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颜征在;
性别:女;
身份:叔梁纥之妻,孔子之母;
祖籍:鲁国;
生卒年:公元前568年-公元前535年;
性情:贤良淑德,教子有方,是一位不凡的母亲,倍受世人推崇,至1330年七月(元朝),被元文宗追封为“启圣王夫人”。
备注:其一:史太公有言:“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此事当作何计较?若真有此事,颜氏还能算得上是一个贤良淑德的好女子吗?
其二:孔子有言:“吾少也贱”,此句又当作何解释?岂不是与“孔母出身大家氏族”的记载大相径庭?
其三:“择良而居”、“亲临授教”、“外傅佳堂”的故事成就了孔母流芳百世的贤名。
故事:话说孔子之家乃成汤后裔,经武王伐纣,封武庚,封微子启为成汤后裔,国号称宋,传至孔父嘉,嘉生防叔,为避华氏祸乱,从宋国逃到鲁国,就此世居曲阜。叔生伯夏,夏生叔梁纥(he)。
由于家道中落,叔梁纥流亡到鲁国的昌平陬(zou)邑(今山东省曲阜、邹城市附近)。他人品出众且博学多才又兼会武功,被任命为任陬邑大夫。他本有个原配夫人,叫:施氏,一连生了九个女儿,到了第十个孩子,才总算盼来一个儿子,取名:孟皮。可惜的是孟皮七岁时,爬树时从树上摔下来,摔成了瘸子。不久,孟皮的母亲终因操劳过度,离开了人世。
当时的叔梁纥已经年过半百,中年丧妻,要他一个大男人带着十个孩子,还要负责他们的生计,又当爹又当妈的,实属不幸。
却说陬邑这个地方有一位叫颜父的,品学兼优、闻名乡里,乃是一位素负重望的长者。他膝下无子,却生了五个才貌出众的女儿,虽已到婚配的年龄,可都未曾出嫁。为何?只因为颜老先生对女儿婚嫁之事十分开明,每当媒人上门说亲时,他总是尊重女儿的选择。这样挑来挑去,竟一个也未选中。
且说,自从叔梁纥原配去世后,他独自一人带着那么多孩子过生活,实在不是办法。当他得知颜家的五个女儿正在选胥,且听闻者三个女子的才貌、人品皆为上品,故而心生仰慕。尽管对她们苛刻的择婿条件也早有所知,不过他对自己的威望、地位也很有信心,便不揣冒昧的亲自登门向颜老先生求婚。
叔梁纥拜见之后,开门见山的说明来意,说:“听说老先生膝下几位千金至今尚未婚配,在下实在不自量,非常希望做老先生的女婿,但不知老先生和令媛是否嫌弃我?”
其实,颜老先生对叔梁纥的人品、身份也早有所闻,当他递上名帖后,颜老先生就暗自思量,叔梁纥的祖宗乃是成汤后裔,且代代都是积善之家,想来必有后福,预料他们家的子孙一定会很兴旺。于是,颜老先生心下决定要将女儿许配给他,高兴的说道:“甚好,甚好!但有一句话老夫要说在前头,老夫的几个丫头择婿都是自己做主的,故而我要与女儿们商量后才能给你回复。”
叔梁纥知道颜老先生所言不虚,因为这件事他也是知道的,为了娶颜家的千金,不知道有多少贵公子登门拜访都没有被看中。想来自己一个年近花甲的老头子,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吗?叔梁纥对于这门婚事本就没有做太大的希望。然而,未曾想到的是,却偏偏就有一位颜家姑娘看中了他。
颜老先生对三个女儿说:你们姐妹对选婿格外讲究,已经谢绝了前来求亲的人。今天叔梁纥登门来求亲,虽然年纪大了些,可他是成汤后裔,积善之家,在陬邑也很有名气,女儿们得了这样的丈夫,也算是个好缘分,你们应仔细思量。老夫一如既往,对你们终身大事决不干涉,只是行与不行,过几天要给人家一个明确的回话。
几天过去了,老大和老二都没有回声,惟独老先生最心爱的小女儿颜征在晚上来到父亲面前,落落大方地说自己愿意嫁给叔梁纥。这三姑娘颜征在虽然容貌一般,但为人善良,知书达礼,聪明伶俐,素有心计,也只有她了解叔梁纥的为人。
没过几天,叔梁纥终于等来了好消息。他欢天喜地的派人去颜家下聘礼。筹办喜事,很快就把颜征在迎娶到家里。这就是后来生下了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生身母亲。
叔梁纥与颜征在办完婚事的第二天,为了得到一个身体健壮、天质聪颖的儿子,便前往尼丘山祈祷,希冀尼山之神赐佑。当颜征在怀有身孕后,夫妇两人再次到尼山致祷。不料,尚未返回,颜征在即将临盆。夫妇便急忙寻到一处山洞,生下一个儿子,因此,叔梁纥为儿子取名为丘,字仲尼,这就是孔子了。
太史公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言道:“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仅此一句话让后世的一些“学者”议论纷纷,使得孔子的“圣人”形象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更是对孔母的形象受到了极大的亵渎。
其实,司马迁所说的“野合”跟现代人所理解的意思是大相径庭的。古人曾对“孔子‘野合’而生”做过详细的解释:“野合”者,盖谓梁纥老而征在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故云野合,谓不合礼仪也。故论语云“野哉由也”,又“先进於礼乐,野人也”,皆言野者是不合礼耳;
古人又云:“男八月生齿,八岁毁齿,二八十六阳道通,八八六十四阳道绝。女七月生齿,七岁毁齿,二七十四**通,七七四十九**绝。婚姻过此者,皆为野合。”
也就是说,孔子的父亲年龄过六十四矣而与孔子年轻的母亲结合,在古人看来这种不合乎常规的结合就叫“野合”。就如同在现今社会,一个六七十岁的老男人娶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妙龄少女,在古人看来就是“野合”。
总而言之,现今有些人对太史公提到的:孔子乃“野合”而生之事,只不过是对古人所言之意的误解罢了。退一万步讲,就算司马迁所言之意与今人理解的意思刚好吻合,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何?无他,只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男女的贞操观念虽已经形成,但还远未达到后世明、清时代的高度。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礼仪规定,每年春天特定时间是允许野合生子的。这一礼仪,有利于增加当时的人口,提高一个国家的国力。在当时,野合生子是一种很正常的行为,因此就算是司马迁所言之意与今人理解的意思刚好吻合,那也不能表示孔子的父母有缺德行。
且不管“孔子乃野合而生”之事的真实情况到底怎样,那都不妨碍孔子的伟大,都改变不了孔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之一的事实。
话说,孔子三岁丧父,幼年生活坎坷,却得到了母亲的温暖和良好的教育。孔子的父亲过世之后,孔子和她的母亲在家中便失去了依靠,生活变得很是窘迫,但是为了孔子的前途着想,孔母依然觉得搬到鲁都居住。因为孔母知道,那里是鲁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典籍丰富,名师众多,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对儿子的成长有着莫大的好处(这就是流传至今的“择良而居”的典故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由于孔子搬到相离宗府不远的地方居住,所以每到祭礼的时候,孔子都会前往观看。故而,孔子自小就对祭礼看得烂熟,受此影响颇深。他常常利用一切可利用之物来模仿祭礼过家家,还模仿着上香、献爵、祭酒、行礼、读祝等。颜征在还让儿子学习周朝的各种礼仪,以便将来从政治国,辅佐明君。
其实,小小年纪的孩子是很少会喜欢上祭礼这种枯燥无味的活动的,这大概多半是孔子的母亲有心教育,培养他从事这种活动的兴趣,才使他耳濡目染,养成这种习惯。
颜征在用尽心思培养孔子的兴趣和习惯,但她又很害怕孔子在学习之前很渴望,学习后又失去学习兴趣。所以,欲檎故纵,故意放出话,说:“真正做了学生之后就不可以再贪玩了。”
这既让孔子没有了偷懒的退路,又更加激起了孔子对学习的向往。在这个基础上,颜征在又在教学工具的使用和教学模式的研究上狠下功夫,利用一些手头可用的工具,从感性上加深认识。
为此,颜征在把居住的三间房子中的一间作为书房,用于教他念书。她还收了五个小孩子同孔子一块儿学习,在教几个小孩子习字、算数和唱歌的同时,也教孩子们学习礼节和仪式。
其实,颜征在一次性交给孔子的内容并不求多,孔子总是在轻轻松松中就感觉自己把母亲教给的东西全掌握了,而且还有一种吃不饱的感觉。这就大大的刺激了孔子学习的兴趣。孔母的这一段家教生涯,对孔子以后办私学、兴教育,起到直接的影响(这就是广为流传的“亲临授教”的故事)。
当孔子10岁的时候,按照当时的规矩,就要外傅了(意思是说:跟别的老师去念书)。孔母关闭了她的学堂,把孔子送到城内最好的学堂学习诗歌、典籍、历史等功课(即后世称为《诗》《书》《礼》《乐》等内容。当时学堂称为“庠”,属于官办学府。“庠”集中了鲁国最优秀的老师,实施非常严格的教育)。
孔子17岁时,其母颜征在终因操劳过度而病逝,终年不过三十四五岁。孔母颜征在是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与孟母教子相比,孔母虽然少了些经典的范例,但是作为一个年轻守寡的女人,能够择良而居、亲临授教、外傅佳堂,也算得上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了。
孔子在成为圣人之后,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对孔子的父母不断追封: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皇帝率领百官到曲阜谒庙祭祀,追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又追封其父为“齐国公”,追封其母为“齐国公太夫人”,在曲阜孔庙大成殿后立祠专祀;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诏齐国公像,易以九章之服,于圣殿后立庙以祀”;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七月,加封孔子之父为“启圣王”,其母为“启圣王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