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嫡女国师
7122800000506

第506章 月夕节

李止连思考都不用,直接开口:“不是古家吗!”

这次送来的都是古家粮仓的粮食,每一包上都打着标记,这还用问?!

虽然这次的粮食及时送到,解了大伙的燃眉之急,可是这样一来,楼主岂不是欠了古家好大一个人情?

难道说,那古家的女儿,有一个丑八怪,然后逼着楼主迎娶不成?

偷偷看了一眼至始至终都没有说过一句话,只是背对着他们,仰望星辰的司空诏,李止叹了一口气,要是让楼主娶个丑八怪,真是为难楼主了,难怪他一晚上都不说话呢!

李止一会皱眉,一会轻叹,脑子里想什么,左护法也猜出了七八分,好笑的摇摇头,看来他是把司空诏定位在为了大局,委屈自己的角色上了。

懒得打断他的悲情异想,左护法转头,对着司空诏的背影问道:“楼主,你怎么看?”

司空诏仍是那样看着头顶上的星空,对于左护法的话,仿佛没有听到一般。

司空诏久久不回,左护法也没有自讨没趣的继续问下去。

喝完杯中最后一口茶,左护法潇洒的起身,对身边还愣愣的等待司空诏回话的李止说道:“我们走吧。”

“可是……”

楼主还没有说话啊?!

“走!”

左护法没好气的拉着他,出了营帐。

这个傻小子,还在胡思乱想呢?

楼主怎么可能会委屈呢,而是他的心在想别的事呢。

偌大的营帐,只剩下司空诏一人,他的心情是复杂的,古月凌竟然是三国最大的粮商,还真的是出乎他意料之外。

若不是君修墨告诉他这个秘密,他肯定是不知道的。

只是,古月凌这一次送粮,是被情势所逼,还是出于自愿,他可以认为,她这么做,是为了君修墨吗?

还是别有目的?

毕竟,她曾经是凤南的夫人,若说自己对她没有别的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脩,但愿你的信任,没错付。

……

这一夜,君修墨站在窗前,眺望着星空。

那如鹰般桀骜的双目,在繁星明月中穿梭。

他与沈家、郑家、元家的争斗,怕是没有这么快结束。

他们奸险无下限,也成为他目前为止,遇到最棘手的对手,这样也好,好久没有这么痛快的能打上一场大战。

回身来到床榻,看见古月凌那张脸,她正在拿着一本书在看,突然抬首看向窗外。

此时的月光已经偏西了,今夜的月很是明亮,又是十五了吗?!

古月凌站在院前,久久的凝视着这一轮明月。

月光洒落一地,为原本平常的青砖也镀上一层荧光,就连那已经失去生命力的枯木,也显得柔和妩媚起来。

君修墨拿着披肩,站在古月凌身后,柔声说道:“夜深了,早点睡吧。”

古月凌轻声的问道:“司空诏那里,怎么样了?”

君修墨回道:“已经过了三天,想来熬过去了,应该没事了,这三天你也每天休息好,小心身体。”

他虽然三天三夜没有睡,她也几乎三天三夜也没有睡过,一直带着他去寻找粮仓的位置,然后将粮食,全部都给弄到储物戒里,全部带走,更是拿给流星等人,让他们去找七杀楼交接。

将粮食交给七杀楼的司空诏,由他将粮食给胡家,确实是要好很多。

起码能免去她暴露的风险,对于君修墨的安排,古月凌是十分欢喜的。

突然,一抹暗黑人影随后出现,细雨恭敬的递上一个黑色的密函,说道:“主子,七杀楼的密函。”

君修墨赶快接过来,快步走回房中,借着烛光,展信阅读。

寥寥几行字,却让君修墨本就纠结的眉头,更是紧紧地皱在一起。凤南,他果然也来凑这场热闹!

接下来,该如何去面对这么一个让人棘手的人物呢!

古月凌走到他身边,瞅了一眼信上的内容,也沉下了脸。

凤南啊凤南,你为什么要趟这浑水?

……

黑色的马车行驶在热闹的街道上,两边的叫卖声络绎不绝,马车走走停停。

陆县说大不大,只是地理位置好,所以周边的小村落都会到这赶集。

道路两边,是青砖砌成的房子,路边,都是镇上人家摆的小摊点,卖什么的都有,人们争相选购,人声鼎沸,倒未见得多这么繁华,却是一派祥和。

坐在马车里的君修墨看到外面还挂了些花灯,人们脸上也洋溢着温暖的笑容,不禁被这样喜庆的气氛感染,笑问:“这里怎么这么热闹?”

“今天是月夕啊!”

古月凌一边笑着回答,一边将竹帘放下,这样既可以看见外面,寒风也不会这么直接的吹进来。

“月夕?”

君修墨微愕,随后轻叹:“时间真快。”

不知不觉,她马上就要十六岁了。

腹中的孩子,也已经三个多月,因为秋天的衣服厚笨,倒也看不太出来。

想想她与君修墨相识,从九岁到她十六岁,竟也有七年了。

而她,竟在及笄之后,就成了他的人。

而且,还是没名没份的跟在他的身边,实在并不是他不愿娶她,而是事情发生的太多。

多得让他们没有办法顾及这事,胡家如果真的是她的亲人,那么襄助于胡家,也是必然之事。

只是,她至今还有些懵。

懵在哪里呢?

懵的是,这星灵大陆人人崇拜的星君,竟是君修墨。

而且,他还倾心于她。

这种不真实的感觉,一直让她有些患得患失。

毕竟,他的光芒太盛,而她则是有些追不上他的步伐。

“丫头,你说的李府到了。”

君修墨的轻唤让古月凌回过神来,马车已经停了下来,古月凌轻点了一下头,下了马车。

眼前一座青砖小院,门前已经站了十几个人,都是恭敬的候着,这是她的产业,在镇上有几间布艺绣房,一间茶楼,当时是看在这里是交通要道,人流大,贸易交换比较频繁,所以在这里置了产业。

算了算时间,她快两年没有来过了。

这时,人群最前面迎上来一个布衣男子,微壮的身材,三十出头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