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这段对话故事读起来不复杂,按说浅显易懂,但多个文本释义又不尽相同。主要分歧在于“政”与“事”的不同见解上,详见下文分解。
《论语注疏》:冉子退朝。(周生烈曰:“谓罢朝于鲁君。”)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马融曰:“政者,有所改更匡正。”)子曰:“其事也。(马融曰:“事者,凡行常事。”)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马融曰:“如有政,非常之事,我为大夫,虽不见任用,必当与闻之。”)邢昺说:此章明政、事之别也。“冉子退朝”者,时冉有臣于季氏。朝廷曰退,谓罢朝于鲁君也。“子曰:何晏也”者,晏,晚也。孔子讶其退朝晚,故问之。“对曰:有政”者,冉子言,有所改更匡正之政,故退晚也。“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者,孔子言,女之所谓政者,但凡行常事耳。设如有大政非常之事,我为大夫,虽不见任用,必当与闻之也。注“周曰:谓罢朝于鲁君”,周氏以为,夫子云“虽不吾以,吾其与闻”,皆论若朝之事,故云罢朝于鲁君。郑玄以冉有臣于季氏,故以朝为季氏之朝。《少仪》云:“朝廷曰退。”谓于朝廷之中,若欲散还,则称曰退。以近君为进,还私远君为退朝。此退朝谓罢朝也。注“马曰:事者,凡行常事”,案昭二十五年《左传》曰:“为政事、庸力、行务以从四时。”杜预曰:“在君为政,在臣为事。”杜意据此文,时冉子仕季氏,称季氏有政,孔子谓之为事,是在君为政,在臣为事也。何晏以为,仲尼称孝、友是亦为政,明其政、事通言,但随事大小异其名耳,故不同郑、杜之说,而取周、马之言,以朝为鲁君之朝,以事为君之凡行常事也。
《论语集注》:冉有时为季氏宰。朝,季氏之私朝也。晏,晚也。政,国政。事,家事。以,用也。礼:大夫虽不治事,犹得与闻国政。是时季氏专鲁,其于国政,盖有不与同列议于公朝,而独与家臣谋于私室者。故夫子为不知者而言,此必季氏之家事耳。若是国政,我尝为大夫,虽不见用,犹当与闻。今既不闻,则是非国政也。语意与魏征献陵之对略相似。其所以正名分,抑季氏,而教冉有之意深矣。
上文朱熹提到“魏征献陵之对”,出自《唐史纪》:太宗葬文德皇后于昭陵,上念后不已,乃于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尝引魏征同登,使视之,征熟视之曰:“臣昏毛,不能见。”上指示之,征曰:“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则臣故见之矣。”上泣,为之毁观。
翻译成白话故事,大意是:贞观十年(636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去世,葬于昭陵,谥号文德。长孙皇后入葬昭陵后,太宗对其思念不已,便在宫中建起了层观,终日眺望妻子的陵墓,还让大臣陪同悼念。一次太宗让魏征陪同,并指着昭陵的方向问魏征是否看清了,魏征佯装没看见,太宗不悦说:“怎么会没看见,那不就是昭陵嘛!”魏征闻言回答到:“臣以为陛下说的是献陵(太宗父亲李渊之墓),原来是昭陵啊!那臣早已得见了。”太宗听后明白魏征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只顾及思念亡妻而忘了父亲。于是便哭着下令拆掉了层观。
朱熹提“魏征献陵之对”的典故,来说明孔子对冉有说“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是在提醒冉有不要打着与君谋“国事”的旗号,而实际行与季氏大夫谋“家之私事”。在八佾篇,3.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孔子对冉有不能阻止季氏僭越“祭祀泰山”不满意。
南怀瑾《论语别裁》:…这一段记载很妙,也是孔子的幽默处。孔子学生冉有,当时在鲁国的权臣季家做事,职位很重要。在鲁国的历史上,季家当时很糟糕,想争夺政权,不臣的迹象都显露出来了。在上论《八佾篇》中就曾记载,季氏旅于泰山,孔子曾找冉有,问他能不能想办法救季家,纠正他的思想。冉有说不能,可是冉有还在季家做事,有一天冉有退朝后,见到了孔子。孔子问他为什么今天回来这么迟?冉有告诉孔子,因为有政务须要商量。孔子说,我清楚得很,看起来好像是国家的大事,虽然我没有参加,不过就好像亲自听见一样。孔子这个话非常幽默,想来,他说此话时,一定作了一个幽默的微笑,等于打冉有一棒。
李泽厚《论语今读》直译:冉有从朝廷回来,孔子说,“为什么这么晚?”回答说,“有政务。”孔子说,“那不过是事务罢了。如有重大政务,虽然与我无关,我也会知道和干预的。”——这里是将事务性工作与真正的政治性工作区分开来?!当时大概具体有所指,不可知矣。
李零《丧家狗》:“退朝”,是从季康子的私朝回来。“有政”,“政”和“事”不同,《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政事、庸力、行务,以从四时”,杜预注:“在君为政,在臣为事”。前者是国事,后者是家事。孔门弟子在朝做官,有义务向老师汇报。这次,冉有下班晚了,孔子问,你怎么回来这么晚?冉有说“有政”,即他在忙国君的公事。孔子说,是“其事”吧?即你忙的是季氏家的私事吧?如果真是国君的公事,你不告我,我也会打听到的。看来,冉有和季氏商谈过什么事,不便泄漏,他没跟老师讲实话,孔子起了疑心。冉有为季康子宰,在前492年之后,但前492后,孔子一直在国外,前484年才返回鲁国。这段谈话应在孔子晚年居鲁时,即前484一前479年之间。(跟老师也不说实话)
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把这句话编辑到《论语》中,定有用意。至于是何意,上面各引文可做参考,请各自意会,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