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像温州人一样思考
852600000007

第7章 温州人的白手起家梦——创业是需要勇气 智慧的创造 (1)

温州人非常精明,聪慧。他们总是在别人意想不到的领域,以别样的方式创造着财富。他们没有资金但会借鸡生蛋;没有市场就利用国家政策;没有产品就去模仿别人。他们在生意场上有思路,有办法,有毅力。正是依靠独特的经营方式,经营理念,他们抓住了市场上的无限商机,赢得滚滚财运。

别拿创业当“过家家”,但也别看作“伟人的事业”

【财富语录】

在温州人看来每个人都可以创业,每个人都可以做老板。

【温州人传奇】

邱学凡是第二代温商的代表人物。现在,他在商界已经小有名气。由于邱学凡是子承父业,所有,有人认为他是站在父辈的肩上才有今天的成就。可从他在商界创造的一个个财富神话来看,事实并非如此。

邱学凡从小就深深喜欢着迈克·杰克逊的“太空舞步”。2009年,杰克逊病死后,邱学凡非常难过,甚至因此而伤心哭泣——他为这位音乐天才的过早去世深感惋惜。那几天他的脑海里总是萦绕着杰克逊的身影。令他更为震惊的是,杰克逊的死点燃了一大批歌迷的激情。全国各地的歌迷以各种方式来悼念这位天才的逝世:有人模仿他的歌声,有人模仿他的舞步。邱学凡热切关注地关注着这一切。在感动之余,他也从中看到了商机。

“太空步”和音乐虽然已经随着歌王的离去成为过去,但邱学凡认为,通过还原他生前居住的“梦幻庄园”,将使他在众多歌迷的心中复活。于是,邱学凡就酝酿了一个伟大的创意——在上海打造MJ梦幻般的庄园,续写这位流行乐天王生前的辉煌。而且他已经有了更为完善的设想:重现MJ前居住的“梦幻庄园”,里面有游乐场、人工湖、电影院和动物园等设施。

很多人对他的这个空中楼阁般的宏伟计划充满了质疑:这个依靠人们对偶像的“崇拜”建造起来的乐园能有多大经济效益?商人最看重的永远是实际利益。显然邱学凡的行为在很多人眼里就像小孩玩“过家家”,经不起商场的考验。然而却邱学凡不这样认为。对创业,他有更独特理解。创业不只是伟人才能做得事,只要想做,有机会做,什么人都可以成功。他常常戏言“我的这一切都是玩来的”。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创业心态非常平静。在他看来,任何商机都可能创造事业上的辉煌。

每个人都渴望有自己的事业,渴望创出一片天地。但是,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都失败在起跑线上。创业的确非常艰难,但在温州人看来,绝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在他们的头脑里,已经形成了创业的思维习惯,创业是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温州人就有很高的创业热情。在当时,可以说是家家有项目,人人当老板。科技人员抛弃“言利有辱斯文”的陈旧观念,学者放下知识分子清高的架子,或者直接开办公司,或以技术、专利成果入股。走进温州,你会看到几乎所有的人都有的投资。

温州人对待创业的态度很简单,很现实,“创业”就是“赚钱”,只要能赚到钱就去做,说干就干,更没有什么瞻前顾后。在这种浓烈氛围影响下,温州地区闲人发慌,懒人不自在,穷人觉得不开心,每个人都产生了创业的冲动,形成了“个个想创业,人人想赚钱”的全民皆商的局面。相反,其他地区的很多年轻人谈“创业”色变,把创业看得过于“伟大”,过于“复杂”。这使得他们在还没开始就失去了很多机会。

有人总结出了创业所必需的四个支点:技术、资金、经验以及人才。那些屡次失败的人,总会以缺这缺那各种理由来限制自己。其实,客观条件永远不是难题,更多的是自己的想法限制了自己。其实,任何人创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哪个温州人实在完全具备情况下才开始创业的?翻开温商的履历表,几乎所有的人都是白手起家,他们都在最艰难的情况下起步的。所以,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被特定的条条框框所限制,限制太多反而无法取得成功。

发展到今天,老一辈温商名利双收,成长起来的二代温商已经成为创业的主体,但他们的创业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那样,凭着一时的冲动和热情在做事。他们一方面继承了父辈的优良传统,一方面注入了新的创业模式。就像邱学凡,他虽然继续了父辈的基业,但是他们并没有肆意的挥霍,相反,做任何事的时候都有自己想法,赋予创业新的内涵新的理念。邱学凡决定打造迈克·杰克逊的梦幻庄园,那是因为他认为,目前正处在于一个经济重新大洗牌的关键时期,传统行业已经没有突破的空间,要想取得更大成功,必须转变创业观念。如今,富裕起来的第二代温商在广阔的国内国际市场上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创业在他们心目就如同“玩”一般简单,他们认为每个成功的人都伟大的,也是平凡的,再伟大的事业也是由一个个平凡人创造的。

人人可以创业,人人可以当老板

人的思想引导行为,有了创业意识,才有可能投入到创业实践中去。

温州人具有超前的创业意识,他们认为:人人能创业,人人能当老板。所以,在温州的创业大军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人,有一贫如洗的农民;有高素质科技人员,有涵养的知识分子,还有机关干部;有鬓发苍白的老人;也有初出茅庐的青年。他们不恋钱、不恋官、不恋位、不恋权,敢于丢掉铁饭碗坚持创业。

创业决不能停留于幻想

温州人个个有创业的想法,但绝不会停留于幻想的层面,而是能够付诸行动,一步步把这些梦想变为现实。温州人一有了创业的念头,就敢于及时地去尝试,即使失败了他也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反观,现在很多年轻人每天想着创业,却总是不能行动起来。这对于想创业的人来说,是一个大忌!

【一定要摒弃的思维误区】

◎创业,所有人都可以成功——创业具有较大的风险,尽管每个人都可以去创业,但不等于一定能成功。所以,创业必须有忧患意识,在创业之前一定要做好最坏打算,如果失败该怎么办。

创业者绝不应该是缺乏勇气的人

【财富语录】

勇气是创业中必备的一项素质。一个人只有有勇气走出第一步,才有可能走得更远。

【温州人传奇】

2010年,王振阳已经担任广州温商鞋会商会会长一年多了。自从他当选为会长后越来越忙,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不但要忙商会的事情,还不能耽误公司的事情,但他是一个敢闯敢拼,有勇气去做的人,无论做会长还是做企业他都保持着这种风格。

提到王振阳,我们不得不提“花中皇后”。这个品牌是王振阳一手打造的,曾被誉为鞋业的“航母”。

1997年,王振阳初到广州,在市场上兜转了一大圈,发现整个广州市场竟然没有一双温州鞋!极富市场意识和开拓精神的他马上意识到:赚钱的好机会来了。何不把温州鞋运到广州来卖?想到做到,他立即从温州运一批鞋到广州,先对广州市场进行一次试探。初步行动使他感觉到这个市场潜力绝大。机不可失,他没有犹豫,在一条个体户商业街的租借了一个小档口,做起了批发温州皮鞋的生意。

万事开头难,因为不了解行情,这次创业让他亏损了40多万元。但王振阳并没有灰心,他认为这是起步阶段,一定的损失是很有必要的付出,关键是要搞清楚为什么会失败。

事后,他认真分析了失败的原因,重振旗鼓。这次他更加大胆,果断放弃了小当口的批发生意,做起了品牌鞋代理。这时,他与“名典”与“皇妹”两个品牌的代理商取得了联系。代理商告诉王振阳,这两个品牌的鞋在温州口碑都不错,代理它们将会赢得更好的声誉。于是,经过王振阳的用心经营,短短的半年时间,这两款女鞋就在广东打开了市场。

“名典”与“皇妹”在市场上的成功,让王振阳进一步感受到了品牌的力量。事业发展到这个状态,他已经不满足只做个代理商,他的目的是自创品牌。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正巧,在这个时候,温州大大小小的鞋商开进广州。代理鞋市场一时间烽烟四起。这促使王振阳下定了转型的决心。

经过对市场的深入分析研究,借助前面两个品牌的打下坚实基础,一年后,王振阳成功推出了自己的品牌——“花中皇后”。现在,这个品牌在市场上非常畅销,不仅在广东占有不小的市场份额,在辽宁、新疆、湖北、四川等地也都深受消费者欢迎。

有人不禁感叹,温商做生意总是那么成功,但是他们从没想过,温商能够成功的原因何在。其实,问题的答案很简单,用温州人自己的话说就是“敢于出击”。温州人做生意一向以“有勇气”而出名。他们一旦看到机会就毫不犹豫地抓住,占据市场先机,掌握市场的主动权。

商场上瞬息万变,若想抓住商机首先必须有勇气占个先机。王振阳就是如此的人。他无意中在广州发现没有一家温州鞋店,就敏锐地感到这是一个极大的商机。因此,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暂时把家中的事务搁在一边,迅速组织货源投入到广州市场。接下来的创业之路虽然充满坎坷,但是他仍然占据了广州女鞋市场的主动权,为他后来创立新的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军事上,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是占据最高点,只要有勇气首先控制了制高点,就可以据关守险,掌握战争的主动权。经商也是如此,如果能够迅速抢占最好的市场,取得最终的胜利也就不在话下。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创业者有极大勇气下决定,主动出击。

温州人在生意场上的气魄非同寻常,看到机会就毫不犹豫地出击。在他们的头脑中,从来就没有一个“怕”字。有人说,温州人从骨子里就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冒险精神,他们敢做敢拼。越是人迹罕至的地方,越是别人不敢涉足的领域,他们越有勇气去尝试。在这种精神驱使下,很多温州商人成功了,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也能绝处逢生,顽强地坚持下去。

创业需要多角度观察,理性分析,成熟高效的运作技能,但若想成功首先必须有敢于走出第一步的勇气。实践出真知,很多经验都是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不去实践,即使你有再完美的计划也无事于补。难道温州人创业之前有多少版本可以模仿?没有。其实,很多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会带来什么样结果,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错过眼前机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勇气在创业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对于那些一心想创业的人来说,有时候,他们缺的就是勇气没有勇气去行动,空有一个美好的梦想,空有一腔热血,那么他永远不会成功

缺什么也不能缺勇气

勇气是开启创业之门的钥匙,它能为你继续在创业之路上打拼提供精神动力。温州人创业大都是自己顽强打拼出来的。没有市场、没有资金、没有资源,有的只剩勇气。而正是靠着一股坚强不屈的勇气,他们一步一地走向了成功。

浙江奥奔妮集团董事长郑晨爱在创办制衣厂之初,对服装业一点也不了解。他创办制衣厂的想法纯粹产生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他住的地方临近一个服装市场。这个市场上的西服非常火爆,郑晨爱看到这个非常赚钱,就开始关注西装行业。他通过电视了解到,在温州市场兴起的这股西装热,在其他许多城市还是一个新鲜的玩意,这使他立即意识到西服市场的潜力。于是,郑晨爱马上动手,买了7台缝纫机开始制作西服。由此,他开创了奥奔妮集团。

【一定要摒弃的思维误区】

◎只要有勇气,就可以成功——“有勇” 是敢于做,“有谋” 是善于做。“有勇更要有谋”就是说,敢于做值得称赞,但是更要善于做。否则,你做得再多也不会取得成功。敢于做只是创业走出第一步,只有善于做才能让你继续走下去。

没有“鸡”也可得到“蛋”,“借”是更好的选择

【财富语录】

用好自己的资本,善用别人的资本,用活今天的资本,巧用明天的资本。

【温州人创奇】

周成建于1995年创建的美特斯·邦威集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一家资金雄厚,技术精湛的大型综合性企业。带有周氏色彩,“不走寻常路”的美特斯·邦威在消费者心目中认可度非常高。与十年前相比,这个不断发展的集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想到这,周成建感慨万千。

美特斯·邦威刚刚创建时,真可谓困难重重,不仅资金短缺,而且资源、技术同样非常匮乏。为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周成建想尽了一切办法。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的“借鸡生蛋”、“借网捕鱼”策略效果明显,最终帮助企业走出了亏损的局面。

当时,周成建采取的是自产自销的发展路子。由于这样模式生产程序复杂,生产进度非常慢,所以不仅无法跟上市场的销售量,而且还经常出现产品质量问题。于是周成建想到了生产外包的路子。当时,在珠江三角洲的有很多以代工为主的工厂。周成建把服装的生产外包给其他服装厂,自己只管营销,这大大加快了企业的发展速度。

在企业经营上,周成建是非常善于借助外力的。为了节约开支,根据“生产”环节借鸡生蛋的经验,他在营销渠道上也做了类似的改进。当时,美特斯·邦威正在全国各地开办连锁经营店。考虑到人员工资、门店租金、税收等投入过大,周成建想到了“直营和加盟并举”的经营模式,也就是发展结盟经营,手上仅留产品设计、品牌推广和少量的直营店作为最核心的部分。

就这样,美特斯·邦威成衣生产和销售两大环节统统外包,成功借助依靠外部力量,达到双赢。这种“空手套白狼”式的经营模式完全是一种 “虚拟经营”,然而,却实实在在地减低了投资成本。在行业集中度不高、竞争残酷的服装行业,这一模式成为周成建事业迅速崛起的法宝。

“借力”是借助外在力量实现自己目标的一种手段。在商业上是指,将某种大环境、大气候、某个大企业、某种大品牌等优势“借”到自己的企业中,弥补自身的不足。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这是一种常见的生产、经营模式。要知道,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做到均衡发展——有的资金缺乏,有的技术落后,有的销路不畅。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做得不好,都会影响整体的发展。在此情况下,要想创业成功就必须学会借助他人的优势有效转移风险,以实现互通有无,资源共享。

在创业大潮中,温州人是“借力”的典范,因为,温州的企业在发展之初大都是以贴牌生产为主,说白了,也就是替别人打工。这种发展模式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随波逐流,本身就有很多不足。所以,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发展瓶颈。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创业者必须借助别人的优势来发展自己。于是很多温商开始寻找合作伙伴,利用各种方式建立合作关系,将别人优势转化为自身的优势。比如,很多温商都是利用国际品牌打造自己的品牌,慢慢将生意做大做强的。温商徐勇水的威力打火机借助于日本广田公司的先进技术,逐步壮大自己,走向自立;吴君婷以别人的名义来经营,最终拥有了自己的上海君婷制衣公司。另外,还有奥康、红蜻蜓等一些温州当地的服装、皮鞋名牌,牌子虽然是自己的,但加工业务都外包给本地或者外地的制作厂去做。这都是在“借”上做文章的典范。

借力而行,在温州人看来就是“与巨人同行”,这就是一些温商喜欢和国内外一些大企业进行合作的原因。

借一只“鸡”,生多个“蛋”

在温州人眼里,可借的绝不仅仅是资金,技术等常规资源,政策以及发展前景等都可以借来为己所用。

借鸡生蛋是一种“借力”的集中体现,这个“借”有很多层含义,包括资源、资金、技术。创业,不要一个人去战斗,而应该恰到好处地发挥借力的杠杆作用,由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借鸡”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借鸡生蛋”虽然是最便捷的办法,但同时也有潜在的危险,因为这种做法某种程度上就相当于“负债经营,无钱走遍天下”。尤其是对那些自身发展不足,又想取得更大发展空间的中小企业来说,这种经营的风险会更大。因此,当人人都想“借鸡”的时候,“鸡”就越来越不好借了。温州人为什么善于借鸡,而且成功率很高?就是因为他们能够经风险控制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一定要摒弃的思维误区】

◎为“借”而“借”——创业或缺资金,或缺技术,或缺市场,巧妙地借助别人的力量可以达到目的,但那都是暂时的。“借”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通过“借”'来不断地壮大自己。如果你借上了“瘾”,而不想着自己发展,恐怕到头来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时局顺风车会让创业者提速三倍

【财富语录】