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昺疏:前篇论夫子在乡党,圣人之行也。此篇论弟子,贤人之行,圣贤相次,亦其宜也。
11.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注疏》:此章孔子评其弟子之中仕进先后之辈也。“先进于礼乐,野人也”者,先进,谓先辈仕进之人,准于礼乐,不能因世损益,而有古风,故曰朴野之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者,后进,谓后辈仕进之人也,准于礼乐,能因时损益,与礼乐俱得时之中,故曰君子之人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者,言如其用之以为治,则吾从先辈朴野之人。夫子之意,将移风易俗,归之淳素。先进犹近古风,故从之也。云“先进、后进,谓仕先后辈也”者,下章云“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谓不及仕进之门,则此谓不从于陈、蔡得仕进者也。盖先进者,当襄、昭之世。后进者,当定、哀之世。云“礼乐因世损益”者,《为政篇》云:“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又周初则礼乐盛,周衰则礼乐衰,是礼乐因世损益也。云“后进与礼乐,俱得时之中,斯君子矣”者,言礼乐随世盛衰,后进与时消息,皆中当于时,故为君子也。云“先进有古风,斯野人也”者,言先辈仕进之人,比今则犹尚淳素,故云“斯野人也”。
《集解》:“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先进后进,犹言前辈后辈。野人,谓郊外之民。君子,谓贤士大夫也。程子(颐)曰:“先进于礼乐,文质得宜,今反谓之质朴,而以为野人。后进之于礼乐,文过其质,今反谓之彬彬,而以为君子。盖周末文胜,故时人之言如此,不自知其过于文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用之,谓用礼乐。孔子既述时人之言,又自言其如此,盖欲损过以就中也。
邢昺和朱熹的释义,可结合6.18理解,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不论“先进、后进”具体准确所指,孔子说“如用之,吾从先进”,说明孔子在“野人”与“君子”之间,更倾向于质朴,遵从于礼乐文化创制的本意。孔子一向认为,过犹不及,永执其中,“中庸之为德,至矣”。
现实生活中,有文化而质朴的人往往不忘本,有文化而讲究奢华的人往往容易忘本。或许这就是孔子说自己愿意做先进入礼乐的野人之本意哇。对于礼乐文明,你有所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