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三界鬼道士
7968900000080

第80章 ,她是谁

人群中骂的最狠的,是一些妇人,她们并不十分贫穷,还穿金带银的,骂起人来就像别人抢了她们的男人,也难怪,毕竟能去的起百花楼的,都是有钱的。

朱炯饶有兴趣的跟着人群一路走来,他将手藏在怀里,用手指捏着那个肚兜,吸取了一些上面残留的鬼气,化在掌心,点了一盏鬼莲花。

这次的鬼莲花,并没有鬼火而是掌心的一个莲花图案,如果那个鬼再次出现,图案会发亮,而最亮的那个花瓣会指向鬼的所在地。

今天人这么多,一定会有线索,至少比自己挨家挨户去找要强得多。

行到离百花楼只有一个街口的时候,人群停了下来,前面被一群捕快和兵丁挡住了。

衙门虽然威高权重,可如今事关全镇人的性命,群情激愤,不是那么容易挡住的。

“大家静一静!”吴师爷扯着嗓子喊道,但他那声音怎么跟人群比。

嘭!

人群后面不知道是谁点了一个烟花,白日里看不清图案,不过听声音像是清江花舟会上放的。

“大家静一静,那个污染水域产生湿生蜮的罪魁祸首找到了!”

师爷终于见缝插针,趁着烟花后的片刻安静喊了出来。

听到这话,众人都是一愣,黄巫婆急忙跟身后一个跟班递了一个眼色,那跟班悄悄退后,向人群外跑去。

朱炯也很吃惊,黄巫婆那一套是学的他的,可师爷突然说找到了源头,这让他很吃惊,难道衙门真的请到了高人不成?!

师爷紧接着一番慷慨激昂,一片废话却吊足了众人的胃口,就在众人决定扔东西砸死这个废话连篇的臭师爷时,一声锣响,罗知县面带威严,带着几个捕快抬着一个担架走了过来。

朱炯向前挤了挤,看到担架上盖着白布,而手中的鬼莲花突然亮了起了。

“昨天夜里,本县得到金甲神人托梦,告知本县事情的原委,湿生蜮一事,本县已经知晓。一觉醒来,本县就带人去处理那个生产湿生蜮的鬼魁祸首。”

人群中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大多数人还是将信将疑,更重要的是,他们刚刚搓起了的这一腔热血,那能就这么硬咽回去。

罗知县不慌不忙,一挥手,手下人掀起了白布。

又是一具尸体,那尸体一头黑发,身穿女子的衣服,脸像被踩烂的番茄,已经烂的不成样子,身上红色绣花裙子不断向外渗着黑水,一股死老鼠一样的味道弥漫开来。

一名捕头一手捂着鼻子,一手拿着竹竿挑开了孕妇的裙子。

人群轰的一声,如潮水般向后退去,差点造成踩踏事故,别说热血了,尾巴骨都凉透了。

裙子下女子腹部的位置,皮肉烂开来,露出一个蜷缩的婴儿,如同被剥了皮的猫,赤红色的筋肉惨白的骨头,蜷缩在妇人的腹腔里。

一股刺鼻的臭味直钻人的鼻腔,盛夏火辣辣的大太阳,人群挤在一起,都忍不住发抖。

“太惨了,真是伤天害理啊!”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刚才还恶狠狠咒骂人,要火烧狐狸精的妇人,都捂着脸,同情的眼泪忍不住的流。

罗知县从袖子了拿出一个粉色绣花的手绢,捂住鼻子沉声说道:“这是重大的凶杀案,而且一尸两命。这母子的尸体被埋在青兰江上游,正是湿生蜮的产源。”

他停了一下,单膝跪地,只手向天,“神人告知:有此冤情,才生的鬼魅。本县向神明发誓,一定为他们母子查清案情,使之沉冤昭雪,上报皇恩,下济百姓!”

官差们也都跪了下来,百姓们见到此情此景,也纷纷跪了下来,人群起伏,望之如退潮般。

知县大对着人群大声喊道:“有谁知道这对可怜的女子,她究竟是谁啊?”

而就在罗知县慷慨激昂,百姓热烈盈眶的时候,朱炯终于锁定了鬼莲花所指向的目标。

“是啊,那个绣着鸳鸯的手绢的女主人,她究竟是谁啊?”

朱炯的问题,自然没有人替他回答,但知县的问题却有很多人回答。

“这身红裙子,是扬州师父的手笔,清江镇能买得起的只怕没几个!”

“你这么一说,我记起来了,冯家的第九房不是就有这么一件嘛?”

“冯家?那个冯家啊?”

“清江镇还有第二冯家嘛?!”

各种不同的声音,如同唱戏一样,从人群的不同角落响了起来。

人们的热血再次然烧了起来,同情与愤慨,为了那对可怜的母子,也为了自己,更为了正义。

“请青天大老爷,为这对母子伸冤!”

一句喊出,百姓纷纷开始为这对母子请愿。

罗大人拱手望天深深一拜,“本县职责所在,义不容辞!”

……

再说那个悄悄离开人群的黄巫婆的跟班,他一路狂奔,一头冲进了冯府,他虽然以最快的速度给冯三爷通报了这突发的变故,但他没能将最关键的信息带到:那个女尸,以及那个绣花红裙子。

更为严重的是,冯三爷的确有一房九夫人,她的确也有一件绣花红裙子,真正要命的是,她前一阵子也的确死了。

而此时孙老板命人取出了多年珍藏的状元红,还特地让他的九夫人来陪酒,一杯杯喝的,比中了状元还高兴。

冯三爷祭出黄巫婆,最多能烧了他的百花楼,可是他跟罗知县的这招,却能连根拔了冯家,要知道关于冯三爷九夫人的信息,是他提供的。

“爷,你今天怎么兴致这么高啊?”

孙老板一把抱过他的九夫人,又摸又亲,然后一阵得意的大笑,“小九啊,你不知道……”

……

本来前往百花楼的人群,如今全都积聚在了衙门前,尽管已经过了中午,但百姓的兴致依然很高,他们宁肯守着衙门,也不愿意回家吃午饭,生怕错过什么精彩的剧情。

有几个小贩,看准时机,什么炊饼馒头,瓜子花生,叫卖声此起彼伏,清江镇有好些年没这么热闹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