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堂里走出一名伙计,手里托着一方描金刻凤的红色木盒,轻轻的放在桌上,退后几步,站立在一旁。
老掌柜拿过木盒,轻轻的打开,放回桌面上,推到和珅面前道:“请这位爷赏眼。”
和珅看到敞开的木盒中,稳稳当当的放着一只晶莹剔透,绿色温润的玉碗,和珅慢慢的伸出手,把玉碗轻轻的捧起来,举到眼前,目不转睛的看起来。
玉碗只有小孩的拳头大小,薄如蝉羽,绿色华润,把碗放在眼前,向里望去,就如同手里捧着一小团绿莹莹的雾气,让人不由得心神动荡。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啊!”和珅不由的称赞道。
老掌柜的一笑道:“这位爷,您在向碗底看一眼。”
和珅依言,举起碗来,仰面向碗底望去,却见在一片绿晕之中,隐隐现出几个小小的篆字:“杨太真赏玩。”
和珅抬起头不相信的问道:“杨太真?难到此玉碗是唐朝杨玉环的东西?”
那老掌柜点头笑道:“这位爷,说的一点没错,此玉碗的确是唐朝杨贵妃的爱物,据说此碗是安禄山,在一名门望祖的宗祠中所得,因做工精良,材质上乘,被视为人间极品,后来安禄山便献给了杨贵妃,深得杨玉环所喜爱,据说后来专门用它来喝琼浆玉液。”
和珅把玉碗又轻轻的的放回木盒中,微微的一笑道:“此物的确是好东西,实在是难得一见,至于说是杨贵妃之物,谁能说的清楚呢。”
那老掌柜呵呵一笑,拱手说道:“老朽的祖上,在唐朝玄宗年间,任御林军的一个小头目,恰逢安禄山反叛,祖上奉命护驾,在到达马嵬坡时,众将士哗变,乱刀砍死杨国忠,又逼迫唐玄宗赐死杨玉环,唐玄宗为求自保,安定军心,遂让高力士捧着三尺白练,把杨贵妃带到一颗梨花树下,让其自尽,以安军心,老朽的祖上,奉命监管杨玉环自溢,祖上看到杨贵妃,哭的满面梨花带雨,便动了恻隐之心,拿着那条三尺白绫,去旁边的一条小溪中,把那三尺白绫浸入水中,拿回来用挤出的溪水,让杨贵妃洗漱一番,杨贵妃心怀感激,从身上拿出这只玉碗,送给祖上,便投环归西,真可谓,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只可惜,六军不发无奈何,婉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老掌柜语气低沉,缓缓的说完,面色凝重,一脸的哀婉之情。
和珅盯着那只玉碗,也沉思半响,感慨的说道:“物是人非,难免让人感思忧怀啊。”
老掌柜忙道:“老朽方才睹物伤神,让贵客见笑了。”
和珅笑着忙道:“老先生多虑了,杨贵妃生前受尽君恩,没想到却落的如此的下场,难免让后人感慨万千。”
和珅又略一沉吟道:“此玉碗乃老先生祖上之物,为何拿来示人,莫非是想忍痛割爱?”
…………因网络不畅,故进展缓慢,希广大读者见谅。
作者QQ号码:2686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