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像温州人一样思考
852600000019

第19章 从模仿走向创新——模仿是捷径,创新是根本 (2)

百济林和王老吉同为一个性质的饮料,如果与王老吉正面交锋则不会占有太大的优势。于是,百济林反其道而行之,刻意去模仿竞争对手,挑了离对手最近的地方,光明正大的摆在“王老吉”的旁边,,居然赢的了大片的市场。

【一定要摒弃的思维误区】

◎优秀的东西都可以用来模仿——不是所有优秀的都可以拿来用,在模仿别人的产品之前,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作出选择。

怎么做烧鸡要模仿,怎么卖烧鸡也要模仿

【财富语录】

要想成功模仿必须全面深刻地了解模仿对象的实质,简单而粗浅的仿制品只会成为市场上的垃圾。

【温州人传奇】

目前,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能够与肯德基展开竞争的只有麦当劳,而在温州则又有了一个与之相抗品牌,那就是多美丽。多美丽是温商百盈企业董事长宣杰创立的,它满足了温州以及周边地区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

多美丽原是新加坡一个著名的美食品牌,以童子鸡闻名。1993年8月宣杰以200万元的竞价拿到这个品牌在温州及周边地区代理权。第一家多美丽快餐店在广州开业,并将传统的中国菜色与西洋快餐相结合。令人惊叹的是在试营业期间,前来品尝的人非常多,尤其是儿童。三四个月后,多美丽已直营店的形式进入湖州、杭州等地,同样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然后,宣杰把市场定位对准了富裕的县级市及城镇,在瑞安、龙港、温岭、玉环,等地开了多家直营店。

目前,多美丽餐厅在中国已超过100家,分布于13个省份,而宣杰的多美丽店则占中国市场的三分之一。是全国惟一能叫板麦当劳、肯德基的。

宣杰认为,温州及周边地区的多美丽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是保留了童子鸡的原汁原味,并且模仿了原来商家的营销方式,以直营店的形式迅速占领了主要市场。

有人认为模仿是最简单的事情,只要拿来别人东西仿制就可以了。但是一次成功的模仿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拿来”,也不可能一两下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时间和功夫,并且需要充分融入自己思想进去。

根据对模仿者对模仿产品的认识程度,“模仿”也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层次:机械地模仿,这是一种低层次的粗浅的模仿,直白一点说就是直接拿来。这类模仿的特点是:模仿的对象什么样,仿制品还是什么样,这种模仿比较简单简单、省事,但是企业的发展并不会长久。

第二层次:技术性地模仿,这种模仿属于一种间接地模仿,通过对模仿对象的研究,从中找出规律,用自己的技术、方法加以改造。这种产品,表面上与原来的截然不同,但本质上还是人家的东西。第三个层次:创造性的模仿。这种模仿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在模仿中加入自己的思想,模仿出来的东西不属于原来的产品,但也不是完全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就像苹果树嫁接在梨树上,就会结出一种新的果实“苹果梨”,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创新。

模仿方法很多,有的是取其形,有的是取其意,但最终目的是要走出自己的路。温州人是最擅长与模仿的商人,但他们绝不是低层次的模仿,他们不但模仿别人的形,还巧妙地加入了自己的思想。

【向温州人一样思考】

学会全方位的模仿

※在模仿的过程中,不能只模仿优秀产品的一方面,而是一定要面面俱到。如果你想练好书法,或者模王羲之的稳重、雄浑,或者模柳宗元的飘逸、细腻,如果各取一半,写出来的便什么都不是。所以,模仿需要全方位的,从整体上去模仿,因为模仿不只是最终目标,而是为了更好的学习。

※模仿不再多,而在精

在模仿前,一定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就是说,要有选择,要有目的,不可盲目。根据自己企业的发展情况和实际能力,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模仿对象。一旦选定,就不要轻易更改,因为每一个模仿对象都其本质是不一样的,如果朝三暮四,那么哪个也学不透彻,到头来可能是一场空。模仿就像是探一座山,需要一个面一个面的探索、攀登,一处处去发现,这样才能有新的发现,并从中收益。

【一定要摒弃的思维误区】

◎模仿是取其之长,补其所短——模仿不是拿别人的补丁来填自己窟窿,而是一个整体的学习过程。模仿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从而将别人的优势转化为自己的优势。

创新——从“跟随”到“引领”的转变

【财富语录】

从跟随到引领是一种超越,更是一种竞争优势,在市场中,能够让企业可持续竞争的惟一优势就是创新能力超过竞争对手。

【温州人创奇】

“眼镜大王”叶子健,温州远洋公司的创始人,他走的完全是一条由“跟随”到“引领”的道路。

1982年,他还是某蜜饯厂的一个工人,一天他从市场上看到一副金丝眼镜,立刻对它产生了兴趣,当时在温州地区戴眼镜是一种刚刚兴起的时髦之风,有很多年轻人为了赶潮流都要买一副。叶子健拿出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下这副金丝眼镜,不过他不是带着玩,而是从中看到了商机。

回去后他将眼镜拆掉,由于对金工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很快搞懂了他的构造,并利用自己的工作优势寻找各配件厂进行重新装配,就这样,他仿制的第一架眼镜出炉了。他连续做几十个,拿到市场去卖,尽管做工比较粗糙,但在市场上尚属稀缺货,很快就被客户一抢而光。虽然每幅只有3元钱,但还是有可观的利润,于是他干脆辞掉了工作,成立了温州远洋眼镜公司。

公司成立后,他并没有一味地依靠模仿,而是在此基础上,把创新摆在重要战略地位,因为他明白,一个企业不创新就是死路一条。在他的带领下,现在,温州远洋眼镜公司集太阳镜技术研究、开发、经营为一体,在我国眼镜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正向科技含量更高的领域进军。

有人说,温州企业的发展是跟随别人发展起来的,人家制造出来的商品,他们马上进行仿制。然而,任何企业靠简单的模仿是无法长期发展的。温州人在模仿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了自己聪明才智,倾注大量的心血。回顾温商的发展历程,我们就可以发现这正是一个从“跟随”到“引领”的过程。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温州只是个偏寄一隅的普通小城,随便走在一条小巷里,总能见到各种手工作坊。三十年后的今天,手工作坊早已经脱离了他们,取而代之的是“正泰”、“德力西”、“康奈”、“红蜻蜓”等优秀的民族品牌。这个总人口不过700万的地级城市中,涌现出了25个中国名牌、12个中国驰名商标、65个国家免检产品、272个浙江名牌和著名商标,27张“国字号金名片”……这些名牌创造了享誉中外的“温州模式”、“新温州模式”,他们的发展让中国以至世界刮目相看。

正是这样一个善于步人后尘的群体,在没有资源、没有市场、没有技术和资金的艰难困境中,于短短20年内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从“跟随”到“引领”,是什么魔力赢得了滚滚而来的财富,使得他们实现了超越?据一位温商所说:“就是在模仿中求创新,一开始模仿别人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要敢于突破,敢于求新”。温州经济的起步阶段,温州人几乎没有自己的任何东西,几大支柱行业几乎全是别处“偷学”过来的,意大利的皮鞋,法国的服装,日本的打火机等等。温州人通过这些模仿不但培养了经验,也为自主创立品牌积累了最初的资本。

温州人的“模仿”战略是独一无二的,他不是单一地拿来模仿,更是善于动脑,利用自己的智慧加以改造,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产品。

1994年,一个温商从台湾进口了一批鞋机配件,看到这些零件之后他想,如果自己能把这些零件加以组装,则可以创造出一台全新的制鞋机器。于是他花费了整整3个月时间来研究这些零件构造,3个月后,他便仿制出了自己的前后帮机,各项技术指标甚至超过了台湾的同类产品。此举引起了台湾厂家的高度重视,并主动要求与他合作。在长达两年的合作期内,他不但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还学到了鞋机的生产的技术、生产工艺以及市场需求规律等。

正是凭着这种具有创新精神的“跟随”,温州人创造出了一个个自己的品牌,这些品牌在全国多个行业中遥遥领先,有的已经打进国际市场。2002年,温州的奥康、康奈、红蜻蜓和康泉4家企业的首次荣获了“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从此也拉开了温州品牌踏上国际征程之路,此后的几年里,温州不断涌现出“中国名牌”、“世界名牌”。2003年,温州的7家企业拿下了11个“中国名牌”;2004年,高邦衬衫入围“中国名牌”,法派捧回“中国驰名商标”。今年,温州迎来了品牌“丰收年”,市政府对品牌的扶持力度再度强化——力争通过3年努力,使“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达到40个以上。

※“跟随”是为了有个好的起步,不要迷失了自己

温州人的善于“模仿”能力是十分惊人的,他们能把打火机、眼镜、低压电器等小商品拆开重装,然后,就能制造出一模一样的产品了。

当然,在跟随别人之前,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市场条件,客户需需求,否则,模仿出来的产品再好也是去了意义。在模仿的过程中,对任何问题都要有自己的主张,决不能被动地顺从,让别人牵着自己的鼻子走。温商之所以创造如此多自己的品牌,都是根据自己的能力来模仿,在市场需要的时候,要适时地有所创新,使产品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

※从“追随”到“引领”,需要不断地求新、求变

“追随”式的发展在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比较有效,目前,温州的大部分企业已经完成了这一阶段,正在走上“创新、引领”之路。正如一位温商所说“温州走这条路,这是一个历史过程,有很多机遇。这些机遇并不是会重复出现的。”在模仿的基础上,温商不断地学习、求新、求变,进而巩固自己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所以,必须以开阔的心态和眼界去对待模仿,并且在模仿中重新建立适合企业本地化生存的新规则。

【一定要摒弃的思维误区】

◎从追随到引领只是个过程——追随是模仿,引领是超越,这个过程中如果不花费心思,是很难实现超越的。

用模仿打“基础”,用创新盖“高楼”

【财富语录】

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发展和前进的不竭动力,温州人正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起来的。

【温州人传奇】

叶梁,温州乐清人,1984年,年仅18岁的他携着几件服装满怀期待地来到安徽合肥这块陌生的土地。时至今日, 他已经成为安徽省服装商会秘书长,每天都在为推动安徽的服装产业发展而努力。20多年来,他从一位服装推销员上升到服装业的行业灵魂人物,从行业的跟随者到行业的领导者,经历了一个人生蝶变的过程。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安徽的服装市场比较开放,商业气氛十分浓厚,是全国最大的轻工、产棉大省,全市大小服装工厂多达2000多家,服装产量居全国前十名。其中“红方”、“富爵”等服装品牌最为出名,已经在全国市场内声名显赫。

头脑灵活的叶梁积极吸纳着安徽服装业的资源和营养,他不断跑市场、跑工厂,联系厂家,积累了一定人际资源和资金后,他开了第一家店面。2000年,已是叶梁在安徽服装业摸爬滚打的第15个年头了,这一年对叶梁来说是事业实现转折的一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安徽服装传统优势开始全面“衰退”,著名品牌“红方”被卖,“富爵”也日益衰败,此时,沿海地区特别是温州服装产业迅速崛起。他看到市场上这个轮转机会后,开始谋新求变,利用多年积累的经验,创立了新时代服饰的品牌。2000年,他成立了合肥绿宾服饰有限公司,三年后,成立了安徽浙商商贸有限公司,8年后打造了安徽第一条服装商贸街,从此他也真正地成了安徽服装业的引领者。

温州人是一个热衷于模仿,善于创新的群体。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温州人先是靠模仿赢得先发优势,后靠着大胆创新引领争先。

可能有人会说,温州人哪里有创新,皮鞋、服装、打火机,纵观他们现在的几大产业,几乎都是模仿出来的。的确,温州人曾经被认为是最会模仿的群体,因此一度曾被假货横行,而颜面扫地。温州人的在模仿别人的时候,曾经走过一段弯路,但是温州人知耻而后勇,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立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模仿别人的基础上,勇于革新,终于树立自己的品牌,重新赢得了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