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梁山外传
7057800000075

第75章 后勤组建药物处 宋江哭祭晁天王1

积润初消砌,轻阴尚覆城。蔷薇花外度流莺。却道年来浑是不胜情。

青镜人如昨,朱弦手尽生。断肠天气旧池亭。梦里红香清露泣三更。

这首严绳孙的《南歌子》,道尽时光流逝,人间思情。可惜宋朝的马麟没有看到。自从送走不知名字的张氏,他连日无精打采。这日下午,百无聊赖之际,走进了图书室。

一排排书架,书卷一函函码放整齐,这是刚刚整理好的。马麟对坐在门口的小厮说道:“给我随便找本书看看。”

“您随便看,别损坏,看完放好就行。”小厮笑脸相迎。倒不是巴结他,实实是这图书室,一天到晚难得看见阅读者,今天来了一个,怎不令人欢喜。

马麟只得来到书架中间,找到摆放诗词之类的书籍之处,见有本朝晏殊的《珠玉词》,随手拿起,慢慢看下去。没看几页,突然停下,顿时愁肠百转。人有触景伤情,自然也有看诗伤情的,那首正是流传千古的思情之作: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看到这里,马麟又触动心事,不耐烦地把书一扔,转身要走。

“我说铁笛仙,你怎么一点不爱护图书呀!”一个粗粗的声音传来。马麟四面一扫,没有看见人,纳闷,这声音听得耳熟。

“我在这呢!”声音又传来。马麟循声低头一找,这回是看到了,原来那人坐在不远处的地上,身体趴在最底层的隔板,怪不得马麟没发现,正是图书室馆长樊瑞。

“爱护图书,人人有责,你身为将领,更应该带头呀!”樊瑞不满的说道。

一个小厮闻声跑来,看看扔在架子上的书,对樊瑞说道:“馆长,您还不知道吧,马副处长夫人走了,他心情不好,可以理解。我来收拾。”

“哦?那媳妇怎么让他走了?我还是你娶亲时看过,真真是贤惠端庄。”樊瑞说完站起身来,对马麟说道:“你也别难过,以后再找个更好的。这边坐会儿。”

马麟一副落拓模样,随樊瑞坐到办公室椅子上:“我不难过,”

“那就好,”樊瑞接口道。

“那是瞎话!”马麟来了个大喘气。“不过这几天好多了。我看你这里不错,以后上午操练完,到这看书吧。”

“那好哇!反正也没几个人,我看你就搬我这睡吧。我也有的是地方。”樊瑞指指旁边自己的住所。

“好好,这几天正跟蒋敬住一处,他那老是人来人往,管着审计处十来个人,晚上都不消停。”马麟又和樊瑞聊了会闲天,告辞去搬被褥,晚上好来住下,那个小阁楼是再也不去了。

马麟出图书室往南走,路过饮食处的门市部,在晁天王祠堂门前,遇到孔明孔亮兄弟,打过招呼,孔明说道:“马麟兄,你呀,看开点,天涯何处无芳草。女人吗,天下有的是。我们还要去祠堂挂圣像,改日再聊吧。”说完孔氏兄弟进了祠堂。

祠堂的主管晁覆不在,孔氏兄弟直奔五间正堂。院子里的两个小厮也不敢问。祠堂正堂里迎面便是天王晁盖的牌位,上书:梁山泊主天王晁氏讳盖之灵位,贴制北墙当中,前面一排桌案,上面有几个香炉,香烟缭绕。

孔亮问哥哥:“咱们的先圣画像挂在什哪?”

孔明四处打量,这圣贤之像当然要挂在正中位置,可是,被晁盖占了。“那就左边这面墙。”

孔亮打开手中的画卷,孔明托着展开,却是孔圣人的真容,乃临摹晋时顾恺之所画,只见大成至圣文宣王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二目传神,双手交合,长袍大袖,腰佩长剑。

“画得好!装裱得也好!”孔亮由衷赞叹。这是孔太公家传的,说是盛唐吴道子的临本,不知真假。原裱陈旧脱落,孔太公想起萧让懂得书画,让他给重新装裱一下,今天刚刚裱完,这就拿来挂到晁盖的祠堂里。

孔太公要往祠堂挂圣像,还是由宋江那回提亲引起的。孔太公想着生气,自己也是圣人之后,只是这两个孩儿不争气,弃文从武了,不然考进士,中状元,一路升到翰林宰相,那是郡主公主都会主动下嫁。孔太公也就是想想而已,中状元谈何容易!

没事闲聊,得知穆太公也是求亲,被宋太公婉言拒绝了,心里才平衡了,那个穆红穆春,本没有自己的孩儿好。

这日,孔太公和彭太公、凌太公、穆太公、金太公——金大坚的叔叔等人闲聊,七嘴八舌的,探听到梁山的好风水全在天王祠堂,当初盖时,请的吴用公孙胜看了不算,还请来山外的何玄通仙人看的风水,只有天王祠堂地势高,并且藏风聚气,化煞点穴四样均佳,才挑的黄道吉日动土。

孔太公听说后,连夜就睡不着觉了,心想:自己背井离乡,没有先祖保佑,可能事事不顺。不如给圣贤爷立个牌位,早点灯晚烧香,供奉一番。想好后,在家里真给孔圣人立了牌位,早晚礼拜。

后来到宋太公家二人闲谈起,宋太公连连说好之后,也动开了心思:自己家道兴旺,只是还没有亲生孙子,不如也请个神佛供奉,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不管用。就和孔太公说起:“你看我那儿媳还不见有孕,我是供奉女娲娘娘还是送子观音好呢?”

“我看还是女娲娘娘好,”孔太公久读圣贤之书,不喜如来观音。

“那好,我改日请圣手书生画一张女娲娘娘尊容,供奉起来。哎呀,家中也没有静室,如何是好?”孔太公自言自语道。

“挂到别处烧香礼拜也可。”孔太公一句话提醒了宋太公,宋太公早就听说天王祠堂是风水宝地,地方大,正好供奉,于是对孔太公说起。

“好啊。”孔太公频频点头,连连说好。“这祠堂不错,供到那里,别说你家,就是整个梁山都沾光。”孔太公说完,又想起自己家珍藏一幅孔圣人的画像,也可以拿到祠堂供奉,和宋太公谈起,宋太公也是频频点头,连连说好:“这是孔圣人,千秋万载,都理应供奉,我看都放到天王祠里,一同受到敬仰更好。”

孔太公赶忙告辞,回家翻箱倒柜找出来,一看,受潮了,画卷脱落,只好找萧让来重新装裱。萧让连接到两个白干的活儿,只得晚间工作,好在不急,先把圣像装裱完,再画女娲娘娘像,那可要花费一番功夫。今天下午,孔氏兄弟巡查,路过这里,萧让就请他们把圣像拿走。

“你们看什么!”孔亮回身冲门口探头探脑的小厮喝到,“还不快拿钉子来,看不见我们往墙上挂!”两个小厮一会儿找来大钉子,孔氏兄弟挂上,又站远处看看正不正。让小厮再找来一个桌案,放在孔圣人画像面前,摆上香炉,插上高香,点燃之后,拜了三拜,才满意出门而去。

兄弟俩回家和孔太公一说,老头高兴,排摆酒宴,爷仨一通豪饮。一夜无话,次日早晨,正好是开最高领导机密会议的日子,兄弟巡视一遍山寨,这回弟弟孔亮看守议事堂大门,孔明先回办公室处理杂事,不表。

议事堂内,五大经理到齐,萧让做记录。卢俊义以前闹情绪,被裴宣查出很多将领违反纪律后,灰头土脸的好些时日。不过今天好了,吴用的九宫八卦阵征求他的意见。众人这回先是商议排演九宫阵,谈了一个多时辰,计议已定,就开始说说各部的琐事了。

“医务处全靠安道全一人,不是办法,要给他安排助手。”这是柴进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