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少主说了,一定要你写,不然他就派人过来强行把你掳走哦。”萧铃笑着掩住了嘴,轻声说出了萧乾的要挟。
“哼,算他狠!等我忙完。”见逃避不了,辛长宁只能无奈应下,算完账目后,她就开始写信。
好多年没写过信了,尤其是给一个爱慕自己的男子写信,那感觉怎么想都是怪怪的,光开头称呼她就想了半天;写萧乾你好?万一被别人看见,显得太不尊敬萧乾。
写萧公子敬启,呃,怎么觉得这么文艺且酸呢?萧大哥?呕,太夸张!少主?啊呸她又不是他的奴婢。
想来想去,辛长宁挥毫写下hello,boy!
随后她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张纸,内容全是关于最近开店赚钱的经过。直到写累了才想起来,应该关心下萧乾现在的生活。便又加上几句道:“你现在怎么样啊,军营日子好过么?有什么困难和点子可以和我提,没准我能帮你完成……”
“她的日子倒是过的顺遂!”看到信件的时候,萧乾正穿着一身戎装,趴在雪窝里啃肉饼。
他被冻的手都僵硬了,看信的同时,半个没啃完的肉饼掉在了地上。
“我去!”萧乾郁闷的哈了口气,瞧见萧乙捡起了肉饼,他若有所思的看向四周荒凉的山野,心说问题还真有,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解决?
西北的荒野实在是太冷了!身上的铠甲太重,御寒性能又差,毛皮大氅那种高级货,并不适合打仗的时候穿。萧乾这几天一直在追踪敌人,一开始跑的急了根本没带大氅,只穿了铠甲,精疲力尽的时候他真觉得自己不被累死也要被冻死了。
连他都如此,可想而知普通士兵的日子有多难过!
可不穿铠甲吧,又担心突然从哪里冒出支冷箭把自己射死!
至于软猬甲那种东西,是武侠小说里杜撰的玩意,现实中真心找不到啊!
于是在回信的时候,萧乾便写道:MYdearBaby我这里什么都好,就是铠甲穿起来太冷太重,你可知道改良铠甲的法子么……另上次的连弩做出来了,杀伤力异常强大,我给装备了亲卫队,打了几场小小的战役,吓得敌人闻风丧胆,连我那不是后爹胜似后爹的父王都来打听。还有那蔬菜栽培技术也不错,待我这次凯旋回营,就能喝到新鲜碧绿的小白菜汤了……
辛长宁收到信的时候,正值过年,这是她来到这个世界后过的第一个年,生意做的顺遂,手里也有了余钱,就采买了许多东西,把年的过的很富足。
也因为赚了钱,为了以后更好的合作,她不但给村里做床品的大姑娘小媳妇们补发了工钱,还额外每家送了二斤猪肉的年礼。弄的那些人家家户户兴高采烈,个个都上门来拜年,家里也因此变得热闹非凡。
辛长宁读信的时候,小长希正穿着崭新的衣裳,在一群人的陪伴下放炮仗,那条叫发财的狗被萧铃训练了几日,竟然没有被炮仗吓的狂叫,只安安静静的守在门口看家。
刘氏端坐在辛秀才的牌位前,一边上香一边泪流满面,感谢老天爷给了她一个能干的女儿……
辛长宁正为这个家的幸福感到开心呢,突然看见萧乾要她改良铠甲,忍不住擦的一声,脱口说了个脏话。
改良铠甲!他可真能开口啊,她都没见过几套铠甲,拿什么帮他改良?真当她是万能百科全书,什么都懂啊!
可抱怨归抱怨,他既然这么提出了,可见现在的铠甲是挺折磨人的。
看完信件,辛长宁紧紧的皱起了眉头,努力回忆。
古代的铠甲她关注的并不多,只知道防御力最强的应该是欧洲的板甲,就是欧洲古装剧里那种把全身都罩在一个铁罩子里的,穿个像个铁人似的铠甲。
不过那玩意并不保暖,而且造价奇贵,一套铠甲就能换一个农庄了,算是身价的象征。若那个时代有朋友圈,欧洲的高富帅们不秀套铠甲的照片,都不好意思出去约妹子。
其余的,我大种花家古代的什么锁子甲啊明光铠啊步人甲啊,都挺重的且工艺繁杂,并且同样不保暖。
要又轻便又保暖还有防御力适合西北骑兵的,哪那么容易!不过等等,似乎,还真有一种,就是丑了点。
辛长宁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了曾经看过的清朝电视剧;那里面的清军在战场上都穿一种外形奇丑的铠甲,那种属于棉甲一类。就是在棉衣里面夹铁片,不但重量轻保暖,对冷兵器和火器都有一定的防御能力。
最关键的是,棉甲成本低,方便制作,而且整体是模块化装配。相对于那种坏了一处整个就得重修的铠甲,棉甲只要把坏的部分拿掉,重新换一块就行了。
棉甲的制作很容易,据史书记载是七斤棉花,蘸水压实,晒干,两层棉花间夹铁片,最后铜钉固定。
就这一句话实在是太简单了,具体制作肯定是很复杂的。
但是辛长宁没看过具体的做法,她想来想去,只能把这句话写上。然后尽量回忆,准备尽可能的把自己在史书里见过的,博物馆里看到的,电视剧上看到的清代棉甲的图方方面面详详细细绘出来。
不过今晚是大年夜,她没那么积极的连夜绘图,就出去陪着乡亲们热闹了一会,给辛父上了香,还给长希和萧铃各发了一个红包。
“姑娘,我还有红包啊!”萧铃才来没多久,没想到自己还有年礼拿,十分意外。
“应该的,我听说大户人家都这样的。”辛长宁越想越觉得自己是真把萧乾放心里了,忍不住又掐了下自己手心。
“多谢姑娘!”萧铃人虽小,脑瓜子却十分通透,见状掩着嘴巴,笑的格外意味深长。
“算了,尽量争取,顺其自然,听天由命吧!”事到如今,辛长宁也不想回避自己对萧乾的情感了,只是她心里终究还有那半个太平洋的距离,还是没抱多大的希望。
这个年,辛长宁家过的热热闹闹,同在一个村的辛家却过得格外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