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奇幻红色创界纪
8453500000111

第111章 逐渐完备

死亡之森,盟军主基地。

现在的主基地扩张的大小正在逐渐接近地球上著名的美军军事基地51区(约150平方公里上下),30%的面积都被主基地西侧超大型的拥有八条跑道的空军基地占去了,百分之37%的面积是由主基地其他建筑群占去了,这些建筑群目前相对简单的只是囊括了“功能区”“生活区”“研究区”“行政区”“驻扎区”“能源区”。

而剩下的区域则是在东侧刚刚被五百四十台的自动化黑科技工程车给清理出来的大片空地,这些空地虽然有了规划但是还暂时无法投入使用,因为地面还需要整顿、基础设施(道路、供水、排污、供电、防鼠等等等系统)也还没开始搭建,只是单纯的被砍掉了密集的树木挖掉了巨量的树根而已。

即便是盟军的黑科技工程车可以不眠不休的工作,但是它们需要消耗的巨量的资源需要调配、各处清障需要按照顺序、打地基需要规整坑道和地质·················这些放到地球上绝对是引起工业革命的技术的机械搞起建筑来也没可能那么快,要把这一大片地完全规整成规划中的基础程度至少也需要半年,那些徒手一两年就可以搓出工业化城市的不知道有多神。

主基地内各个区域都是顾名思义的,功能区就是目前主基地达到了十七座黑科技盟军军营、十座黑科技盟军战车工厂以及兴建的大大小小三十多工厂建筑(并无什么特殊内容的单纯建筑物,完全依靠在里面驻扎的单位进行工作)所组成的区域,这些黑科技工业建筑群负责向整个盟军提供合成燃料、物质回收、设备制造及维护的服务。

举三个例子,把盟军各种各样损坏的产品(坦克、枪械、电子设备)进行维修、并抽出一条引过来的人工河中的水将其作为合成燃料基本物质组成部分;把各种各样砍伐下来树木给用“物质回收口”(盟军兵营非出兵口那个入口)给回收,然后出产纸张、碳纤维材料等等玩意;以及设置在能源区旁边不远、基地最南侧处的大型地下污物处理中心将会将各种“排出物”进行处理,产出可被回收使用的物质---比如沼气。

因为主基地对于拆解科技发展基础工业的限制,目前这个工业区还无法执行一个正常工业化国家的工业体系可以完全提供的各种产物,比如连不受限制的制造高精度制式螺丝都才刚刚完成解锁:在“工业研究组”的这个新成立的部门的众多工程师的努力、一二号工程师的支持下,第一个车螺丝用的基础机床才刚刚做出来,对于工业母机的攻关才算迈出了第一步。

当然,这个车螺丝的机器在这么多人努力下才做出来的,因此做的也不是从最初始的车削开始的,而是直接一步进入了锻造,是直接冲着大规模制造瞄准而去的。稍显讽刺的是,这个以摆脱黑科技为目的进行的研究,无论是自己的诞生还是运行都还是必须依靠现在的黑科技,没有工程车帮助切割,没有电厂引过来的高压直流电(盟军本身的黑科技早就不用交流电而用高压直流电了),它根本无法出现或者运行。

功能区是在主基地的西南侧,毗邻功能区的是主基地建筑的能源区。由于盟军黑科技中拆解建筑物相当方便,原先的乌黎苏拉未接手时期R.D建设的十来座多功能电站已经被完全拆解,和功能区一样被搬迁了。能源区一共有三个,现在在主基地南侧的主能源区中一共有七十座黑科技电站,它们发电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深入地下六十公里的探管------和采集中心车的挖掘管一样的黑科技------所采集到的岩层及岩浆的热能,然后用来烧锅炉发电;或者是将污染处理设施那边送来的用不完的沼气给拿来烧火。

但是主能源区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发电,而是分配电能:每个电厂旁都高高耸立了至少二十米的一个高塔,这些高塔都是盟军T2.5科技升级得到的附属建筑,其目的是为了以更高的效率(接近98.9%最终接收率)实行精确点对点无线输电。它们接受来自于盟军无线输电网络从基地外大小五个发电中心传送回来的电能,然后高效的在主基地的AI自动控制下分配能量给每一栋建筑物,包括生产建筑和没有将热能采集管插入地下的一些本身实际上并未发电的电站------这些电站一般都以单个的形式耸立在生活区并拉出大量电线,供给盟军士兵生活使用、附近的两种后勤车辆(工程车及后勤车)充电用。而还有两个副能源区在主基地的东侧和北侧,加起来的规模有主能源区的大小。

至于为什么能源区并不集中、数量相对较少还比较分散的原因嘛······首先,要是发电设施集中在一起万一被人一锅端了岂不是整个盟军都得瘫痪?其次这些黑科技产物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那都是拿资源制造的,一条插到60km深的地热管道要同时具备“掘进”(插入地下的能力)、“自我维修”(防止损坏而无法运行)、“紧急封堵”(不然万一地壳活动高了岩浆逆向喷出怎么办?)、“采集热能”的功能的时候还要有足够强大的强度、刚度、抗侵蚀能力·······R.D这个学热能的学生就差像膜拜圣物一样膜拜这东西了,总不能指望着东西多便宜吧?

还有,这东西虽然好是好,但是太密集的布置了······万一玩脱了把岩层给弄松散了怎么办?等主基地变成火山口么?就目前来看,总计一百七十座多功能电站普通负荷下发电量800万千瓦,极限状态下3000万千瓦------这数据快赶得上中国的一个省份(举例安徽)的发电量了,只用了区区170座多功能发电站。这黑科技水准和这功率,如果不是主基地AI在管理电能分配的话绝对会让盟军现在本来小的要死的行政机构的人都抓狂到死不知道怎么分配了。

而生活区自然就是人员们生活的区域了,生活区比较分散,但是大致上分为了五个大区域紧邻三个驻扎区分布,主要位置集中在北侧、东南、东北侧。五个大区的分配依据是两座技术人员主要聚居区和三座作战部队聚居区,每个聚居区目前都是按照公寓小区建造的五层楼建筑,一栋占地面积两千五百平方米的楼有三种不同户型的50平方米房间共计40套,剩余的空间都是活动室------你总不能指望这些西方观念的大兵们没点自己的社区空间-----和宽大的走廊(否则万一出事需要紧急集合的时候过道太窄会导致人挤人挤出问题)。而且这种楼目前只有总计五十座,很多房间还是几个人一起住的宿舍。

就算是强大工作能力的工程车比地球科技更好,直接一次把内饰都给完全弄OK的黑科技工程车只需要4台就可以在一天内建造这么一栋(建造这种细节极多的建筑物对于工程车来说,相对于建造大坝等大型建筑物更麻烦),但是盟军基地材料可吃不消··········

其他的各种建造项目也需要消耗建材啊,比如东侧的开拓的基建也需要大量材料、基地周围的防御工事也需要、外部扩张的分基地需要······要进行扩张是一个系统性的缓慢推进的过程,黑科技的加速也无法违逆客观条件,目前乌黎苏拉统筹的让最终将会有五百栋这样的建筑物的目标的完成时间,是仅仅提前于R.D定下的扩张攻击计划一两周而已-------可见R.D这一次计划有多仓促。

至于科研区,还是目前两座研究中心为主的小区域,而且他们最近在开始计划搬迁了-----东区可有一个特殊项目的。

而驻扎区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军营的一部分了,三个大型驻扎区除了警卫连的驻扎区以外,其他两个驻扎区也都是还未完全完成建设,甚至主体结构都还是以仅仅是挖平了的地面就作数、没有实现水泥化的,毕竟另外相较于警卫连相对较少的人员,主力部队未来可是有两个合成旅级力量的规模的。而且和地球上的美军比起来,其实盟军的编制更加庞大-----黑科技的盟军的后勤部队人数极少,大部分都是由自动化机械完成,百分之八十的编制人员都是战斗人员的,平均算下来比美军同级旅战斗人员还高。

而在里面驻扎的各种战斗设备的维护也各种乱七八糟,由于扩建和新增的士兵和重新调整的编制,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作战设备,比如守护者坦克违规的和后勤车挤在一坨,而IFV的驾驶员们经常被变来变去的停靠场搞的晕头涨脑,和ACV运输队撞在一起的不严重的车祸已经发生了四五次了都,它们都是菜鸟的参谋军士们的安排各种漏洞百出的锅。幸亏乌黎苏拉指派了数百工程师赶紧介入,并且自己也抽出时间检查了一遍并把这些参谋军士一顿臭骂才让他们从心态上扭转过来努力合作,不然R.D的基地就要闹出1/25旅的笑话了(有兴趣的可以查一下美国陆军第25步兵师第1斯特瑞克旅的破事)。

在这一片鸡飞狗跳的扩张中(大部分都是指挥层还在磨合搞出来的),动用R.D改造权限所确立的特殊建筑物在东侧开始了搭建。直接通过主基地AI控制的建造进程没有受到太多影响,这台改造建筑物的原型是盟军战地研究中心。而且改造方案也极度复杂,在授勋仪式后R.D努力配合一二号工程师研究现代魔法的那段时间后有至少三天,整个基地所有工程师、甚至是普通士兵都被征召来对于这个改造提意见了,最终改造方案的数据在数以千计的“臭皮匠”和“诸葛亮”们的帮助下、基于主基地改造权限中的辅助设计和只能调用不能阅读的数据库的支持下完成了,其最终整整堆了3个T的设计数据(主基地的AI占去了百分之九十五的工作量)。

这庞大的改造方案的回报也是庞大的:被改造的战地实验室已经几乎不能称之为“一栋”建筑,而是应该是“一群”建筑了,几乎所有科室都被单独列出来单独安置在不同的位置(这些位置也是被规划过的),并且新增了大量的大型设备,譬如光学及射电天文望远镜群、超级计算机群、小型离子对撞设备、黑科技观测设备群(对巨型目标和对微型目标都有)·······几乎是按照一二号工程师一拍脑门将所有他们能想到的科研部门所列出的名单给照搬下来了,这意味着一旦建成,R.D就拥有了一整套他从未想象过自己可以拥有的国家级综合科研中心了。

它的消耗也是巨大的,如果按照盟军主基地AI给出的设计,那么把整个盟军现有的资源填进去都还不够零头的。对此R.D也有应对方法,反正第一个研究中心也不需要太多的高大上一体化设计,按照智囊团的建议,他之前大手一挥删去了所有可以删除的东西-----比如除了设备和支撑它们的必要的、盟军现在无法以任何手段替代的能量或物质传输系统外的东西:一切舒适的建筑设计、管路系统、方便研究人员的生活设备等等等。也就是说,几乎除了设备以外,这个研究中心什么都没有,像是被剥了皮甚至连果肉都剥掉只剩下种子的石榴一样。

主基地AI警告过R.D不下五十次,他这样操作会出现“牺牲研究人员必要安全保护、生活水平”、“维持系统过于简陋,将会导致无法自动化管理”和“各种设备将会没有强大的抗打击外壳的保护容易损坏”的巨大风险,R.D是靠着强行命令和反复确认才让主基地这样操作了下来。

但是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的R.D耍了个心机:他把主基地AI原先自动设计的各种基础设施系统方案都给存了下来,然后让科研组的成员们规划方案,让没有建设屋子限制的工程车用砖石、水泥、钢筋、剥离来做替代的建筑外壳和基建系统。虽然这样防御力暴跌了无数倍,但是对于盟军现在不太可能主基地受到直接打击的情况下,这是可以接受的。

防御力暴跌这个概念的话,想想原版盟军研究中心吧:这玩意重要部位(正中心)挨V4战术导弹的轰炸都不会一发完蛋还能运作正常,而且还是只需要几十秒(黑科技版盟军也只需要一个下午就能建造完成)就可以造出来的······这防御力和时间的比例,恐怕全世界拍马都不及。现在只有普通钢筋水泥的保护,挨一发V4别说独弹头直击了,分弹头一轮估计就会全部瘫痪,比起原版自然暴跌了很多。

在主基地中心和东区都如此热闹的时候,西区的空军基地也没有闲着,在平整宽阔的雨后场地上(夏天经常下雨),巨大的Aiolos打开了它的机头和后舱门,让地勤人员向它的货仓里塞满货物。和它在同一个停机坪上的三台空桥I型运输机也在装填货物,不过和向Aiolos机舱里塞入的那些巨大货物相比,它们装的东西就太少了点:只有IFV战车和一两台后勤车或者工程车,还有一些大兵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杂货。

现在正是授勋仪式后一个月,盟军蛙跳式发展行动正式将会在今日夜间正式开始-----以空投力量释放的前线部队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