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就比,”和德说这话的时候还是有些不自信,他自己有几斤几两很清楚,就算在路边随便找一个读了几年书的人就比自己有墨水。和袁明比试估计一定是必输的局,到时候他就会对自己冷嘲热讽。但如果不比的话,不仅显得太怂了一些,旁边还有小翠小芳小蓝在看着。宁可输得光明磊落,也不能丢人。
袁明的眼珠转了转说道:“单单是比试作诗的话,未免有些太单调了,不如我们再加一些赌注。”
和德听到这话有些犹豫,“你要赌什么,”和德看到小翠的手在颤抖,她好像在害怕,连忙拉住了小翠的手,轻轻的拍了拍,“先说好,如果赌注和这几位姑娘有关系的话,我是绝对绝对不会同意的。她们是她们,我不能因为她们喜欢我命令她们做不愿意的事。”
袁明看着和德拉住小翠的时候,小翠立刻就一副安心的样子,他眼睛里流露出几分忌妒,“放心好了,赌注和这几位姑娘没有关系,而且我和你保证,只要你和我打赌,无论我以后赢了输了,以后都再也不会来这里,再也不会见你这几位红颜知己。”
“什么赌注?”和德忙问道。
袁明看着和德,用轻松的语气说道:“听说令尊将马场的生意交给了和公子,公子放心,我不是想要你那马场。”袁明说完,和德的脸色好了一些,袁明继续说道:“听说和公子马场的马是跟塞北的胡人交易的。在下若是侥幸赢了公子,公子就将这购马的渠道告诉我。”袁明虽然说话很谦虚,可脸上却充满了自信,对付和德这个不学无术的饭桶,赢他简直轻而易举。
和德倒吸了一口冷气,随着凉洲战争的愈演愈烈,冀洲丧尸病毒的扩散,马匹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很多好的马匹都相当于是一马千金。如果将购买渠道告诉给袁明,袁家很可能就将生意挖走了,估计父亲会打断自己的腿。
小翠看着和德摇了摇头,小蓝也轻轻拉了拉和德的衣服角,两个人都示意和德不要同意。小芳眨着大眼睛看着和德,她不明白购马的渠道相当于什么。
“那和公子有麻烦,我跟他也算得上是朋友,打算去帮他一把。”戏志才对张大山说道。
“走,我们一起去,也不知道袁公子还能不能认出我们来。”张大山说完和戏志才走向袁明。
袁明此时正挑衅似的看着和德,“怎么了,有才学的和公子,不过是作诗而已,你不会是害怕了吧?”
袁明突然不说话了,直勾勾的看着和德的身后,他的眼睛里充满着怒火,咬着牙说道:“是你们两个家伙,还真是巧啊!”
和德也回头观看,他脸上一喜,“志才兄。”他知道戏志才是颍川学子,颍川是天下读书人的圣地,戏志才既然是那个地方的人一定才学过人,作诗轻而易举。
戏志才指了指张大山说道:“这位是张,张石,字大山。大山兄,这位就是我跟你说过的刚认识的好友,和德和行善。”
张石是什么鬼,你居然这么随意的就给我起了个名儿,连问都不问我。张大山虽然心里有些不满,不过还是冲着和德拱了拱手,“行善兄,在下刚刚听到你们要比试作诗,不知可否算上我一个。”
和德正要开口,袁明打断道:“两位,和公子用马场中马匹的购马渠道来赌注,两位要想参加的话也必须需要用同等的赌注。”
小翠不满的说道:“和公子并没有答应你。”
袁明挑衅似的看着和德,“哦,袁公子不是很有才学吗?难道不敢么?”
“对付你还不劳驾和公子亲自动手,我是和公子的伴读书童,由我来对付你足够了。”张大山慢悠悠地说道。
袁明被气乐了说道:“你是和公子的伴读书童,你当我是傻子么?上一次在朗陵的事情,还没找你算账,不要以为就过去了。还有,你和和公子刚刚应该才第一次见面吧!”
张大山不理会袁明,对着和德说道:“和公子,在下刚刚被公子的气质打动,愿意做公子的伴读书童,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和德神情有些恍惚,小翠轻轻掐了一下他,他立刻反应了过来,“哦,好的,好的。”
张大山回过头看着袁明说道:“我现在是和公子的伴读书童了,再加以小小的伴读书童身份挑战袁公子,不知袁公子敢应战否?”
“你!”袁明被气的不轻,好嘛,刚认的也算?
张大山挑衅的看着袁明,“难道袁公子不敢应战?”
“比就比,如果你输了的话,和公子可要把购马渠道说出来。”
和德看了一眼戏志才,戏志才微微点了点头,和德心里有了一点底气,说道:“既然我用购马的渠道作为赌注,那么袁公子用什么来当赌注?”
袁明之前根本没想过自己会输,当然也就没考虑过自己的赌注,听到和德说自己要用什么来拿赌注,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拿什么做赌注。
张大山看袁明犹豫的神色说道:“不如这样好了,袁公子如果输了的话,就随随便便的拿出一亿钱好了。”
袁明听到张大山轻描淡写地说出一个亿的时候,眼珠子都瞪了起来,“一个亿,你不如去抢好了,一千万还差不多。”
“好,那就如袁公子所说,就一千万好了,袁公子可不要反悔。”
袁明气得想要怒骂张大山,但他的情绪稳定了下来,如果只是一千万的话,倒也没什么,自己能拿的出来,而且购马的渠道要比一千万钱要更值钱。
“好,我就跟你赌。不过既然是要比作诗,那么就要选一个主题,我们就以这青楼里的美人为题。”袁明说完看着张大山。
张大山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很好奇袁明好像很有自信,难道这家伙不单单是一个纨绔子弟?真的对诗词歌赋很有了解?
青楼里的人多是文人雅士,看到两个人要比作诗,都纷纷围了过来。他们有些感叹,这赌注可真是够大的,一边是一千万钱,一边是购马渠道,这是只有富家的公子哥才能玩得起的豪赌。舞姬们都不再跳舞,免得打扰两个人,歌姬们弹奏着素雅清淡的曲子。
袁明低头沉思了很久,突然脑中灵光一闪,想出了一首小诗,他大喊道:“取笔来。”袁明在桌子上刷刷题了几笔,写下一首小诗。
携妓乌山去,春光半道催。
遥看三桃李,如入镜中开。
袁明写的字以及写出来的诗倒是出乎张大山的意料,他没想到袁明不仅字写得非常漂亮,而且写出来的诗也有很有味道,倒是对这个公子哥有些刮目相看。
和德身旁那三个女子看了那首诗满脸通红,遥看三桃李,还有什么携妓乌山去,说的不就是自己三人们,而且这家伙写的实在是污秽不堪,让人生气。
袁明转动着毛笔看着张大山说道:“小书童,我已经写完了,你不会还没有想到吧。”袁明现在很是得意,自己既然先写完了,张大山即使再写出来的诗和自己差不多也是自己胜了。更何况自己这首诗写的还可以,既稍微调侃了一下那三个小美女,又把青楼女子的美丽写了出来,购马的渠道到手了。
在场的这些文人看到这首诗的时候,虽然觉得诗中言语有些轻佻,不过诗确实是一首不错的诗,把男人左拥右抱美女的那份心情写的淋淋尽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这首诗写出来,而且非常应景,这位袁公子真的是有些真才实学。
张大山虽然对袁明的才学有些意外,不过要想写出一首超过他的诗真的是毫无压力,开什么玩笑,自己可是从21世纪穿越过来的,脑子里的诗记得多到能让你哭。
张大山看了看袁明写的那首轻佻的诗脑袋里突然想到了一首诗,“袁公子,在下献丑了。”
————————————
作者的题外话
文中袁明写的那首小诗是李白的《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我把这首诗中的一些字给改了一下,让这首诗看起来稍微的低俗了一点。原本李白写的还是很不错的,顺便说一句很有意思的是,这首诗是李白写给他自己的侄子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搜一搜。
嗯,还有几件事要稍微说明一下,这本小说的世界观是架空的,有很多和历史上汉末中矛盾的地方。就比如说历史的汉末时候是有青楼的,但青楼并不叫做青楼,青楼在那个时期还是形容比较漂亮房子的意思。还有,汉末时代袁家一个分支的大公子不可能拿出一千万钱和别人打赌,汉朝时期最高的官员三公的官职每年有四千二百石的俸禄,换成五铢钱的话,在粮食没有飞涨前,他们每年拿到的俸禄就是四十万钱,可以想象一下,他们得用多少年才能攒够一千万钱。不过我写的汉末和历史上的汉末不是同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的世界观要比历史上的汉末大上几十倍,所以一个袁家分支的公子哥能拿出一千万打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