在已是漆黑一片的海面上左摇右摆地升起,李长风心头狂喜,正要奔下礁岩,却又发现海面上升起了两盏灯,他不由得心中一跳,紧盯着孔明灯道:“出事了,他们后面有人追赶,柱娃儿,传令下去,要弟兄们即刻接应。”

孔明灯升起后没多久,一条小船就从浪尖之中钻了出来,这小船有如一枚果壳般在滔天的巨浪中抛上抛下,不过舵手显然是位干才,虽是如此的大风,依然鼓着全帆急弛向岸边。

不过,在这种天气还要张着全帆,可见船上的人是已有拼死之心了。

李长风久经沙场,怎能不明,不由得直跺脚,这贼老天,怎么就偏偏在这个时候要起风暴。虽然此时小船离岸已经很近,越到岸边海浪越猛,那只小船还能坚持靠岸吗?

突然,传令回来的李柱急唤道:“将军,您看那些是啥子?”说着向海面上一指。

李长风忙凝目望去,只见小船的后面不远处又出现了一些影子,此刻天色已暗,离得又远,看不清那些是什么,但从那行进的轨迹和动作上看,正是倭寇最常用的快船“浪里钻”!

李长风心中大急,赶忙向已经赶到身边的王都司道:“立即给出海接应的刘正、杨威他们发讯号,让他们赶快回来,要快。”

望着李长风因为焦急而有些扭曲的面容,王都司和李柱都大吃一惊,不由得问道:“将军,您这是怎么了?就算有十艘‘浪里钻’,也不过能乘一百多人,我们岂不是轻易就可以把他们吃掉了?”

李长风反问道:“‘浪里钻’乃是近海船只,去不得远,咱们眼下所处之地百里之内都没有半亩地大小的礁岛,这些浪里钻是从哪里来的?”

王都司毕竟也是老军,猛然醒悟道:“将军是说远处还有倭寇的大舰?”

李长风点头道:“倭寇的大舰都是涂的黑漆,这样的天气咱们看不到他们,但他们看咱们却是清楚得很,只要咱们派出去的船一靠近,他们船上的大炮就该轰过来了。”

李柱急道:“将军,如果让刘千总他们把接应的船撤回……”

李长风道:“事有蹊跷,但我敢肯定倭寇是不敢开炮打他们追赶的那条船的,这一定是船上的弟兄已然得手,倭寇投鼠忌器,否则他们的小船早就被大炮打碎了。”

说话间,刘正、杨威等人出海接应的船早已撤回,就连被倭寇追赶的那只小船也终于靠到了岸边。那船刚靠岸,便有四人跌跌撞撞地跑下船来,当先的那人手捧着一个布包踉踉跄跄地跑来到李长风,扑通跪下,带着哭腔只喊了一句:“将军,东西抢到了,但只有标下四人逃得出……”话未说完便一头软倒在地。

李长风刹那间只觉得心如刀搅,自己派出了二十名精锐好手,这便是有十多人阵亡了!

此时,只听身边王都司喊道:“将军,倭寇的船已经近了!”

李长风闻言随手拔出长刀狠狠地冷笑道:“来得好,传令下去,老子不要活口,拿这些倭奴的脑袋告慰阵亡弟兄的英灵!”

他话音未落,那十余艘浪里钻便已靠岸,船儿尚未停稳,上面的倭寇便嚎叫着各举兵刃冲上了滩头。

李长风长刀高举大喝一声:“随老子杀敌,退后者立斩!”

王都司等将士带领着后面的两百多名士卒听到他的喝声后立时齐应一声,迎着倭寇杀了过去,这些人与倭寇常年打交道,而且个个都是精锐悍卒,自然敢于冲锋陷阵。

李长风见此情景哈哈一笑,也举刀直奔倭寇而去。

两股人马立时便砰的一声撞到了一起!

虽然后发,却是当先冲入的李长风暴喝一声,挥起自己手中那柄重达四十八斤的厚背大砍刀直劈向面前的一个敌人。

那名倭寇见刀劈下,忙举起手中的武士刀去封架,但却感到手中一轻,还未回过神来,便连刀带人被李长风劈得斜肩带背断成两截,污血飙起数尺。

李长风纵声长啸,脚下毫不停顿,接着便又扑向另外一人。

其实,倭寇的东瀛武士刀制作十分精良,凶猛无比,明军普通装备的制式刀剑往往抵挡不住,以至于戚大将军在世的时候还专门发明了“竹枪”予以克制。

而李长风这把又厚又重的大刀却又不同,东瀛武士刀虽强,却总在他的刀下望风披靡。

当然,刀好不过是一个方面,身为峨眉派当代掌门人通天大师的首徒,李长风还不到二十岁时就号称“刀枪双绝”,纵横巴蜀无人能敌,从军十年,在他刀下殒命的倭寇早已不计其数。

一百多名倭寇虽然凶悍狂妄,但在这些戚家军精锐悍卒的攻击下也不得不步步后退。

李长风口中呼喝有声,手中大刀砍伐有如破竹,突然,猛听得一声暴吼,接着一股劲风便呼啸着直直地砸向他的面门。

李长风心中暗惊,脚步一拧,上身后仰,手中将长刀一横,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他竟被这一击打得连退出数步,这才稳住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