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的天堂
850100000107

第107章 自己干,更出色(10)

德国前总理科尔有一次应李光耀之邀来到苏州,当科尔参观美丽如画、蒸蒸日上的工业园区后万分惊诧地问李光耀:“仅用了十年就建成这个样?”

李光耀肯定地说:“是十年!”

“太了不起了!”科尔拍手赞道,并向老朋友伸出双手表示祝贺。

李光耀非常高兴,说:“我很高兴科尔先生有这样的评价,因为这是我的成功,也是中新两国合作的成功。”

科尔参观苏州工业园区后,对中国主人说:“你们这儿很有点中国书法、绘画味道。”

当时苏州人一下没有反应过来,问科尔怎讲·科尔说,中国书法讲究的是“留白”不是·你们的园区在厂与厂、楼与楼之间,有巨大的绿地、湖水空间,这不是“留白”吗·这一“留白”,就显出了你们东方人办工业、建新城上与我们欧洲人不同的文化理念。

“苏州的进步与发展,说透了还是文化上的优势。”这是原苏州市主管文教工作的副市长、现任民进中央副主席、教育家朱永新的话。

是的,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最终在于中新两国将共同的东方文化精美巧妙地诠释在了现代化经济之上,所以它显得魅力无限。

“当我们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局限、眼光还不够长远的时候,与其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还不如给后人留下一些空间,这也许就是对未来、对后人的最大贡献。”马明龙的这种特殊理念始终贯穿园区的发展。

寸土寸金的苏州工业园,已是项目满园,仅户籍人口已达27万。但在这里,看不到令人目眩的水泥森林,也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密不透风的车间厂房,而是疏朗而错落有致的建筑、无处不在的绿色,虚实相间,使这座浓缩时代元素的新城富有张力,时尚中不乏闲适。

不久前,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咨询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给苏州工业园作了最新定位——“国际技术产业城市”。

野村的提法,得到园区人的普遍认同。由工业园到家园、花园、公园,由制造基地到“科技硅谷”,正是园区人的憧憬和追求。

城市建设最终要给城市人提供方便的衣食住行。统计显示,园区新增绿地2000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超过45%。园区同志告诉我,初来的客人无不惊叹于这个宜工宜居的现代新城,有的甚至为它的自然生态和美好前景所折服,在这里购房置业,准备当“洋苏州”的新人。

有统计显示,为让园区的天更蓝、水更绿,累计投资逾20亿美元的200多个项目被“一票否决”。这种气度也许只有苏州人才有。苏州吴语软绵绵,但今日苏州人做事却掷地有声,豪气冲天,而且这种声响与气象都是在软绵绵中实现的,这使得苏州人的独特性格和远大奋斗目标完美地趋于一致。

回过头,我们再去审视金鸡湖畔那片美丽的土地上出现的奇迹时,也就不再会感到不可思议了。

这就是苏州!

这就是苏州人干的事。

这就是苏州人用袖珍的土地、精致的智慧,为中国和世界创造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大业。

一块不足全国十万分之三的土地,创造了全国约3%的IT产值和16%的IC产值,有3000家外国投资企业在此落户,每年创造200亿的财税收入,等于西部一个省的财税水平。有人可能认为不能这样比,那你说应该怎么比呢·苏州工业园区的那块地方我从小就知道,过去曾经也是一块水泽荒蛮之地。只因为党的一个政策,只因为与新加坡的一次联姻,它现在成为了世界瞩目之地。苏州富裕,苏州强盛,但苏州的富裕和强盛也是人干出来的,是我的父老乡亲们流血流汗干出来的,而且他们常常是在忍辱负重的情况下干出来的。虽然没有天生的好条件,但只要我们凭着勤劳、智慧的双手和勇于解放思想的头脑,持续奋斗,开拓创新,就可以使荒山变成米粮仓,就可以使巴掌大的地盘叠起喜马拉雅山一样高的金银元宝来!

这就是苏州的经验。

这就是苏州园区的经验。“人间天堂”史第三部

“五虎争雄”

中国官方经济部门有一个权威性的全国“百强县(市)”排名,已经搞了十几年。它是以全国县级单位的生产总值作为参考依据而进行的一种非常显而易见的标志性实力排序。这个名单中,全国人民都习惯性地听到有这么几个县(市)总在前十名,它们是: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

我经常在全国各地采访,也经常听到一些省、区领导格外重视自己的区域经济实力在全国的排名位置。虽说现在有人对把地区生产总值作为衡量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的标准提出疑义,但谁也无法回避生产总值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具有的重要意义。“发展是硬道理”,在科学发展的前提下,GDP仍然是我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基本的经济发展指标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保障。对于许多省、市、自治区来说,能够在“百强县(市)”上挂个名是件了不得的事,能够在“百强县(市)”前十名中挂上名就更是中头彩的大事。苏州太“牛”,一个地区就有5个县(市)进入了前十名!而苏州其实总共才管辖5个县(市)。

“五子登科”!这种骄傲只有苏州才有。

新中国成立后,苏州的行政区划曾经有过多次更动。1983年前的苏州地区除了上述5县(市)外,还有吴县、无锡县、江阴县,这三个县也是了不得的经济强县。后来无锡县和江阴县划归了无锡市。吴县也在2001年一分为二划入了苏州城区。我记忆中的吴县,一直是全苏州各县中的“老大”。这不仅因为它独占与姑苏老城唇齿相依的特殊地理优势,而且吴县是“吴文化”的中心地带,自古人杰地灵,物产富庶,始终为兄弟各县之榜样。吴县纳入苏州城区后,对苏州城区的拓展和繁荣起着历史性的作用,而由吴县一分为二的吴中、相城两区也发展得十分迅猛和健康,甚至可以用如诗如画来形容。相城区北靠无锡、常熟,东挟大半个美丽富足的阳澄湖,东南毗邻昆山和苏州工业园区,形成了势不可挡的经济态势。吴中区上有苏州高新园区的科技飓风携带、后有灵山、光福等诸多姑苏的历史与文化的天屏支撑,更有风景迷人的东山、西山“双足”傲立太湖,正歌唱着一曲曲醉人的“苏州美、太湖美”……

在我们叙述和歌颂苏州“五虎”风威时,不应忘却吴县在苏州改革开放30年中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