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代咏物词的创作,比较重视寄托法则的运用。它之所以重寄托,在于时代环境使然。其主要表现是运用比兴手法,以诗经楚辞式的香草美人题材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孽子孤臣之感。考察宋代咏物词中所寄托的深刻内涵,对于了解作者的身世、性情及其时代环境,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
关键词:宋词;咏物;寄托
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
宋代咏物词一般都会有所寄托。所谓寄托者,盖借物言志,以抒其忠爱绸缪之旨。《三百篇》之比兴,《离骚》之香草美人,皆此意也。因为“借物言志”、“借景抒情”,其所言者虽然不必专务拗晦,而其不敢明言的隐衷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工于寄托的词人,在创作的时候,追求惝恍迷离,不落言诠,令读者骤然遇之,仿佛在耳目之前,深刻味之,亦觉有悠远之义,而不易知其情之所由生与其意之所专指,具有更加深刻的涵义。因此,寄托便成为宋代咏物词在创作艺术上的重要法则。
一、宋代咏物词创作重视寄托的原因
晚唐、五代时期的词人还没有明显的寄托观念,其词一般也以直抒胸臆为多。入宋以后,词坛经过宋初一段时期的沉寂,不仅出现了较为显著的有寄托之词,如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和《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而且产生了十分明确的寄托观念,其标志就是黄庭坚的《小山词序》。到了南宋,寄托论便已基本成型,并对宋词特别是宋代咏物词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黄庭坚在《小山词序》中说:“(晏几道)嬉弄于乐府之余,而寓以诗人之句法,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至其乐府,可谓狎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其合者,《高唐》、《洛神》之流;其下者,岂减《桃叶》、《团扇》哉!”[1](P25-26)晏几道生为贵介公子,而才高命蹇,落拓半生。因此,他的那些不能不吐之愤却不能直吐之,只有把这华屋山丘的感慨和怀才不遇的疏狂,寄寓于小词之中。因而,他的词便体现了寄托的基本理论内涵,即:(一)词之寄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作者须有难以直言的怨恨和不能直吐的愤懑,而又必须言之吐之,故只能运用寄言托意的表现方法。(二)词之寄言托意的方式,一般采用诗骚以来具有比兴传统的香草美人题材。(三)判断词有无寄托的标准,在于词之所寄托者是否为有关君国的忠爱之情,是否包含有深刻的社会、政治内容。(四)寄言托意之词,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两类,“其合者”所传达的即是忠君爱国之情,是有特定含义的“寄托”;“其下者”则是一般意义的托物言情。
由此可见,寄托的深浅、广狭与显晦,是以作者的性格与身世为转移的,它决定于作者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大抵感触所及,可以明言的,便不必用玄远之辞以求寄托。所以晚唐、五代之词,虽然镂玉雕琼,裁花剪叶,绮绣纷披,令人目眩,却没有深刻的寄托。其根本原因在于,其时绝少忌讳,所以感慨所郁,情意所蓄,不妨明白地宣泄发抒。北宋真、仁两朝以后,外患浸亟,党争渐兴,虽然汴都繁丽,不断歌声,其不得明言而又不能已于言者,却所在多有。于是辞在此而意在彼之词,也就层出不穷。及至南宋,更是国势陵夷,金元继迫,忧时之士悲愤交集,随时随地,不遑宁处;而时主昏庸,权奸当道,每一命笔,动辄得咎,逐客放臣,项背相望;即使不愿意掩抑其辞,也不可能了。所以词至南宋,词最多寄托,其寄托也最为深婉。清朱彝尊《词综·发凡》说:“词至南宋始极其工,至宋季而始极其变。”[2](P10)其所以求工求变者,不仅是由于辞章技术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因为寄托所在,不得不求工求变。正因为“极其工、极其变”,其寄托才不伤崭露,不易指陈。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说:“北宋词多就景叙情,故珠圆玉润,四照玲珑。至稼轩、白石,一变而为即事叙景,使深者反浅,曲者反直。”[3](P1634)因为“就景叙情”,则寄托所在,自然流露,容易按索。至“即事叙景”,则明欲说某事,而不敢明说某事,寓之于景物之中,使读者不易知其寄意为何,其中是有难言之痛的。虽然貌若“浅”“直”,其初衷本来是要泯灭寄托的痕迹,而设诸不相关系之辞以为生发。其浅者,是有意使之浅;其直者,是有意使之直。其实有甚深甚曲之真意蕴藏其中,不应当仅仅视其形式而以浅直来评价它。
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说:“北宋词用密亦疏,用隐亦亮,用沉亦快,用细亦阔,用精亦浑。南宋只是掉转过来。”[3](P3696)这也与寄托有关。因为就南宋的社会环境而言,倘师北宋之“疏、快、阔、亮”,则难以寄托,即使有寄托也难以深远,其“掉转过来”并不是偶然的。刘熙载又说:“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如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劲于婉,寄直于曲,寄实于虚,寄正于余,皆是。”[3](P3707)这是以寄托为词最妙的一种境界。如张孝祥于建康留守席上,赋《六州歌头》词,以致感动重臣(张浚)罢席,可见,词之“兴、观、群、怨”,是并不下于诗的。而词中的“兴、观、群、怨”之义,不通过寄托,又怎样彰显表现出来呢?因为人心不能无所感,有感不能无所寄托,寄托不厚,则感人不深。寓感、感人,都要依赖于寄托。然而,南宋词之所以多有寄托者,正是因为他们忧生念乱的感慨十分深刻,有不容自已者在,是他们的社会环境迫之使然的。如陆淞的《瑞鹤仙》词:
脸霞红印枕,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屏间麝煤冷。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堂深昼永。燕交飞、风帘露井。恨无人,说与相思,近日带围宽尽。重省。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欲把心期细问。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4](P1963)
张炎《词源》评论这首词和辛弃疾的《祝英台近》词说:“皆景中带情,而存骚雅。故其燕酣之乐,别离之愁,回文题叶之思,岘首西州之泪,一寓于词。若能屏去浮艳,乐而不淫,是亦汉魏乐府之遗意。”[3](P264)陆淞生当南渡之初,颇闻汴京之盛,必然有所感慨寓于其词之中,而借儿女私情以表达出来。全词指陈时事,尤为缠mian蕴藉,这就是周济所说的“即事叙景”。
所以时忌愈多,咏物之作便愈多。北宋有寄托的词,多属抒写私情;南宋有寄托的词,多属描摹物类,不是没有原因的。所谓“词至北宋而始大,至南宋而遂深”,仅此一端,即可考见。又如王沂孙的《齐天乐·咏蝉》词: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铜仙铅泪如洗,叹移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漫想薰风,柳丝千万缕。[4](P4247)
此词是感伤君臣晏安,不思国耻,天下将亡之作。清端木埰说:“详味词意,殆亦黍离之感。‘宫魂’字点出命意。‘乍咽’‘还移’,慨播迁也。‘西窗’三句,伤敌骑暂退,燕安如故。‘镜暗’二句,残破满眼,而修容饰貌,侧媚依然,衰世臣主,全无心肝,千古一辙也。‘铜仙’三句,宗器重室(宝),均被迁脱,泽不下究也。‘病翼’二句,更是痛哭流涕,大声疾呼,言海岛栖流,断不能文也(久)。‘余音’三句,遗臣孤愤,哀怨难论也。‘漫想’二句,责诸臣到此,尚安危利炎(灾),视若全盛也。”[1](P299-300)此外,如《天香》咏龙涎香、《庆清朝慢》咏榴花、《水龙吟》咏海棠、咏白莲、咏落叶、《齐天乐》咏蝉第一首、《一萼红》咏红梅、《花犯》咏苔梅、《扫花游》赋秋声、赋绿阴、《眉妩》赋新月等等,情缘物起,哀感无穷,都有所寄托,所谓“感时伤世之言,而出以缠mian忠爱”[3](P3808)者也。
二、宋代咏物词创作运用寄托的方法
宋代咏物词一般都是运用比兴手法来寄托不可言说的深意。而矢口直陈者,便不必有寄托。因为能够直接表达的思想,既无所用其假借,其盘郁于心者,一举宣泄于外,令人一目了然,是用不着寄托的。如岳飞的《满江红》词: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4](P1615)
词人的悲愤之怀、壮烈之志,在词中和盘托出,绝无隐蓄,其思想情感都是直接地表达出来。至于其《小重山》词,则是有寄托之作。词曰: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4](P1615)
故国不堪回首,而托之于三更惊梦;所愿不得偿,而托之于空阶明月;其忠贞不见谅于当局,致使坐失机宜,而托之于瑶琴独奏,赏音无人。这些都是托体比兴,借物言志,因而寄托遥深。
所以求寄托于词中,当在此而不在彼。因为词之为体,不同于诗文,其篇幅有限,最长也不过二百余字,不能够尽情渲泻,因此讲究含蓄婉约、沉郁顿挫。含蓄婉约,则可以广事包罗,虽然措辞无多,却可以令人寻绎其无穷的意味。同时,含蓄婉约的文字,如果单纯就本事抒写,辞止而事尽,只能使人感其所感,不能使人感其所不感,其意味就不如出之以比兴之体的深远。如岳飞的《满江红》词,并非不慷慨激昂,可歌可泣,但是其耐人寻味的程度,便不如他的《小重山》词。
宋代咏物词运用比兴手法,以诗经楚辞的香草美人题材来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孽子孤臣之感,其表现是非常突出的。近人黄侃《文心雕龙札记·比兴第三十六》云:“原夫兴之为用,触物以起情,节取以托意。故有物同而感异者,亦有事异而情同者,循省六诗,可榷举也。夫《柏舟》命篇,《邶》、《鄘》两见。然《邶诗》以喻仁人之不用,《鄘诗》以譬女子之有常。《杕杜》之目,风雅兼存,而《小雅》以譬得时,《唐风》以哀孤立,此物同而感异也。九罭鳟鲂,鸿飞遵渚,二事绝殊,而皆以喻文公之失所。戕羊坟首,三星在罶,两言不类,而皆以伤周道之陵夷,此事异而情同也。”[5](P172-173)这里虽然是在解释“兴”,其意义实际包含着“比”。因为“兴”中不妨有“比”,观其屡用“喻”、“譬”可知。词中的比兴,联类无穷,涵义愈广,便愈耐玩索。清蒋敦复《芬陀利室词话》说:“词原于诗,即小小咏物,亦贵得风人比兴之旨。”[3](P3675)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也说:“感慨时事,发为诗歌,便已力据上游,特不宜说破,只可用比兴体。”[3](P3797)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更认为:“词深于兴,则觉事异而情同,语浅而情深。”[3](P3704)蒋敦复、陈廷焯言其然,刘熙载则进而言其所以然。唯有“情同”,才能感人;也唯有“情深”,才能入人心坎,而使之哀乐无端,不由自主。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在论述沉郁时说:“意在笔先,神余言外,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孽子孤臣之感。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见,欲露不露,反复缠mian,终不许一语道破,匪独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3](P3777)宋代咏物词,大都是“意在笔先”,却又使它貌似无寄托,其原因正在于“神余言外”。宋代咏物词寄托的深厚,无过于王沂孙的咏物诸作。宋代遗民词人如王炎午、汪水云、梁隆吉诸人之作,辞非不美,终觉露骨,即以张炎的超卓,其寄托也不如王沂孙的醇厚。仔细玩味之,王沂孙是如何刻意经营的呢?——因为他做到了“有寄托入”和“无寄托出”,其“求无寄托”已臻浑融之境。
三、宋代咏物词创作运用寄托的意义
寄托对于宋代咏物词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意义。因为如果能够从寄托中求其真情意,则词可当史读。为什么呢?因为作者的性情、品格、学问、身世,以及当时的时代特征、社会情况,有些是他种史料所不能明言的,而于词中却可得之。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曾经指出:“感慨所寄,不过盛衰:或绸缪未雨,或太息厝薪,或己溺己饥,或独清独醒,随其人之性情、学问、境地,莫不有由衷之言。见事多,识理透,可为后人论世之资。诗有史,词亦有史,庶乎自树一帜矣。”[3](P1630)从数量上说,词自然不能与诗歌相比;但是,从质量上说,则词并不次于诗歌。宋叶适《书龙川集后》论陈亮词说:“每一章就,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予所谓微言,多此类也。”[6](P2595)可见,词中是可以表现经济之怀的。又如宋黄沃《知稼翁词·青玉案》词注云:“公之初登第也,赵丞相鼎延见款密,别后以书来往。秦益公(桧)闻而憾之。及泉幕任满,始以故事召赴行在,公虽知非当路意,而迫于君命,不敢俟驾,故寓意此词。……既而罢归,离临安有词云:‘湖上送残春,已负别时旧约。’则公之去就,盖蚤定矣。”[6](P1817)则词中也是可以表明去就之志的。又如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九记载:“叔原(晏几道)监颖昌府许田镇,手写自作长短句上府帅韩少师。少师报书:‘得新词盈卷,盖才有余而德不足者。愿郎君捐有余之才,补不足之德,不胜门下老吏之望云。’”[6](P331)这又说明可以根据其词来判断作者的才德了。
宋代文人士大夫,素来认为词是末技小道,他们有时候情意不能自遏,而不敢宣诸诗文,便常常在词中发泄之,其方法便是运用比兴而有所寄托。这种不容不言而又不容明言的情意,最为真实,其人之真性情、真品格,都可以于是观之。所以如范仲淹、韩琦、司马光、欧阳修等名公巨卿,其德业事功彪炳百世,可以从其他文字中考见之;至于其私情私行的表露,则无不著于其所作之词。如范仲淹的《御街行》,韩琦的《点绛唇》,皆“极有情致”(明杨慎《词品》),欧阳修词之“婉丽”,“无愧唐人《花间集》”(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司马光的词“风味极不浅”(宋赵令畤《侯鲭录》),具见其风liu旖ni之情怀。本来,儿女私情,圣哲固所不免。何况诸公的真情性,反而可以借此略见一二呢?
参考文献:
[1]金启华,张惠民等.唐宋词集序跋汇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2]朱彝尊,汪森.词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唐圭璋.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9.
[5]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6]吴熊和.唐宋词汇评[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原载《鄂州大学学报》2008年11月第6期,署名陈中林,徐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