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滴滴——”声音连续响起,这是心跳停止的报警声音,江主任和梁博知道情况不妙,互相看了一眼,也顾不了现在尴尬的局面,两人迅速撤回病床的屏风内。
屏风外的家属也被突来的滴滴声吓到了,又见两医生的反应,一直不肯起来的爷爷和妈妈也都站起来,想跟着医生一起冲进屏风内,又被护士及时拦在了外面。
此时的家属也明白目前情况并不是很好,手足无措地立在屏风外面。整个氛围突然变得非常紧张,能看到护士们紧张地跑出来搬运着各种仪器,也能听到屏风内医生们紧张地抢救声。只听到一个医生大声说道:“心脏除颤,开到40焦!”
屏风内,“心脏除颤电击,除颤第一次。”所有的医护人员屏住呼吸,直勾勾地盯着心电监护仪,等待着心电监护仪里波动符的出现,然而并没有任何变化。
“胸外按压!”
“开到60焦,除颤第二次……”次数越来越多,功率也越开越高,可是心电监护仪依然还是没有出现波动符的迹象。
已经连续几次除颤,还是没有变化,在医学上,这种情况基本可以判定死亡了。在除颤两次,胸外按压无数次之后,医生没有再继续下去了,他们无可奈何地慢慢放下手里的仪器,大家也都安静下来了。
“记下时间吧,刚刚好,凌晨2:30。”儿科医生说完便摘下了口罩。
一旁的护士继续忙碌着她们接下来该做的事情,大家表现得都比较平静,但是每个人的表情都是凝重的。医生经常要面对死亡,他们早已习以为常了。但是,当真真切切地目睹病人的死亡,他们也是难过的,毕竟是个活生生的人,尤其是今天还这么小的孩子,从进医院,仅两小时后就被宣告死亡了。
在大家沉默了几秒后,一位护士把屏风打开了,一直焦灼地等在屏风外面的家属们总算可以看到孩子了,可是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却是一具正在被护士拿着冰冷的白布慢慢盖上的尸体。
看着这一景象,家属三人瞬间冲向病床,孩子妈妈已经泣不成声,歇斯底里地嘶吼着,使劲地拍打着儿子的病床;孩子爷爷涕泪俱下,大声哭喊道:“凯凯,都怪爷爷没带好你啊!爷爷是罪人。。。你现在就这样走了让爷爷该怎么活啊!”
较为冷静的孩子爸爸看到这不可挽回的局面,也留下了男儿有泪不轻弹的泪水。
此时的梁博看着他们无尽的悲伤,想着刚进来时他们带着期望的眼神,也像经历了一场劫难。梁博、医生们也希望能把孩子救活,可是在很多疾病面前,现有的医学发达初度还非常的低,现在的医学技术在很多病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医生们也爱莫能助,都说医生救死扶伤,可是大部分时候他们都是无能为力的啊!
2
最后一个急诊班,终究还是留下了遗憾。
孩子在送进医院这么短的时间内抢救无效,医院都没搞清楚孩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个病症,也不知道得的到底是什么病,病人被送去这么多家医院、直到死亡仅留下的正规检查单,还是他们从县医院带来的B超检查单。
由于医院还没有查清楚到底什么情况,死亡证明也只是根据死亡时的表现开具了死亡证明,内容只是写了:呼吸循环衰竭。
为了照顾家属的情绪,也是怕病人家属医闹,毕竟现在的医疗环境,医生最害怕、最紧张的也就是家属医闹,江主任特意赶在凌晨四五点钟把唯一意识比较清晰的孩子父亲请到了医生值班室,以最大可能安抚着家属,耐心地分析、解释着孩子从进医院时病情已经非常危重了,孩子的死亡跟医院没有必然的联系。
这安抚工作本该梁博做的,却让江主任费心了。梁博在一旁听着,也帮不上什么忙,他正好有时间深思这件事:孩子的这个病是急症,抢救时间就是生命,如果病人能够被及时送过来治疗,检查出病因、作出诊断、处理,结果很可能不是这样的。
实际上,孩子发病后家属把孩子送到医院的时间并不晚,即便送到了救治能力不足的医院,如果医院能安排救护车,及时把孩子护送到有能力的医院,毕竟救护车不但快,而且有相应的医疗设备,也能够缓解病人的一些症状,孩子也不至于这样被耽误诊治。但是家属带着孩子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周旋于几大医院来回的路上了,这其间没有一家医院有安排救护车送的孩子。
想到这,梁博不免觉得有些心寒,本来可以经过抢救而依旧活蹦乱跳的孩子,就是因为几家医院的推卸责任造成了这样的后果,真是痛心啊。转而又想,发生这种事情也不是个例,原因不光在医院的推卸责任,主要还是因为现在的医患关系太过紧张,特别是在儿科。
儿科医闹实在是太过常见了,新闻报道也屡见不鲜。很多医院看到孩子被送来时已经很严重了,不敢收治,怕没治好会发生医闹。反正只要不收,就不会有太多麻烦,即使后面闹到打官司,在法律上也是无过错的,最多承认医术不精、床位不足这类次要原因。但是收治了,一旦发生纠纷,医院和医生就难以善后了,任何一个细微的错误都会被家属或媒体无限放大。
造成这种现状,归根结底是在目前的医疗大环境下,医生收治病人时,无形中会带有防御性治疗的意识,紧张的医患关系才是这些医院都不收治的根本原因。
在目前的这种医疗环境下,医生收治病人时无形中会带有防御性治疗的意识。防御性医疗是医生对紧张的医患关系做出的对策,而在病人这里,就有不被收治的风险,进而耽误治疗,造成悲剧。
范主任碰上的医患事件似乎验证了这一点,范主任因为好心收治了老乡,却被其无赖的儿子赖上,最终赔了不少冤枉钱平息那次事件。无稽的医闹事件与今天这个辗转几家医院都不收治病人的事件,其实就是一个因、一个果。目前的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如果不能有效缓解,只会让防御性医疗跟着越来越严重。如此的恶性循环,对于医疗事业、对于普罗大众都是非常的不利,甚至长此以往,医生不再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而是穿着防弹衣的自卫者;病人则可能沦为任人宰割的板上鱼肉,想治就给治,不想治就任其发展。到那时候,医疗系统将会彻底地崩溃。
3
好在我们的社会中,总有一些人,他们不但发现善和恶,而且做出努力引领着正确的道路。
这一家人本质上是善良和朴实的,经过江主任的悉心分析,他们似乎已经接受了既定的事实,并没有大闹。在早晨还没有交班前,家属就把孩子领回家了,也冷静地办好民相关手续。
交完班后梁博一个人走在医院的路上,突然感觉一阵寒气袭人,初冬的南方,气温变化也是非常的大,凌冽的寒风吹得路上的树木沙沙作响,医院的行人还是一样的多,大家都行色匆匆,梁博突然接到了一个短信,是一个陌生号码。
短信:
梁医生,您好,我是张欣,您之前19号床病人的女儿,我爸爸今天走了,他走的很安详,妈妈说让我给您来个短信,感谢您这几个月不辞辛苦的解答的我们碰到的难题,非常谢谢您!
这信息让梁博的心更加凉了,19号床是梁博作为规培医生第一个管床的病人,也算是感情最深的一个病人,他出院之后碰到什么不舒服的,王阿姨还是会打电话来问梁博,梁博都是非常积极的解答,但是还是逃不过命运的安排。
这一天让梁博感觉到了寒冷中的寂寞,并不是所有的寒冷都会让人失意,而今天的这个风让梁博彻底感受到了它的沁人心脾。
4
因防御性医疗孩子死亡的事情梁博本以为就此结束了,,可是在第三天,报纸上就刊登了家属关于此次事件的文章,好在文章并没有过多的指责梁博所待的医院,而是主诉防御性医疗的问题。当然站在病人的角度,防御性医疗是让人痛恨的,但是站在医生的角度,也是无可奈何的作法。同时,这次事件也引起了社会的重大反响,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医患关系的尴尬现状,剖析着其发生的原因。换个角度来说,这次事件起到了警醒世人的作用,也算是一件好事。
关于这次事件的对错,留给历史去评说吧,对于我们的主人公梁博来说,现在是另一种解脱,因为可以彻底离开急诊室了。
在这个刀尖上过日子的急诊室里仅仅待了两个月,梁博却是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抢救场面、心力交瘁的夜班值班、剑拔弩张的医患对抗……梁博不禁感慨:在这里,每一次的奋力抢救,都会耗费医务人员的巨大精力;每一个稀奇古怪的病人,都隐藏着一个光怪陆离的故事;每一场医疗纠纷,都是医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一次思考。
急诊室的日子已经久远,但梁博每次想起这些,都会不自主地不寒而栗!这些故事本不想再忆起,可没有想到,自己曾经经历的“剑拔弩张的医患对抗”居然会再次发生在谢鹏飞身上,而且是更加出乎意料的凶残和暴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