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的天堂
850100000101

第101章 自己干,更出色(4)

亲商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有时会与中国国情社情相矛盾、相抵触。苏州园区怎么处理呢·笔者希望对此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园区管理者脱口对我说,此类事件比比皆是。如园区内有一家台资企业,不愿意像别的企业那样提供报表,认为政府无需管企业的经营,企业经营得好,会再干下去;经营得不好,企业走人,与当地管理部门没关系。而且企业提供报表,可能会泄露商业机密。园区管委会经过分析讨论后,决定接受台商的建议,从此对那些不愿提供经营报表的外资企业都一视同仁地处理。“这个很能彰显苏州园区管理者的亲商诚意。他们越这样,我们搞企业的越会依法办事。”一位台商满意地说。

东方文化的魅力之一,便是以诚相待。诚者可肝胆相照,从事经济工作也不例外。

那天在园区采访时,我特别注意到一个别致的设施——“邻里中心”。

“这是干什么的·”对我的好奇,园区的工作人员叫来一位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说:“他是速连(SRAM)车料公司的荷兰籍工作人员,罗伯特·梵·史普朗,请他说说。”

“侬好。侬是苏州人吗·”不想史普朗向我伸手时,来了一句蛮标准的苏州话,让我好生惊喜。他说他是一年多前来园区定居的,他告诉我园区的“邻里中心”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因为这里可以满足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这里有超市、邮局、银行、诊所、餐馆、酒吧、洗衣房、美容美发店,还有药店、文化用品店、维修店等12项功能齐备的设施,而且很多工作人员能用英语交流。所以人生地不熟的老外可以在这里获得“一站式”的生活所需服务,不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来这里老舒服的。”史普朗开心地带我进了“邻里中心”的一间宽敞明亮、器械十分齐全的健身室,他将外套一脱,露出强健的躯体,登上一台健身器,开始了每日必做的“健身节目”。

据“邻里中心”的总经理于宙介绍,现在园区已有7座规模都在1万至2万平方米的“邻里中心”大楼,最终整个园区将建成10多个这样的“邻里中心”。每个“邻里中心”的住宅楼周围都有相应的配套设施,住在楼里的人步行500米左右,就可以到达楼宇周围的超市、诊所、银行等配套设施,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处处感受到生活的方便和舒适。

“我们园区的‘邻里中心’现在在全国都非常出名了,2006年2月就跻身首批‘全国社区商业示范’单位。”园区宣传办公室姚文蕾女士自豪地介绍说:“目前,‘邻里中心’已在全国遍地开花,远至内蒙古通辽、青海西宁,近及浙江温州、江苏南京、扬州等十多省市……”

“外面招商靠软磨硬泡笑眯眯,在家建设石板上铆钉硬碰硬。”王金华带领的一批“苏州老乡”有不少是插过秧苗、挑过河泥的农民,同时他们从世界各地招募了大量高级人才,土洋结合的管理与招商队伍,使得园区在新世纪之后的这些年里,干得风风火火。再加上赶上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大好时光,外国企业投资者纷纷涌向中国。到中国发财,如诗如画的苏州工业园区便自然而然地几乎成了首选目标地。

就说王金华这人,他名字中的三个字就像天然地跟做生意、搞经济、赚钞票牢牢地粘在一起,分都分不开。我老家苏州话中“黄”“王”是不分的,一个读音。“王”就是“黄”,“王金华”就是“黄金华”。这黄金涂烙的中华就是王金华命里要奋斗的事,他干不成、干不好,老祖宗不饶他,六百万苏州父老乡亲更不饶他。这是调侃的话。其实王金华内心有自己的一个强烈愿望:当初他搞昆山“自费开发区”时搞得轰轰烈烈,有人说他是搞资本主义,扰乱国家经济;他到苏州后搞高新开发区成果斐然时,又有人扬言要他“难过”——令他有些心酸的是,这话出自同一城市的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出现矛盾后,他被人“化敌为友”弄过来当“还债人”。这话说得似乎难听了一点,但确实前一两年就是这种情况。可王金华向市委、市政府发誓保证的是:自己干,更要干得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