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谁写的论语
8156400000308

第308章 季氏16.7

16.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劝君子三戒:少时戒色,壮时戒斗,老时戒得。理论和现实依据是从人的“气血”角度展开论述的,有无道理,大家自己体会之。

佛家有八戒: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邪,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第一戒者,尽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有杀意,慈念众生,不得贼害,动之类,不加刀杀,念欲利安,莫复为杀,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二戒者,尽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贪取意,思念布施,当欢喜与、自手与、洁净与、恭敬与、不望与、却悭贪与,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三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意,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为邪欲,心不贪色,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四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妄语意,思念至诚,安定徐言,不为伪诈,心口相应,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五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不饮酒,不醉不迷乱,不失志,去放逸意,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六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求安意,不著华香,不傅脂粉,不为歌舞倡乐,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七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求安意,不卧好床,卑床草席,捐除睡卧,思念经道,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八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奉法时食,食少节身,过日中后不复食,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做到佛家“八戒”,即出家也,对“人间烟火”敬而远之。

孔子的“君子三戒”,却不失人间温暖。并未从“净根”的角度,禁止“色”“斗”“得”。只是提出,人年少时,血气未定,“好色”则伤身、溺志,易造成一生丧志无为;年壮之时,血气方刚,争强好胜,斗嘴、角力,靠武力和拳头说话,则易两败俱伤;年老之时,血气即衰,“贪财怕死不瞌睡”,患得患失,贪念或许毁掉一世英名。

邢昺说:此章言君子之人,自少及老,有三种戒慎之事也。“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者,少,谓人年二十九以下,血气犹弱,筋骨未定,贪色则自损,故戒之。“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者,壮,谓气力方当刚强,喜于争斗,故戒之。“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者,老,谓五十以上。得,谓贪得。血气既衰,多好聚敛,故戒之。

朱熹说:血气,形之所待以生者,血阴而气阳也。得,贪得也。随时知戒,以理胜之,则不为血气所使也。

范祖禹说:圣人同于人者血气也,异于人者志气也。血气有时而衰,志气则无时而衰也。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者,血气也。戒于色、戒于斗、戒于得者,志气也。君子养其志气,故不为血气所动,是以年弥高而德弥邵也。

邢昺的理解解释,少、壮、老,有年龄界限,29岁以下为“少”,29至50岁为“壮”,50岁以上为“老”。

孔子提出君子三戒,是一个人一生的修养。于己,在戒;于人,在防。29岁以下戒色,防欲;29至50岁戒斗,防争;50岁以上戒得,防贪。社会制度顶层设计方面,或许可借鉴之,扎实做好人性的教育、引导、防范工作。或许是社会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